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D4+CD25+ Treg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机制探析

    作者:张荻;陈宜恬;李荣荣;陈佳丽;杨骐好;梁宜

    机体抗肿瘤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其中,CD4+ CD25+Treg细胞与肿瘤的免疫逃避与耐受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拟通过分析CD4+ CD25+ Treg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初步阐释CD4+ CD25+ Treg细胞与肿瘤免疫的相关性及其介导肿瘤免疫的可能机制,为CD4+ CD25+Treg细胞在肿瘤免疫上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 针灸治疗癌症机理的基础研究(文献回顾)

    作者:陈永;乐毅敏;龚安;杨宗保

    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疾病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病人和医生的关注.随着实验针灸学的发展,针灸治疗癌症的实验研究的文献也见报道,但相对较少.对针灸治疗癌症的基础研究的部分文献进行回顾,加以总结,以为临床治疗和循证医学提供证据.

  • 香菇C91-3菌LP1蛋白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作者:矫继龙;张美珊;房宇坤;宁安红;钟民涛;黄敏

    目的 通过观察注射C91-3菌LP1蛋白对H22荷瘤小鼠的影响, 探讨LP1蛋白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 使用鼠肝癌H22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腋下, 建立小鼠H22实体瘤模型.取上述建立成功的H22实体瘤模型小鼠64只, 体重20~25g;分为A、B两组, 每组32只.A组再分为LP1实验Ⅰ组 (300μg/只) 、LP1实验Ⅱ组 (100μg/只) 、PBS对照组和顺铂对照组 (4 mg/kg), 每组8只, 各组隔日给药1次, 共给药5次.A组用于检测LP1蛋白作用后在小鼠体内对H22肿瘤的抑瘤作用、血清中IL-2含量以及脾中NK细胞活性等生理指标.B组按同样的方法分组, 隔日给药1次, 直至荷瘤小鼠死亡, 记录各组小鼠的生存期, 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 LP1蛋白可以延长H22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LP1实验组生存期达16.6d, 较PBS对照组13.2d有明显提高.LP1蛋白在体内对H22实体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H22实体瘤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后发现, LP1实验组中H22肿瘤组织较PBS对照组肿瘤组织内出现炎性细胞浸润, 局部可见坏死现象.使用ELISA法和LDH法分别检测H22荷瘤小鼠血清中IL-2含量以及NK细胞活性, 发现LP1实验组IL-2水平和NK细胞活性较PBS对照组和顺铂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 LP1蛋白可延长H22荷瘤小鼠的生存期限, 提高小鼠的生存质量, 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主要是由增强H22荷瘤小鼠自身免疫力, 提高NK细胞活性, 发挥机体自身肿瘤免疫功能造成的.

  • 肿瘤免疫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作者:宁波

    1 概述传统的免疫监视(immunosurveillance)理论认为,机体免疫系统可通过细胞免疫机制杀灭新生的肿瘤细胞,特别是在"突变克隆"形成肿瘤之前将其识别和破坏.

  • 原位免疫疗法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研究

    作者:付艳;杜楠;周进明;李晓松;赵晖;康欢荣

    目的 探讨半抗原二硝基氟苯(DNP)原位免疫疗法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Ⅲ期或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恶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患者采用半抗原DNP原位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以DTIC、DDP为主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两组患者均接受5~6个周期的化疗,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18.8±7.9)个月优于对照组的(13.4±5.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客观反应率、临床获益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半抗原DNP原位免疫疗法联合化疗可有效增强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可溶性 PD-1、PD-L1分子在肿瘤免疫中研究进展

    作者:王硕;曲秀娟;刘云鹏

    随着对肿瘤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机制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证实协同刺激分子的异常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11 death-1,PD-1)及其配体 PD-L1(B7-H1)属于 CD28/ B7超家族。PD-1/ PD-L1能够介导负性调控信号,抑制 T 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减少 IL-2、IL-10、IFN-γ等炎性因子的产生,减弱机体自身抗肿瘤的免疫应答,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耐药等过程。针对 CTLA-4、PD-1/ PD-L1等抑制性通路的拮抗剂可以解除对 T 细胞功能的抑制,恢复机体抗肿瘤免疫。抗 PD-1/ PD-L1通路的药物更是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多项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这种治疗的平均有效率为30%~50%[1-5],且不良反应较低。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共刺激分子除了以膜型分子存在外,还存在可溶形式分子。通常,可溶性分子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生成:第一种是膜型分子的蛋白解离,如肿瘤坏死因子(TNF)、IL-1、IL-2等的生成[6];第二种是通过特定 mRNA 片段编码而成,如IL-4、IL-5、EGFR、INF-α的生成[7]。在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患者血清中都可以检测到可溶形式存在的 PD-1及 PD-L1分子[8-13]。那么,可溶性的 PD-1、PD-L1是仅作为膜型分子的储备形式还是可以传递和膜型分子一样的抑制信号,甚至是通过全身血液循环,在远处组织发挥更深更广的抑制效应。笔者就可溶性PD-1及 PD-L1的产生、功能及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 西妥昔单抗联合NK-D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戚宁;黄孙卉;张艳桥

