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美罗华通过ROS增加Raji细胞对X射线的辐射敏感性

    作者:闵凤玲;刘芬菊;文万信;翟丽佳;童建东;汪竹;袁昕

    目的 观察CD20单抗美罗华(R)对X射线所致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与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关系.方法 Raji细胞与低浓度H2O2或美罗华(终浓度20mg/,L)孵育24h后,给予X射线照射;Raji细胞经美罗华联合不同浓度H202处理,常规培养48h,采用SRB法检测细胞存活,AO/EB双染观察细胞凋亡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联合美罗华后,Raji细胞对X射线诱导的细胞死亡分数明显提高,美罗华+照射组和照射组的ID50分别为2.80 Gy、5.08 Gy;20μM或40μM的低剂量H2O2也可以提高Raji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并呈现浓度依赖性.与单照射组相比较,美罗华+照射组在处理后24h,出现明显细胞凋亡,可被抗氧化剂NAC部分抑制.美罗华联合照射组ROS产生明显高于单照射组,同时,美罗华可增加Raji细胞对不同浓度H2O2所致氧胁迫的敏感性,表现为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增加.结论 美罗华可以增加耐辐射的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ROS作为细胞内外重要的信号分子,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1例护理

    作者:张瑞春;金爽;廖丽昇

    对2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美罗华联合化疗的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认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美罗华的使用方法和药物的相关副作用,加强输液巡视与观察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顺利完成化疗的关键.

  • 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洪华;王金欣;马风华

    2003年4月~2005年5月,我院应用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1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美罗华+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1例护理体会

    作者:李晓娟;房芳

    恶性淋巴瘤(NHL)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此病的特点是容易复发,且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1].我院1例MHL患者使用美罗华+CHOP方案化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R-CHOP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例护理体会

    作者:李荣;李兴霞;曹秀玲

    通过对1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使用R-CHOP方案(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治疗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认为临床上使用R-CHOP方案治疗的护理要点在于:准确掌握药物的作用机理、配制方法和不良反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严格操作程序,密切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给于对症处理.

    关键词: 淋巴瘤 美罗华 护理
  • 美罗华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高蕾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美罗华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B细胞淋巴瘤治疗新药美罗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李邦华;黄兆明;周绪堂

    对美罗华(rituximab)进行的Ⅰ、Ⅱ、Ⅲ期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复发、难治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疗效,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但对小细胞型疗效差.其不良反应轻且易耐受,无剂量限制性毒性,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新型抗瘤药.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9例护理体会

    作者:姚敏;陶志芳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CHOP、GDP、GemOx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9例成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使用美罗华联合CHOP、GDP、GemOx方案治疗,观察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并对不同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化疗后,淋巴瘤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57.9%;治疗过程中,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美罗华输注时的过敏反应、联合化疗引起的血液学毒副反应粒细胞缺乏继发感染、非血液学毒副反应静脉炎、胃肠道反应、脏器损害,通过用药前后有效护理干预后均明显好转.结论 治疗前详细了解药品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规范操作、预防性用药及严密观察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 美罗华联合化疗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

    作者:范清玲;高志棣;郑凤珍

    目的 观察美罗华联合化疗对老年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15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CD20+的B细胞淋巴瘤病人,第1天给予美罗华375 mg/m2,第3天给予CHOP方案化疗,21 d为1个疗程,至少4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为93.3%,完全缓解66.6%,部分缓解26.7%,稳定6.7%;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少数病人出现畏寒、发热等美罗华输注相关反应.结论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B细胞性淋巴瘤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化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周扬;赵洪国;李广伦;崔中光;史雪;许宏

    目的 分析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DLBCL患者74例,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 GCB)型24例,其中R-CHOP方案治疗13例( GCB型R-CHOP组)、CHOP方案治疗11例( GCB型CHOP组);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 non-GCB)型50例,其中R-CHOP方案治疗28例( non-GCB型R-CHOP组)、CHOP方案治疗22例( non-GCB型CHOP组). 比较两型及不同化疗方案的有效率( RR)、1年生存率,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结果 GCB型R-CHOP组RR、1年生存率高于non-GCB型R-CHOP组;GCB型CHOP组RR高于non-GCB型CHOP组(P<0.01),但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GCB型R-CHOP组1年生存率优于GCB型CHOP组( P<0.05) ,而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non-GCB型R-CHOP组RR高于non-GCB型CHOP组(P<0.05),但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R与年龄、性别、B症状无关(P均>0.05),而与Ki-67高表达、LDH升高、Ⅲ~Ⅳ期、IPI≥3分有关(P均<0.05),且以上因素主要影响non-GCB型疗效. 结论 GCB型疗效及1年生存率优于non-GCB型;R-CHOP能有效提高GCB型的1年生存率;Ki-67高表达、LDH升高、Ⅲ~Ⅳ期、IPI≥3分是影响non-GCB型疗效的主要因素.

  •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作者:张彦茹;冯蕾;郝秀巧;牛秀然

    2005年1月~2007年3月,我院应用美区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11例,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5例.现将美罗华治疗NHL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报告如下.

