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芩苷对高原性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李园园;任仲坤;杨晖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高原性脑缺血缺氧致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相关作用靶点蛋白表达。方法:用water maze水迷宫作业测试筛选出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0.05、0.20、0.60 mg·kg-1),每组10只,检测受试小鼠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用低压氧动物舱(模拟海拔4000 m的高度)建立稳定的高原性脑缺血缺氧模型,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应用蛋白印迹分析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脑干组织中各凋亡通路蛋白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 3)、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Bax、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芩苷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潜伏期缩短,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黄芩苷佳有效剂量为0.60 mg·kg-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从蛋白变化水平来看,模型组的cleaved-caspase 3、P-AKT、GFAP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条带明显增强,Bax/Bcl-2的比值也明显增加(P<0.05);黄芩苷组表达水平弱于模型组(P<0.05),其中黄芩苷高剂量组表达弱,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芩苷对高原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强的抗氧化能力及其抑制各个靶点蛋白cleaved-caspase 3、P-AKT、GFAP、Bax、Bcl-2在凋亡通路的表达有关。

  • 电针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骨髓及外周血CD 34+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作者:谢宸宸;罗勇;庞月珊;高祥;李满;汶海琪;陈瑞芳

    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骨髓及外周血CD 34+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动员骨髓CD 34+ EPCs入血,促进脑缺血修复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局灶脑缺血2h后将各组分为再灌注12、24、48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2只大鼠.取大鼠“百会”穴及左侧“四关”穴(“合谷”/“太冲”)为电针穴位,刺激时间30 min,每日1次.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及外周血CD 34+ EPCs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电针可明显改善大鼠再灌注后48 h神经功能评分(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骨髓及外周血CD 34+ EPCs数量及骨髓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外周血CD 34+ EPCs数量及骨髓p-AKT蛋白的表达亦明显增多(P<0.05,P<0.01),同时电针组再灌注后12、24 h骨髓CD 34+EPCs数量相对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电针可上调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骨髓及外周血CD 34+ EPCs数量,促进骨髓CD 34+ EPCs动员入血,其作用可能与电针进一步激活骨髓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通路相关.

  • 胰岛素通过PI3K/AKT/GSK3通路促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病变机制的研究

    作者:马欣;王蕊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IR)与非抵抗患者子宫内膜的PI3 K/AKT/GSK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探讨胰岛素在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门诊治疗的34例PCOS患者为实验组,以同期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诊刮术的非PCOS患者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行OGTT、INS实验及性腺6项测定,根据是否存在IR将PCOS患者分为Ⅰ组(IR组)和Ⅱ组(非IR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AKT(PPKB,磷酸化蛋白激酶B)、GSK3(糖原合成酶激3)的表达.结果 PCOS患者的PDK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0.003),其中PCOS Ⅰ组高(P=0.022).在p-AKT表达上,PCOS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0.000),其中以PCOS Ⅰ组高(P =0.002),而在GSK3表达上,PCOS Ⅰ组,Ⅱ组和对照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p-AKT可能是IR 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信号转导通路.

  • 食欲素-B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徐超;王春梅;白波

    目的 研究食欲素-B(orexin-B,OX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PBS 组(I/R+PBS)和缺血再灌注+orexin-B组(I/R+OXB);通过神经功能评分确定模型是否成功;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食欲素受体2(OX2R)、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跳台实验检测大鼠学习与记忆.结果 I/R组海马中OX2R及p-AK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p-GSK-3β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I/R+OXB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P<0.05);I/R+OXB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I/R组潜伏期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增多(P<0.05),而I/R+OXB组上述变化显著减小(P<0.05).结论 食欲素-B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增强p-AKT活性、抑制p-GSK-3β活性有关.

