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药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柴斌英;刘家浩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围生期窒息的严重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是导致智能落后和脑性瘫痪等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HIBD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治疗措施也很多,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对HIBD显示了良好的脑保护作用.本文对于防治HIBD常用的中药及机制综述如下.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血清NSE和CK-BB的意义

    作者:罗菁;方声;王丽珍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有窒息史并经头颅彩超检查明确有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37例新生儿病例,生后24小时、72小时、7天采静脉血检测NSE、CK-BB,将同期出生的17例无窒息史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 NSE、CK-BB含量均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观察组生后24小时、72小时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7天NS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生后24小时、72小时、7天CK-B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SE和CK-BB均可作为评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早期生物学指标,但NSE持续时间较CK-BB短.

  • 早期综合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育商的影响

    作者:田昌军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患儿近期和远期脑功能及发育商影响.方法 将14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急性期后予以护脑、高压氧、针灸、功能训练等方法综合干预;对照组出院后常规育儿,于3、6、12、18月龄时均进行智测.结果 6、12、18月龄时两组患儿平均发育商(DQ)随访比较相差为14.52分、21.46分、24.06分,P<0.01,观察组伤残率为7.23%,而对照组伤残率高达33.85%,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6.84(P<0.01).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能有效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患儿智能发育,是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丑广程;石瑄;李艳芝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由两个亚基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4~45 KD.

  •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MRI征象分析

    作者:王奕;郭俊;温延斌

    目的:探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MRI征象及其与缺氧程度的关系,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为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患儿行MRI扫描,并对其MRI征象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7例为单纯室管膜下出血,6例为室管膜下出血合并侧脑室旁脑白质内少量出血,4例为侧脑室室管膜下出血合并脑室内出血,2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为脑室周围白质损伤,2例为出血性脑梗死.结论: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MRI表现复杂多样,也可为多种征象共同存在;MRI征象与围生期缺氧程度无特定联系,不能作为脑损伤严重程度的依据;MRI能准确地发现病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纳米红色元素硒对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车向郁;潘秀兰;窦海燕;范天风;张小松

    纳米红色元素硒(NS)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适当剂量下,具有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等.近年研究发现它的抗氧化功能对创伤性脑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1],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N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报道如下.

  • 丹参素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婷;王超云;田京伟;傅风华;刘珂

    丹参Salvia miltiow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部入药,具有活血凉血、祛瘀止痛、安神除烦的功效.丹参素是从丹参水溶性部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文献报道其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1],但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观察丹参素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血栓形成的影响,为寻找新的能够有效防治脑缺血疾病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 P-JNK在A2AR敲除新生小鼠HIBD细胞凋亡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范海玲;尹水贵;娄普;任素伟;黄胜;陈翔

    目的:探讨腺苷A2A受体(A2AR)敲除的新生小鼠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CA1区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激活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参照经典Rice-Vannucci法建立7日龄新生小鼠HIBD模型.A2AR敲除(KO)小鼠及同窝野生型(WT)小鼠80只,设假手术(S)组,模型组(M)分1d,3d,7d,共8小组.采用三种发育反射(翻正反射、趋地反射和悬崖逃避反射)对小鼠进行短期神经功能评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尼氏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JNEL)染色法观察敲除A2AR对新生小鼠HIBD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P-JNK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敲除A2AR加重HIBD模型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增加神经细胞凋亡;HIBD后缺血侧海马CA1区P-JNK阳性细胞的表达迅速增加,与S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于1d达高峰,且在相应的时间点(1d,3d,7 d)KO组P-JNK阳性细胞的表达显著高于WT组(P<0.01,P<0.05,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新生小鼠HIBD后神经细胞凋亡与P-JNK阳性细胞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37,P<0.01).结论:敲除A2AR增加新生小鼠HIBD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加重脑损害的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早期P-JNK的持续激活有关.

