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部分脾栓塞术中的应用

    作者:徐厚梅;彭新玉;庞娟娟;孙先普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部分脾栓塞术(PS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患者行PSE治疗,分别于栓塞术前1周内,栓塞后1~6周及2~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脾脏大小,门静脉及脾静脉的内径、血流参数,了解栓塞区回声变化及外周血象变化,分析结果判断疗效.结果 PSE 2个月后脾脏开始萎缩变小,6个月后显著性缩小;栓塞区的脾实质内无动静脉血流信号;栓塞后门静脉及脾静脉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量显著性减少;术后2~6个月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显著性缩小;外周血象明显改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评价PSE临床疗效的客观依据之一.

  • 经皮经肝组织黏合剂栓塞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

    作者:张春清;刘福利;许洪伟;冯凯;徐麟;主余华;张俊勇;朱强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穿刺组织黏合剂(TH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和贲门胃底周围血管为靶血管,将TH胶灌注至食管下段及胃底曲张静脉内,使曲张静脉永久性闭塞,并联合PSE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84例,18例患者行急诊栓塞治疗.结果 (1)81例栓塞成功,成功率96.4%,3例术后1个月因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和脑出血死亡.(2)TH胶栓塞到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及胃底周围血管者38例;栓塞冠状静脉及胃底贲门周围曲张静脉但未达食管下段者31例;仅栓塞到胃冠状静脉主干者9例.术后其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71.1%(27/38)、35.5%(11/31)、0(0/9),x2=18.3105,P<0.01.(3)随访6~47(31.0±16.5)月,13例患者再出血,总出血率为16.7%.其中食管胃底型栓塞再出血率为7.9%(3/38);胃底型再出血率为12.9%(4/31);主干型再出血率为66.7%(6/9),x2值分别为12.6603和8.0765; P值均<0.01.结论 经皮经肝TH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不仅可控制急症出血,还可预防再出血,是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术中应尽量将TH胶注射到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和贲门胃底周围静脉内,以确保介入栓塞治疗的远期疗效.

  • β地中海贫血治疗新进展

    作者:陆华;程道海;吴克婕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治疗β地中海贫血方面的新进展.方法:通过查阅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和国内几个专业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从2005-2012年以来有关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文献,对临床领域新的治疗进展作一整理归纳.结果:国内外治疗β地中海贫血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发展:由单一输血去铁发展到与不同铁螯合剂联合应用;干细胞移植发展到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全相合和异基因移植等;脾栓塞取代脾切除;基因导入干细胞治疗的技术有了新进展;中药辅助治疗β地中海贫血出现了新成果.结论:目前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主要方法依然为输血联合去铁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脾脏手术,近年来在基因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 脾切除术治疗部分脾栓塞术所致顽固性腹水1例

    作者:李大江;王曙光;边文

    患者男,36岁,于1992年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1998年6月在外院行部分脾栓塞术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出现发热,体温37~38.9℃,并觉脾区疼痛,左肩放射痛,腹水大量生成,经抗炎、保肝治疗一月后,体温恢复正常,继续行腹水自身回输、保肝、支持、利尿等治疗,但腹水仍无明显减退,故于1998年12月12日来我科治疗.查体:腹部膨隆,呈蛙腹状,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脾脏肋下刚触及,质中,肝脏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区叩痛阴性.化验检查:血清白蛋白32 g/L,白球比1.14.彩超示肝硬化,腹水,脾肿大(前后径6 cm),脾实质内见6.7 cm×2.3 cm浅弱回声块影,考虑栓塞所致.

  • 腹式呼吸减轻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脾栓塞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徐苗;韩新巍;闫保君;段旭华;宋丽娜;王玲;石瑾

    目的 探讨腹式呼吸在减轻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后腹部疼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86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腹式呼吸锻炼,比较2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开始及术后12 h时VAS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时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PSE术后出现并发症17例,其中观察组6例,对照组11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式呼吸锻炼能有效减轻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PS E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慧

    [目的]探讨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对其术前后的外周血象、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联合术后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得到根治,脾功能亢进明显缓解,脾脏缩小,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缩小.[结论]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具有简便安全、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是治疗的一种新的途径.

  • 27例部分脾栓塞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

    作者:熊碧君;冉春梅;贺永;张立

    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自1979年Spigos首次用于治疗脾功能亢进症成功以来,通过临床不断探索,目前已成为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但患者术后常出现种种并发症.面对这些患者,首要的护理问题是舒适的改变.本文旨在通过对27例PSE患者的研究,探讨舒适改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提高PSE术后护理质量.

