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及植入术后对患儿眼轴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作者:马勇;王建萍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眼球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39例48眼施行白内障摘除合并前部玻璃体切除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儿眼球的发育状况进行研究,分3岁以下,3~5岁,5岁以上3组分别随访测量其术后2~5a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屈光状态的变化,并与对侧眼及正常儿童眼球的发育状况作对比研究.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球发育的影响.记录并对比分析术后数值和3~5a随访测量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屈光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患儿3组眼轴长度平均增长1.23,1.15及0.5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侧眼及正常组婴幼儿眼轴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曲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施行白内障摘除合并前部玻璃体切除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安全有效方法,对患儿眼球的发育无明显影响.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选择有重要价值.

  • 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及与多因素之间的分析

    作者:王卫群;陈陆霞;张金嵩

    目的:测量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探讨中央角膜厚度、屈光度、眼压和角膜曲率之间的关系.方法:近视眼552例(1 104眼),用超声角膜测厚仪、电脑验光仪、非接触眼压计和角膜地形图分别测量其数据.结果:平均中央角膜厚度为556.57±32.42(451~645)μ m,男女眼之间、左右眼之间平均CCT无统计学差异;屈光度为-5.68±2.32(-0.5~-13.75)D;眼压16.75±2.63(10~21)mmHg(1mmHg=0.133kPa);角膜曲率44.65±1.45(38.24~48.67)D.除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t=0.506,P=0.000)外,其余因素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近视眼的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 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曲率的改变

    作者:李虹霓;林静君;黄梓材;郑康铿;黄奕霞;陈素燕

    目的:了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的演变情况.方法:于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前、术后的不同时期用Nidek ARK900型角膜曲率计检测34眼的角膜曲率.结果: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引起较大角膜散光,中度以上散光占76.5%,拆线后中度以上散光占32.35%,角膜大曲率轴向与巩膜瓣的方位一致.结论:可拆除缝线小粱切除术后早期引起的角膜散光较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散光大,拆线后1mo内逐渐减少,1mo后与术前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

  • 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正视眼生物学测量的对比分析

    作者:浏梦;王雁;郭宁

    目的:观察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正视眼的角膜中央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的差异性,并分析角膜厚度与角膜前后曲率是否有相关性。
      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一年级500多名学生进行近视眼筛查,选取正视眼的汉族学生56名和维吾尔族学生51名。应用Sirius角膜地形图对其进行测量。
      结果: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角膜中央厚度(维:0.53±0.03mm,汉:0.54±0.03mm )、前房深度(维:2.91±0.26mm,汉:3.14±0.25mm)、角膜后表面曲率K2(维:-6.30±0.23D,汉:-6.38±0.28D)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膜前表面曲率( K1、K2)及角膜后表面曲率K1无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角膜厚度与角膜前曲率无相关性(r<0),与角膜后曲率亦无相关性(r<1)。维吾尔族角膜厚度与角膜前曲率无相关性(r<0),与角膜后曲率亦无相关性(r<1)。
      结论: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正视眼的生物学测量指标中,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及角膜后表面曲率( K2)是有差异的。汉族、维吾尔族的角膜厚度与角膜前、后曲率无明显相关性。

  •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作锋;史庆成;周衍文

    目的:探讨角膜近视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方法,观察初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3/2015-06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同时伴有角膜近视屈光手术史的患者14例23眼。根据患者既往角膜手术方式分为 LASIK (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组9例15眼,RK( radial keratotomy)组5例8眼。将每例患者的角膜地形图中央2.5 mm低点曲率值,带入SRK-T公式,按照预留-1.00~-1.50 D选择人工晶状体度数,完成常规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mo,观察术后视力、矫正视力和屈光状态。计算出术后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分别与www.iolcalc.org网站上的Shammas公式和Barrett True K公式进行比较,观察其应用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ASIK组和RK组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 mo的裸眼视力(LogMAR)分别是0.15±0.11、0.21±0.16,术后屈光度分别是-0.43±1.04、-1.52±1.01D,SRK-T公式预测屈光误差分别是-0.71±0.80、0.43±0.99,LASIK组均优于RK组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本研究方法分别与Shammas公式和Barrett True K公式相比,观察各种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本研究方法的屈光误差小,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研究方法的术后屈光状态均为轻度近视,适用于因近视行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此方法对于LASIK手术史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性更佳。

