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血管病患者胃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作者:关志华

    脑血管病患者可造成假性延髓性麻痹,延髓性麻痹是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其中由于支配其运动神经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的麻痹称为假性延髓性麻痹.

  • 胃造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弋晓萍

    经皮内窥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指在内窥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造瘘管,以达到胃肠营养及其他治疗目的,可应用于胃肠功能正常、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经口进食困难,需长期营养支持者,该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快捷,而且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胃造口管饲营养的首选方法.我院消化内镜室从2008-06~2010-12进行胃造型术10例,现将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方法探讨

    作者:孙新宇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以自主进食障碍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并给予肠内营养,手术前后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各种护理措施的运用及效果,从而总结出针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患者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临床营养状况均得到有效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周密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保证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被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军超;杨书会;吕旭方;崔旭东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常是导致病人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只能依靠保守治疗,并配合胃造瘘术维持营养,损伤大、效果欠佳.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0月,应用被膜支架收治1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病人,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胃造瘘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董伟琼;赵红;杨娟;王秋蓉

    目的:分析针对胃造瘘术患者实施护理配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两周内的康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而鉴定围术期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1.33%,(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术后2d和两周内观察组患者TNF-α和NF-KB等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结论:针对胃造疼术患者实施围术期临床护理配合,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患者术后康复较快,且并发症几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

    作者:罗玉明;徐利;郭睿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危重症患者临床应用的方法、效果及营养供给.[方法]对32例危重症患者进行PEG,并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状态、血浆白蛋白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32例手术均成功,进行PEG的危重症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均不同程度改善,且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1.7%.同时,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PEG为危重症患者解决了肠内营养供给问题,方法简便,安全易行,患者易于接受,且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 Ⅰ型食管闭锁手术一例

    作者:李晓伟;朱小春;谢家伦

    临床资料患儿:男,6h.以"生后气促6h"于2002年8月8日收住入院.患儿系第三胎第三产,孕37周.入院后行食管造影诊断为Ⅰ型食管闭锁,B超示:动脉导管未闭,管径3mm,于2002年8月8日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见食管近端位于第二胸椎,远端位于膈肌上1~2cm,无法Ⅰ期吻合,行胃造瘘术.术后通过胃管注入牛奶和间断静脉营养,患儿生长发育一般,2002年11月25日第二次人院,复查B超示动脉导管未闭已自愈,2002年12月7日采用经颈部和腹部切口行胃代食管吻合术,颈部手术路径采取左侧入路.

  •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婴儿行结肠代食管手术一例

    作者:王勇;阮庆兰;汤绍涛

    患儿:女,3d.因出生后唾液过多、口鼻溢奶并气急紫绀3d入院.体检:体重2.7kg,体温36.2℃,呼吸56次/分,心率160次/min.经胃管注射碘水X线摄片提示:先天性食管闭锁,食管盲袋底部位于第一胸椎水平以上.入院后立即给予补液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并用软导管间歇吸引食道盲袋、咽部和口腔,人院2d后行右侧剖胸探查+胃造瘘术.术中在胸腔内未发现食管近侧盲端,食管远侧盲端平第6胸椎,并经一直径0.3cm瘘管与气管相通.结扎该瘘管后关胸并行胃造瘘术.术后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ⅢA型).术后继续给予抗感染补液,经胃造瘘管注入葡萄糖水,逐渐改为婴儿奶,并坚持用软导管吸出咽、气管分泌物,患儿恢复顺利.术后2月,患儿一般情况改善,体重增至4.0kg,遂再次入院.入院后拍片提示右上肺感染.给予支持抗炎、间断吸痰及肠道准备(生理盐水灌肠1次/d,灭滴灵0.1g管饲1次/d).患儿右上肺感染控制后,于患儿出生第73d行结肠代食管手术.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和空肠造瘘术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丁伟;陈晓斌;宋平;张严国;罗明;王孟阳;李继强;段发亮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和空肠造瘘术(PEG/J)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PEG/J处理的105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营养状况均有改善,85%(55/65)肺炎得到控制,出院前GCS由平均8.7恢复到13.1分.术后出现4例空肠造瘘口脱入胃腔、20例造瘘口皮肤感染、4例堵管、3例包埋综合征.86.6%病人拔除PEJ管出院,其中60例拔除PEG管,平均拔管时间118d.住院期间4例因原发病加重死亡,6例出院后平均10个月死亡.结论 PEG/J安全、有效,对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营养状况、肺部感染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伴食管梗阻晚期癌症患者营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再加;焦次来;程志刚;刘应军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因食管梗阻不能进食的晚期癌症患者补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术后患者营养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6月本院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的18例伴食管梗阻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手术耐受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个月、2个月的营养指标变化,包括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血糖、尿素、肌酐、血Na+、血K+、淋巴细胞;采用汉化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生理机能、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在局麻下手术耐受性好,置管成功率100%;肠内营养后1个月、2个月BMI、Hb、血白蛋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并发症包括造瘘口处轻度疼痛7例、口周少量脓液3例、吸入性肺炎5例、造瘘管堵塞3例、黑便2例.术后1个月、2个月患者的生理机能、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因食管梗阻不能进食的晚期癌症患者补充营养创伤轻微、耐受性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营养及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肠内营养方法.

