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氟达拉滨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芳

    目的:分析氟达拉滨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3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8例.实验组运用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CHOP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对恶性淋巴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会出现较少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安全性,因此,此种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氟达拉滨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姚琳;徐卫;李建勇

    嘌呤核苷类似物氟达拉滨(Flu)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一线治疗药物,可诱导CLL细胞凋亡.然而,CLL仍然不可治愈,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CLL细胞对氟达拉滨产生耐药性.为了更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本文就氟达拉滨的代谢、作用机制、CLL细胞对氟达拉滨的抵抗机制及逆转策略作一综述,着重介绍诱导临床耐药过程中的核苷转运体、p53诱导凋亡途径以及使Flu活化或失活的酶类的新研究进展.

  • 4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作者:许贞书;张金燕;战榕;郑志宏;吴顺泉;陈志哲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本院的40例CL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中位年龄66岁(42 -80岁);25例(62.5%)可见典型CLL免疫表型,所有病例均表达CDI9和CD5,表达CD38和Zap70的分别有7例(17.5%)和14例(35%);8例检测出IgVH基因突变,其中有4例为VH3家族;FISH检测出P53基因缺失6例,RB1缺失3例,12三体1例,正常核型5例;31例患者接受了含氟达拉滨的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8个月(95% CI:39 -57个月),其中有27例(87.1%)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而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有9例,PFS仅为14个月(95% CI:10 -18个月,P<0.001),只有3例(33.3%)获CR+PR.诊断时β2微球蛋白水平正常者,3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8%(95% CI:69% -87%),明显高于β2微球蛋白水平异常者的总生存率47%(95% CI:35% -59%,P=0.004).Zap70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有7例(50%)治疗后获CR+ PR,疗效差于表达阴性者,后者中有23例(88.5%,P =0.006)治疗后获CR+ PR.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都获CR,无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只有4例(66.7%)获CR.结论:CL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标记,如Zap70、CD38和IgVH基因突变,并与预后相关.氟达拉滨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C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作者:顾卫军;徐卫;钱思轩;吴雨洁;洪鸣;陈丽娟;吴汉新;陆化;仇红霞;李建勇

    为了探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FCR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采用FCR方案(2-6个疗程)治疗5例CLL患者,其中2例初治、3例复治.FCR方案包括氟达拉滨25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250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8天1个疗程.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MRD).结果表明:3例达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中2例MRD检测为阴性.FCR方案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FCR方案对CLL的治疗有确切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淋巴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晶石;王昭;吴林;田莉萍;陈皙

    本研究分析淋巴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L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手段,为进一步提高LAHS诊断率、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LAHS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其原发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与转归,探讨疾病特点,并比较LAHS患者在确诊前后各项诊断标准的符合情况,了解各项诊断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14例患者确诊后均采用FDIg方案(氟达拉滨,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14例LAHS患者的NK细胞活性、sCD25水平在疾病早期100%出现异常,而骨髓中噬血现象仅见于不到40%的患者,即使在确诊后,也只有不到50%患者出现了噬血.经FDIg方案治疗的14例患者其中9例(64.3%)病情好转;5例(35.7%)死亡.结论:NK细胞活性、血清sCD25水平的检测对于LAHS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噬血现象在疾病的诊断中并不一定起主要作用.以氟达拉滨联合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案(FDIg方案)为早期有效治疗LAHS提供新思路.

  • 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作者:王卫敏;孙慧;射新生;甘思林;马平

    本研究观察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CLL患者,分为单药应用氟达拉滨(F)组和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组.F组18例,氟达拉滨30 mg/( m2·d),连用3d,28 d为1个周期;FC组22例,氟达拉滨25 mg/( m2·d),环磷酰胺250 mg/( m2·d),连用3d,28 d为1个周期.结果表明,40例患者完全缓解(CR) 16例(40.0%)、部分缓解(PR)20例(50.0%)、总反应率(OR) 90.o%.F组CR 3例(16.7%)、PR 11例(61.1%)、OR 14例(77.8%).FC组CR 13例(59.1%)、PR 9例(40.9%)、OR 22例(100%).与F组比较,FC组CR率、OR率均有提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抑制,F组与FC组比较,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增多,但严重感染发生率并未增多.结论:氟达拉滨治疗CLL的CR率、OR率高.与单用氟达拉滨相比,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伍用方案进一步提高了CR率,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伍用方案是治疗CLL的安全有效的一线方案.

