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存大爱的施今墨
有一次,毛泽东宴请一些知名人士,其中就有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施今墨与著名西医专家黄家驷、林巧稚等同桌.毛泽东风趣地对施今墨说:"你很有名啊,我在年轻时就听说过你.你们同行是不是冤家啊?"施令墨回答说:"主席,我们团结得很好,互相很尊重."毛泽东听了很高兴.
-
名医之首“不息翁”
萧龙友是“四大名医”之首.熟读典籍自学医萧龙友(1870~1960),本名方骏,字龙友,别号“蛰蛰公”、 “息园老人”、 “息翁”,解放后改号为“不息翁”.他在四大名医中年龄大、辈份高,为“四大名医”之首.萧大夫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官宦人家,可以说是官宦子弟.萧龙友是家中的长子,自幼天资聪颖,又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每天诵习诗书,熟读四书五经,对中国的历史、文学等从小就耳熏目染,为日后行医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同时也练就了一手好书法.每当家中来客,萧龙友都会在客人面前背诵诗书作为待客之礼.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萧龙友,从小深受祖辈的喜爱.
-
马骥教授临床辨治糖尿病经验
马骥,原黑龙江中医学院教授,是黑龙江省内四大名医之一,擅长内科,对脑血管意外、硬皮病、尿毒症等的诊治尤有独到之处;对支气管哮喘、肺脓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急慢性肾炎、胃肠疾病均有深入研究.现将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供参考.
-
食疗孕育好宝宝
在中医来讲,怀孕期间,如果情绪不能保持稳定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发育不良.金代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所撰写的《儒门事亲》中说:“如妇人怀孕之日,大忌惊忧悲泣,纵得子,必有诸疾.”意思浅显如白话,就是说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一定不能情绪波动太大,否则就算生下孩子,也会有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中也有胎病之说,“……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可见,胎病之说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有了,所以当时的人对于怀孕极其注意.虽然物质条件不是很充足,但在孕育子女的问题上,却丝毫不含糊.
-
黑米莲子粥,让准妈妈不再担惊受怕
在中医看来,怀孕期间,如果情绪不能保持稳定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发育不良。金代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所撰写的《儒门事亲》中说:“如妇人怀孕之日,大忌惊忧悲泣,纵得子,必有诸疾”。意思浅显如白话,就是说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一定不能情绪波动太大,否则就算生下孩子,也会有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中也有胎病之说:“……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现代医学也已阐明,人在发怒、忧愁、哀伤、
-
饮食清淡节制色欲--金元名医朱丹溪的独到养生法
在中国历史上金元时期是一个战乱时期,异族入侵,兵连祸结,民无宁日.而在医学史上,却是医学振兴时期.当时的医学家们救死扶伤,竞创新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代名医.朱丹溪就是金元时代的四大名医之一.
-
试析民国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对北京"四大名医"的学术影响
孔伯华先生(1885-1955年)、肖龙友先生(1870-1960年)、汪逢春先生(1884-1949年)、施今墨先生(1881-1969年)是我国民国时期至建国初年期间北京著名的四大医家.
-
鲁兆麟教授谈中医医案的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北京中医药大学鲁兆麟教授于1982年率先在全国开创了中医医案学课程,并编写了内部教材.目前,该课程作为研究生课或选修课已在很多中医院校开设.在近30年的中医医案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中,鲁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此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开展之际,我们系统总结了鲁教授在中医医案学研究方面的心得体会,并将其整理成文,以与广大读者共勉.北京中医药大学鲁兆麟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其父鲁春溥曾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受家学影响,鲁教授1959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1965年毕业留校工作.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和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任教.1990年被评为教授,199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鲁教授认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既可提高学习者的理论素养,又能丰富学习者的实践经验,弥补临床实习环节的不足.为了达到佳学习效果,中医医案的研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中医三部六病医学流派略述
"三部六病"为中国首批国家级著名老中医、山西省四大名医之一刘绍武先生,集八十余年行医经验及众弟子智慧的结晶,创立的一个新型中医学流派,是中国中医百花园中一枝绚丽的奇葩.笔者有幸拜刘老的得意门生宿明良主任为师,侍诊数载,初窥堂奥,简述如下.
-
京城名医孔嗣伯妙用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是中医治疗闭证的著名温通开窍方剂,早见于《外台秘要》卷十三引《广济方》,原名吃力伽丸,至宋代《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始改称苏合香丸,延用至今[1-2].近代多用苏合香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有较好疗效.中国近代"四大名医"孔伯华生前喜用此药,不限用于胸痹,常配合治疗内外妇儿多种杂证,每获良效,今人多不解其意.京城名医孔嗣伯系孔伯华先生之子,1933年5月出生于北京,1948年随父学医,临诊左右,并先后师从于萧龙友、杜文甫、汪逢春、陈慎吾等诸名家,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在治疗多种内科杂症方面疗效确切.
