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动脉高压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鼎;杨隽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病程进展较快、死亡率高的心肺血管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主要针对血管扩张靶向治疗,而如何通过干细胞治疗改善血管重构至今尚未建立有效方案.10余年来,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多能干细胞技术取得的长足进步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干细胞技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研究进展,并针对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后SD大鼠下颌下腺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唐岳鹏;胡洁;黄桂林

    目的: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PR)腹腔注射的SD大鼠模型,观察IPR腹腔注射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IPR注射组和对照组。IPR注射组按20 mg/kg剂量腹腔内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次/d,连续注射5 d。对照组则以无菌生理盐水代替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 d后处死动物,取出腺体。通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组织化学变化。结果 IPR注射5 d后,腺泡及腺泡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大部分腺泡细胞及少量导管细胞胞Ki-67阳性表达。导管细胞及导管附近细胞胞浆内可见Amylase阳性的分泌颗粒。结论闰管细胞中存在能够转化为腺泡细胞的成体干细胞。IPR注射能促使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开始表达这些潜在特性并分化为腺泡细胞。

  • 主导管损伤后SD大鼠下颌下腺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胡洁;唐岳鹏;黄桂林

    目的:建立主导管损伤的SD 大鼠模型,观察主导管损伤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方法选取8只雄性SD大鼠,构建SD大鼠主导管损伤模型,6 d后摘除大鼠的腺体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腺体组织变化。结果主导管结扎后第6天,腺泡结构消失,腺小叶轮廓清楚。腺泡细胞重组形成管样结构;Ki-67阳性率为74.5%,在重组区域和导管基膜区层粘连蛋白(LN)、整合素α6β1和CD90.1表达。结论主导管损伤能促使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开始表达这些潜在特性并分化为腺泡细胞。

  • 乙醛脱氢酶在检测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中的应用

    作者:李莉;赵英新;孟恒星;刘兰婷;何祎;李茜;韩俊领

    目的 通过比较乙醛脱氢酶(ALDH)与CD34、CD133及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在脐带血中含量的差异,探讨ALDH作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HSPC)检测指标的有用性.方法 采集新鲜脐带血标本28份,用荧光底物法标记ALDH,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血中低侧向角高表达ALDH活性(SSCloALDHbr)细胞、CD34+和CD133+含量,并进行CFU-GM的培养.结果 脐带血SSCloALDHbr细胞表达率在ALDH反应后直接上机检测组(ALDH组)及在ALDH反应后进一步标记抗体再检测组(ALDH+抗体组)分别为(0.32±0.16)%和(0.30±0.1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血CD34+表达率在抗体组和ALDH+抗体组分别为(0.40±0.26)%和(0.36±0.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血CD133+表达率在抗体组和ALDH+抗体组分别为(0.18±0.16)%和(0.17±0.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血SSCloALDHbr细胞表达率和CD34+表达率、CD133+表达率及CFU-GM产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0.69和0.54,P均<0.01).结论 ALDH反应后进一步标记抗体不影响脐带血SSCloALDHbr细胞的检测结果,ALDH反应亦不影响进一步标记抗体的检测结果;脐带血SSCloALDHLbr细胞表达率和CD34+表达率、CD133+表达率及CFU-GM产率均呈正相关;ALDH活性检测可以作为检测脐带血HSPC的一个有用指标.

  • 新生SD大鼠岛源性胰岛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诱导分化

    作者:王清勇;刘素芳;王伟峰;陈屏;姚运纬

    目的:分离培养新生大鼠岛源性胰岛祖细胞,观察GLP-1(7-36)NH2诱导其向成熟细胞分化作用.方法:分离与纯化胰岛,在含20μg/L EGF和20μg/L bFGF的RPMI1640培养基中分离和扩增胰岛祖细胞,用20 nmol/LGLP-1(7-36)NH2诱导分化.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二硫腙(DTZ)染色和放射免疫分析等方法对的胰岛祖细胞分化前后细胞特征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胰岛祖细胞表达Nestin,不表达PDX-1、Insulin mRNA、Insulin、So-matostatin.以GLP-1(7-36)NH2诱导分化后,部分细胞表达PDX-1、胰岛素mRNA、胰岛素、生长抑素,胰岛样细胞团(ICCs)形成,其周边细胞DTZ着色.分化3周后培养基中胰岛素释放明显增加.结论:在新生SD大鼠胰岛存在有一类胰岛祖细胞,可以被分离并在体外不断扩增.GLP-1(7-36)NH2可以诱导胰岛祖细胞形成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胰岛样细胞团.

