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调理术后"不伤元气"
由于患消化系统疾病,一些人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胃、肠、胆、胰等腹部手术.许多人听过这样的说法:手术后"大伤元气"、 "容易得肠粘连"等.做完手术后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不出现术后并发症,这是病人和家属的期待.在这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大有可为.
-
肠梗阻48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48例肠梗阻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35~95岁,平均69.5岁.病因主要有肠粘连25例(52%),结直肠癌11例(23%),嵌顿疝6例(12%),肠扭转4例(8%),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浸润2例(4%).本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症状,根据症状,体征,腹部X线平片或剖腹探查明确肠梗阻诊断.
-
腹部手术后防肠粘连中药应用体会
1998-2008年共观察698例腹部手术患者,常规口服或保留灌肠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用以预防和治疗腹部手术后所致肠粘连或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腹部手术后防肠粘连中药应用体会
1998-2008年共观察698例腹部手术患者,常规口服或保留灌肠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用以预防和治疗腹部手术后所致肠粘连或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术尔泰在预防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术尔泰预防急性穿孔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17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尔泰应用组120例(治疗组),未应用术尔泰组55例(对照组).两组在切除阑尾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膜,吸除残液,治疗组再加用200mL术尔泰浸泡5min吸除残液.阑尾切除腹膜缝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术尔泰及0.3%的稀碘伏切口浸泡3min.比较两组术后肠粘连再次发生率.结果 使用术尔泰组切口愈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都较对照短,术后恢复快.一个月内出现肠粘连及术后未出现肠粘连率分别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尔泰降低了肠粘连的发生.结论 术尔泰具有抗炎,预防和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值得推广.
-
不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诱发术后肠粘连的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为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诱发术后肠粘连的几率.方法 从在我院实施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各44例.开腹手术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方案治疗,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肠粘连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腹腔镜组的肠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对生活的影响、活动能力及总评分均降低,且腹腔镜组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为胆囊切除术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较低.
-
三种植入方法评价内置疝修补补片动物试验研究的比较
目的 疝修补补片置入腹腔后发生粘连的可能性及程度是评价产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目的为在动物试验中确定合适的动物模型、适宜的植入方法及观察方式.方法 将6头实验用小型猪(雌性未孕,体重30~40 kg)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腹腔镜式腹膜前直接植入组,B组为开放式手术腹壁全层缺损植入组,C组为腹壁疝模型腹腔镜植入组),每组2头.植入补片4周后,用腹腔镜进行观察补片是否引起腹腔内组织器官粘连.结果 A组植入操作简单,在评价补片的有效性的同时能够单一考虑补片的安全性因素,腹腔镜观察没有引起腹腔内组织器官粘连;B组开放式植入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C组耗时较长,并存在造模不成功的风险,B、C两组均引起腹腔内组织器官的粘连.结论 评价内置疝修补补片的动物试验研究时,宜采用腹腔镜式腹膜前直接植入的方法进行评价.
-
开腹手术切口与腹腔镜手术切口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开腹手术切口与腹腔镜手术切口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部手术治疗116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每组58例患者。开腹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切口发生肠粘连患者3例,发生率为5.17%,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切口发生肠粘连患者40例,发生率为68.96%,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3例肠粘连患者中1例接受腹膜缝合,腹膜缝合与不缝合术后切口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72%和3.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粘连是传统开腹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效果,采用腹腔镜手术,可以降低术后切口肠粘连发生率,并且手术操作简单。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对比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需要实行胆囊手术的患者10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51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比传统开腹胆囊手术,腹腔镜胆囊手术给患者产生的创伤明显较少,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手术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经腹输卵管绝育术后远期并发症概述
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痛等不适是常见术后并发症状,有研究提示,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痛患者中,大网膜粘连占47.4%,盆腔粘连占8.5%,肠粘连占8.5%,盆腔静脉淤血症占6.8%,子宫内膜异位症占6.8%,慢性阑尾炎22.0%,陈旧性异位妊娠3.4%,畸胎瘤1.7%[1].目前认为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各种盆腹腔炎症、粘连等,如盆腔炎、大网膜粘连综合征、肠粘连等,以及术后精神神经症状如神经官能症等,现分述如下.
