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MR-5002型射频功率放大器一例故障的应急修理
MR-5002型射频发射功率放大器是由美国EMI公司专为生产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厂家定制的,他的作用是将幅度为0.5V、功率约1mW从发射调整器送出来的射频脉冲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将足够大功率的射频脉冲送到发射线圈去产生射频磁场,使得被检体的氢原子在梯度磁场中产生磁共振现象,同时,接收放大回路把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放大后送到计算机,经过较复杂的处理后,终得到被检体的磁共振图像供临床诊断用.
-
选择MRI设备硬件软件的主要指标与医学目的
一、硬件:1.磁体的选购自今为至,所有为医院设计的MRI成象设备所成的图像都是氢质子像.在人体中其它元素N,Ca,O,C是偶数质子没有磁共振现象.
-
高场磁共振的绿色新发展
医学成像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磁共振成像系统是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先进、昂贵的诊断设备之一.核磁共振现象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布洛赫(Felix Bloch,斯坦福大学)和珀塞尔(Edward Purcell,哈佛大学)发现,后又由达马迪安(Raymond Damadian,纽约州立大学)和劳特伯(Paul Lauterbur,纽约州立大学)等学者用于医学成像.到1980年前后,国际上磁共振成像装置才实现商品化.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NMRI)技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检查手段.已知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是磁共振成像的基础,1946年美国科学家Bloch和Purcell几乎同时发现了磁共振现象,并由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AN-8101型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应急修理
AN-8101型射频功率放大器是由美国ANALOGIC公司生产的专为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厂家定制的.它的作用是将功率和幅度均很小的从发射调制器送出的射频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再送到发射线圈中去,以产生射频磁场,使被检体的H原子在梯度磁场中产生磁共振现象.这是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关键部件.我院所购的东软数字医疗公司生产的super oper 0.23T的磁共振就是配备了该型号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该设备在使用3年后出现了一次故障,我们经过仔细的分析、检测、判断,终将该放大器应急修复.
-
影响核磁共振检查效率的原因和对策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是一种无损伤的检查。可做三维空间成像,并可在不同角度做二维空间的横断面成像。MRI可以使CT显示不出来的病变显影,是医学影像领域中的又一重大发展。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病的显示优于CT。由于MRI的检查适应症较多,检查时间又相对较长。我院自2012年引进1.5T西门子以来,检查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而且每个部位都要装卸线圈,无论工作人员如何加班加点,一天只能做三十来个部位,患者预约时间长,意见很大。
-
CT、MRI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术后疗效的进展
目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1],而对于肝癌的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的诊断,其中尤以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现象(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主要检查方法[2,3].本文主要通过分析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前及术后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的对比,来探讨CT、MRI等影像学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及敏感性,为临床提供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术后随访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资料.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现象 -
磁共振成像数据种类及其临床应用
磁共振成像是射频场与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共振并获取图像的一种新兴成像技术。核磁共振现象早可追溯到1946年由美国哈佛大学Purcel教授和斯坦福大学Bloch教授在实验中发现,2人于1952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掀开了磁共振(MR)研究热潮[1]。如今MR技术应用不仅包括核物理、化学领域,而且在食品、生物学、医药学等学科领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其中,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和普及更是为医疗诊断和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MR医学成像的基本思想是基于人体不同组织器官、同一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或异常的弛豫时间[1]的显著不同,根据收到的MR信号的差异对组织进行标识成像。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对人体惟一无创性、用以研究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分析的方法.它能够反映肿瘤独特的代谢过程和方式.当今,MRS已广泛应用于磁共振(MR)常规检查中,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
-
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中的应用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已经从研究阶段过渡到临床应用,使磁共振诊断深入到生化代谢水平.MRS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原理进行活体化学成分(或代谢产物)的无创测量技术.
-
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研究进展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一种无创性活体检测脑组织代谢的新技术.
-
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护理配合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与CT相比,它具有无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不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而MRI增强扫描因其可显示微小病灶,更清晰地分辨病灶的性质及范围,提供更多的鉴别诊断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诊断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人脑老化进程中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无创性研究活体器官和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它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及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和自旋耦合(spin-spin coupling)作用,通过选择性定位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从而显示活体的内部代谢状态和生物能量变化,从反映的疾病生理或病理改变中发现疾病的早期信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
鞍区磁共振成像对中枢性尿崩症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中枢性尿崩症患者鞍区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变化.方法:对12例非尿崩症对照者及48例临床诊断的中枢性尿崩症(CDI)患者同时进行鞍区MRI扫描.结果:12例对照组垂体后叶均见高信号存在,垂体柄正常;48例CDI中44例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18例伴垂体柄增粗;48例中仅10例证实鞍区存在器质性病变.结论:MRI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是CDI患者特征性表现,部分伴垂体柄增粗,对CDI的病因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很大价值.
-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在骨骼肌肉系统中的应用
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原子核及其代谢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唯一无损伤性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为1H、(31)P两种波谱.1H-MRS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颅脑、前列腺等.而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波谱分析多为(31)P-MRS,国外关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1H-MRS研究的文献报告很少,多限于分析脊椎骨的水脂比及脂肪含量[1-3],极少应用于四肢的骨与肌肉组织[4,5].本文就1H-MRS的成像原理及其在骨骼肌肉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MR波谱于脊髓创伤的应用
1946年美国Purcell和Bloch[1,2]首次发现核磁共振现象,而后1973年~1974年Moon、Richard和Hoult开始应用MR对离体标本进行波谱测定.近年来MR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从实验研究转入临床应用阶段.本文仅就MRS基本原理及其于脊髓创伤的应用作一综述.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MRS技术是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如1H、31P、23Na、1aC等)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它能无创的观察到活体组织和体液中含上述原子元素的代谢物的浓度,能可靠地检测出毫摩尔浓度的代谢物,具有高度化学特异性.目前1HMRS在脑肿瘤研究中获得了重大进展.
-
MRI成像技术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到医学领域并用于人体成像.30多年的时间里,MRI得到迅速发展,硬件设备和成像技术不断更新.
-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原理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MRSI)是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无损伤性研究活体组织生化代谢的一种新技术.而MRSI结合了MRI和波谱的优点,以波谱曲线的形式表示出MRI上感兴趣区内物质生化代谢的变化,得到解剖形态与生化改变综合诊断.
-
磁共振波谱在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及分类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进行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目前临床使用的MRI与MRS一体化磁共振机磁场强度已经达到1.5~3.0T,能够同时进行多体素磁共振波谱 ( multivoxel MRS) 检测,得到磁共振波谱图(MRSI) ,可以反映各部位代谢产物的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