  • 不良心理应激对人卵巢癌荷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酸化蛋白激酶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金玲燕;王弯弯;张红;陈琦

    目的 通过观察不良心理应激人卵巢癌荷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积、重量和瘤体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情况的差异,探讨其对卵巢癌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购置4~6周龄的雌性BALB/c裸鼠,称重,随机分两组,每组12只.A组:荷瘤组皮下移植人卵巢癌组织瘤块,不给予应激;B组:荷瘤+应激组皮下移植人卵巢癌组织瘤块,给予应激.定期测量皮下移植瘤的体积,结束应激实验后的第2天,处死全部组别(A组、B组)裸鼠,剥离肿瘤予以称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A、B两组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的EGFR、p-Akt、VEGF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荷瘤+应激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及其重量显著高于荷瘤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提示,荷瘤+应激组中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的EGFR、p-Akt、VEG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荷瘤组(P<0.05);Wester blotting提示,荷瘤+应激组皮下移植瘤组织中EGFR、p-Akt、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荷瘤组(P<0.01).结论 不良心理应激可能通过EGFR及其介导的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来促进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 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文政芳;户瑞丽;王世进;华彩虹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PKB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PKB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组(P<0.05).P-PKB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PKB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PTEN、Akt和pAkt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萌;彭利;乔治斌;何宏涛;周烨;徐卓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PTEN、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肝细胞癌组织及21例正常肝组织中PTEN、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肝细胞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42.3% vs 90.5%,P<0.05),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66.7% vs 33.3%;43.6% vs 9.5%,均P<0.05).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侵及周围脏器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侵及周围脏器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PTEN与Ak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85,P=0.000),与pAk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34,P=0.003).PTEN蛋白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P=0.000),Akt、pAkt蛋白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00).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及pAkt蛋白的表达是影响肝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PTEN、Akt及pAkt的表达失调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Akt可以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

  • 白藜三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史彤彤;程明月;张超群;张卓琦;王志荣

    目的:探究白藜三醇(Res)对正常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HUVEC,实验分为:DMEM高糖(<4500 mg/L)培养基培养组(正常组)、白藜三醇组(药物组)、白藜三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阻断剂组(LY294002,药物阻断剂组1)、LY294002组(阻断剂组1)、白藜三醇+NG-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组(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L-NAME,药物阻断剂组2)、L-NAME组(阻断剂组2),其中LY294002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阻断剂。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蛋白的表达;亚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水平;迁移小室(transwell chamber)检测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的体外小管形成能力。
      结果:①药物组(1、5μmol/L)与正常组相比细胞增殖增加(P<0.01);药物组(5μmol/L)与药物组(0.2、10、20μmol/L)相比细胞增殖增加(P<0.01);药物组(20μmol/L)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药物组(5μmol/L )较正常组p-Akt、p-eNOS蛋白表达增加(P<0.05~0.01),NO水平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药物阻断剂组1 p-Akt、p-eNOS蛋白表达与药物组比较均减低(P均<0.01),NO水平减低(P<0.05);药物阻断剂组1(5μmol/L)较阻断剂组1 p-Akt蛋白、p-eNOS蛋白及N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细胞迁移及小管形成实验:药物组(5μmol/L)内皮细胞迁移率及体外小管形成数量大于正常组(P<0.01),药物阻断剂组2内皮细胞迁移率及体外小管形成数量小于药物组(P<0.01)。
      结论:白藜三醇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诱导正常状态下内皮细胞NO水平的增加,从而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体外小管形成。

  • 肉桂酸预处理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霁萍;高宇勤;贺少辉;赵国平

    目的:探讨肉桂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Akt信号通路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前降支)、缺血再灌注组、药物预处理组。采用了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利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探究肉桂酸预处理对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肉桂酸药物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减少(P<0.05);肉桂酸预处理能促进p-Akt蛋白(磷酸化Akt)的表达,增加BCL-2表达,对非磷酸化Akt无明显影响。结论肉桂酸预处理能减少SD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促使Akt磷酸化,从而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来发挥保护作用。

  •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与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敏;虞正鑫;景发;王通;汤浩;徐静娟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与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情况,探索两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临床价值及联合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和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8例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Oct4蛋白与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4.36 %(58/78)和35.90 %(20/78),χ2=23.32,P<0.01],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7.95 %(53/78)和28.21 %(25/78),χ2=24.68,P<0.01].Oct4蛋白与p-Akt蛋白表达双阳性与双阴性共占80.8 %(63/78),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455,P<0.0001).在78例结直肠癌患者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分期均有相关性(均P<0.05),p-Akt蛋白的表达则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Oct4蛋白的表达水平仅与组织学分级及Duke分期有相关性(均P<0.05),而p-Akt蛋白的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 Oct4蛋白与p-Akt蛋白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倾向及Duke分期的推断有临床参考意义.