  • 1例毛细胞白血病患者存活10年的报告

    作者:孙玉发;范辉;朱宏丽;姚善谦

    本研究报道了存活10年的1例毛细胞白血病.该病人在明确诊断后,连续应用干扰素治疗9年余,并在后期联合应用了氟拉达滨2疗程,终死于严重感染并发症.本报告结合文献对该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 低剂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供者NK细胞作为非清髓性预处理用于小鼠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于津浦;曹水;辛宁;安秀梅;齐静;任秀宝

    本研究探讨低剂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供者异体反应性NK细胞(flu+cy+allo-NK)作为新的非清髓性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SCT)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免疫磁珠富集F1供鼠(H-2d/b)脾脏NK细胞,检测其中Ly49C+、Ly49A+细胞的比例;LDH法检测其异体反应性.建立小鼠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比较清髓性方案(9 Gy TBI)、各种非清髓性方案(6.5 Gy TBI,flu+cy,及flu+cy+allo-NK)的体内清髓效果、移植后供者嵌合率、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表明:与其他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相比.flu+cy+alloNK组不能增加清髓程度,但可显著提高单倍相合移植后的供者嵌合率,移植后21天的嵌合率在骨髓为(28.70±5.90)%,脾脏为(46.40±5.00)%,并持续2个月.与flu+cy组相比,flu+cy+allo-NK组出现的GVHD反应轻微,仅有50%(5/10)受鼠出现体重减轻,flu+cy+allo-NK组小鼠的肝脏、小肠、肾脏及皮肤的病理切片均未见明显的组织损伤.结论:供者allo-NK具有促进单倍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植入,减轻GVHD强度的作用;低剂量nu+cy+allo-NK方案为高龄和一般情况差的肿瘤患者开展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途径.

  • 含氟达拉滨的联合化疗对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冉;姜立彩

    目的:探讨含氟达拉滨的联合化疗对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接受化疗的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110例。根据病理类型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CLL/ SLL)33例,滤泡性淋巴瘤(FL)39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ALT)38例。随机分为两组:FLU 组55例,采用以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地塞米松联合化疗;CHOP 组55例,采用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联合化疗。比较两组不同病理类型的化疗效果、3年生存率(3- yOS)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3- yPFS)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LL/ SLL、FL 和 MALT 病理类型下,FLU 组与 CHOP 组的 CR 率和 CR + PR 率,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在 FL 和 MALT 类型下,FLU 组与 CHOP 组的3- yOS 和3- yPFS 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在CLL/ SLL 类型下,FLU 组的3- yOS 和3- yPFS 值显著高于 CHOP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感染,FLU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 CHOP 组。在 FL 组织学类型下,FLU 组感染发生率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 CHOP 组( P <0.05)。结论含氟达拉滨的联合化疗对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的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生存优势,不良反应率偏高。

  • 盐酸柔红霉素与碳酸氢钠溶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彭历

    盐酸柔红霉素是法玛西亚普强(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强效的抗白血病制剂,该制剂为桔红色疏松冻干块状物,它与DNA结合抑制核酸合成,同时具有中等的抗菌活性及某些免疫抑制活性,因其疗效好,在临床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首选药物.在其说明书上的禁忌中提及与肝素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溶液、安曲南、别嘌醇钠、氟达拉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氨茶碱等混合不相容.但在临床的化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此药与5%的碳酸氢钠存在配伍禁忌.

  • 氟达拉滨联合免疫治疗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1例

    作者:徐静;叶春梅;杜丰;汪田甜;龚蔚;韩悦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发现皮肤瘀点瘀斑3 d"入院,患者1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传染病史.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面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见散在针尖大小新鲜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肺部听诊无异常,心率94次/分,心律齐整,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1.53×10<'9>/L,血红蛋白67 g/L,血小板18×10<'9>/L,中性粒细胞0.08×10<'9>/L网织红计数0.23%,骨髓涂片: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核细胞增生极度低下,粒系增生极度低下占9%,红系增生极度低下占0.5%,淋巴比例增高占85%,巨核细胞全片1只.

  • 氟达拉滨合用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栗杰

    目的::对氟达拉滨合用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氟达拉滨合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合用安慰剂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率、呼吸道感染率、血小板减少症率、粒细胞缺乏症率分别为4.00%、2.00%、4.00%、4.00%,比对照组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率都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氟达拉滨合用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马利兰和氟达拉滨与马利兰和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在急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比较

    作者:刘慧;范志平;江千里;黄芬;周红升;张贤;余国攀;吴梅青;孙竞;刘启发

    目的 比较马利兰(Bu)和氟达拉滨(Flu)组成的预处理方案(Bu/Flu)与Bu和环磷酰胺(Cy)组成的预处理方案(Bu/Cy)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第一次完全缓解(AML-CR1)患者异基因造血下细胞移植(allo-HSCT)中的移植相关毒性和疗效的差异.方法 32例接受allo-HSCT的AML-CR1患者按移植顺序交替分至Bu/Cy组(Bu3.2 mg· kg-1·d-1,移植前第7~4天;Cy 60 mg·kg-1·d-1,移植前第3~2天)或Bu/Flu组(Bu3.2 mg·kg-1·d-1,移植前第5~2天;Flu 30 mg·m-2·d-1,移植前第6~2天).评价两组预处理相关毒性(RRT)、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与严重程度、3年累积复发率、非复发死亡率(NRM)、3年无病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17.5(6~ 1261)d.两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中位重建时间无明显差异(P=0.121和P=0.171),移植后30 d嵌合状态分析提示两组患者均达到完全植入.Bu/Cy组预处理后中性粒细胞持续<0.1×109/L和血小板持续<20×109/L中位时间明显长于Bu/Flu组[6(3 ~14)d比2.5(1 ~9)d,P=0.000;3(1~36)d比1(0 ~4)d,P=0.047].Bu/Cy组与Bu/Flu组Ⅱ~Ⅳ度RRT发生率分别为68.8%和25.0%(P=0.032);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46.7%和75.0%(P=0.149),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46.7%和80.0%(P=0.149);NRM分别为25.0%和6.3%(P=0.333);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7.9±11.7)%和(14.1±9.3)%(P=0.834);3年EFS率分别为(65.5±12.7)%和(80.2±10.3)%(p=0.362);3年OS率分别为(68.8±11.6)%和(87.5±8.3)%(P=0.111).结论 Bu/Flu是一种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与Bu/Cy方案比较具有低骨髓抑制毒性及RRT.Bu/Flu作为AML-CR1患者allo-HSCT预处理方案其疗效不低于Bu/Cy.