  • 子宫内膜干/祖细胞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作者:宋文静;孔宪超

    很多年前就有子宫内膜中存在干/祖细胞的假设,但第一个证据证实发表在2004年.在随后的十年中,对于子宫内膜干/祖细胞的研究已经打开了一个活跃的领域.人类子宫内膜有巨大的再生能力,子宫内膜有双层结构,月经期上面的功能层脱落,在随后的周期剩下的基底层再生,这些特点成为许多人研究和描述子宫内膜干/祖细胞群的动机.子宫内膜干/祖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发现,使其在子宫内膜增殖性疾病中的作用被审查,这些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和Asherman综合征等.

  • 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可激活损伤组织中的干/祖细胞

    作者:陈伟;黄桂林

    背景:成体干细胞的伦理学问题较少,而且某些操作技术比较成熟,利用成体干细胞进行组织工程化涎腺的构建具有十分诱人的吸引力和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目的:建立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的涎腺组织损伤大鼠模型,探讨涎腺组织损伤模型中成体干/祖细胞存在的可能性及可能位置。方法:SD大鼠统一行右侧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1周后处死大鼠取出两侧腺体,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PAS糖原染色及细胞角蛋白19、Bcl-2、Ki-67等指标的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对正常涎腺组织与建立的损伤模型组织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同一只大鼠,结扎侧与对照侧体积、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对照侧下颌下腺组织呈卵圆形,色泽红润,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质地柔软;结扎后腺体萎缩,组织形态欠规整,色泽暗红,包膜充血,质地变韧,周围组织血管代偿性扩张。主导管结扎的组织损伤模型可导致 PAS 阳性腺细胞的消失和细胞角蛋白19阳性的小导管上皮细胞增殖,并有在未结扎的腺体中很少见到的小丛层粘连蛋白阳性细胞出现在导管周围,而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和提示增殖活跃度的Ki-67的表达均有所增强。可见下颌下腺组织中可能存在着定位于涎腺周围导管区的下颌下腺干/祖细胞;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导致的组织损伤模型是一种能有效激活下颌下腺组织中干/祖细胞的方法。

  • 异丙肾上腺素影响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数量还是能力?

    作者:唐岳鹏;黄桂林;姚礼;张霓霓;易杰

    背景: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能够促进啮齿类动物涎腺腺泡细胞增殖、肥大。然而,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后涎腺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目前仍不清楚。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对SD大鼠下颌下腺干/祖细胞激活、增殖能力。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连续注射5 d后取下颌下腺,酶消化法制取下颌下腺细胞悬液,体外培养,获得下颌下腺类上皮细胞集落并计数。挑取增殖较快的集落,进行CD90.1、层粘连蛋白、α6β1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注射组中、低增殖集落数量较少,高增殖集落数量较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集落总数无明显区别(P>0.05)。高增殖下颌下腺类上皮细胞集落CD90.1、层粘连蛋白、α6β1抗体均为阳性表达。实验结果显示,异丙肾上腺素注射不能明显增加下颌下腺中的干/祖细胞数量,但是能提高腺体中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

  • 不同诱导方式对SD大鼠下颌下腺干粗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胡洁;唐岳鹏;黄桂林

    目的:分别建立SD大鼠下颌下腺损伤模型和异丙肾上腺素(IPR)腹腔注射模型,研究两种诱导方式对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SD大鼠下颌下腺损伤模型和IPR腹腔注射模型,摘除腺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腺体组织变化.结果:两组SD大鼠下颌下腺均有LN、a6β1表达.但损伤模型中表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导管细胞均可见到Amylase阳性表达.结论:主导管损伤比IPR腹腔注射更能刺激下颌下腺导管细胞表达干/祖细胞特性.

  • GLP-1(7-36)NH2对新生大鼠胰岛祖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王清勇;陈屏;刘素芳;王伟峰;姚运纬

    目的:观察GLP-1(7-36)NH2对新生大鼠胰岛祖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从新生大鼠胰岛中分离培养胰岛祖细胞,用含20 nmol/L GLP-1(7-36)NH2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诱导分化4周(GLP-1组,n=5),以RP-MI1640完全培养基作对照(n=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诱导分化前后细胞Nestin、PDX-1、胰岛素、生长抑素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每周末培养基中胰岛素含量(胰岛素分泌量);二硫腙染色观察形成的胰岛样细胞团(ICCs),4周后计数每25 cm2中直径>50 μm的ICCs数目.结果:诱导前胰岛祖细胞不表达PDX-1、胰岛素、生长抑素,仅表达Nestin.诱导4周后,GLP-1组PDX-1、胰岛素、生长抑素表达阳性率和ICCs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GLP-1组诱导3周、4周后胰岛素分泌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LP-1(7-36)NH2可以促进胰岛祖细胞分化成熟,形成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的ICCs.