  • 配对使用陈皮半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文强;黄小波;王宁群;陈玉静

    目的:探讨配对使用陈皮半夏对家兔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调节而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取20只家兔,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陈皮半夏治疗组和陈皮半夏+LY294002(PI3K/Akt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组,每组5只。给予对照组家兔基础饲料喂饲,其余各组予以高脂饲料并实施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术后对陈皮半夏治疗组和陈皮半夏+LY294002组家兔使用中药灌胃。通过 HE染色,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改变;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观察陈皮半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PI3K和p-Akt表达的影响。结果(1)颈动脉内PI3K与p-Akt蛋白表达相对量,模型组为107.0±2.6和113.0±1.7,陈皮半夏治疗组为174.7±14.5和186.3±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PI3K/Akt通路特异性阻滞剂 LY294002后,颈动脉血管内皮的 PI3K和 p-Akt表达(117.0±4.0、127.3±4.7)低于陈皮半夏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造模后4周,病理检查显示兔颈动脉内膜轻度增生程度陈皮半夏组轻于模型组。结论陈皮半夏有可能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细胞中PI3K和p-Akt的表达,发挥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四氢生物蝶呤改善高血压小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罗科学;边杰;陈富兴

    目的 研究四氢生物蝶呤(BH4)对高血压小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对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雄性C57 BL/6小鼠构建高血压模型.按照体重将建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灌胃BH4溶液10 μL·g-1·d-1)、模型组(0.9% NaCl),另选健康小鼠20只作为假手术组(0.9% NaCl),均灌胃10 μL·g-1,均连续灌服7d.以超声心动图检测BH4干预后小鼠的左心功能;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BH4干预后小鼠心肌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BH4干预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组织运动速度(E/E’)比值分别为25.74±5.23,38.45±3.68,32.15±5.24;这3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mmHg)分别为84.0±5.2,104.3±12.5,100.2±7.5;这3组的左心室松弛时间常数(Tau,ms)分别为10.6±0.5,14.3±0.8,12.1±0.6;这3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容积系数(EDPVR,mmHg·μL-1)分别为0.15±0.02,0.22±0.05,0.16±0.05.模型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各组心肌组织的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肌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的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升高而丙二醛(MDA)水平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BH4可通过提高高血压小鼠心肌p-Akt表达量与降低心肌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改善其左心室舒张功能.

  • 磷酸化AKT和HER-2蛋白在早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顾蕾;陈一飞;应明真;王雅杰

