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肺复苏早期威尔复苏仪按压与徒手按压的效果比较

    作者:徐兴;徐美勤

    目的 探讨在心肺复苏早期威尔复苏仪按压与徒手按压对复苏效果的比较.方法 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心跳骤停患者100名,分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在心肺复苏开始30分钟内对患者使用威尔复苏仪按压,研究组在心肺复苏开始30分钟内对患者使用徒手按压.记录下两组复苏的成功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对复苏成功的患者进行BIS值的比较,对复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复苏成功率21.25%,对照组复苏成功率16.7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血气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研究组BIS值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复苏早期使用徒手按压的BIS值更高,对患者的复苏效果更好.

  • 血气分析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疗效判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喀哈尔·阿合尼牙孜

    目的 探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疗效判定中应用血气分析的临床价值与特征.方法 2016-03月至2017-07月我院接收并进行就诊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58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作为研究组,并观察血气分析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疗效判定的价值.结果 抽取的5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血气指标中pH值、PaO2(kPa)、PaCO2(kPa)、SCr(μmol/L)等指标明显改善,凝血功能与PaO2和酸碱度呈明显负相关,血清肌酐与PaCO2呈正相关.结论 针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可以通过血气分析判定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有助于后期的治疗,值得推荐.

  • 中心静脉压在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指导意义

    作者:迟磊;赵冬影;宫建国;周秀芳;徐勇;陈慧妍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压在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机械通气方法,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机械通气调控中心静脉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经调控中心静脉压的方法,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气指标,有助于尽早脱离有创机械通气,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部位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对血气分析的影响

    作者:朱成杰

    目的 比较上腹部与下腹部腹腔镜手术的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比较,探讨不同部位二氧化碳气腹对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胆囊切除术及妇科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各30例,分为A和B两组.监测两组气腹前(T0)、气腹后5(T1)、10(T2)、15(T3)、20min(T4)及解除气腹后5(T5)、10(T6)、15min(T7)的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解除气腹后T5、T6、T7时间点B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部位腹腔镜手术体位的变化对血二氧化碳分压有一定的影响.

  • 一例COPD患者桡动脉穿刺后皮下血肿的案例分析与讨论

    作者:张艳

    血气分析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判断中占有重要意义,而动脉穿刺操作又具有一定风险性,在此仅就一例COPD患者动脉采血后出现皮下血肿的护理案例进行分析,并进行探讨.

  •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气分析的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诊疗意义分析

    作者:刘利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探讨上述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抽取患者入院时、治疗1周后及出院前的血样,测定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用5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刚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降低,出院前恢复正常;二氧化碳分压在刚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升高,出院前恢复正常。结论动态监测COPD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对患者的治疗、病情的控制及改善疾病的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 判断血气分析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急措施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东梅

    目的 判断血气分析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急措施的效果观察.方法 抽取4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血气分析判断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对比,研究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感染性休克病人开展血气分析判断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增强治疗配合性,改善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呼吸科桡动脉穿刺失败率的作用

    作者:丁小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失败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科行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患者,共160例,按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前后顺序,分为常规组(80例),改良组(80例),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的一次穿刺失败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桡动脉一次穿刺失败率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与活动开展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桡动脉一次穿刺失败率.

  • 88例呼吸系统中-重症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探讨

    作者:盛小侠;刘改娥

    目的::观察血气分析在呼吸系统中-重症患者中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呼吸系统中-重症患者88例,入选患者均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前后患者均检查血气分析.结果:不同呼吸系统中-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中 PH、HCO3-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中-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中PaO2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后PaCO2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晚期合并感染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治呼吸系统中-重症患者、评估预后过程中血气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研究

    作者:夏艳军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西医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配合西医(机械通气)治疗本病22例,并设同样病例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主要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及白细胞总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有效率明显好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96.3%v68.2%,45.4%V22.7%)(P<0.05);结论西医配合中药治疗重度呼吸衰竭,可明显纠正低氧血症、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心理功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模拟深埋条件下复合性冲击伤生命耐受力与伤情特点研究--生命耐受力和血气分析