  • 人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诱导为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范军;邹萍;杨汉东;余正堂;仲照东

    目的了解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用于心肌细胞再生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佳的诱导培养条件.方法将脐血单个核细胞置于低血清(2%)DMEM培养基中生成贴壁细胞层,依传代方法,用相同培养条件进行扩增,扩增后的贴壁细胞置入心肌诱导培养液中,并添加5-氮杂胞苷进行诱导分化、采用心肌特异性收缩蛋白-肌钙蛋白T染色鉴定被诱生的心肌样细胞.结果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克隆在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出现频率为0.5×10-6,在传20代时,可有效扩增1.3×107倍,诱导后,70%的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结论采用上述扩增与诱导条件,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可得到有效扩增,并可高效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 基因修饰干/祖细胞在心肌梗死后心脏血管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嘉萍;黄锋;黄伟强

    心肌梗死后梗死区血管发生不可逆损伤,其受损内皮细胞可被移植的干/祖细胞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所替代,同时通过移植的干/祖细胞的旁分泌效应促进梗死区局部血管再生.然而,干/祖细胞的内皮低分化率及其移植后在心肌局部较低的滞留率和存活率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近年来,在干/祖细胞治疗前,先利用血管生成相关的目的 DNA或RNA片段对干/祖细胞进行修饰,在基因水平调控血管再生,为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 p27与造血调控的研究

    作者:王钦红;谢毅

    p27是一种对细胞周期起重要负向调控作用的Cip/Kip家族分子.p27基因定位于12p12.0-12p13.1,编码198个氨基酸,主要通过基因转录后泛素-蛋白体酶途径调节.在正常造血过程中,p27的表达涉及到复杂的系列特异性,与巨核细胞的细胞周期终末退出有关.p27可调控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周期而对干细胞无明显影响;p27基因敲除使得利用小部分p27-/-的干细胞生成大量祖细胞和成熟血细胞成为可能,为提高干细胞移植成功率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同时还可提高p27-/-.干细胞被基因转染的敏感性,以期更好地发挥治疗性干细胞的作用.

  •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扩增的研究

    作者:王秋实;张锦华

    目的 观察不同因子组合在体外对脐血(CB)中的巨核系等造血祖细胞的诱导扩增作用.方法用体外液体悬浮培养法,将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生成素(TPO)、脐血血浆(CBP)作为刺激因子,添加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对CB的单个核细胞(MNC)短期培养21d.在培养的0、7、14、21d检测新鲜细胞和培养细胞中的有核细胞数(NC)、巨核系祖细胞(CFU-Mk)、粒巨噬系祖细胞(CFU-GM)、混合系祖细胞(CFU-GEMM)增殖倍数.结果在21d内,3个实验组的NC数,CFU-GM、CFU-Mk、CFU-GEMM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NC、CFU-GM在培养的21d达到高峰.CFU-Mk、CFU-GEMM在培养的14d达高峰.在含有TPO的实验组中,CFU-Mk的增殖倍数高于不含TPO的实验组,CFU-GM、CFU-GEMM增殖的倍数也高于不含TPO的实验组.含有CBP的实验组对CFU-GM、CFU-Mk、CFU-GEMM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CB中的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祖细胞,可以在不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进行定向扩增,TPO可以促进干/祖细胞向巨核系分化,对粒巨噬系祖细胞也有促进作用.脐血血浆可以作为协同刺激因子促进CB中干/祖细胞增殖.

  • 干细胞抗原-1(Sca -1)在干/祖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刘达;陈平

    干细胞抗原-1是小鼠造血干细胞的标志分子,同时几乎在所有组织、器官的干/祖细胞表面都有表达.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并发现了Sca-1的其他功能,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种表面标记分子,还在干/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可能为人类众多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依据.本文就目前对干细胞抗原-1的相关认识、研究发现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对SD大鼠下颌下腺的影响

    作者:胡洁;唐岳鹏;黄桂林

    目的: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PR)腹腔注射的SD 大鼠模型,观察IPR腹腔注射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IPR注射组和对照组。IPR注射组按20 mg/kg剂量腹腔内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每天2次,连续注射5 d。对照组则以无菌生理盐水代替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d后处死动物,取出腺体。通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组织化学变化。结果:IPR注射5 d 后,腺泡及腺泡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在腺泡和导管细胞之间可见少量细胞表达LN和α6β1,与正常腺体无明显区别。结论:IPR腹腔注射并未增加腺体内干/祖细胞的数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