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腘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祖德佩;许波;白可;李钊;赵干

    目的:观察采用腘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关节镜对2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双束重建术.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行Lachman试验、抽移试验检查,应用Lysholm评分、膝关节IKDC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Lachman试验阳性24例(92.3%),抽移试验阳性19例(73.1%).术后所有患者Lachman试验、抽移试验均为阴性.术后与术前相比阳性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Lysholm评分(66.1±6.3)、膝关节IKDC评分(67.3±6.4).术后Lysholm评分(95.1±2.3)、膝关节IKDC评分(92.5±3.1).术后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腘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能更好地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联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研究

    作者:王枰稀;庾明;黄波;张廷玖

    目的:研究对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联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9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到2018年11月,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腘绳肌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记录并对比两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Tegner与Lysholm评分差异性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KDC、Tegner及Lysholm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了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联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其膝关节功能有了明显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时可吸收界面螺钉股骨隧道内口固定技术探讨

    作者:毕擎;朱丹杰;夏冰;洪剑飞;章水均;邱斌松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时,磷酸三钙/聚乳酸(TCP/PLA)可吸收界面螺钉股骨隧道固定的有效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ACL损伤需行重建手术的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1~48岁,平均34.5岁;左膝19例,右膝8例.所有患者均以4股自体腘绳肌腱为重建移植物,关节镜下以TCP/PLA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股骨隧道,intrafix系统固定胫骨隧道重建ACL.术中注意股骨隧道周围的残端清理,过屈膝关节110°~120°,以使拧入可吸收界面螺钉与股骨隧道轴平行.达到坚强的内口固定.结果:27例中5例发生初次挤压失败.挤压螺钉螺母碎裂1例,隧道内脱空1例,脱空进入关节腔内3例.5例患者均进行挽救治疗后重新固定成功.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个月.Lachman试验:阴性14例;阳性Ⅰ度10例,阳性Ⅱ度3例.按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为(53.1±3.9)分,终末随访时平均(93.3±3.1)分,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TCP/PLA可吸收界面螺钉隧道内口固定、4股腘绳肌腱重建ACL能良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掌握界面螺钉挤入股骨隧道内口的角度是移植物股骨隧道内固定的关键.

  • 运用interference可吸收界面螺钉和Intrafix技术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毕擎;朱丹杰;洪剑飞;顾海峰;夏冰

    目的 探讨intrafix和interference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手术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ACL损伤需行重建手术的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1~43岁,平均32岁;左膝14例,右膝7例.病程7 d至1个月,平均18.5 d.损伤原因:车祸伤10例,运动损伤6例,摔伤2例,重物砸伤3例;均为急性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内侧半月板损伤1例.Lachman试验术前14例3+,4例2+,3例1+.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4.1±4.8).所有患者关节镜下以自体四股腘绳肌腱为ACL重建移植物,应用interference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股骨隧道移植物,intrafix固定胫骨隧道移植物,行21例ACL损伤病例重建术.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10-13个月,平均11.5个月.Lachman试验:18例≤1+,3例为2+.按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为(54.1±4.8),终末随访时平均(9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Intrafix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ACL,移植物坚强,固定可靠.允许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能较好地恢复ACL损伤膝关节的功能.

  •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两种康复程序效果比较

    作者:李云霞;陈世益;翟伟韬;陈疾忤;华英汇

    目的:观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两种不同康复程序的效果.方法:单侧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保守康复组36例,激进康复组24例.术后6个月时比较关节活动度、髌上10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Lysholm评分、IKDC评分、关节稳定性和MRI检查移植物骨隧道直径.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髌上10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无明显差异;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IKDC评分有明显差异;关节稳定性检查均为阴性;MRI检查移植物骨隧道扩大有明显差异.结论: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康复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是并非越激进越好,应以适度康复为原则.

  • 经前内侧入路单束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

    作者:曹雪飞;甄平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 anteromedial,AM)行自体单束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0例 ACL 断裂患者采用 AM 法行自体单束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采取 Lysholm 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随访20例患者,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术前 Lysholm 评分(53.5±6.9),术后6个月 Lysholm 评分为(88.4±5.2),术后12个月 Lysholm 评分为(9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 AM 法行自体单束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 4股腘绳肌腱与LARS人工韧带重建治疗急性ACL损伤早期疗效比较

    作者:刘玉新;李云;张其亮;腾学仁;马振华

    目的 本文回顾性研究比较应用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四股腘绳肌腱(4HTG)移植重建治疗急性期前交叉韧带损伤(ACL)的早期疗效.方法 笔者自2014-01-2014-12诊治单纯ACL损伤60例,其中,选用LARS人工韧带30例,4HTG 3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6、12、24个月对患者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系统、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KT-2000测量稳定性、等速测量下肢伸屈肌峰力矩等4项指标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LARS组较4HTG组在术后6、12个月时在IKDC评分系统、Lysholm膝关节评分、下肢伸屈肌PT上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个月时在KT-2000测量稳定性上有优势,术后24个月时屈肌PT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RS韧带在治疗急性ACL损伤患者中较4HTG尤其是稳定性上更具优势,可以获得更好的早期疗效.