    目的 西妥昔单抗作为一种EGFR的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等癌症的治疗中.近的研究证明其对肿瘤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NK和DC细胞的影响,及对NK介导的AD-CC作用.本文总结了西妥昔单抗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NK-DC的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以便未来对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提供方案.

  • 参杞合剂抗肿瘤免疫的动态实验研究

    作者:李庆;范晓磊

    [目的]研究参杞合剂对抗肿瘤治疗后期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动态调节.[方法]取小鼠荷瘤,分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环磷酰胺(CY)组,参杞合剂(SQ)组.分别予NS组及SQ组小鼠口服灌胃NS及SQ,CY组则腹腔注射CY.测NK/ MΦ细胞杀伤活性;IL-12/TNF-α含量.[结果]①参杞合剂能够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达65.68%,CY组抑瘤率为45.76%,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SQ组抑瘤效果强于CY组(P<0.05),而且抑瘤持久,停药5 d和停药9 d,其抑瘤率仍可达49.43%和41.39%.②能增强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增强荷瘤小鼠的NK/MΦ细胞杀伤活性.停药第1天SQ治疗组体内的NK/MΦ细胞的含量可达(55.78±2.23)%/(57.23 ±1.37)%,较NS组(36.51±1.94)%/(38.57±1.15)%明显增强,停药5 d,9 d仍可维持于正常水平范围之内(47.43±1.06/47.67±1.01);而CY组却逐渐下降低于正常水平(29.66±1.99)%/(27.28±1.42)% (P>0.05).③能增强荷瘤小鼠细胞因子活性.SQ组的TNF-α含量较NS组有明显增加(P<0.05);CY组的IL-12、TNF-α含量较NS组有明显降低(P<0.05).停药5 d,9 d SQ组IL-12,TNF-α含量维持刚停药时的较高水平,逐渐下降仍维持于正常范围内(P>0.05).相应的NS组IL-12为35.15±2.62,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1),而TNF-α却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1),CY组则维持刚停药时的状态. [结论]参杞合剂有较好的抑瘤作用.

  • 树突状细胞与恶性肿瘤

    作者:陈海彬;周红光;吴勉华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人体内功能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参与抗原识别、加工处理和提呈,启动、维持并调控免疫应答.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树交状细胞在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这为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改善疾病的生存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文章旨在对树突状细胞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 乳酸杆菌在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杀伤中的作用

    作者:逯彩虹;程建新;孙富国;王海波;赵素芬;田瑛;闫西红;田学勤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在树突状细胞(DC)诱导抗肿瘤免疫杀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ELISA法分别测定经乳酸杆菌作用后的冻融宫颈癌抗原负载DC体外刺激T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与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噻唑蓝法(MTT法)测定乳酸杆菌冻融抗原致敏DC激活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单纯冻融抗原、单纯乳酸杆菌致敏DC比较,经乳酸杆菌作用后的冻融宫颈癌抗原负载DC在体外明显增强T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增加上清液中IL-12与IFN-γ的含量(P<0.05);与单纯冻融抗原、单纯乳酸杆菌致敏DC比较,乳酸杆菌明显增强冻融抗原致敏DC激活的CTL对宫颈癌Helm细胞的杀伤力(P<0.05),结论乳酸杆菌可以增强树突状细胞诱导的对宫颈癌细胞的肿瘤免疫杀伤作用.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免疫疗法

    作者:高上洋一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不论是同种还是自体移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都是通过采用超大剂量抗癌药物或全身放射线照射的强力术前疗法根治难治性癌的.但在近认识到,移植物抗白血病/肿瘤(GVL或GVT)效应的存在,并在临床上对移植后白血病再发广泛应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疗法,明确了以宿主次要组织相容抗原或癌特异性抗原为靶的抗肿瘤免疫在癌的根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论肿瘤免疫的复杂性

    作者:陈复兴;李玺;刘军权;张南征;巩新建;徐永茂;蔡凯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自适应巨系统,它还具有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所有特征.体内已建立的肿瘤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两者间的相互作用造就了肿瘤免疫的复杂性.本文从复杂性科学角度阐释肿瘤免疫,以期对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有所裨益.

