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AKT、NF-κ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苗亚军;黄韵红;王言森;杜向阳

    目的 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DLBC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55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KT和NF-κB的表达情况,并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AKT和NF-κB蛋白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91% (39/55)和67.27%(37/55);两者在DLBCL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58,P<0.01).p-AKT的表达与DLBCL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NF-κB表达与DLBCL临床分期和结外累及呈正相关(P<0.05).结论 DLBCL组织中p-AKT和NF-κ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并与临床分期有关,NF-κB蛋白表达与结外累及亦相关.两者的异常表达在DLBCL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糖尿病大鼠胰腺中蛋白激酶B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变化

    作者:王君;刘淑娟;王虹;秦健;王秀萍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胰腺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及胰腺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方法:将糖尿病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实验中监测血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胰腺中胰岛素、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以及胰腺β细胞的增生及凋亡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胰腺中胰岛素、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糖尿病组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大鼠胰腺β细胞均无明显增生.结论: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糖尿病大鼠胰腺中的表达水平下降,蛋白激酶B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可能抑制胰腺β细胞的凋亡.

  • p110、磷酸化蛋白激酶B及蛋白激酶B在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堂江;俞松;罗宇;徐艳朋;彭刚;姜福贵;谢祎

    目的 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催化亚基p110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在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血管瘤内皮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组织块法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同步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PI3Kp110、p-Akt及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并分析P13Kp110、p-Akt及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血管瘤内皮细胞周期分布与凋亡的相关性.结果 p110、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低时(0.19±0.01、0.09 ±0.02),Go/G1期细胞比例为(94.00±3.00)%,细胞总凋亡率为(11.24±2.34)%,p110、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高时(0.37±0.04、0.22 ±0.01),Go/G1期细胞比例为(61.00±6.00)%,细胞总凋亡率为(0.51±0.03)%,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2、-35.48,P均<0.01),而总Akt蛋白表达不变(0.72±0.00).结论 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中有p110、p-Akt及Akt蛋白的表达.p110、p-Akt参与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调节.

  • p-AKT和HIF-1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聪;王武亮;袁博;张婵丽;卢国荣

    目的 探讨p-AKT、HIF-1a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和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4例宫颈鳞癌、3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 Ⅱ~Ⅲ)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AKT、HIF-1a的表达.结果 p-AKT、HIF-1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22%(39/54)和62.96%(34/54).P-AKT、HIF-1a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组织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p-AKT与HIF-1a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5,P<0.05).结论 p-AKT、HIF-1a均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p-AKT与HIF-1a的过表达可能在宫颈磷癌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PTEN蛋白的表达

    作者:郭瑞霞;魏丽惠;史惠蓉;周艳;刘艳杰;王建六;乔玉环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增生期子宫内膜,4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包括15例单纯型增生(SH)、19例复合型增生(CH)和8例非典型增生(AH)]及4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中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42.9%和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P=0.003),增生期子宫内膜高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PTEN在SH、CH和AH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26.3%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SH高于CH和AH.P-AKT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57.1%和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7,P<0.001).子宫内膜腺癌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SH、CH和AH组织中P-AK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68.4%和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27),SH和CH低于AH.PTEN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01),与临床分期无关(χ2=0.06,P=0.89).P-AKT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χ2=0.20,P=0.82)和组织学类型无关(χ2=0.94,P=0.32).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与P-AKT表达关系密切(rp=-0.368,χ2=6.69,P=0.012).结论:PTEN基因可能通过影响AKT通路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

  • 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文政芳;户瑞丽;王世进;华彩虹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的表达及其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子宫颈癌组织、3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p-PKB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p-PKB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组织和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P-PKB蛋白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PKB蛋白在子宫颈癌中过表达可能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