  • 氟达拉滨为主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

    作者:黄晓军;路瑾;陆道培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FLAG)方案对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观察骨髓抑制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Flu 30 mg*m-2*d-1, 3~5 d;Ara-C 1.5 g*m-2*d-1, 5 d;在WBC<1×109/L时用G-CSF 5 μg*kg-1*d-1直至WBC>1×109/L.治疗7例(10例次)难治复发AL.结果 10例次中有9例次有效,无效1例,早期死亡1例.中性粒细胞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5~12 d,持续时间5~34 d,血小板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5~18 d,持续时间5~36 d.不良反应包括ALT升高、发热、腹泻.结论 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L疗效显著,为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赢得了时机.

    关键词: 氟达拉滨 白血病
  • 氟达拉滨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三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赖雅敏;韩冰;沈悌

    氟达拉滨是一种嘌呤类似物,由于它对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尤其在惰性淋巴瘤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已被用于惰性淋巴瘤的一线治疗.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氟达拉滨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发生率较高.我们观察了本院用氟达拉滨治疗的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CLD)28例,其中3例出现了治疗相关的AIHA,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希望总结出中国患者的相关临床特点.

  • FLAG方案治疗不同阶段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作者:

    如何提高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治疗的疗效是AML治疗中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应用氟达拉滨(Flad)+阿糖胞苷(Ara-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AML取得一定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49例AML应用FLAG方案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该方案在AML患者不同病程阶段中的疗效反应.

  • 氟达拉滨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及相关机会性感染

    作者:焦洋;许莹;李太生;武永吉

    氟达拉滨是一种具有淋巴毒作用的抗代谢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及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

  • 氟达拉滨联合BEAM预处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

    作者:何旭;季杰;马春蓉;杨昆;胡银山;邓学云;刘丽华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联合BEAM方案预处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5例据入院序号分为两组,分别给予BEAM方案(卡莫司汀+阿糖胞苷+马法兰)预处理(对照组27例)及加用氟达拉滨治疗(观察组28例).此后均给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移植后白细胞低值、粒细胞计数小于0.5×109/L的下降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移植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与治疗前相比稍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移植后CD4+淋巴细胞总数与治疗前相比降低,自然杀伤淋巴细胞总数与治疗前相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达拉滨联合BEAM预处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效果良好.

  • 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朴;陈瑜;王爱华;王焰;陈颖;陈秋生;李军民;沈志祥

    目的 研究FLAG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病例与方法 采用FLAG治疗的为复发和难治性的18~60岁的AML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同时选择既往采用非FLAG治疗的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FLAG方案,即:氟达拉滨30 mg/m2,d1~d5,Ara-C 2g,d1~d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 d0直到白细胞恢复超过>1.5×109/L.结果 FLAG治疗组患者21例完全缓解(CR),CR率为53.85%;对照组患者8例完全缓解,CR率为24.24%;FLAG治疗组患者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0~17个月),中位OS为6个月(0~17个月).21例CR的患者随访PFS,中位PFS为10个月(4~17个月).结论 FLAG方案是复发、难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的较好选择.

  • 氟达拉滨联合不同电离辐射对肾癌细胞系786-O杀伤效果观察

    作者:宋雷;刘勇;马伟林;陈林林;郭忠

    目的 比较氟达拉滨(FA)联用不同电离辐射对肾癌细胞系786-O的DNA双链损伤作用异同和药物放射增敏效应.方法 FA联用X射线、重离子处理786-O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γH2AX细胞分数和周期分布,中性彗星电泳法检测细胞DNA双链损伤程度,克隆形成法比较不同处理对细胞存活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或Dunnet's 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与单纯给药和单纯照射相比,FA联合不同电离辐射可增强细胞DNA双链损伤程度,表现为γH2AX水平均显著提高(P=0.007、0.001);重离子联用则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放射敏感时相G2+M期(P=0.020、0.060),并显著增加G2+M期γH2AX表达量(P=0.000、0.000);彗星电泳表明DNA亚致死性损伤随着药物与射线的联合应用而显著增加(P=0.030、0.020;0.020、0.030);FA可降低放射后细胞克隆形成率(P=0.000、0.030;0.001、0.040).结论 FA增强X射线和重离子束的放射效应具有不同特点,其增强重离子束的放射杀伤作用尤为明显.

216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