  • 临床肿瘤免疫的研究近况

    作者:郑玉军;王明吉

    免疫系统具有特异性破坏肿瘤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的能力,并且可以产生长久记忆从而阻止肿瘤复发。过去30年的肿瘤免疫研究充分证明肿瘤可以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且机体免疫监视可以阻止肿瘤的发展或长期控制。目前的临床试验提示免疫治疗可能成为肿瘤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试验中发现免疫相关的毒性、疗效评价标准以及观察终点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及靶向治疗均存在很大的差别。为了充分发挥免疫治疗的疗效,研究者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肿瘤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动力学关系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识别、评价及处理免疫相关反应。

  • 从自然选择学说看肿瘤免疫

    作者:郭锋杰;李官成

    当今人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越来越高,肿瘤细胞面对强大的免疫系统生存下来,说明肿瘤生存能力增强已经适应了其生存环境,这是环境对肿瘤细胞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学说始终贯穿于肿瘤免疫学的免疫监视理论和免疫编辑学说之中,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肿瘤免疫学,将为肿瘤治疗策略开创一条新路.

  • 肿瘤免疫治疗需要综合性

    作者:朱利明;马胜林

    自从人们发现肿瘤与免疫有密切关系以来,对肿瘤免疫治疗寄予了厚望,然而,由于免疫机制、免疫途径的网络性和复杂性,免疫治疗未从根本上改变肿瘤治疗的现状,而仅仅是传统治疗手段的有益补充.

  • 自噬在肿瘤免疫及耐药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石宁;邹仁超;何俊;王海峰;丁明霞;左毅刚

    自噬是一个分解的过程,在应激和营养缺乏条件下被激活,通过分解过多或不必要的蛋白质、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来维持代谢平衡.自噬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且在癌症中起着双重作用,即肿瘤抑制和致癌活性.自噬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以及抗肿瘤免疫,自噬作为一个潜在的抗癌药物和靶向性的目标,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策略,以规避抗肿瘤的耐药性和增加抗肿瘤免疫.

  • 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范恒建;张玉可;王得翔;张一;李海军;肖伟

    观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比例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意义.以肺腺癌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reg、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测定IL-17浓度.肺腺癌患者中14例接受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上述各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肺腺癌患者Treg、Th17及IL- 17水平均升高(P<0.01);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与Th17及IL- 17水平呈负相关.肺腺癌术后Th17及IL-17水平均降低(P<0.05).肺腺癌中存在与肿瘤负荷相关的Treg、Th17及IL-17的水平的异常变化,Treg及Th17对肺腺癌的进展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 胃癌患者Th17及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商伟菊;李岩;梁婧;刘晓琳;殷蓓蓓;李莎;卢倩倩

    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和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17、IL-23、TGF-β1和IL-6的水平,探讨Th17、Treg水平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Th17、Foxp3+ Treg细胞及各相关的细胞因子较对照组升高,且与分期相关.Th17、Treg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胃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 PD-1抑制性抗体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张新伟;任秀宝

    PD-1以及PD-L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协同刺激分子的重要成员,参与自身免疫、移植免疫以及肿瘤免疫等过程.PD-1主要表达在肿瘤浸润T细胞,其配体PD-L1则广泛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上皮细胞以及肿瘤细胞,一旦PD-1与PD-L1结合,将降低T细胞的免疫应答,终导致免疫逃逸.目前大量研究证明PD-1/PD-L1抑制性抗体在多种肿瘤中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肿瘤抗原研究的启示

    作者:徐立;樊代明;金伯泉

    本世纪初Ehrlich根据在动物个体间进行肿瘤移植时,移植瘤能自行萎缩消退的现象,提出了肿瘤抗原及肿瘤免疫概念.近一个世纪以来肿瘤抗原的研究一直居肿瘤免疫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回顾其研究历程,不难得到许多有益的哲学启示.

658 条记录 8/33 页 « 12...567891011...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