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昌静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感染科病房、门诊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每天1次,连续48周.观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 患者在治疗第4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低,HBV-DNA及HBeAg血清学没有明显变化.而在24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53.85%、HBV-DNA阴转率23.07%,HBeAg血清转换率9.23%.当治疗至48周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酸酶复常率96.92%,HBV-DNA的阴转率58.46%,HBeAg阴转率43.07%,HBeAg血清转换率41.53%.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起效较慢,但明显改善肝脏炎症,对HBV有明显抑制作用,HBeAg血清转换率高.

  • 促肝细胞生长素合用核糖核酸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俞逊婕;翁明钢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合用核糖核酸(RNA)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用(PHGF).方法将42例慢性乙肝患者分组,治疗组分别予PHGF加RNA以及单用PHGF静滴,疗程为8周,并建立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肝纤维化指标(HA、LA、IV-C).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各组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下降,PHGF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PHGF加RNA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或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或P<0.05).结论 PHGF合用RNA抗肝纤维化作用优于单用PHGF.

  • 社会支持程度及病程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作者:杨德晶

    目的:探究及分析社会支持程度及病程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状态,以为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效能感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5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GSES量表进行评估,然后统计及比较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及病程患者的GSES量表评估结果.结果:65例慢性乙肝患者GSES量表评估结果较差,其中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及病程较长者的GSES量表评估结果差于社会支持程度较高及病程较短的患者,P均<0.05,比较结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会支持程度及病程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较大,应加强对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及病程较长者的治疗效能感的干预.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护理对策

    作者:张毓珍

    目的 :调查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求为调整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12月接收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自评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出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配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该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DS总标准评分较为明显的高于国内常模(P<0.01),在SCL调查中发现,患者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3个因子得分要超出国内常模(P<0.05),而在精神病性、偏执等精神层面的其他因子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良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隐患.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且经济收入等因素是其病结的主要因素,应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以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晓川

    目的:分析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一病区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A组40例,采取恩替卡韦治疗;B组40例,采取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肝功能、肾脏功能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意义,P<0.05;A组HBeAg血清转换率是25.0%,低于B组的37.5%,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与恩替卡韦相比,采取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唐平阳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病例为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所接诊慢性乙肝84例,任取组内42例单给予苦参素治疗即对照组,42例则辅助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即观察组,对比用药后侧重需对患者ALT、HBV-DNA水平以及HBV-DNA转阴率展开统计.结果:在本次对比治疗中,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晓川

    目的:分析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一病区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A组40例,采取恩替卡韦治疗;B组40例,采取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肝功能、肾脏功能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意义,P<0.05;A组HBeAg血清转换率是25.0%,低于B组的37.5%,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与恩替卡韦相比,采取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作者:李青;王晓霞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情况.结果:接受治疗与护理后护理组在SDS评分与SAS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况和焦虑状况,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田青莲;徐祯怿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肝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70例乙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肝、及对症治疗的方式,而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在结合拉米定夫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发应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HBV-DNA、ALT、AST、ALB、CHE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得出,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肝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在配以拉米定夫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起到一定作用,且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唐文君;胥碧芬;林玲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慢性重症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88例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18个月的HBeAg/抗-血清转化率和HBV DNA转阴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和护理后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18个月的HBeAg转阴率、HBeAg/抗-血清转化率和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改善患者疾病状态更明显,可以显著提高生存质量,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予以关注.

  • 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永红

    目的 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利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44例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烦躁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例.结论 在乙肝的治疗中护理干预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在情志上的不良症状,其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非常高.

  • 胸腺肽a1辅助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永虎

    目的 对胸腺肽a1辅助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予以分析,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治疗的69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35例,予以胸腺肽a1辅助恩替卡韦治疗.治疗后就疗效、安全性及免疫功能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显著优于对照组76.5%的总有效率(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为22.9%和20.6%,对照组略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CD4+、CD8+、CD4 +/CD8+等免疫因子水平及IFN-r、IL-4浓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胸腺肽a1辅助治疗慢性乙肝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及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 乙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86例临床观察

    作者:吴洪彬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慢性乙肝患者时使用乙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慢性乙肝患者共1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恩替卡韦,观察组联合乙肝解毒汤,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3%,X2=13.313,P=0.001.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乙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确切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乙型肝炎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赵英

    乙肝(又称乙型病毒性肝炎)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 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乙肝包括下面类型:急性乙肝(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乙肝、重型乙肝、淤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新生儿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等.