  • Akt信号通路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慢性缺氧适应中的作用

    作者:谢婧雯;刘晓燕

    目的:探讨Akt信号通路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慢性缺氧适应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紫绀型和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50例,其中紫绀型26例(紫绀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60%~89%;非紫绀型24例(非紫绀组),SaO2>95%,均不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30 mmHg(1 mmHg=0.133 kPa)].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前留取右心耳组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蛋白激酶B(总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Ser473 P-Akt)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心肌组织总Akt和Ser473 P-Akt蛋白表达部位与水平.结果:与非紫绀组相比,紫绀组患儿心肌组织Ser473 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2组患儿总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绀组患儿心肌组织Ser473 P-Akt蛋白大部分表达在心肌细胞的胞质,胞核亦有微弱表达,而非紫绀组心肌细胞则无明显Ser473 P-Akt蛋白表达.2组患儿总Akt蛋白绝大部分也表达在心肌细胞的胞质,胞核亦有微弱表达,但表达部位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绀组患儿心肌组织Ser473 P-Akt蛋白表达水平与患儿术前SaO2呈负相关(r=-0.771,P<0.01).结论:Akt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慢性缺氧适应的重要信号调控机制之一.

  • 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B在不同时间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损伤的表达

    作者:于杰;王卫星;龚治林;王鹏;石乔

    目的 用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观察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其中的表达,并探讨制作该模型合适的时间点.方法 雄性SD大鼠59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12)、假手术组(CON组,n=12)、SAP组(n=36)、3、6、12 h组(n=12).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肠道损伤模型.在3、6、12h测定腹水量,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光镜观察胰腺及回肠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末端回肠蛋白激酶B(Akt)及p-Akt表达.结果 SAP组随着时间点的延长,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胰腺和回肠的病理评分逐渐升高,并且p-Akt在SAP大鼠回肠中表达也逐渐增强,在12h达到高峰(P<0.05),且均高于CON组表达,Akt在SAP大鼠回肠中表达逐渐减少,12h少(P<0.05),且均低于于CON组表达.结论 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2h后,可能是研究SAP大鼠肠道损伤合适的时间点.

  • 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小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姜福贵;俞松;罗宇;徐艳朋;彭刚;李堂江;谢祎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及消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未经其他治疗、单纯手术切除并病理诊断为血管瘤的标本,结合Mulliken分类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对血管瘤进行分类和分期,抽取增生期与消退期血管瘤各20例,免疫组化检测增生期血管瘤和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85)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水平,其中液氮冻存的增生期和消退期血管瘤标本各11例,应用RT-PCR检测p85、p-Akt的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增生期血管瘤p85、p-Akt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消退期血管瘤(P<0.05,P<0.01);增生期血管瘤p85、p-Akt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191.23±40.45、178.73±38.49,消退期血管瘤p85、pAkt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46.63±13.08、64.93±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85与p-Akt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53 0,P<0.05).增生期血管瘤p85 mRNA、p-Akt mRNA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0807±0.0136、0.0841±0.0137,消退期血管瘤p85、P-Akt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0203±0.0098、0.0324±0.0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85mRNA、p-Akt mRNA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503,P<0.01).结论 小儿增生期和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p85、p-Akt及其mRNA表达有差异,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在小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中发挥作用.