    作者:王德文;宋良文;谢一帆;杨蕾蕾;左红艳;李杨;徐新萍;王少霞;李英俊;高亚兵

    目的:探讨模拟深埋条件下复合性冲击伤比格犬和大鼠生命耐受力及血气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44只,比格犬18只,均雌雄各半。血气检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低氧组、缺水缺食组、低氧缺水缺食组、单纯冲击伤组、冲击伤复合缺水缺食组、冲击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组,血气检测时间为第1、3、5、7天,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酸碱度(pH)、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生命耐受大鼠和犬分为4、5、7组,均持续观察至全部死亡。冲击伤模型采用TNT高爆炸药致伤,低氧模型动物均置于10%全自动常压低氧舱内,缺水缺食模型均不予水食供给。结果:(1)大鼠单纯冲击伤无死亡,低氧缺水缺食组于10.4~15.8天全部死亡,冲击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组于9.5~15.2天死亡,其中雄性早死亡时间、迟死亡时间和平均活存时间均缩短;比格犬单纯冲击伤组无死亡,低氧缺水缺食组于11.9~14.9天死亡,冲击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组10.9~16.7天死亡,雄性死亡发生时间同样早于雌性。(2)动脉血pH值于第1~7天各伤类组均未见明显变化,PaO2值于所有低氧组皆较未低氧组显著降低,于伤后第1天即明显降低,并呈持续性,尤以冲击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组雄性明显;PaCO2值于冲击伤复合低氧缺水缺食组明显低于单纯冲击组和冲击伤复合缺水缺食组,冲击伤复合缺水缺食组动物的PaCO2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低氧缺水缺食可加重爆炸所致冲击伤伤情,加速死亡,缩短生命耐受时间,雌性的生存能力强于雄性;PaO2和PaCO2值降低,具有发生迅速性、高发性、持续性、雄性重于雌性特点。

  • 模拟深埋人员缺氧复合缺水缺食时血气参数变化研究

    作者:王德文;左红艳;彭瑞云;王丽峰;林仲武;李杨;徐新萍;李英俊;王水明;王少霞;高亚兵;董霁;赵黎

    目的:研究模拟深埋条件下缺氧复合缺水缺食时动脉血气参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方法:应用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和雄性比格犬6只,前者随机分为单纯缺氧组(氧含量10%)、缺食缺水组、缺氧缺食缺水组和正常对照组,后者仅为缺氧缺水缺食,于致伤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第12天、第14天动态和对比性检测动脉血气和多种离子的浓度。结果:1.缺氧缺食缺水组比格犬于11.9~14.9天全部死亡,其PaO2和PaCO2值于第1天即均显著下降(P<0.01),持续至死亡,分别仅为伤前的48.5%~55.5%和56.5%~66.4%,红细胞比容(Hct)比值同样于第1天即显著增高,高达到75.0%;Na+和Cl-浓度分别在第5天和第1天后即明显增高,K+度仅略呈升高趋势;2.大鼠动脉血气和多种离子的浓度变化与比格犬组基本呈类似规律,其中动脉血气变化于雄性和雌性组间差异不显著,而血Na+、Cl-和K+浓度则以雄性较雌性显著。结论:深埋条件下缺氧复合缺水缺食时发生动脉血PaO2和PaCO2值下降,血清离子浓度紊乱和血液浓缩,具有快速性、持续性和进行性特点。