  • 腘窝后内侧附加小切口腘绳肌腱切取法在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杨闻强;张云坤;孙荣斌;戚有成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术中获取肌腱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腘窝后内侧附加小切口腘绳肌腱切取法取腘绳肌腱于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20例.结果 肌腱切取长度平均(28±1.21)cm,20例均获随访8~40周,无韧带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自体腘绳肌腱可用于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且腘窝后内侧附加小切口腘绳肌腱切取法简单,易于掌握.

  • 胭绳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

    作者:董辉详;黄长明;林崇明;卢海燕

    目的 介绍腘绳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15例陈旧性跟腱断裂采用胭绳肌腱移植修复.结果 随访6~15个月,平均9个月,采用Arner-Lindholmliao疗效评定标准:优12,良3例.结论 采用胭绳肌腱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 腘绳肌腱结合双固定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黄长明;范华强;董辉详;付仰攀

    目的 探讨采用腘绳肌腱股骨端胫骨端双固定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25例ACL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采用笔者自行设计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建立股骨胫骨隧道.移植物股骨端用Endobutton钢板和Rigidfix固定,胫骨端用Bio-Intrafix和Stample门形加压钉固定.结果 本组获随访12~18 (13.76±1.61)个月,未发现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度明显障碍等并发症.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评分:20~48(31.32±8.71)分;术后1年评分:90~98(94.96±2.56)分(t=37.69,P<0.01).结论 在腘绳肌腱重建ACL中应用股骨端胫骨端双固定技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效果可靠的优点,值得推广.

  • 关节镜下一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联合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

    作者:刘华;狄正林;章军辉;徐荣明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一期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联合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02-2010-06对14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及严重膝关节脱位患者在关节镜下一期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联合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同时处理合并的侧副韧带及半月板损伤.末次随访时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术后14例均获随访23~36个月,平均29.5个月.均无膝关节肿痛症状、感染、伸膝障碍发生.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达120°~130°;膝关节IKDC评分:A类11例(78.6%),B类2例(14.3%),C类1例(7.1%);膝关节Lysholm评分(89.2±4.6)分,较术前(54.7±5.3)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56,P=8.91E-14).结论 关节镜下一期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联合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临床疗效满意.

  • 无内固定物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探讨

    作者:吕征;吕天润;张中南

    目的探讨用无内固定物的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运用和效果.方法自2002年12月~2004年6月对3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了无内固定物的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其中13例移植肌腱采用二股半腱肌腱和二股股薄肌腱,另20例仅为二股半腱肌腱,术前和术后进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前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术后29例为阴性,4例为阳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36~57分,术后Lysholm评分为71~96分.结论无内固定物的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为生物固定,固定可靠、费用少、短期效果好,中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彭庆州;刘宁;周晓凯;朱军方;梁振雷;李玲;候颖周;胡宾

    目的探讨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以自体四股腘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保留少许ACL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对37例ACL损伤病例行重建术.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11.4个月.术后36例膝关节活动度在正常范围,无韧带撞击现象.Lachman试验:33例≤1+,4例2+.轴移试验术后全部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0.1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0.5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较好的方法.准确的关节内入口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腘绳肌腱重建髌腱在胫骨近端肿瘤瘤段切除肿瘤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董辉详;黄长明;范华强;张少战

    目的 探讨腘绳肌腱重建髌腱在胫骨近端肿瘤瘤段切除肿瘤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笔者自2008-06-2015-06采用肿瘤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20例胫骨近端侵蚀性肿瘤,使用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切除的髌韧带,腓肠肌内侧头旋转覆盖假体及重建后髌腱,牢固重建伸膝装置,评估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20例均获得随访12~80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6个月下肢功能采用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6例,良4例.1例骨肉瘤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后给予截肢,随访第3年死亡;其余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迹象.本组无感染、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腘绳肌腱重建髌腱在胫骨近端肿瘤瘤段切除肿瘤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很好重建伸膝装置,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