  • 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孟景晔;龙潺;骆子义;朱惠敏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56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地塞米松40 mg/d,连续4 d;美罗华剂量为100 mg/周,连续4周.对照组口服地塞米松40 mg/d,连续治疗4 d后停药1周,再重复治疗4 d.结果 治疗组总反应率为82.1%,完全反应率为53.6%;对照组总反应率为35.7%,完全反应率为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的有效手段.

  • FCR 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正平

    目的:探讨 FCR 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 FCR 方案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 FC 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率、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总体生存率及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和美罗华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可有效延长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无进展生存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总体生存率及完全缓解率,值得临床推广。

  •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研究

    作者:吕征宇

    目的 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60例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纯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30例)以及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73. 3%)高于对照组(5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 7%)与对照组(63. 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随访期间生存率(83. 3%)高于对照组(66. 7%)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效果显著,患者生存率、安全性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济轩;郭智;谭晓华;陆宁宁;楼金星;陈霞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因肿瘤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物质快速释放,导致代谢产物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和低钙血症为特征.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1] .

  •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25例

    作者:张明智;张旭东;臧卫平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我科从2003年8月至2007年2月共有25例经病理确诊的CD20阳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美罗华联合化疗,中位疗程数为4(2-6).化疗方案包括CHOP、ProMACE/cytaBOM、FMD、FC、COP、COPP、DVAE.结果 25例中完全缓解(CR)16例(64.0%);部分缓解(PR)8例(32.0%);总有效(OR)率为96.0%.治疗后随访期3~44个月,中位缓解期32个月,4例存活3个月以上,1例因肿瘤晚期进展死亡,其余20例存活8个月以上(80%),长已存活4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22例出现白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6例;其它毒剧反应包括Ⅰ~Ⅱ度恶心呕吐、轻度脱发和肝功能受损等.美罗华输注相关毒副反应主要有Ⅰ~Ⅱ度寒战和发热、皮疹、诱发哮喘、间质性肺炎、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结论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毒副反应较小.

  •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观察与护理体会

    作者:王艳红

    目的 探讨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20例使用美罗华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给予心理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治疗护理.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有2例首次输注时出现寒颤、发热反应,体温38.5℃左右.经过及时有效的抗过敏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30 min后重新按起始规定速度缓慢输注,药液顺利输完,未再出现不良反应.1例出现低血压,2例患者出现胃肠反应,经及时有效处理后缓解,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在使用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应准确掌握药物的原理、配制方法、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

  • PRDM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和预后意义研究

    作者:刘艳艳;诗静宜;马杰;宋永平;赵维莅;陈赛娟

    目的:探讨阳性调控区I蛋白(PRDMl)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根据CDl0、BCL6和IRF4的表达将8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型,显微切割联合RT-PCR和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患者PRDMl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对CHOP和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R-CHOP)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杂交观察PRDMl在B细胞淋巴瘤Namalwa细胞株中表达和美罗华、阿霉素以及美罗华联合阿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利用ELISA方法观察PRDMI表达与NF-kB活性的关系.统计分析软件SAS 8.2,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RDM1存在α和β两种亚型,显著表达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亚型的肿瘤细胞(73.5%比38.8%.39.4%比6.1%;P=0.0020和P=0.0009).而PRDMlB在CHOP方案治疗的非生发中心型患者中与短生存期相关.但在R-CHOP方案治疗组中未显示相关性;Namalwa细胞株中表达PRDM1β,美罗华和美罗华联合阿霉素均能够抑制PRDM1β表达,同时伴随NF-kB的失活.结论:PRDM1显著表达在弥漫大β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亚型中,PRDM1β可能与疾病的不良预后有关.

  • CHOP方案单用与联合美罗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比较

    作者:李春霞;丁小崇;宋波

    目的 对比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与单用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信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与肿瘤内科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43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美罗华联合CHOP组(以下简称R-CHOP组)18例与CHOP组25例,观察两治疗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R-CHOP组与CHOP组的治疗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5.5% (10/18)与36% (9/25),总有效率分别为83.3% (15/18)与60%(15/25),x2检验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轻中度的骨髓移植、胃肠道反应、脱发、肝功能损伤等副作用,但其不良反应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较CHOP方案疗效提高,但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作者:聂艳霞

    目的 研究小剂量美罗华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效果.方法 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共58例患者被确诊为慢性ITP.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40 mg/d,静脉滴注,连续4d,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美罗华100 mg/次,静脉滴注,1次/周,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抗体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52% (19/29),显著高于对照组[37.93% (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IgG水平为(50.15 ±49.91) ng/107,显著低于治疗前(133.04±117.69) ng/107,以及对照组治疗后(77.23±50.11) ng/107血小板.观察组治疗后PLT水平为(72.13±0.42)×109/L,显著高于治疗前[(9.32±0.57)×109/L],以及对照组治疗后[(48.56±0.63)×109/L].观察组治疗后CD19+ CD20+为107±89,显著少于治疗前的368±274,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241±143;观察组治疗后CD4+ CD25+ FOXP3-为(6.5±4.2)%,显著少于治疗之前[(10.4±9.3)%],以及对照组治疗后[(8.8±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以小剂量美罗华对慢性ITP进行治疗,可明显减少血小板有关抗体,改善免疫细胞功能,提高血小板水平,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300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