  • 不同基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 LASEK 的影响

    作者:丁冬梅

    目的:探讨不同基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K)的影响。
      方法:对186例372眼近视患者施行LASEK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激光切削后分别配戴-1.0D基弧为8.7,8.5mm的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后1,3,5d比较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术后5d比较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术后1 mo比较两组裸眼视力,术后3 mo比较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 )程度。
      结果:术后1,3,5d观察组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5d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裸眼视力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mo两组haz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ASEK术后应适当增加需配戴的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基弧,可以减轻角膜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和视力恢复。

  • 哈萨克族与汉族大学生正视眼生物学测量的对比分析

    作者:浏梦;王雁;高云仙

    目的::观察哈萨克族与汉族大学生正视眼的角膜中央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的差异性,并分析角膜厚度与角膜前、后曲率的相关性。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一年级500多名学生进行近视眼筛查,选取正视眼的汉族学生55名和哈萨克族学生51名,应用Sirius角膜地形图对其进行测量。结果:哈萨克族与汉族大学生角膜中央厚度(哈:0.52±0.03mm,汉:0.54±0.03mm )、前房深度(哈:2.97±0.31mm,汉:3.14±0.25mm)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膜前、后表面曲率(K1,K2)无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的角膜厚度与角膜前曲率相关分析r<0,与角膜后曲率相关分析r<0.1。哈萨克族的角膜厚度与角膜前曲率相关分析r<0,与角膜后曲率相关分析r<0.1。结论:哈萨克族与汉族大学生正视眼的生物学测量指标中,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是有差异的。两个民族的角膜厚度与角膜前、后曲率(K1,K2)无相关性。

  • 眼部分屈光要素对大学生近视的影响

    作者:王莉;杨扬;刘文兰;闫瑾;李鹏

    目的: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眼球的部分屈光要素(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检查,了解其对大学生近视的影响。
      方法:对在校456例912眼近视学生采用睫状肌麻痹验光和检影验光测得静态屈光度且测定患者的角膜曲率及测定眼轴长度并进行分析。
      结果:近视学生456例912眼中,屈光度在-3.00 DS以下者有524眼(57.5%),-3.25~-6.00 DS 有265眼(29.1%),-6.25DS以上有123眼(13.5%);高度近视与中低度近视眼轴长度平均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两个年龄组的不同屈光度组中,角膜垂直径线和水平径线屈折力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大学生近视以低度近视为多,占57.5%,女生近视多于男生,可能与女生青春发育期较男生早有关。中、低度组的学生近视并不是由于眼轴延长所致,可能是各屈光要素的曲率及匹配失调不平衡所致;在高度近视组中,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眼轴增长的结果。