-
以粘连所致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腹症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以粘连所致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腹症的临床诊治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粘连所致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腹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本次临床研究的40例患者中37例痊愈,治愈率为92.50%;其中2例经过二次手术治疗后发现出现吻合口瘘,经治疗后痊愈,二次手术率为5.00%;1例出现肠造瘘,进行了转院治疗,转院率为2.50%.结论:对以粘连所致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腹症患者,诊治方法是影响治疗是否成功的主要原因,在诊治过程中必须准确掌握治疗时机,从而利用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成功率.
-
胆囊切除的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肠粘连影响的对照
目的:比较分析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术后肠粘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术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4.0%,明显低于观察组94.0%;对照组肠粘连发生率为12.0%,高于观察组2.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更优,且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低,有推广价值.
-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胆囊切除后患者肠粘连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所致肠粘连发生情况.方法:收治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88例,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优于开腹组(P<0.05);治疗后,开腹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时各项指标都比开腹组好,且不容易发生肠粘连.
-
术后肠粘连中药治验
术后肠粘连乃因腹腔手术后,常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腹痛痞满,经常发作的一种病症.本人运用祖国医药以破瘀消痰理气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附典型病例如下.
-
腹内疝致肠梗阻38例临床诊治分析
肠梗阻诱发原因很多,临床甚为常见.肿瘤、有手术史的肠粘连、粪石、血管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腹外疝引起肠梗阻等等.腹内疝致肠梗阻以前较少引起临床工作者关注,近几年随着病案报道增多,腹内疝致肠梗阻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腹内疝早期诊断困难,后果严重.1995~2010年收治腹内疝源性肠梗阻患者38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
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肠粘连100例观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对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对100例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其中急性化脓穿孔性阑尾炎26例,消化道溃疡穿孔58例,外伤性肠破裂16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有2例发生肠粘连.结论:透明质酸钠对预防术后肠粘连具有重要的作用.
-
阑尾粘液性囊肿1例报告
1 病例患者,女,30岁,既往有阑尾炎病史10年.近5天因右下腹胀痛入院,入院时患者呕吐4次,伴低热等慢性阑尾炎症状.查体:T37.5℃,P76次/分,BP16/10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在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一6.0cm×3.0cm大的包块,质软,移动度小,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B超提示:阑尾处炎性块,查血:Hb105g/L,RBC:3.68×1012/L,WBC:8.4×109/L.手术处理:打开腹腔,见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将阑尾尖端与盲肠粘连的囊肿摘除,大小为6.2cm×3.5cm×3.0cm,送病检,病理诊断为阑尾粘液性囊肿.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伤口Ⅰ期愈合出院.
-
剖宫产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剖宫产术是由于产妇产道异常、胎盘异常、子痫、先兆子痫、心功能3级以上、瘢痕子宫、35岁以上高龄产妇、胎儿较大的臀位等原因使胎儿无法自然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一种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由于产妇待产时精力和体力的大量消耗,加之该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容易产生发热、子宫出血、尿潴留、肠粘连,甚至肺栓塞、羊水栓塞等并发症;以及慢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远期后遗症.所以剖宫产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2000~2010年收治实施剖宫产产妇256例,现总结如下.
-
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肠粘连35例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术后肠粘连穴位注射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多组穴位注射药物对35例妇科、外科术后肠粘连,对其临床治疗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痊愈22例(62.9%),有效9例(25.7%),无效4例(11.4%),总有效率为88.6%.结论:腹腔手术后,早期应用多组穴位注射治疗及预防技术,可用于肠粘连的治疗.
-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目的 探讨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并且找出对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法来回访该院在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胃肠手术患者,将在列入标准之内的患者按照是否采取了肠粘连预防措施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和分析这两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发生肠粘连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采取化学药物、机械屏障、改进手术方法和及时治疗会引发肠粘连的疾病都能够有效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其中机械屏障的预防效果好,但是如果能够将这四种预防措施同时使用,那么会大大增加预防效果,将肠粘连的发生率降到6.25%,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