  • PTEN及P-ERK和P-AKT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东亮;马秀岚

    目的: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人类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探讨它们在中耳胆脂瘤形成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及15例正常皮肤标本中PTEN、P-AKT和P-ERK蛋白的表达量及定位.应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中2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和10例正常皮肤标本PTEN、P-AKT和P-ERK蛋白以及内参GAPDH的表达量.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TEN在胆脂瘤和正常皮肤中的细胞核及胞质均有着色.核PTEN在胆脂瘤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质PTEN在胆脂瘤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AKT主要在细胞质着色,胆脂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RK主要在细胞核着色,胆脂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两者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中耳胆脂瘤标本中,PTEN分别与P-AKT、P-ERK蛋白的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②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胆脂瘤中PTEN的表达量明显少于正常皮肤中的表达量;而P-AKT和P-ERK在胆脂瘤中的表达量明显多于它们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量.结论:PTEN、P-AKT和P-ERK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胆脂瘤上皮的高度增殖和抗凋亡密切相关.PTEN表达缺失导致其抑制作用减弱,一方面使P-AKT表达过度,继而引起胆脂瘤上皮细胞凋亡受抑制;同时也使P-ERK表达过度,导致胆脂瘤上皮细胞增殖加强.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缓解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作者:潘冰冰;丁惠娟;程智刚;宋宗斌;肖丹;郭曲练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8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单次腹腔注射柠檬酸钠溶液10 mL/kg;模型组(M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干预组(T组),单次腹腔注射STZ 65mg/kg建立模型,且在造模后第1,3,7,10天分别单次腹腔注射抗VEGF抗体10 mg/kg.C组和M组分别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钠溶液.注射STZ前1 d(基础值)、注射STZ后第1,3,7,14天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注射STZ前1d、注射STZ后第1,3,5,7,10,14天分别测定大鼠体重及后足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应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腰段脊髓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 protein kinase B,p-Akt)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l,TRPV1)的蛋白表达.结果:注射STZ后,M组及T组大鼠与C组大鼠各时间点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大鼠体重增加(P<0.01).与C组大鼠相同时间点比较,M组及T组大鼠空腹血糖升高(P<0.01).3组大鼠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足底皮肤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 thermal latency,PWTL)随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与C组相同时间点比较,M组(第3,5,7,10,14天)及T组(第5,7,10,14天)PWMT和PWTL降低(P<0.01).与M组比较,T组大鼠第10和14天PWMT和PWTL升高(P<0.01或P<0.05).与C组比较,M组和T组大鼠脊髓P-Akt和TRPV1表达升高(P<0.01);与M组比较,T组大鼠p-Akt和TRPV1表达降低(P<0.01).结论:VEGF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TRPV1的表达参与大鼠DPNP,抗VEGF治疗可能成为DPNP治疗的靶点之一.

  • 慢病毒载体介导SHIP基因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对P1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

    作者:杨琳;罗建民;刘小军;温树鹏;杜行严;姚丽

    背景与目的:SHIP基因主要表达于造血细胞,通过降解PIP3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而在造血细胞增殖和存活中起重要负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SHIP基因转染K562细胞,探讨SHIP基因改变及功能丢失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将携带SHI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K562细胞.FQ-PCR法检测SHIP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SHIP蛋白表达及Akt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比较SHIP基因表达前后细胞增殖、形态的变化.结果:K562细胞中SHIP蛋白阴性.以携带SHI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K562细胞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K562一wtSHIP-FIV-G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由转染第3天的(9.9±1.5)%升到第5天的(40.6±2.3)%;伴有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减弱;转染后.K562-wtSHIP-FIV-G组细胞p-Akt的表达水平由0.533降低到0.245(P<0.01),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此外,SHIP蛋白还能使K562细胞出现凋亡特征,Hoechst33342染色结果转染wtSHIP基因组K562细胞第5天早期凋亡率[(38.3±4.3)%]明显高于K562-FIV-G组细胞[(8.2±0.9)%]和未转染组K562细胞[(7.7±0.8)%].结论:SHIP基因具有重要的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能力.SHIP基因缺失导致K562细胞P13K/Akt信号途径失调.促进K562细胞增殖.

