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啶辅助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冬娜;路健;周清河;肖旺频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辅助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疗效脱察.方法 择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镇静,B组静脉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内脏牵拉反应、寒颤反心、不同对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中牵拉痛发生率、寒颤发生率明显减少(P< 0.05);A组患者HR在使用右美托咪啶15min后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A组OAA/S评分在用药15min后与术前及同一时间点B组相比均有下.降(P<0.05).结论 手术开始前经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啶辅助硬膜外麻醉可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减轻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时的牵拉反应和寒颤反应,呼吸抑制轻微,但应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护.

  • 盐酸右美托咪啶和地佐辛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寒颤效果比较

    作者:段静;钟泰迪

    目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啶和地佐辛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寒颤的效果及伴随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足月妊娠且无妊娠期并发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啶组和地佐辛组,各60例。胎儿娩出即刻静脉给药,盐酸右美托咪啶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0.4μg/kg,地佐辛组给予地佐辛0.15mg/kg。记录患者寒颤的分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各级寒颤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发生3级及4级寒颤。盐酸右美托咪啶组眩晕、恶心、呕吐及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地佐辛组(均P<0.05),且盐酸右美托咪啶组在睡眠状态下可唤醒患者数高于地佐辛组(P<0.05)。结论地佐辛与盐酸右美托咪啶均能有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的寒颤,但地佐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盐酸右美托咪啶。

  • 缩宫素致药品不良反应两例

    作者:李铭铭;麻巧艳;郑骆颖

    缩宫素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及流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不良反应发生相对较少且轻微.近期本院使用缩宫素,发生两例少见不良反应,一开始分析以为跟这批次药物有关,上报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后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该病例或可为缩宫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机制解释.现笔者收录两例病例如下:1 病历摘要

  • 硬膜外腔注射少量曲马多对手术患者寒颤的影响

    作者:金向红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少量曲马多对手术寒颤的影响.方法:胆囊切除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麻醉平面测试后,再注入0.75%布比卡因4 ml加曲马多50 mg(1 ml),对照组注入0.75%布比卡因4 ml加生理盐水1 ml,记录阻滞平面、血压(BP)、心率(HR).观察患者寒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平面均在T4~T12,麻醉后BP、HR均略有降低,观察组发生寒颤1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0例(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入少量曲马多可以降低围术期寒颤发生率.

  • 盐酸氯胺酮治疗麻醉手术期间重症寒颤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志明

    氯胺酮具有麻醉、镇痛、遗忘、神经保护和诱发异常精神症状等多项药理作用[1].氯胺酮作为一种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也可抑制麻醉后寒颤.我院1998年5月~2003年5月,对麻醉手术期间发生的重症寒颤用氯胺酮治疗30例,疗效确切,现作报道.

  • 曲马多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颤的体会

    作者:张尧;陆松虹

    目的观察曲马多静脉注射对硬膜外麻醉期间寒颤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ASAI-Ⅱ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期间出现寒颤者,分别给予曲马多1.0 mg/kg,稀释后静注,观察用药后2 min、5 min、10min寒颤级别的变化,同时监测MAP、HR、SpO2、RR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用药10 min后有36例寒颤消失,MAP、HR、SpO2和RR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曲马多1.0 mg/kg静注用于治疗麻醉期间寒颤安全、有效.

  • 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鞘内注射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寒颤效果比较

    作者:黄志斌;卢晨昕;赵若光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鞘内注射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相关寒颤的效果.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产妇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各60例.在行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的同时,S组和D组分别加用舒芬太尼5 μg和右美托咪定5μg,C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组的总体积为3 mL;记录寒战的发生及其强度,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寒战的发生率及强度与C组和S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与S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呼吸抑制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相比,寒颤的发生率及强度低且副作用少,故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寒颤的预防.

  • 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血液滤过透析治疗中寒颤发生的影响

    作者:祝秀红;洪卫祥

    目的 探讨预防持续血液滤过透析(CHDF)治疗重型肝炎寒颤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84例行CHDF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2例.观察组实施术前心理干预、术中过滤液和透析液加温及保持适宜的室温与人性化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寒颤发生率为26.06%,对照组为89.12%,观察组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寒颤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CHDF治疗中寒颤的发生及减轻寒颤发生的程度,从而使患者的舒适感增强,保证了各种监测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 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邹敏;邹显明;杨建英

    目的:探讨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中的效果,为探寻一种安全、实用的无肝素血液灌流方法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例行无肝素血液灌流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在采用同等无肝素血液灌流的情况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血液灌流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热法,即灌流前将预冲液加热至37~38℃、灌流中恒温加热灌流器至37~38℃进行血液灌流。观察2组的灌流器凝血堵塞情况及寒颤(含畏寒)发生率、体温变化等。结果研究组无一例患者发生灌流器凝血;对照组7例(23.33%)发生灌流器发生凝血,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灌流前后体温变化不大(P >0.05);而对照组灌流后较灌流前的体温显著下降[(35.80±0.10)℃)比(36.60±0.41)℃,P <0.05];研究组灌流后的体温高于对照组(36.70±0.44)℃比(35.80±0.10)℃,P <0.05)。研究组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2/30)比60.0%(18/30),P <0.05]。结论在血液灌流中,加热法能有效地预防灌流器凝血,并持续保持患者体温的稳定,减少患者寒颤的发生。

  • 术中保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的效果观察

    作者:何碧珍;李尉兰

    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对低体温寒颤的影响.选取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术中保温护理,对比两组低体温寒颤发生情况和产妇术后满意度.观察组低体温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寒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入室时、麻醉后及切皮时的体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在胎儿出生后、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中保温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可明显降低术后低体温寒颤发生率,减轻低体温寒颤程度,提高产妇术后满意度.