  • 兰州市5~12岁学龄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万鹏;周然;张婧;任婉娜;李玉婷;张文芳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5~12岁学龄儿童屈光状态分布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眼轴长度( axial length ,AL)、水平、垂直角膜曲率( K1, K2)、前房深度(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角膜直径( corneal diameter ,W-W值)各屈光参数与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 IOL-Master,Zeiss)获得学龄儿童813人1626眼的AL,K1,K2,ACD,W-W值,年龄:5~12(平均8.46±2.30)岁,经电脑验光( Topcon )后所有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 SE )被分为高度近视、中度近视、低度近视、正视及远视5组,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屈光度组之间各生物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1)5~12岁不同年龄组: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屈光状态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近视比率随着年龄不断上升;(2)不同年龄组之间:AL和ACD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屈光度组之间:AL在高度、中度及低度近视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D在低度与中度近视组及低度与高度近视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K1,K2,W-W值在低度与高度近视组及中度与高度近视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P<0.05);(3)屈光度与AL呈负相关(r=-0.764,P<0.01),屈光度与ACD呈负相关(r=-0.498,P<0.01),屈光度与K1,K2及AL相关性较小。结论:兰州市城关区5~12岁学龄儿童屈光发育中,AL的增加对屈光度的改变有着主要的作用,轴性近视在5~12岁学龄儿童群体占主要的成分,同时,K1,K2,ACD,W-W值对屈光度的改变也有影响。7~8岁可以认为是学龄儿童从正视化向近视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近视眼角膜高阶像差和屈光度及角膜曲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阳雪;龙琴

    目的::通过测量近视眼角膜高阶像差,探讨其与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近视患者63例126眼,行眼科常规检查、角膜地形图及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统一选取右眼,按等效球镜度分为中低度近视组(<-6.00D)和高度近视组(≥-6.00D),比较两组患者的第三、四、五阶主要角膜高阶像差并分析其与屈光度、角膜曲率、眼内压、中央角膜厚度和年龄的相关性。用 Kolmogorov-Smirnov Test 进行数据的正态性分布检验,两样本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连续变量间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中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组间四叶草像差( Z44)有统计学差异(t=2.51,P=0.02);高度近视组眼内压与次级水平三叶草(Z5-3)呈显著负相关(r=-0.52,P=0.01),中央角膜厚度与四叶草像差( Z4-4)呈显著正相关( r=0.43, P=0.03);中低度近视组角膜高阶像差参数与屈光度参数间无相关性(P>0.05),高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和球镜度与总彗差(TCA)呈负性相关( r=-0.57,P=0.002;r=-0.55,P=0.003);中低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的平均角膜屈光力、陡峭角膜屈光力及平坦角膜屈光力与初级球差(Z40)均有显著正性相关(中低度组:r=0.40,P=0.02;r=0.39,P=0.02;r=0.40,P=0.02;高度组:r=0.55,P=0.03;r=0.51,P=0.01;r=0.57,P=0.01),高度近视组次级倾斜三叶草( Z53)与陡峭角膜屈光力呈显著负相关( r=-0.4,P=0.04)。结论:近视眼角膜高阶像差的某些组成成分受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的影响,其中角膜球差受角膜曲率影响,呈显著正性相关,高度近视患者总彗差受球镜度和等效球镜度的影响,呈显著负性相关。

  • 近视患者屈光度及性别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和眼压的关系

    作者:翟英;安建斌;郭秀瑾;陈金桂;吴玉潭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屈光度及性别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和眼压的关系.方法:测量1108例(2189只眼)近视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CCT)、水平角膜曲率(k1)、垂直角膜曲率(k2)及眼压(IOP)等数据,依据屈光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组,依据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分别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轻度近视组CCT为(541±36)μm,高于中度组(535±32)μm和重度组(535±40)μm,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近视组k1为(43.1 ±1.5)D,k2为(44.4±1.6)D,分别高于轻、中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近视组IOP为(16.5±3.1)mmHg(1 mmHg=0.133 kPa),高于重度组的(16.0±3.0)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CCT为(539±37)μm,高于女性的(534±32)μm,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k1为(42.7±1.5)D,k2为(43.8±1.6)D,分别低于女性的k1(43.3±1.4)D和k2(44.5±1.5)D,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IOP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性别及不同近视屈光度患者的CCT、k1、k2及IOP存在差异,临床术者应予以重视.

  •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观察

    作者:魏蓉

    准分子激光手术就是用准分子激光通过对角膜瓣下基质层进行屈光性切削,从而降低瞳孔区的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该手术可矫正-1.00~-14.00度的近视,从目前临床结果观察,它是矫正高度近视眼常用的术式.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是目前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两种常用的技术.