  • 人参皂甙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谷氨酸相关机制

    作者:姜正林;陈益人;周纯;施建生;段树民

    目的与方法:在离体海马脑片上观察人参皂甙对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拮抗作用,在培养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上分别观察人参皂甙对模拟缺血时谷氨酸释放和摄取的影响,以证明人参皂甙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减少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有关.结果:在人工脑脊液中导入谷氨酸(1 mmol/L)20 min,引起大鼠海马脑片OPS降低直至消失,恢复正常人工脑脊液灌流1 h后OPS难以恢复.而使用人参皂甙可促进海马脑片OPS的恢复,作用以20μg/ml剂量组好.在培养的小鼠皮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模拟缺血时神经元谷氨酸释放量达对照的数倍,而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显著减少.使用人参皂甙(20μg/m1)可明显抑制神经元谷氨酸的释放,并促进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结论:人参皂甙减少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可能是其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初桂兰;辛玥

    目的研究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112只新生7 d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以及HIBD后3、8、24 h以及3、6和14 d组,每组16只.其中8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变侧脑皮质caspase1 mRNA的表达情况;另外8只进行脑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假手术对照组中有少量caspase-1 mRNA表达,HIBD 24 h组其表达水平开始增加(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P<0.01),6 d达高峰(与其余各组比较P均<0.01),14 d时其表达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HIBD后24 h~6 d神经元大量变性、坏死、丢失,同时胶质细胞显著增生.结论 HIBD后caspase-1 mRNA的表达增加,其变化规律与光镜观察到的脑损伤进展时间完全吻合,提示caspase-1可能参与了新生鼠HIBD的病理损伤过程.

  • 苯巴比妥早期干预新生儿重度窒息脑损伤初探

    作者:刘学工;于春风;张积平

    新生儿围生期重度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或脑出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新生儿死亡.为了探索苯巴比妥对预防重度窒息后脑损伤的可行性,1995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3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采用了苯巴比妥早期干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兔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改变及黄芪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翠琼;林迳苍;朱世泽;黄煌;许湘洋;黄媚贤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规律以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孕中晚期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及黄芪干预组.于各组新生兔出生后1、2、3、7 d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NSE含量.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血清NSE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氧组、黄芪干预组NS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黄芪干预组明显低于缺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动态监测血清NSE发现,缺氧组、黄芪干预组血清NSE高峰出现在兔出生后1 d,并随日龄增长含量逐渐下降,7 d时仍未降至正常水平,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NSE变化与HIBD程度密切相关,HIBD程度越重,NSE升高越明显.黄芪干预后可降低缺氧动物血中NSE水平,推断黄芪对缺氧时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3种神经细胞保护措施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晶;董燕;胡宝玲;黄蕊;赵倩;张旭辉

    目的 观察3种神经细胞保护措施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凋亡相关因子及其配体(Fas和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只7日龄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神经干细胞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ω-3不饱和脂肪酸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每组30只.神经干细胞组、EPO组、ω-3不饱和脂肪酸组于制模后经尾静脉注射5 mL神经干细胞、EPO、ω-3不饱和脂肪酸,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后6、12、24、48、72 h 5个时间点各组处死6只大鼠取海马组织,测定大脑海马组织Fas/FasL的基因表达,以及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mRNA表达:3个实验组给药后Fas和FasL的mRNA表达均较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显著降低,以给药后24 h降低为显著,且神经干细胞组

  • 谷氨酸、NMDA受体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周雯慧;周春;张元珍

    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基础之一.在脑缺氧缺血时,未成熟的NMDA受体和神经突触更易被细胞间隙堆积的谷氨酸激活,引起致死性Ca2+内流,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或凋亡.介绍近年对谷氨酸和NMDA受体的研究进展,阐述NMDA受体和神经突触在发育过程中的特点,探讨其介导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并对临床治疗和保护措施作一展望.

  • Calpain-1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红;徐梅;初桂兰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Calpain-l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Rice法构建新生大鼠HIBD模型,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BD后2、12、24 h及2、3、5、7 d组.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计数凋亡指数(AI),RT-PCR法和Westem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中Calpain-1mRNA及蛋白活性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偶见凋亡细胞,HIBD组凋亡细胞均明显增多(P<0.01),3 d达凋亡高峰(P<0.001),此后开始降低,7 d仍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相比,Calpain-1mRNA于HIBD后12 h开始增高(P<0.001),2 d达到高峰,3~5 d表达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01);蛋白活性自HIBD后2 h增高(P<0.05),3 d达高峰(P<0.001)后开始降低,7 d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alpain-l mRNA及蛋白活性均与AI呈直线正相关(r=0.786,P<0.0l;r=0.853,P<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心肌中Calpain-1表达增强,且与细胞凋亡有关.