  • 预防剖宫产术寒颤的临床探讨

    作者:陈文湘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寒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将剖宫产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 20 mg的 413例产妇作观察组,未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 840例产妇作对照组,统计手术寒颤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手术寒颤发生率:观察组 7.51%,对照组 11.07%,差异显著 (P <0.05);重度寒颤发生率:观察组 3.39%,对照组 7.62%,差异非常显著 (P < 0.01);手术出血量:观察组 (283.17± 38.76) ml,对照组 (279.17± 40.14) ml,无显著差异 0.05)。结论剖宫产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能预防手术寒颤的发生。

  • 曲马多与哌替啶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及术后寒颤治疗的比较

    作者:余树春;陈受琳;徐国海

    目的评价曲马多与哌替啶在治疗硬膜外麻醉中出现的寒颤效果.方法将6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手术且发生了寒颤的病人(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静脉注人生理盐水5ml;B组:经静脉注入哌替啶0.5mg/kg;C组,经静脉注入曲马多1mg/kg,分别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1、3、5min寒颤评分及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前后寒颤评分无显著差别,B组和C组均于治疗5min后寒颤停止;A组和C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B组中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均有数例.结论曲马多1mg/kg经静脉注射与哌替啶0.5mg/kg经静脉注射相比更适于用来处理硬膜外阻滞下出现的寒颤.

  •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致3例寒颤高热的病例分析

    作者:耿东明

    近年来 ,伴随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其致病菌有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及放线菌等.临床上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对其高度敏感 ,具有吸收快、血药浓度较高、疗效显著等特点 ,广泛用于治疗因产酶耐药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现就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致3例寒颤、高热的病例进行分析 ,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及避免措施.

  • 小柴胡汤临证举隅

    作者:王禄

    小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和解之法的实质是以疏气转枢为先,调气以理顺袁里上下失畅之机,佐温清消补,以治寒热虚实并发之势,兼通八法之变,以应付病位因机兼夹之证.临床实践中,宜尊经而不泥古,师法而不拘药,不断探索小柴胡汤和法的理论实质,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应对疾病谱的变化,保持经方的生命活力.临证用小柴胡汤治疗寒颤、肺炎、颈动脉软斑块,均取佳效.

  • 地佐辛用于剖宫产产妇术中寒颤反应治疗效果

    作者:王金晨;刘学斌;王予东;屈浩亮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剖宫产产妇寒颤反应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均为腰硬联合麻醉,ASAⅠ~Ⅱ)随机分为2组(n=25),经静脉给药,观察产妇术中寒颤情况.实验组(Ⅰ组)用地佐辛,对照组(Ⅱ组)不用地佐辛,分别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5 min寒颤的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产妇于用药后5 min寒颤停止,Ⅰ组与Ⅱ组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嗜睡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能有效的治疗剖宫产产妇术中寒颤反应.

    关键词: 地佐辛 寒颤 剖宫产
  • 咪唑安定静注预防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患儿寒颤

    作者:王洁;王风;粱郑

    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中常出现寒颤,可使机体氧耗增加,易导致低氧血症和乳酸性酸中毒,为避免术中寒颤发生,我们用咪唑安定静注预防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中寒颤发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地佐辛预防椎管内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寒颤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邹晓辉

    目的:研究地佐辛在椎管内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寒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3‐010我院接诊的100例椎管内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寒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手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 ,对照组术前注射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术中出现寒战时静脉注射杜冷丁0.5 mg/kg ,2组麻醉方式与其余治疗护理措施均相同。记录与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作例数)、V RS评分、麻醉效果以及SBP、DBP、HR和SpO2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t=8.5334,P<0.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对照组为20%(t=4.332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VR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5 min ,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Sp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出现寒战时静脉注射药物5 min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Sp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 min时,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Sp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在椎管内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寒颤患者中的应用不改变对患者的麻醉效果,但可拥有更短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且在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寒颤的意义和预防

    作者:毕慧萍;白睿敏

    手术中患者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术中容易出现体温下降术后出现寒颤[1].尤其是神经外科手术,术中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自身因受麻醉镇静剂、镇痛剂、肌肉松弛剂等的复合作用,而暂时丧失了对寒冷等刺激的感知能力,如果术中忽视低体温的发生,则容易在手术结束时出现寒颤,故而先期预防显示出其应有的成效.自2007-01~2007-12对258例患者实施了综合的预防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分析剖宫产术中发生寒颤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

    作者:邓元慧;范雯婧

    研究剖宫产术中发生寒颤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防方式.对比两组产妇手术过程中寒颤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寒颤发生率为12%,对照组寒颤发生率为56%.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手术产妇,且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寒颤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针对性护理降低剖宫产患者术后寒颤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丽英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减少剖宫产患者术后寒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50例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50例剖宫产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入手术室时、麻醉后、切皮时、胎儿娩出后、手术结束时患者腋温、术后寒颤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入室、麻醉后、切皮时、胎儿娩出后、手术结束时腋温对照组分别为(36.50±0.16)℃、(36.50±0.27)℃、(36.40±0.07)℃、(35.80±0.54)℃、(35.60±0.47)℃,观察组分别为(36.60±0.24)℃、(36.40±0.25)℃、(36.30±0.19)℃、(36.40±0.27)℃、(36.20±0.37)℃,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 =11.53,P <0.01);多时间点比较、组间多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 =4.92, P <0.05;F =5.85,P <0.05)。手术结束时与入室前腋温观察组无明显差异(t =1.24,P >0.05),而对照组腋温降低(t =6.12,P <0.05)。对照组寒颤发生率为64%,观察组寒颤发生率为1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26.27,P <0.01)。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8%,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Z =-4.581,P <0.01)。结论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小围手术期患者体温波动,降低剖宫产患者术后寒颤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剖宫产患者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

135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