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腮腺导管多形性腺瘤误诊一例

    作者:李晔;敖原;孟秀英;刘文华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又称混合瘤(mixed tumor),是常见的唾液腺肿瘤,来源于唾液腺上皮组织,好发于腮腺,其次是腭腺及下颌下腺,其它小涎腺少见,发生于腮腺导管者罕见.我科收治1例近腮腺导管乳头端的多形性腺瘤,误诊为纤维瘤,报道如下.

  • 成人下颌下腺微血管构筑

    作者:李增健;郑晓辉;王玉新

    目的了解成人下颌下腺微血管的构筑特点及分布规律,为下颌下腺减量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摘除的正常下颌下腺进行墨汁、福尔马林灌注固定并切片,光镜下观察腺体的血管构筑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成人下颌下腺小叶内的纹管及腺泡周围血管网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微前动脉,腺泡周围血管网部分接受纹管周围血管网的供血,两个血管网有各自的静脉回流.在小叶内存在动-动,静-动,静-静吻合;在小叶间导管存在动-动,静-静吻合.结论下颌下腺的血管构筑特点为下颌下腺减量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下颌下腺减量移植是可行的.

  • 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可激活损伤组织中的干/祖细胞

    作者:陈伟;黄桂林

    背景:成体干细胞的伦理学问题较少,而且某些操作技术比较成熟,利用成体干细胞进行组织工程化涎腺的构建具有十分诱人的吸引力和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目的:建立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的涎腺组织损伤大鼠模型,探讨涎腺组织损伤模型中成体干/祖细胞存在的可能性及可能位置。方法:SD大鼠统一行右侧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1周后处死大鼠取出两侧腺体,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PAS糖原染色及细胞角蛋白19、Bcl-2、Ki-67等指标的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对正常涎腺组织与建立的损伤模型组织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同一只大鼠,结扎侧与对照侧体积、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对照侧下颌下腺组织呈卵圆形,色泽红润,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质地柔软;结扎后腺体萎缩,组织形态欠规整,色泽暗红,包膜充血,质地变韧,周围组织血管代偿性扩张。主导管结扎的组织损伤模型可导致 PAS 阳性腺细胞的消失和细胞角蛋白19阳性的小导管上皮细胞增殖,并有在未结扎的腺体中很少见到的小丛层粘连蛋白阳性细胞出现在导管周围,而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和提示增殖活跃度的Ki-67的表达均有所增强。可见下颌下腺组织中可能存在着定位于涎腺周围导管区的下颌下腺干/祖细胞;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导致的组织损伤模型是一种能有效激活下颌下腺组织中干/祖细胞的方法。

  • 异丙肾上腺素影响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数量还是能力?

    作者:唐岳鹏;黄桂林;姚礼;张霓霓;易杰

    背景: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能够促进啮齿类动物涎腺腺泡细胞增殖、肥大。然而,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后涎腺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目前仍不清楚。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对SD大鼠下颌下腺干/祖细胞激活、增殖能力。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连续注射5 d后取下颌下腺,酶消化法制取下颌下腺细胞悬液,体外培养,获得下颌下腺类上皮细胞集落并计数。挑取增殖较快的集落,进行CD90.1、层粘连蛋白、α6β1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注射组中、低增殖集落数量较少,高增殖集落数量较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集落总数无明显区别(P>0.05)。高增殖下颌下腺类上皮细胞集落CD90.1、层粘连蛋白、α6β1抗体均为阳性表达。实验结果显示,异丙肾上腺素注射不能明显增加下颌下腺中的干/祖细胞数量,但是能提高腺体中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

  • 鼓索的制作方法

    作者:谷学静

    鼓索是面神经的重要分支,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特殊内脏感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舌前2/3粘膜,感受味觉;还含有副交感节前纤维,在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自节发出副交感节后纤维分布于舌下腺,下颌下腺.管理两腺分泌(图1).面神经管内损伤时,如病毒感染,神经鞘膜水肿等,均可造成味觉、消化功能障碍.