  • 肌腱结嵌压双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体外生物力学性能测定

    作者:唐金树;刘玉杰;汪爱媛;张建党;卢世璧

    目的评价肌腱结嵌压双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体外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猪膝关节的股骨端,用联合阶梯状钻头在与股骨干纵轴成45°角向股骨髁间窝11点处钻一瓶颈状骨性隧道.腘绳肌腱中间打结后并成双股穿过骨性隧道,肌腱结在隧道的阶梯处形成嵌压.测定肌腱结可承受的大载荷和负载时的位移量.对照组分别用骨-髌腱-骨(B-PT-B)界面螺钉和游离肌腱(FT)界面螺钉进行ACL重建.结果肌腱结嵌压组可承受的大载荷为680±130 N,大于B-PT-B组的459±147 N(P<0.01)和FT组的151±34 N(P<0.001).在400N的生理载荷下,肌腱结嵌压重建ACL产生的位移量为9.85±2.96 mm,B PT-B组为7.49±2.67 mm,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肌腱结在骨性隧道内的嵌压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以满足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力学需要.

  •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比较分析

    作者:柳学武;潘风雨;冯尚祥;徐宁;罗毅;马壮

    目的:对比采用自体腓骨长肌腱与胭绳肌腱在全膝关节镜下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解放军第一零七医院关节外科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进行,固定采用Rigidfix系统,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腓骨长肌腱组)40例、对照组(胭绳肌腱组)42例.分别对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及血红蛋白变化值、IKDC2000评分、Tegner评分、轴移试验进行记录和对比,对重建术后的患者按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同的恢复训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均随访12 ~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观察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及血红蛋白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KDC2000评分、Tegner评分、轴移试验中,2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腓骨长肌腱与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确切,其中腓骨长肌腱取腱方便、操作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较轻,无明显并发症.

  • 膝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36例报告

    作者:徐立新;吉明;陈华燕;张小红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腱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前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要求的36 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6、12、24个月时比较Lysholm评分、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髌上10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和X线检查移植物骨隧道直径.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 11.8个月.所有患者主观评价膝关节功能明显增进,Lysholm评分由术前 54分提高到 97分(t=2.12,P<0.05),所有患膝术前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阳性的术后均为阴性.髌上10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腱重建ACL,能够有效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 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比较

    作者:崔益华;卢弘栩;戴永平;刘元兵

    背景:多数学者认为陈旧性跟腱断裂应行手术治疗.目前,手术修复缺损的方法多种多样.目的:比较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29例,均为单侧陈旧性跟腱完全性断裂.应用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修复16例(A组),应用腓骨长肌转位修复13例(B组).术后两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并行功能锻炼,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9个月.按照Arner-Lindhohm评定标准判定,A组:优15例,良1例,临床优良率达100%.B组:优9例,良3例,差Ⅰ例,临床优良率达92.3%.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术均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方法,但前者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节镜下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刘宁;连鸿凯;彭庆州;梁振雷;赵明宇;朱军方;胡宾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四股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关节镜下以四股自体腘绳肌肌腱作为ACL替代物,应用(96L-4D)SR-PLA聚丙交酯生物可降解界面螺钉进行移植物固定, 对42例ACL损伤行ACL重建术. 结果 42例术后随访3~22个月,平均11.4月,膝关节活动度均在正常范围.术后Lachman 试验:37例≤1+,4例2+,1 例3+ .轴移试验:42 例均为阴性.术后Lysholm 评分(89.7 ±9.6)分较术前(49.4±9.1)分显著提高(t=2.12,P=0.038).术后Tegner 活动评分(5.3±1.1)分较术前(2.3±0.7)分显著提高(t=4.13,P=0.008).术后1年MRI示29例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部分被吸收;27例重建的韧带位置良好、形态正常;2例韧带在股骨的止点偏前;3例胫骨止点偏前,有轻度顶撞击现象. 结论四股腘绳肌腱是ACL重建的理想替代材料,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是ACL重建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 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单束与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齐进;夏亚一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单束与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11月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46例,其中单束组26例,双束组20例,分别于术后3、6、12、18个月随访,比较2组膝关节稳定性,并按照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末次随访(术后18个月):双束组IKDC主观评分(89.2±4.5)分与单束组(85.7±4.9)分有统计学性差异(t=2.539,P=0.015),2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7.7% (2/26)vs.0(0/20),P=0.498;30.8%(8/26)vs.15.0%(3/20),χ2=1.878,P=0.391].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单束与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均具有膝关节前向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膝关节主观评分优于单束重建.

115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