  • 灯盏乙素苷元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PI3K/Akt传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苏晓丹;何胜兰;陈志龙;谢向阳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苷元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制备成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模型组、灯盏乙素苷元高、中、低剂量组、PI3K抑制剂+灯盏乙素苷元高剂量组.处死动物后,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脑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 (phosphorylated Akt,p-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结果]缺氧缺血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74.19±0.58)%较假手术组(67.28±0.25)%显著增加(P<0.01),病理学损伤明显,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1),NF-κB表达增加(P<0.01);与HIBD模型组比较,灯盏乙素苷元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5),光镜下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明显改善,脑组织p-Akt和Bcl-2表达增强(P<0.05),NF-κB表达显著降低(P<0.05);PI3K抑制剂可抑制灯盏乙素苷元的上述作用.[结论]灯盏乙素苷元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 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筱芳;薛爱丽;刘莉;薛璐;元玉华;艾健娜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和胞二磷胆碱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小鼠的治疗作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7 d龄SD仔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于缺氧后30 min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5 mg/10 g);于缺氧后30 min和12 h腹腔注射复方丹参液,剂量分别为(150 mg/10g、15 mg/10 g),每天给药1次,共3 d.[结果]对照组脑各部位结构及细胞层次清楚.模型组部分神经细胞固缩,胞浆深染,核浓缩,结构及细胞层次紊乱,间质可见渗出的淋巴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胶质细胞,MDA含量高于对照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胞二磷胆碱组脑组织各层次结构不清,仍含较多渗出的淋巴细胞,MDA低于模型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复方丹参液治疗组中150 mg/10 g于缺氧后30 min给予,HIBD新生鼠脑组织各层次清晰,血管内层细胞水肿减轻,淋巴细胞渗出减少,且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较15 mg/10 g、150 mg/10 g 12 h后给药明显.[结论]复方丹参液、胞二磷胆碱对HIBD新生鼠有治疗作用,尤其复方丹参液早期大剂量疗效更明显.

  • 窒息新生儿TNFα、IL-6活性检测

    作者:王琳;赵萍;黄绍敏;冯小三

    近年来细胞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及病理方面的影响受到广泛重视[1],已有报道,TNFα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关,且TNFα能促进IL-6分泌[2].本研究对窒息新生儿TNFα、IL-6的活性如何变化、二者之间是否相关、与窒息程度是否相关,进行了初步探讨.

  • 参麦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干预作用

    作者:何艳芳;郭学芬;王军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新生鼠HIBD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氧缺血(H-I)后2h、12h、24 h、3d、7d、14d各时间点新生大鼠右侧大脑海马CA1区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实验各观察点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S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9只.结果 HI后2h,SM组、C组右侧大脑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及Bax蛋白表达均已有升高,24 h达到高峰,14d各组降到与SM组同一水平:SM组、C组在2h、12h、24 h、3d、7d点与S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在14 d与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M组在24h、3d、7d与C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较C组高,在2h、12h、14d点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M组在12h、24 h、3d、7d与C组比较,Bax蛋白表达较C组降低,在2h、14d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以提高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及降低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

  • 脑电图超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秀平;娄益环;李建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围产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和生命,是新生儿伤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视病情程度的不同出现一系列不同的临床表现.头颅B超和CT仅对脑部有病理形态学改变的重症患儿有诊断帮助,而脑电图可早期发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亚临床型的脑功能异常,对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以往研究,由于条件所限,大部分医院脑电图检查难以在生后6小时内进行,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产儿科有着良好的密切配合,发生室息的新生儿能及时转到儿科治疗,儿科病房又有视频脑电图,具备对窒息儿早期进行脑电图检查的条件,故我院儿科通过对窒息新生儿生后6小时内进行脑电图检查,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超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595 条记录 7/30 页 « 12...45678910...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