    关键词: 脾栓塞 术后护理
  • 静脉曲张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META分析

    作者:牟东;陈备金;周德江;赵靖

    目的 评价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EVL)联合部分脾栓塞(PSE)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lesiver、CNKI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关于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5.2版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7项RCT包含428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1)EVL联合PSE患者根治率高于EVL组(RR=l.55,95%CI:1.27~1.06,P<0.0001);EVL联合PSE患者再出血率较EVL组明显降低(RR=0.43,95%CI:0.26~0.72,P=0.001);EVL联合PSE患者病死率与EV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9,95%CI:0.12~1.26,P=0.12).(2)EVL联合PSE患者血小板计数与EVL组相比明显增高(WMD=53.85,95%CI:45.72~61.98,P<0.00001).结论 EVL联合PSE在临床疗效及改善血小板计数明显优于EVL,但由于相关的高质量研究文献数量有限及纳入的样本量较小,尚待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 超选择性部分脾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亢的临床应用

    作者:滕红;赵张平;徐兴明;谢英;陈友琼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A\\B级,采用TACE+PSE,每次脾脏栓塞范围约10%~30%,栓塞次数2~4次,至脾脏总的栓塞范围约60%~70%,记录术后外周血象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整个疗程后,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象均达到正常水平,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的脾功能亢进,能准确控制脾动脉栓塞的范围及位置,安全而有效.

  • 部分脾栓塞治疗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秦建平;蒋明德;汪庆华;李小安;曾维政;徐辉;顾明

    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ec Embolization,PSE)是目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

  • 内镜结扎-脾栓塞联合疗法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方国美

    目的 总结内镜结扎-脾栓塞联合疗法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法 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实施内镜结扎-脾栓塞联合疗法,术后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45例患者术后栓塞综合征得到缓解,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一年疗效满意.结论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临床观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疗效,有积极的作用.

  •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的护理

    作者:程永素;罗宣萍;黄冰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传统的手术脾切除治疗因创伤大、术后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暴发性感染机会增加等危险,近年来已逐渐被介入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cembolization PSE)替代[1].PSE由于其微创,并发症少,同时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23例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部分脾栓塞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脾栓塞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作者:伊华;陆皖珍

    强的松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首选药物,但某些对激素疗效差、易复发或对激素有禁忌症的慢性ITP患者,其处理仍是个棘手的问题[1].尤其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慢性ITP患者,以往多采用脾切除治疗.但脾切除后会使机体免疫功能减低下,而部分性脾栓塞(PSE)既能保留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又能有效治疗慢性ITP,其是与脾切除的重要区别[2,3].近年来,我们对13例慢性ITP患者行PSE术,近期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肝硬化致脾亢的介入治疗

    作者:刘洪琴;黄丽;王怡

    目的观察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所致的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对部份脾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20例术后均有上腹轻微疼痛及发热,一般持续3~5d;术后外周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均回升;术后半月临床症状好转,腹水消失,9例消化道出血停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治疗脾亢,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内科治疗肝硬化致脾亢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33例分析

    作者:汪宏云;高泽莉;汪世军

    目的:探讨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效果.方法:将3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萦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ITP,对照组栓塞面积约55%±10%,观察组患者栓塞面积约75%±10%.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5%~85%脾栓塞效果明显,更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 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行脾栓塞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魏涛;张国炳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行脾栓塞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108例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脾栓塞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脾亢指标及治疗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结局2(3.7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1(20.37%)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行脾栓塞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超选择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及脾亢

    作者:杜端明;刘鹏程;刘汉桥;陈在中;余宏建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11例,低压流控法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3例,观察治疗前后门脉压力,血液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门脉压力明显降低,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GPT下降.2例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复发,经第2次栓塞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的方法,既可以降低门脉压力,又可以改善脾功能亢进.

  • 脾栓塞联合双镜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潘莉;张映;张丽

    江汉平原为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高发地区,患者常伴有脾肿大、腹水、脾机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等门静脉高压症,一般都是需要手术治疗的。我院2006年1月起采用脾栓塞联合双镜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共38例,即内镜下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单纯脾部分栓塞术(PSE)联合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经我科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6例报告

    作者:崔晓萍;王红娟;胡治黄

    目的为探讨遗传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6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观察短期和长期疗效以及一些免疫指标.结果脾栓30天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血色素恢复正常,对免疫功能无影响,血液中红细胞形态改变不明显.结论脾动脉栓塞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部分脾栓塞联合脂质体阿霉素灌注治疗脾功能亢进

    作者:皮剑;林万隆;吴庆宇;倪克樑;马骏;陈志明;戴飞;俞胜利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PSE)联合脂质体阿霉素灌注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只进行单纯性脾栓塞,为对照组;B组为脾栓塞联合脂质体阿霉素灌注,为观察组.结果 两组术后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呈不同的变化,术后3d、7d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差异十分显著,P<0.001;脾栓塞术后重度疼痛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01.结论 进行60%~80%脾栓塞术,术前灌注脂质体阿霉素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高热,减少并发症发生.

101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