  • D-半乳糖诱发的衰老对大鼠下颌下腺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葛志华;李俊玫;于海忠;孙立新;杨宁;杨佳宁;李俊颖

    目的:观察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抗氧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用8周龄清洁级SD雌性大鼠1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采用D-半乳糖诱导大鼠衰老模型,观察下颌下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总抗氧化能力( T-AOC)改变及采用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检测下颌下腺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衰老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GSH-Px、T-AOC及端粒酶OD值表达低,正常组高(P<0.01)。结论 D-半乳糖所致的大鼠下颌下腺细胞衰老与端粒酶活性降低相关。

  • D-半乳糖诱发的衰老对大鼠下颌下腺p16/Rb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葛志华;李俊玫;于海忠;杨宁;杨佳宁;崔宙开;王春艳

    目的 探讨D-半乳糖诱发的大鼠衰老对下颌下腺p16/Rb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诱导大鼠衰老模型,取下颌下腺制备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磷酸化cyclinD1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p16、非磷酸化Rb蛋白含量.结果 衰老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细胞磷酸化cyclinD1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Rb和p16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D-半乳糖诱发的大鼠下颌下腺细胞衰老与细胞p1 6/Rb转导通路的阻滞密切相关.

  • 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磷酸化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葛志华;崔宙开;杨宁;李俊玫;王春艳;于海忠;杨佳宁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磷酸化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何首乌饮干预预防组和治疗组两大部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下颌下腺磷酸化cyclinD1蛋白的表达,并观察何首乌饮对其影响。结果磷酸化cyclinD1阳性产物散在分布于细胞质内,呈黄色或棕黄色,在各组大鼠下颌下腺的腺泡细胞、颗粒曲管及导管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 P<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以正常组高,模型组低,各预防组中以预防中剂量组效果好。治疗各组间比较,以阴性对照组高,自然恢复组低,各治疗组中以治疗中剂量组( Tm)高。结论何首乌饮延缓下颌下腺细胞衰老的作用可能与提高磷酸化cyclinD1蛋白表达有关。

  • 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NGFmRNA、EGF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葛志华;李俊玫;李隆庆;周晓慧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8周龄SD雌性大鼠90只,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的干预作用分治疗和预防两部分,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下颌下腺NGF mRNA、EGF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 预防性实验部分的组间NGF mRNA、EGF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正常组高,模型组低,各预防组处于中间水平,其中预防中剂量组高.治疗性实验部分的组间NGF mRNA、EGF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阴性对照组高,自然恢复组低,各治疗组处于中间水平,其中中剂量组高.结论 何首乌饮可在基因转录水平提高NGF、EGF的表达.

  •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及其mRNA的表达

    作者:葛志华;李俊颖;李俊玫;孙立新

    目的 观察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GF)及NGF mRNA的表达.方法 选用SD雌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检测衰老大鼠下颌下腺NGF、NGFmRNA的阳性表达.结果 下颌下腺NGF阳性反应颗粒及NGF mRNA杂交反应产物为浅棕色或深褐色颗粒,NGF阳性反应颗粒主要分布于GCT细胞及纹状管细胞顶部胞质中,腺泡细胞为阴性;NGFmRNA杂交信号主要分布于纹状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中,其上皮细胞胞质呈阳性,腺泡细胞为阴性,正常组NGF、NGF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NGF、NGFmRNA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

  • 64例下颌下腺切除术临床分析

    作者:

    目的:总结分析下颌下腺摘除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下颌下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类型和预防.结果:64例患者中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5例,感染2例, 1例恶性肿瘤患者二次手术后1年失访,余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周密的手术设计、熟悉的局部解剖和严谨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下颌下腺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

    作者:桂丽;黄大可;李报;朱德发;蔡瑶俊;贾雪梅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大鼠下颌下腺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甲减组、甲状腺素治疗组.成模后,称重,取血检测三碘甲状腺激素(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取下颌下腺组织,H-E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造模后对照组、甲减组、甲状腺素治疗组体质量分别为(444.50±19.42)g、(292.25±17.40)g、(340.50±27.65)g,后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甲状腺素治疗组与甲减组T3、T4、TSH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甲减组下颌下腺腺泡萎缩,排列不规则,颗粒曲管数目减少,直径变小,胞质淡染;甲状腺素治疗组明显好转.甲减组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致密,线粒体空泡变性,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脱颗粒.甲状腺素治疗组少数细胞有核固缩现象,线粒体少量空泡变,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没有明显的核糖体脱颗粒现象.结论:甲减可引起下颌下腺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异常,甲状腺素治疗有效,推测甲减的病理生理机制可影响下颌下腺的形态结构.