  • 78例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疗效分析

    作者:邢延哲

    目的:研讨慢性乙肝患者合用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自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集的慢性乙肝病例中抽取78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单纯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40例在上述治疗下合用苦参素治疗,评估两组用药24周末与48周末的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转阴情况,同时对其基线期、用药24周末与48周末的补体 C3和 C -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①用药24、48周末,观察组的 HBV -DNA 转阴率各占52.5%(21/40)和72.5%(29/40),相比对照组的28.9%(11/38)和39.5%(15/38)均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基线期,两组的补体 C3、CRP 水平比较相当,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用药24、48周末,观察组的补体 C3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 CRP 水平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用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素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肝脏的炎症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值得推荐。

  • 软肝冲剂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浆中的TGF-β1,MMP-1和TIMP-1浓度的影响

    作者:莫其农;黄涛;方晓艺;周小梅;何进才;贺劲松;周小舟;童光东;熊益群;周大桥

    目的 研究软肝冲剂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浆中的TGF-β1、TIMP-1 和MMP-1 的影响.方法 选择HBsAg,HBeAb和HBV-DNA阳性的患者分三组,分别用软肝冲剂,拉米夫啶和软肝冲剂和拉米夫啶联合治疗,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2,4,和6月的血浆中的、TIMP-1 和MMP-1的浓度以及主要生化指标ALT、AST.结果 软肝冲剂同拉米夫啶一样能有效地降低血浆中的TGF-β1、TIMP-1的浓度,提高血浆中的MMP-1 的浓度,软肝冲剂与拉米夫啶联合治疗作用更明显.并且TGF-β1、TIMP-1与ALT和AST有一定的相关性. 结论软肝冲剂能降低慢性乙肝患者血浆中、TIMP-1的浓度,提高血浆中的MMP-1浓度,对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替比夫定阻断慢性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旭波;李宇欧;王磊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阻断HBV DNA高载量孕妇宫内传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慢性HBV携带者且孕周24~30周孕妇资料共40例,中晚期妊娠合并乙肝孕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年龄20 ~40岁.实验组孕妇患者在孕28孕周开始,每天服用替比夫定片600 mg,产后继续治疗1个月停用,对照组孕妇患者不服用抗病毒药物,时比孕妇患者首诊时与分娩前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新生儿产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出生后12 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及0、1、6个月注射重组乙肝疫苗20ug.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注射治疗,对新生儿HBsAg进行检测并采用Apgar评分了解新生儿的发育情况.结果 替比夫定治疗组20例孕妇HBV DNA在产前下降均>2log..有效率为100%,至分娩前替比夫定治疗组有12例HBV DNA转阴,转阴率为20%(4/20),而对照组无转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治疗组婴儿HBsAg、HBV DNA阳性率为0%,替比夫定治疗组与对照组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分别为100%和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及随访婴儿至12个月,替比夫定治疗组停药后随访至产后12个月,HBV DNA:均阴性,转氨酶正常.两组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或先天畸形.结论 HBV DNA高滴度孕妇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孕妇外周血HBV DNA载量,阻断HBV宫内传播,所生新生儿乙型肝炎感染率为0%,且近期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海霞

    迄今为止,HBV感染仍为全球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易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约占慢乙肝的1%)、肝硬化(约占慢乙肝的2%~10%)及肝细胞癌(约占慢乙肝的1% ~5%)等严重肝病[1].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以上严重肝病.目前全球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药物仍然仅有干扰素类(IFN)和核苷(酸)类似物.

  • 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凯

    目的:对中医药应用于慢性乙肝病患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治疗的98例慢性乙肝病患,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分别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91.84%(45/49)显著高于参照组病患的73.47%(36/49),组间差异显著(X2=5.76,P<0.05);实验组病患的PCⅢ、HA、IVC、LN明显低于参照组(t=5.13、7.35、3.82、4.24,P<0.05).结论:中医药应用于慢性乙肝病患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松碧

    长效干扰素是干扰素的一种新型药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肝炎.其中乙肝是肝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长效干扰素对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且不良反应的程度有较大差异.本文主要对长效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进行具体综述,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1290 条记录 62/65 页 « 12...57585960616263646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