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蔡剑锋;王如兴

    目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严重心力衰竭合并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I类适应证.但CRT术前优化选择患者、术中精确放置起搏位点及术后疗效判断仍是目前的热点和难点.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次学术双年会在宁召开

    作者:张雪静;曹克将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次学术双年会于2006年9月13日至17日在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峻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曹克将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在开幕式晚宴上致辞并在大会上就"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策略有变革?"作专题报告.

  • 频率适应性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玲;许国锋

    具备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能随病人的运动及代谢需要而改变频率以满足不同状态下的心排血量需要,是近10年来生理性起搏研究的重要进展,应用日益增多.现将我院自1987年以来所安置24例进行总结分析.

  • 左锁骨下静脉"M"形畸形致右室电极多次脱位1例

    作者:谷惠敏;顾明;许浩军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胸闷、乏力、头昏黑朦2年余"入院,诊断为:"病窦综合征".入院查体:心率48~64次/min,律齐,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窦性停搏,长达6.4s,>3s长间歇365次,由于患者经常条件受限,选择值入VVI型心脏起搏器,于2009年5月23日行手术,常规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右室电极导线到位后X线影像示位置良好,各项参数测试满意,遂固定电极,置入脉冲发生器,并进行固定,手术经过顺利.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马冬辉;徐伟;余洪松;吉文庆;徐标;施广飞

    目的:研究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方法:35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其中17例行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RVS组),18例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比较研究不同起搏部位的右心室电极在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电压阈值、阻抗、感知的差异,以及手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后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的差异.并且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在术后3个月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地进行了右心室间隔部(RVS)的电极固定,未发生并发症;18例患者使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的电极植入,发生1例电极脱位,重新植入后随访3月起搏功能正常.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时心室电极的电压阈值、阻抗和感知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术中电极到位的X线曝光时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样安全,操作简单易行.

    关键词: 心脏 起搏 螺旋电极
  •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右心室起搏室壁收缩功能

    作者:何安霞;许迪;雍永宏;陈晓栋;曹克将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的患者32例归入DDD组,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2例归入对照组,分析3组之间TDI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组、DDD组及VVI组各节段的PSV、PSS及PSSR测值均依次降低,但PSSR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下降,而PSV与PSS显著下降的节段数多为右心室壁节段.起搏组左心室节段PSVT、PSST及PSSRT显著延长,右心室壁则显著缩短.结论:TDI可以作为起搏后早期评价患者节段心肌收缩运动的无创指标.起搏后患者心肌运动速度与应变下降早于应变率下降.早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左室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并无显著性差异;而VVI起搏患者的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及房室顺序起搏显著减低.

  • 心后静脉X线解剖及其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侯小锋;邹建刚;单其俊;陈椿;李文奇;曹克将

    目的:研究心后静脉的X线解剖特征,探索其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室导线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球囊逆行造影并通过交通支显影对78例患者的心后静脉直径及其与冠状静脉窦主干的角度进行观测,对成功植入左室导线的病例分析起搏参数.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冠状静脉窦逆行造影,平均每位患者直径超过4F的分支血管有(1.63±0.49)个;40例(51.3%)患者可见心后静脉,22例(28.2%)患者成功植入左室起搏导线至心后静脉内.心后静脉直径(2.03±0.57)mm,其开口距离冠状静脉窦开口为(6.73 ± 6.25)mm,与冠状静脉窦开口方向成角为(127.0±27.1)°;交通支显影方法有利于显示心后静脉,超选插管能显示心后静脉的分支,增加左室导线植入成功率.成功植入心后静脉的22例患者起搏阈值为(1.1±0.4)V.结论:心后静脉开口靠近冠状静脉窦口,交通支显影方法有利于显示心后静脉,心后静脉可作为左室电极导线植入路径.

  • 心房扑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

    作者:曹克将;马坚;陈明龙

    心房扑动(房扑)是房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类型,近年的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资料已经明确,房扑是起源自心房的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由于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资料的积累,对房扑的发生机制、分类、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 ,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导管射频消融近年发展迅速,已可作为有效治疗,也许是根治房扑的手段.为使广大临床医师了解和更好地治疗这个临床并不罕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专家组,对房扑的定义、电生理机制、分类、流行病学、预后、药物治疗和大量药物治疗尤其射频消融的细胞节等方面,就目前的认识作了重点回顾,对适当的治疗提出了建议.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对比分析

    作者:郑永宏;黄强;车惠娟;陈志刚;徐伟

    目的 对比分析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安装双腔起搏器,并分为RVOTS组和RVA组,进行起搏参数、术后心电图及12个月后超声下心功能测定、血浆BNP检测对比.结果 手术时两组患者电极均能到位,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VOTS比RVA更符合生理性起搏.

  • 床边紧急临时起搏10例

    作者:沈哲

    目的:观察10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静脉,在心电监护下直至起搏脉冲夺获心室或心房.结果:速度快、成功率高、抢救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床边紧急心脏起搏可以推广.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的抗房颤起搏治疗

    作者:耿宝玉;周希敏;陈宇清;闾文德;华守明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伴阵发性房颤的抗房颤起搏治疗效果.方法:对9例病窦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安装Vitatron 900(E)AF2.0起搏器,采用起搏器内的自动信息储存记忆功能比较起搏器植入后抗房颤起搏后房颤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的情况;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为指标,比较起搏器植入后1年对房室腔大小和左室壁厚度的影响.结果:抗房颤起搏治疗后,平均每天房颤发作次数和房颤发作总时间明显减少(P<0.01),单次房颤发作长时间缩短(P<0.01);植入后1年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P<0.01),左室后壁厚度减小(P<0.05),EF升高(P<0.01).结论:Vitatron 900(E)AF2.0对病窦患者能有效地预防房颤的发作,减轻心肌重构并改善心功能.