  • 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

    作者:吴学平;钟树志;贾雪梅;金晓梅;伍雪芳;彭彦霄;谭玉珍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注射后4周和12周测体质量和血糖,H-E染色观察下颌下腺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明显萎缩,间质内纤维增生.在对照组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高表达survivin和低表达caspase-3,模型组导管上皮细胞survivin的表达随病程延长显著减弱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结论:survivin和caspase-3在大鼠糖尿病模型下颌下腺的表达呈规律性变化,这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有着密切联系.

  • 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水通道蛋白-1和5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崔芳芹;贾雪梅;汪渊;黄大可;李报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表达变化,探讨糖尿病患者口渴症状的发生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治疗组.取大鼠下颌下腺,分别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显色(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糖分别与糖尿病组血糖比较,均有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腺泡轻度萎缩,细胞排列紊乱,导管数目减少,直径变小;糖尿病组AQP1和AQP5表达下降;治疗组AQP1和AQP5表达较糖尿病组增加;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大鼠下颌下腺AQP1、AQP5的MOD值比较,均有差异;糖尿病组与治疗组AQP1、AQP5的MOD值比较,均有差异性.结论: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AQP1和AQP5的表达减少,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下颌下腺分泌功能降低的发病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 三叶因子2在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性差

    作者:张耕;张静;杨明月;顾彩霞;吴靖芳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2(TFF2)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定位及其在不同性别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对大鼠下颌下腺进行TFF2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和RT-PCR检测TFF2mRNA表达.结果:TFF2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闰管、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胞质,特别是近管腔面更多,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管腔内亦有阳性物质分布;颗粒区管的少颗粒暗细胞或无颗粒细胞强阳性;多颗粒细胞弱阳性或阴性.雄性大鼠的下颌下腺表达TFF2mRNA明显多于雌性.结论:TFF2主要分布在下颌下腺导管的上皮细胞,以雄性丰富,且主要以腔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 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作者:吴学平;贾雪梅;金晓梅;伍雪芳;彭彦霄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方法:链脲佐菌素复制SD雄性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于4周、12周后测体质量和血糖,H-E染色观察下颌下腺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检测ICAM-1及TNF-α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萎缩,间质纤维增生.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ICAM-1和TNF-α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ICAM-1及TNF-α参与了糖尿病病理变化过程.

  • 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的表达

    作者:吴学平;彭彦霄;伍雪芳;贾雪梅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Pax表达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下颌下腺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萎缩,间质纤维增生.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显著增加.结论:Bcl-2及Bax表达在糖尿病病理变化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规律.

  • 大鼠下颌下腺内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的定位

    作者:吴学平;贾雪梅;贾友苏;王盛花;齐威琴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表达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对下颌下腺是否有功能意义提供依据.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结果: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纹状管及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胞质,胞核为免疫反应阴性.下颌下腺的腺泡上皮细胞均呈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阴性.结论:正常大鼠下颌下腺仅导管上皮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布,提示下颌下腺产生的自分泌运动因子对下颌下腺及机体可能有重要调节意义.

  • 胎儿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及定位

    作者:

    目的:观察胎儿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分布及发育规律.方法: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胎儿下颌下腺内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瘦素受体免疫阳性反应,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导管上皮细胞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反应.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免疫反应强度亦不等.结论: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于胎儿下颌下腺内,可能参与调节胎儿下颌下腺和胃肠的发育及功能活动.

  • 雌激素受体β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作者:唐旭;于辉;初晨宇;金晓航;黄威权

    目的:探讨雌激素β型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β,ER-β)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定位和分布,为进一步研究ER-β在下颌下腺的可能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细胞、泡心细胞、闰管、颗粒曲管及大于颗粒曲管的各级导管上皮细胞均呈ER-β免疫反应阳性,阳性反应物质主要位于阳性细胞胞质内,核呈阴性反应.结论:大鼠下颌下腺存在ER-β,雌激素可能通过ER-β的介导对下颌下腺功能进行调控.

142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