  • 新疆地区汉族与维族正视眼和近视眼的生物学测量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张艳

    目的分析比较新疆地区汉族与维族大学生正视眼的角膜中央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的差异性。方法对新疆大学一年级700多名学生进行近视眼检查,选取正视眼的汉族学生72名和维族学生83名。应用Sirius角膜地形图对其进行分析测量。结果汉族与维族大学生角膜中央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后表面曲率K2有显著性差异(<0.05)。角膜前表面曲率(K1、K2)及角膜后表面曲率K1无显著性差异(跃0.05)。结论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正视眼的生物学测量指标中,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及角膜后表面曲率(K2)具有显著差异(<0.05)。

  • Lenstar LS900与iTrace像差仪测量角膜散光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林妮;张磊;秦鲁宁;张红

    目的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Lenstar LS900、iTrace像差仪测量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各参数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术前分别通过Lenstar LS900和iTrace像差仪测量角膜相关参数,包括平坦角膜曲率(运1)、陡峭角膜曲率(运2)、两者的平均值(Km)散光值以及散光轴位,其中将角膜散光通过傅立叶矢量转换公式转换成矢量表示法(J0,J45)进行比较。两种仪器所测数据间的对比采用配对检验,一致性比较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 Lenstar LS900测量K1、K2、Km、J0和J45分别为(44.206±1.136)、(45.070±1.099)、(44.638±1.079)、(0.032±0.348)、(0.040±0.390);iTrace像差仪测量K1、K2、Km、J0和J45分别为(44.052±1.233)、(44.986±1.211)、(44.519±1.183)、(-0.043±0.447)、(0.050±0.336);配对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551,0.741,0.6330,0.392,0.897,>0.05)。 Bland-Altman分析说明两种仪器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Lenstar LS900及iTrace像差仪均可以应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测量角膜散光的各项参数。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廖嫄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现在使用制作角膜瓣,然后用193 nm激光发光精密切削角膜瓣下基底层切割后,角膜曲率减小,减少屈光力,从而矫正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治疗近视患者的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226例近视患者LASIK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圆锥角膜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后眼表泪膜稳定性变化

    作者:李颖;陈佳慧;贠瑞炫;刘文婷;邓瑾

    目的:评价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后眼表泪液膜稳定性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表疾病专科门诊2010年1月~2013年1月确诊为圆锥角膜,佩戴角膜接触镜RGP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22例39只眼。参照rabinowitz 的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根据临床检查分为轻度、重度、重度。分析配戴前及配戴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泪液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配戴后1年角膜地形图、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散光的改变。结果泪膜破裂时间(秒)比较院戴镜前(5.79±1.74)及戴镜后1个月(5.69±1.73)、3个月(5.74±2.07)、6个月(5.97±1.95)及12个月(5.46±1.67)相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经Levene检验各总体方差齐,=0.432>0.05,F=0.811,)说明各戴镜后不同时间点泪膜破裂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角膜荧光素染色无明显改变;戴镜前角膜曲率(K1值51.08±6.59;K2值54.79±1.73)与戴镜后1年角膜曲率(K1值49.82±5.79; K2值53.22±6.38)比较,明显较戴镜前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7;t=-4.795;<0.001);屈光度检查有统计学意义(<0.001),提示戴镜后视力显著改善。结论戴镜后1年患者眼表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泪膜稳定性下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长久佩戴的患者局部需要点用促进角膜上皮愈合的药物及人工泪液。轻度、中度圆锥角膜患者,合理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能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发展,并可以提供良好的矫正视力。