  • 高龄老人胃造瘘术后营养及造瘘口疼痛的护理

    作者:薛延超;韩秀红;张春华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胃造瘘术后管饲饮食如何调整及造瘘口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高龄患者胃造瘘术后管饲饮食及疼痛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对策:术后逐渐增加肠道营养,造瘘口合理消毒,必要时药物止痛,有效缓解疼痛.结果:没有发生意外精神状态好转,体重增加.结论:高龄老人胃造瘘术后管饲饮食的调整过程及缓解术后疼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1例护理体会

    作者:王英;马太会;严琛

    气管食管瘘是由于气管内套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也是气管切开重症患者并发症之一.1 一般资料1.1 我科于2012年收治一名全喉切除术后因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的患者,男性,62岁,因声嘶1年,颈部包块半年就诊,行颈部包块切除,病检提示癌症,诊断为"喉癌T4N1M0",行气管切开、颈部淋巴清扫术、喉部分切除环咽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伤口恢复好,带胃管出院,出院后进食呛咳明显,吞咽困难,自行练习吞咽情况无改善,后行胃造瘘术其后一直经造瘘口喂食.入院前4月,开始行放疗、化疗,至今已行3次化疗、放疗30余次,进食困难、呛咳仍明显,遂就诊于我科.

  •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在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林芳萍;黎逢弟;伍建平;宾三梅;钱芬芳;张洁英

    对13例严重吞咽困难患者施行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术后留置胃造瘘管,术前、术后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患者及家属掌握胃造瘘管的护理方法,术后2~6个月,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认为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是一种建立较长时间胃肠营养途径的方法,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对胃造瘘管的有效留置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胃造瘘术 导管 护理
  •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对经口进食困难的肿瘤患者的影响

    作者:梁敏;金子华;蔡汝珠;刘倩文;陈丽明;梁祖兰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对经口进食困难的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由于经口进食困难、胃肠功能正常、需管饲胃肠营养的7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知情同意的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胃造瘘组36例,另一组为鼻胃管组4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胃造瘘组患者在胃食管反流、脱管率、鼻咽不适、仪表仪容、自尊感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可减少胃食管反流机会,减少患者鼻咽不适,维护患者仪表与自尊,降低脱管率,且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 1例鼻咽癌并发吞咽困难患者行胃造瘘术后的护理

    作者:郝莉;张海燕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主要是放射治疗[1]. 吞咽困难是鼻咽癌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放疗后数月至数年,起初出现的吞咽困难比较轻微,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加重,严重者完全不能进食,甚至出现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2]. 有研究表明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种安全、有效且可以长期应用的肠内营养方式[3].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PEG)是目前保证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方法,其微创性易于被患者接受,有利于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本科于2018年1月7日收治了1例鼻咽癌复发伴吞咽困难的患者,经过医务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留置胃造瘘管以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于2月4日出院.