  • 多普勒超声心肌活动指数评价心脏整体功能

    作者:周炳元;杨俊华;杨向军;惠杰;孟自力;沈振亚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检测评价心肌活动指数(Tei指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头猪进行快速右心室起搏,分别于起搏前及起搏3周关闭起搏器后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收缩时间(IVCT)和射血时间(ET),计算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和左室心肌活动指数.结果起搏后LVDd(4.66±0.16)cm、LVDs(3.73±0.17)cm较起搏前LVDd(3.80±0.12)cm、LVDs(2.20±0.14)cm明显增大,(P<0.01);起搏后IVRT(0.07±0.01)s、IVCT(0.05±0.01)s,较起搏前IVRT(0.05±0.01)s、IVCT(0.04±0.01)s延长,(P<0.01);起搏后ET(0.18±0.02)s较起搏前(0.20±0.02)s缩短;起搏后MPI(0.69±0.16)较起搏前(0.47±0.07)明显延长.结论心肌活动指数能简便、敏感、综合评价心脏的整体收缩舒张功能.

  • 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三年随访研究

    作者:陈震;徐曙东;蒋益波;蒋智慧;周俊高

    目的:研究高位右心房主动电极植入的长期效果和对临床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房室传导阻滞在我科植入双腔起搏器、心房主动电极定位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同期被动电极植入右心耳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起搏不良事件及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在主动电极组随访期显著长于被动电极组的情况下,两组间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其术前、术后变化亦无差异;仅主动电极植入时阻抗高于随访期(P<0.05),其阈值、P波高度等均无差异;不良事件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结论:高位右心房起搏长期治疗安全有效,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可以作为心房起搏的一个可行的替代位点.

  •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

    作者:张航;胡作英;肖平喜;潘昌;戴振林

    目的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泛应用于临床,电极导线脱位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措施.结果 电极脱位患者12 例,有13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9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主动电极2根及心室主动电极7根;3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6根发生于术后1个月后.4根被动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电极2根及心室电极2根,均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所有脱位主动固定电极均被安全拔除.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率与被动电极相似,但远期脱位率呈增多趋势.在起搏器安装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电极脱位.

  • 慢性快速心房纤颤患者的房室结消融

    作者:蒲红;尹炯;吴炎

    目的:探讨慢性快速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患者的房室结消融+心脏起搏+药物能否有效控制心室率问题.方法:将3例顽固性慢性快速房颤患者均给予房室结消融,放电中出现一过性快、慢速交界性心律,说明消融有效.若消融15~60 s未出现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R-R长间期≥3 s、心室率≤40次/min时,停止消融观察,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则安装心脏起搏器.结果:1例患者完全阻断房室传导,心室率在38~40次/min,给予植入心室起搏(VVI)的起搏器.另2例患者未出现AVB及R-R长间期,心室率降至90~120次/min,适当用减慢心室率及强心甙药物效果显著.结论:慢性快速顽固性房颤患者,用消融改良房室结+心脏起搏+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明显效果.

  • 如何看待心脏支架“四宗罪”

    作者:陆桂芳

    日前,一则名为《可怕的心脏支架》的微信在网上广为流传。该文直指心脏支架手术是国外淘汰的老技术,并直言国内目前普遍开展的这一手术为“缺德手术”。网友总结了心脏支架手术的“四宗罪”:淘汰技术、价格高昂、手术夺命、过度医疗。这“四宗罪”是否成立呢?目前临床治疗上应用较多的心脏支架手术是否都是有害无益的呢,我们请教了有关的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委员会常委、主任医师沈法荣认为,网上所说“四宗罪”过于片面。

  • 永久希氏束起搏98例的术后护理

    作者:方建梅;吴福连;王美兰;苏兰

    总结98例患者植入永久希氏束起搏器术后的护理体会.术后做好术侧肢体的护理,应用心电监护仪加强监测,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做好生活护理,加强健康指导.98例患者经成功植入永久希氏束起搏和术后合理的护理管理,均好转出院,其中3例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和远期心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1例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患者心脏几乎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出现中等量心包积液,未予处理自行吸收.

  • 右心室主动起搏早期华法林抗凝疗效观察

    作者:陈丽娜;秦丰明;陈钟良;成银宏;唐欧杉;周浩亮

    本文就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间本院住院的42例右心室主动固定导线的起搏患者,早期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现报道如下.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祖荣

    目的 比较右心窜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9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SP组(15例)和RVAP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的心电图、心脏彩超EF值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心窒电极导线过三尖瓣后的X线曝光时间、术中各项参数的测试结果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RVOTSP组QRS波时限、左心窒蕈鼍、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R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术前比较,RVOTS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升高(P<0.05).结论 RVOTS起搏较RVA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电的不良影响也小于RVA起搏,且安全可靠,能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 希氏束起搏引发两种起搏QRS波形1例

    作者:李晨;何方田;吕坦

    患者男性,56岁,因"胸闷气促5年,心慌数日"就诊.体检:血压89/72mmhg,心率60次/min,律不齐,呼吸19次/min,心界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全心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弥漫性减低,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6%.

399 条记录 11/20 页 « 12...891011121314...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