-
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一代宗师祝谌予教授
祝谌予教授早年拜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为师学习中医,后又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学习西医.深受施今墨先生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影响,把老师提出的"中医改进之方法,舍借用西学之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实无他途"的学术思想,作为终身实践并为之奋力的目标.他主编的<祝选施今墨医案>、<施今墨先生的中西医结合思想和我对中西医结合的看法>等书著和文章中,都留下了祝谌予教授禀承施今墨先生的思想,为中西医结合事业不断求索与不断奋斗的印记.
-
50年来医学期刊施今墨学术思想相关文献初析
施今墨(1881-1969,名毓黔,字奖生;是自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享誉北京的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同时也是中医理论家、革新家与教育家;与孔伯华、肖龙友、汪逢春并称北京四大名医.建国以后,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医院顾问、中西医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解放后施今墨老先生不顾年事已高,坚持临床工作,并积极办学,亲身从事教学工作,推动中医教育,促进中医发展
-
李辅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经验浅谈
李辅仁主任医师,早年从师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是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实践家.现就其在治疗呼吸系统部分疾病经验浅谈如下.
-
北平四大名医医案中消渴病证治规律的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整理北平四大名医关于消渴病的医案,总结四人对于消渴病的证治规律.方法 使用中医病历采集系统录入整理完毕的医案,对病案中关键证治信息进行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再结合医案总结他们的诊疗经验.结果 60例消渴医案中出现较多的症状有口渴多饮、乏力、多食善饥等,证型较多的有气阴两伤、肝郁化火、心肾两虚等,常见治法有益气滋阴、补肾宁心、疏肝清热等.常用中药有生地黄、黄芪、山药等,药物内关联显示黄芪、生地黄、山药、玄参、天花粉为核心处方,黄芪与山药、玄参、生地黄支持度较高,与绿豆、天花粉等置信度较高.结论 将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与医案分析结合能更好好地总结医家的临床经验.
-
开拓创新发展结合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大会学术纪要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大会于2001年10月20~22日在古城西安召开.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62篇,其中,16位作者在大会做了报告,142篇在会议中进行了交流.到会代表共276人,包括台湾中西医整合学会的18位代表,他们分别代表着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32个专业委员会及台湾中西医整合学会,此外,还有160余位陕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列席并旁听了会议.为了反映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方向及热点问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特别邀请了国内有关方面的著名专家分别做了题为"北京四大名医与中西医结合"、"化学与中医药"、"后基因组时代的统一医学--展望21世纪复杂科学的一个新前沿"、"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现代急救医学进展与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中药药动学"、"中草药肾损害的现状及对策"及"光子学及其技术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中的应用概况"等8个特邀专题报告.现就大会特邀专题报告及大会报告涉及的有关问题做一简要概括.
-
北京四大名医与中西医结合
肖龙友(1870~1960)、施今墨(1881~1969)、汪逢春(1882~1948)及孔伯华(1884~1955)是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享誉全国的四位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因四位先生均悬壶于北京,而并称北京四大名医.几位中医前辈从事中医临床期间,既经历了国民党政府下令取缔中医的艰难岁月,也经历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崭新时代.四位中医前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推动中医教育,促进中医发展;在中医与西医的关系方面,四位老先生均具有十分开明的态度和宽阔的胸怀,主张中西医团结合作,促进中西医学结合,共同为人民健康服务.这里,我们就四大名医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与实践,作简要的介绍.
-
燕京医派概览
燕京医派是形成于北京地区的中医学术流派.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与时代背景影响下,燕京医派形成了宫廷医学、四大名医、医教研名家三大门户.他们传承有序,既代表了燕京医派的3个发展阶段,也是中医学从古到今的一个历史缩影.搭载在新中国成立后新兴的医教研平台之上,燕京医派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厘清他们的学术传承脉络,将会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
旱莲草治疗心律失常
受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治疗心脏病的影响,笔者在临床上遇反复发作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反复发作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多予旱莲草合地锦草、车前草,再加入健脾益气温阳药物研末口服,多数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
北京四大名医研究座谈会纪要
北京四大名医萧龙友、施今墨、汪逢春、孔伯华是建国前后著名的中医学家,他们学术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着力培养中医人才,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更深入地挖掘继承四大名医的学术思想,丰富中医药学术体系,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中华中医药学会2002年10月25日举行了北京四大名医研究座谈会.与会人士从以下几方面对四大名医进行了介绍.
-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选登(7)——肖龙友医案
肖龙友(1870-1960),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四川省三台县人.肖氏成医既无家传又无师承,完全是自学而成.1928年后,弃官行医,正式开业,自署为"医隐".当国民党当局提出废止中医中药时,克服重重困难,与孔伯华先生共同创办北京国医学院,与孔先生共任院长,历时10余年,毕业学员数百人,对当时中医事业起到了挽救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