  • 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对早产儿围手术期的影响

    作者:郭鑫;任红霞;张艳莉

    目的观察早产儿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CO2)气腹对患儿呼吸、循环及酸碱平衡的影响,对早产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十二指肠梗阻患儿25例,胎龄34-37周,年龄1小时至28天,手术时间40min至90min,监测全麻后气腹前(TO )、气腹后15min (Tl)、30min (T2)和气腹解除后15min (T3)各时点患儿呼吸末CO2值(PetCO2)、 气道压力(Paw)、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的变化,并定时采集动脉血样监测血气,测定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标准碱剩余(SBE).结果全麻后气腹前,所有患儿的呼吸循环及血气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气腹后Tl、T2时点患儿PetCO2、PaW、SBP、DBP、 MAP、HR均增高,与TO相比PetCO2、Pa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 SBP、DBP、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解除后15min(T3)各值均下降,与TO相比PetCO2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监测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血气分析显示,气腹后T1、T2时点患儿PH、PaO2、 PaCO2、SaO2、SBE各值均有变化,与T0相比PH、PaO2、PaCO2、 S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解除后15min (T3)与TO相比PH、SBE有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监测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十二指肠梗阻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循环系统及酸碱平衡有明显影响,表现为呼吸动力学、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暂时性的高碳酸血症,但术中根据PetCO2调整呼吸参数,加强麻醉管理,精确手术操作,尽量缩短手术及气腹时间,早产儿十二指肠梗阻行腹腔镜手术仍是安全、可行的.

  • 改进传统穿刺法提高桡动脉采血成功率

    作者:詹仲春

    目的 为检测血气分析抽取动脉血寻找更好的方法.方法 对114例次需查血气分析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法与暴露固定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主观体验,两种方法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暴露固定法采集动脉血成功率高于传统法,同时患者疼痛减轻.

  • 采集新生儿股动脉血标本的探讨

    作者:任志青

    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中,采集新生儿血液标本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而采集新生儿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操作.新生儿四肢动脉细弱,相对而言,股动脉比较粗且固定,穿刺成功率高.

  • 100例新型动脉血气针的应用体会

    作者:昌雪娟

    血气分析是综合反映呼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的判断程度的指标,能准确检测到动脉血中氧、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度、pH值、实际碳酸氢和剩余碱等[1].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快速与准确,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节约时间,也可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采用进一步的治疗,因此是我科广泛应用于心肺疾患引起的呼衰、心衰等的治疗手段,是临床诊断、抢救、用药的重要依据.[2]目前,我院使用了一种由上海勇煜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卫特新动脉血气针进行动脉血气的采样,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机械通气抢救危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惠秀;潘秀珍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抢救危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指征,通气模式的选择及撤离机械通气的方法和指征.方法:分析30例危重型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以及30例治疗组与20例对照组死亡率对照.结果:30例危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前后3项血气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呼吸衰竭是直接威胁危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生命的首要因素,及时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尽早解毒,清除毒物,早期阿托品化是患者早日撤离机械通气的保证.

  •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Ⅱ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张军;于迎迎;冯娟红

    目的 总结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衰患者时配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本科接受无创呼吸通气治疗的Ⅱ型呼衰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检测的血气分析结果 .结果干预两组间血气分析、焦虑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同指标结果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衰患者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有效纠正血气分析,提高疗效.

  • 信息化管理在ICU血气分析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贺文静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在ICU血气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统计2016年5月ICU 44位护理人员血气正确性及检验时间,2016年6~7月申请血气分析仪同检验信息系统(LIS)及医院信息系统(HIS)对接并完成测试后,统计2016年8月ICU的血气检验正确性及检验时间,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的ICU血气正确性及检验时间的差异.结果 ICU血气检验正确性由改善前的77.8%提升至90.6%,检验时间由改善前的4.5 min降至4 min.结论 应用信息化管理可提升ICU血气检验的正确性及ICU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简化检验流程并缩短检验时间.

  • 严重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不同时机血气分析采集效果探析

    作者:庄艳

    目的 探讨分析严重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不同时机血气分析采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ICU收治的严重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给予常规吸痰后立即执行血气标本采集,观察组根据医嘱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置后的不同时机进行血气标本采集.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中PaO2、Sa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组内动脉血气采取前后、组间动脉血气采取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监护时间编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血气分析采集,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氧含量以预防机体缺氧,保障患者病情平稳减少并发症,缩短平均监护时间.

3358 条记录 166/168 页 « 12...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