  • 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芍药苷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p-AKT蛋白的影响

    作者:余梦黎;秦莎莎;廖金明;徐愉林;郑丽娴;朱原;姚晖;张继平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与芍药苷(PF)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影响.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HSYA组(5 mg·kg-1)、PF组(5 mg·kg-1)、预防治疗组(HSYA+PF,各5 mg·kg-1)、治疗组(HSYA+PF,各5 mg·kg-1)、银杏内酯组(5 mg·kg-1)、模型组、假手术治疗组(HSYA+PF,各5 mg·kg-1)、假手术空白组.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ACO)复制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预防治疗组从造模前3 d开始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余各组造模后连续给药7 d.再灌注6 h后及取材前进行神经行为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并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皮层区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首次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治疗组首次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降低(P<0.05),各给药组治疗后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小(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治疗组、治疗组、银杏内酯组的脑组织皮层内p-AKT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而HSYA组、PF组与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比较,预防治疗组的p-AKT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HSYA与PF联用较单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更强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上调PI3K/AKT通路中p-AKT蛋白的表达量有关,且预防用药的保护作用更强.

  • 外源性SHIP基因表达抑制生长因子介导的K562细胞增殖及Akt磷酸化

    作者:杨琳;罗建民;温树鹏;刘小军;姚丽;杨敬慈;杜行严

    [目的]探讨SHIP基因对IL-3诱导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SHIP对K562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慢病毒质粒pReceiver-Lv31-FIV和pReceiver-Lv31-SHIP转染K562细胞;转染细胞与IL-3共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K562细胞Akt磷酸化;观察转染野生型SHIP基因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失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pReceiver-Lv31-FIV和pReceiver-Lv31-SHIP转染K562细胞,GFP 阳性率为74.6%.野生型SHIP基因阻断了IL-3对K562细胞的增殖作用,对照组(K562/FIV)细胞增殖抑制率(3.26%)明显低于转染SHIP基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26.42%,P<0.05);集落形成实验显示SHIP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集落形成能力[IL-3作用组K562/SHIP细胞形成集落为60.3±6.6,明显低于IL-3诱导的K562/HV组(91.7±4.2)](P<0.01).细胞形态观察发现凋亡增加,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转染SHIP基因组前凋亡酶pro-caspase-3降解增加,TUNEL法证实SHIP蛋白促进细胞凋亡.IL-3作用不同时间段(3 h,6 h,12 h),转染野生型SHIP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弱,且Akt磷酸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HIP基因负调控生长因子(IL-3)介导的K562细胞增殖及其蛋白激酶活化.

  • 磷酸化蛋白激酶B与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陈红霞;陶雪勤

    目的 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Akt与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子宫内膜腺癌和22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kt蛋白在以上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结果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p-Akt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2.7±3.4)%和(54.8±4.8)%,其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P<0.01).子宫内膜腺癌p-Akt表达-、+、+ +、+ + +的各组中,PCNA-LI分别为(11.01±2.12)%、(21.20±4.96)%、(28.10±2.01)%和(42.65±8.14)%,其与p-Akt表达水平密切相关(r=0.726 8,P<0.01).在临床肌层浸润>1/2及有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Akt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无肌层浸润(P<0.05)及无淋巴结转移(P<0.01).结论 p-Akt蛋白特异性过表达于子宫内膜腺癌中,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增殖、侵袭及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淫羊藿苷联合LY294002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许伟;刘昕;李萍;王越;魏丹;吴家媛;宋琦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ICA)联合LY294002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ICA、LY294002作用ACC-M细胞24 h、48 h、72 h后采用噻唑兰比色法测定细胞的抑制率.筛选联合用药浓度并将细胞分为:A(阴性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B[(LY294002抑制浓度(IC)50),即阳性对照组]、C(ICA IC50)、D(ICA IC20+ LY294002 IC10)、E(ICA IC40+LY294002 IC10)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组相比,不同浓度ICA、LY294002对ACC-M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ICA联合LY294002 IC10均可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率与ICA浓度呈剂量依赖性(P<0.05).干预48 h后,E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B、C组(P<0.05),镜下可见各浓度药物组细胞均表现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E组p-AKT、NF-κ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B、C组(P<0.05).结论 ICA联合LY294002可能是通过抑制p-AKT、NF-κB蛋白表达而促进ACC-M细胞的凋亡.