    目的 探讨pAKT和HER-2蛋白在女性早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病理资料完整的女性早发性乳腺癌标本中pAKT和HER-2的表达状态,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ER、PR等的关系.结果 66例乳腺癌组织中的pAKT表达阳性率为46.97% (31/66),HER-2表达阳性率为31.82%(21/66),pAKT的表达水平在ER阳性和ER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0),与肿瘤大小(P =0.769)、淋巴结转移(P =0.322)、临床分期(P =0.359)、病理类型(P =0.569)、组织学分级(P =0.778)、PR表达(P =0.309)均无关;HER-2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而与肿瘤大小(P=0.995)、临床分期(P =0.661)、病理类型(P=0.846)、组织学分级(P =0.763)、ER表达(P=0.610)、PR表达(P=0.860)均无关;pAKT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r=0.270,P=0.029).结论 在早发性乳腺癌中,pAKT及HER-2过表达与患者后续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及早期复发、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同时,联合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和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可能会更好的控制早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KB及仅含BH3域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杨清;张淑兰;王玉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磷酸化PKB、磷酸化Bad及Bim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以及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3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5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KB、p-Bad及Bim蛋白表达情况,以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述子宫内膜组织中PKB、Bad及Bim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p-PKB及p-Bad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P=0.001;P<0.001);而Bim蛋白的表达则显著减少(P<0.001),差异有显著性;PKB mRNA及Bad 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之间表达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只有Bim 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P=0.006).结论:PKB途径的激活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激活后可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仅含BH3域蛋白,抑制其促凋亡活性,导致子宫内膜细胞过度增殖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 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郭瑞霞;张瑞芳;王新燕;史惠蓉;乔玉环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12只裸鼠皮下接种Ishikawa细胞后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LY294002干预,观察2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等,观察药物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移植瘤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镜下观察移植瘤的坏死程度、范围及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p-AKT的表达.结果:1)用药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相对缓慢(2 027.30±251.16)mm3,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明显(3 110.60±599.66)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2,P=0.005),且抑瘤率为(32.49±16.39)%.2)HE染色见用药组较对照组移植瘤细胞凋亡及坏死面积显著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用药组p-AKT的表达低于对照组(χ2=6.133,P<0.05).结论: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 灯盏乙素苷元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PI3K/Akt传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苏晓丹;何胜兰;陈志龙;谢向阳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苷元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制备成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模型组、灯盏乙素苷元高、中、低剂量组、PI3K抑制剂+灯盏乙素苷元高剂量组.处死动物后,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脑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 (phosphorylated Akt,p-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结果]缺氧缺血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74.19±0.58)%较假手术组(67.28±0.25)%显著增加(P<0.01),病理学损伤明显,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1),NF-κB表达增加(P<0.01);与HIBD模型组比较,灯盏乙素苷元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5),光镜下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明显改善,脑组织p-Akt和Bcl-2表达增强(P<0.05),NF-κB表达显著降低(P<0.05);PI3K抑制剂可抑制灯盏乙素苷元的上述作用.[结论]灯盏乙素苷元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 异甘草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方康;牛琼;王爱丽;贾兴芳;胡营滨;刘成霞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细胞培养液),异甘草素实验组(异甘草素溶于细胞培养液,浓度分别为10、25、50、100μmol/L),每组4个复孔。培养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异甘草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摸索后续实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结果10μmol/L异甘草素不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而25、50、100μmol/L异甘草素可明显抑制其生长,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4、48、72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2.48、44.49、32.50μmol/L,故选定后续实验药物浓度为25、50、100μmol/L,作用时间为24 h。与对照组穿膜细胞数(个:209.75±9.29)相比,25μmol/L组(138.50±10.15)、50μmol/L组(89.50±16.56)、100μmol/L组(45.00±8.08)逐渐降低(F=267.948,P<0.05)。各组间Akt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92);随异甘草素浓度的增加,P-Akt、MMP-9蛋白水平逐渐降低(F分别为359.219、431.324,均P<0.05)。结论异甘草素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蛋白及其下游的MMP-9蛋白表达有关。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AKT、VEGF-C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作者:刘君;黄凤德;胡晋太;岳明全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VEGF-C)表达水平,及其与淋巴结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2例乳腺IDC组织及30例乳腺腺瘤组织中p-AKT、VEGF-C的表达水平,分析p-AKT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乳腺IDC组织中VEGF、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和67%,均显著高于乳腺腺瘤组织中20%和17%的阳性表达率(χ2=13.39,21.21,P<0.05);与有淋巴结转移者比较,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IDC组织VEGF-C、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χ2=11.10,5.51,P<0.05);乳腺IDC组织VEGF-C、p-AKT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23,P<0.05)。结论乳腺IDC组织中VEGF-C、p-AKT呈过度表达状态,共同参与淋巴结的侵袭与转移,阻断PI3K/AKT通路有望为乳腺IDC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旭林;王红梅;金晓燕;牟永华;梁勇

    目的 分析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6001/6002两步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AKT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临床TNM分期、有无浆膜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的患者,癌组织中二者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p-AKT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5,P<0.05).结论 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改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成有一定关系;二者表达状况的检测对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高血压大鼠肾脏中HMGCS2表达及抗氧化作用

    作者:衣卫杰;应晨江;范之良;孟依;刘健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肾脏组织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2(HNIGCS2)的表达差异及其在抗氧化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月龄雄性SHR和SHRSP大鼠各50只,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HMGCS2和过氧化氢酶表达差异以及细胞信号磷酸化水平;同时测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SHRSP组HMGCS2表达量(6 398±658.128)明显低于SHR组(16 516.67±1 321.855)(P<0.05).SHRSP组MDA含量[(0.738±0.175)U/mg prot]高于SHR组[(0.330±0.032)U/mg prot](P<0.05);SHRSP组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水平(1.909±0.124)明显高于SHR组(0.229±0.071)(P<0.05).结论 HMGCS2在SHRSP和SHR肾脏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可以在抗氧化中发挥作用;其表达可能由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信号调节.

6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