  • 1例高龄进行性延髓麻痹患者的护理

    作者:严妍;任小琴

    总结了1例高龄进行性延髓麻痹患者行胃造瘘术后的护理,包括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胃造瘘的护理、有效沟通和心理支持.认为对高龄进行性延髓麻痹患者进行整体施护,提升了患者病程中生活品质,诠释了现代护理对生命的尊重.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和胃空肠造瘘术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清;谢妮;傅念;胡杨;刘朝霞;廖谷青;贺成健;阳学风

    目的 评估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探讨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及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3月在该院对20例患者成功实施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术(PEG)及经皮内镜引导下胃空肠造瘘术(PEJ)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指征、操作过程、技术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饲养管留置时间.结果 经皮内镜引导下实施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20例,其中脑外伤12例,球麻痹2例,食管癌1例,反复发作的吸入性肺炎2例,食管-纵膈瘘2例,恶性十二指肠梗阻1例.技术成功率100%,未发生术中置管相关并发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胃造瘘管移位.结论 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是安全、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适用于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

  • 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操作的意外情况及并发症处理

    作者:黄润全;黄植强;杨育如;戚艮有;夏羿

    目的 总结分析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 PEG)的操作意外情况及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教训,以期提高成功率,减轻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PEG操作及术后护理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部分病例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穿刺针划伤胃黏膜出血、外套管鞘胃内折曲、牵引导丝拉断及肥胖患者透光定位困难等术中意外情况及术后造瘘口感染、胃壁压迫缺血性坏死溃疡瘘道形成等并发症,作对应处理.结果 全部病例顺利完成PEG操作,手术成功率100%,没有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导致PEG操作失败.操作术中异常情况及时得到合理处理,术后并发症亦得到妥善合理处理,恢复良好.结论 PEG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临床营养新方法,可作为长期非经口营养供给的首选方法,其操作及护理虽然有一些难度,但均能成功完成,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入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C-反应蛋白等的影响

    作者:刘朝霞;刘浩雷;吴清;胡杨;谢妮;廖谷青;贺承健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术(PEG)和胃空肠造瘘术(PEJ)肠内营养能否减轻危重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方法 术前及术后7和14d采血,检测血浆清蛋白、血浆内毒素和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血浆内毒素检测应用鲎试剂法.术后24 h和第7天经造瘘管注入对比剂观察饲养管是否通畅及造瘘管周围渗漏情况;所有患者随访至拔管或死亡.结果 PEG/PEJ组术后7dC-反应蛋白和内毒素均有所降低,14d时下降更明显,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P<0.05).血浆清蛋白术后7和14d较术前均有升高,且14d更明显,但无显著性.PEG/PEJ组14d C-反应蛋白和内毒素与对照组14d(相同时间抽取血液)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PEG/PEJ组14d清蛋白水平与对照组14 d(相同时间抽取血液)比较上升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EG/PEJ术是目前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微创技术.对于长期无法经口进食的危重症患者,PEG/PEJ肠内营养支持不仅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 经皮胃镜下胃和小肠造瘘术

    作者:欧希龙;刘松桥;邱海波;杨丹宁;孙为豪;曹大中;俞谦;颜芳;张有珍;吴自英

    目的 探讨经皮胃镜下胃和小肠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 30例患者经皮胃镜胃造瘘术(PEG)采用Pull法,3例小肠造瘘术(PEJ)在PEG基础上,用异物钳钳夹胃腔内小肠造瘘管,推送胃镜将其送至Trize韧带以下.结果 PEG成功率为100%,通过改良胃镜下直接置管方法,3例PEJ全部一次放置成功,4例局部有活动性出血,5例局部有分泌物及红肿,经相应处理缓解,末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PEG简单,安全,可行;PEJ的改良方法可一次使小肠造瘘管到达空肠,有一定应用价值.

142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