  • 间歇低氧对大鼠肝脏细胞中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作者:龚明伟;任寿安

    目的 通过检测间歇低氧大鼠肝脏细胞中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水平,探讨肝脏细胞PTEN、p-AKT在间歇低氧相关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即慢性间歇空气对照组(CIA组)、慢性间歇低氧4周组(CIH4组)和慢性间歇低氧8周组(CIH8组).检测3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肝细胞中PTEN及p-AKT的表达,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系统评价胰岛素抵抗.以平均灰度值表示PTEN及p-AKT的蛋白表达量,灰度值越高表示蛋白质表达越少.结果 与CIA组比较,CIH4组、CIH8组ISI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IH8组下降比CIH4组明显(P<0.05);CIH4组、CIH8组HOMA-IR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IH8组升高较CIH4组明显(P<0.05).与CIA组比较,CIH4组、CIH8组PTEN蛋白表达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H4组比较,CIH8组PTEN蛋白表达量升高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A组比较,CIH4组、CIH8组p-AKT蛋白表达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H4组比较,CIH8组p-AKT蛋白表达量下降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低氧大鼠肝细胞中PTEN的表达随着ISI的下降和HOMA-IR的升高有显著升高趋势,且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性增加;间歇低氧大鼠肝细胞中p-AKT随着ISI的下降和HOMA-IR的升高表达下降,且随着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明显.结论 慢性间歇低氧暴露使大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升高,发生胰岛素抵抗,并且随着间歇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间歇低氧大鼠肝细胞PTEN蛋白表达增加,p-AKT蛋白表达减少,且与ISI、HOMA-IR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该蛋白可能在间歇低氧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胸腺素β10在肺癌细胞中促进VEGF-C表达机制研究

    作者:李紫璇;曲连悦;钟红珊;徐克;邱雪杉

    背景与目的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胸腺素β10(thymosinβ10, Tβ10)在肺癌中过表达并与肺癌的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人重组蛋白Tβ10在肺癌细胞系中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C表达情况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肺癌细胞系加入外源Tβ10或Tβ10加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后VEGF-C 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肺癌细胞系加入Tβ10或Tβ10加LY294002后VEGF-C及P-AKT蛋白的变化。结果在肺癌细胞系SPC-A-1中加入Tβ10可以促进VEGF-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促进AKT的磷酸化。在肺癌细胞系A549和LK2中加入Tβ10同样可以促进VEGF-C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以被LY294002所抑制(P<0.05)。结论人重组蛋白Tβ10肺癌通过激活AKT的磷酸化促进VEGF-C的表达。

  • 老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1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

    作者:王双;蒙张敏;李秀钧

    目的 探讨老龄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PKB, p-Akt)在肝脏和骨骼肌中表达的影响,为老年糖尿病早期干预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3种不同月龄SD大鼠(6、12、20~24月龄),腹腔麻醉后抽心血查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FFA);分离肝脏、骨骼肌,免疫组化观察IRS-1与p-Akt在不同月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的表达. 结果 20~24月龄鼠血浆中FFA水平高于6月龄大鼠[(419.94±93.93) vs (256.22±73.93 ) mmol/L, P<0.05];但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与其它月龄大鼠相当;在肝脏或骨骼肌均未发现IRS-1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P>0.05);p-Akt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减少,与6月龄和12月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骨骼肌细胞中,3组动物p-Akt表达无明显差异. 结论 FFA水平增高是自然衰老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显著特征,与此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障碍早于血糖异常出现;Akt 的磷酸化障碍可能是早期干预的靶点.Akt 的磷酸化障碍主要在肝细胞中发现,肝脏可能是衰老相关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的主要部位.

  • 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潘卫兵;朱斌;金岩;谢礼仁;杨凯钧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7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PI3K与p-Akt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I3K和p-Akt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低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标本中PI3K和p-Akt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r=0.051,P=0.747).结论 PI3K、p-Akt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高表达,两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共同促其发展,但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和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66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