  • 1例患者T-ICL晶体旋转处理体会

    作者:王海波

    1病例报告
      患者覃某,男,25岁,厨师。因双眼高度近视及高散光于2014年1月17日来我院就诊要求手术。术前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02/J1(10cm),小瞳电脑验光-10.00DS-4.00DC×7,综合验光-9.50DS-4.00DC×5→0.8,大瞳电脑验光-10.25DS-3.75DC×9,散瞳验光-9.50DS-4.00DC×5→0.8,角膜厚度518um,ACD3.30mm,WTW12.2mm,TL28.31mm,角膜内皮2240.7/mm2,IOP18mmHg,角膜曲率K140.5×2/K243.6×92;左眼裸眼视力0.01/J1(10cm),小瞳电脑验光-14.00DS-4.25DC×177,综合验光-13.50DS-4.00DC×180→0.7+,大瞳电脑验光-13.75DS-4.75DC×177,散瞳验光-13.50DS-4.00DC×180→0.7,角膜厚度525um,ACD3.27mm, WTW12.3mm,TL29.61mm,角膜内皮2240.7/mm2,IOP18mmHg,角膜曲率K140.7×180/K243.9×90;NRA/PRA:+2.50D/-1.00D;B超检查示双眼玻璃体混浊;UBM检查示双眼前房角开放,未发现睫状体囊肿和悬韧带松弛;OCT检查示双眼黄斑部神经上皮IS/OS层发射略减弱。根据STAAR公司提供的软件计算结果订制T-ICL晶体:右眼TICM125V4(球镜-17.50,柱镜+4.5,轴向94),左眼TICM125V4(球镜-22.00,柱镜+4.5,轴向90)。

  • 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眼生物学参数分布

    作者:薛中淇;马建青;徐曼云;张雯;迟昊;庄文娟

    目的 探讨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眼生物学参数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99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光学相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对术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眼生物学参数测量.结果 99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均值为(23.16 ±0.83)mm,前房深度均值为(2.98 ±0.40) mm,水平角膜曲率均值为(43.78 ±1.59)D,垂直角膜曲率均值为(44.82±1.68)D,眼轴长度、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P<O.05),水平及垂直角膜曲率随年龄增长而变陡(P<0.05).男性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均值大于女性(P<0.05);女性水平及垂直角膜曲率均值均大于男性(P<0.05).眼轴长度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性(r =0.398,P<0.05),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性(r=-0.594,P<0.05);前房深度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性(r=-0.112,P<0.05).结论 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年龄增长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呈递减趋势,而角膜曲率逐渐递增.应用IOL Master可以准确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

  • 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德军;史宝玉;邹文青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8 ~18岁青少年近视患者59例(118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等效球镜度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度近视组(-0.75~-3.00D)、中度近视组(-3.25 ~-5.00 D)及高度近视组(-5.25~-9.00 D).观察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3、6个月及1年后屈光度、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的变化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近视组间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量、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的差异.结果 各组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3、6个月及1年后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较配戴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3、6个月及1年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量、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明显低于配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患者眼轴长度变化量、角膜曲率较配戴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与配戴前相比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地矫正低、中度近视患者的视力,对高度近视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与配戴时间有关.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能控制眼轴增长,降低角膜曲率,使中央角膜变扁平、变薄.

  • 陈旧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虹膜夹人工晶体植入一例

    作者:曾艳枫

    病人女,31岁,右眼角膜穿通伤后视物不清25年,查体:右眼外斜,视力LP 矫正不提高,光定位红绿色觉确切,左眼视力1.2。右眼角膜可见近中央至6点位角膜斑翳,虹膜前粘连。瞳孔直径3mm 欠圆,前房深,晶体不均匀瓷白色混浊,部分与虹膜粘连。散瞳后瞳孔形状不规则。颞侧可中度散大,鼻侧虹膜2至5时位与晶体粘连无法散开。5时至13时可见晶体边缘,悬韧带离断。B 超显示右眼下方网膜前可见局限高密度阴影,未见网脱。角膜内皮2070.1,角膜地形图近中央区不规则散光,角膜曲率高处52.0。

303 条记录 15/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