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汝;王建;李改丽;王晓湘;胡健;陶金;全燕;肖兴荣;孙梅芹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 回顾我院1601例军队离退休干部体检资料,均为男性,根据有无BPH分为BPH组1230例和对照Ⅰ组371例;又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 516例和对照Ⅱ组1085例,分别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Ⅰ 组比较,BPH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舒张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舒张压升高是BPH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Ⅱ组比较,MS组体重指数、前列腺体积、下尿路症状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 0.01).结论 体重指数、高血糖和高血压是BPH的危险因素,MS是加重BPH患者下尿路症状的原因之一.

  • 虚弱状态评估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刘骏;王继业;谭焱;易仁亮

    当前,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10年我国人口为13.7亿,年龄≥65岁老年人达1.2亿,占8.87%,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亿,占人口比例达到11.9%.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在高龄老年人群中,虚弱非常普遍[1].虚弱常被用来衡量老年人群特有的健康状态,是指能够增加不良健康后果的危险身体状态,这些不良后果包括健康状态恶化、残疾、长期住院及死亡等[2].当前,为应对全球老年化的来临,老年健康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虚弱状态的研究及其与疾病发生、功能丧失和死亡的关系逐渐成为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和人口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2004年被列为现代老年医学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之一.现每年发表的论文超过4000篇,2012年甚至出现了专门研究虚弱的杂志——《虚弱和老年杂志》[2].

  • 肥胖对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红敏;高远;许予明

    肥胖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死亡风险,但有大量研究显示,肥胖的脑卒中患者生存率更高、预后更好,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肥胖悖论”,相关机制尚不明确,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论[14].静脉溶栓治疗被证明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惟一有效的方法,而静脉溶栓的标准治疗方案中对于肥胖,尤其是体质量> 100 kg患者,阿替普酶使用剂量大为90 mg,相对其体质量可能是不足的,进而可能导致患者预后不良[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肥胖人群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使用(0.6 mg/kg,大量<60 mg),可能存在剂量使用不足的人群进一步扩大.因此,研究肥胖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心脑血管病患者肥胖悖论的困惑和探索

    作者:郑刚

    自1980年,超过70个国家的肥胖症患病率翻了一番,而且其他国家大多数肥胖患者比例也不断增加[1].肥胖是老年心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明确的危险因素,肥胖与老年心脑血管病相关;老年心脑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但有研究显示,在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中,与正常体质量比较,超重和肥胖者的预后好;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体质量指数与死亡危险呈U形曲线.提示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质量指数(BMI)高者,其短期和长期死亡危险低.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肥胖悖论”[3].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是否真的存在肥胖悖论?发生肥胖悖论的可能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哪些?这已引起人们的困惑和思考.

  • 血压变异性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作者:康健;赵兴山;丁幼楠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198例诊室血压正常的女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时选择女性正常血压者20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24 h动态血压和生化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冠心病(48.5% vs 39.5%)、脑血管病(51.0% vs 40.5%)和肾病(15.2% vs 8.5%)及颈动脉硬化(65.7% vs 26.0%)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高血压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1.18±0.31)mm vs (0.81±0.24)mm,P=0.003].高血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159.1±13.2)mm Hg) vs (141.3±11.3)mm Hg,1 mm Hg=0.133 kPa],夜间收缩压标准差[(1 5.9±3.1)mm Hg vs (9.5±1.2)mm Hg]及夜间收缩压血压负荷[(41.4±2.2)% vs (21.3±2.6)%]明显增高,夜间舒张压标准差[(9.1±4.1)mm Hg vs (6.2±2.3)mm Hg]及夜间舒张压血压负荷[(34.7±11.2)% vs (22.6±11.5)%]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血压变异性增大,夜间血压增高及血压负荷的增加是女性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 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22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美姿;尚东亚;吕清;臧攀攀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221(miR-22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qRT-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老年冠心痛患者85例(冠心病组)和老年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外周血中miR-221表达水平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LVEF.结果 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痛组尿素、肌酐、C反应蛋白(CRP)、miR-221及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冠心病组心功能Ⅳ患者的miR-221及NT-proBNP水平高,Ⅲ级、Ⅱ级、Ⅰ级依次降低,Ⅰ级患者LVEF高,Ⅱ级、Ⅲ级、Ⅳ级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221与尿素、肌酐、CRP、NT-proBNP及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及LVEF呈负相关(P<0.05,P<0.01).NT-proBNP与年龄、尿素、肌酐、CRP、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及LVEF呈负相关(P<0.05,P<0.01).miR-221、NT-proBNP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35(95%CI:0.607~0.864),0.971(95%CI:0.940~1.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221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40.6%,特异性为90.5%.NT-proBNP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95.2%.结论 老年冠心痛患者外周血miR-22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有助于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判断.

  • 老年男性高血压与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褚琳;苗懿德;刘杰;陈陵霞;魏雅楠;郏蓉;宝辉;苏琳;张庆文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23例,根据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将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正常组)66例和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组)157例.其中高血压组病程≤15年患者96例,>15年患者61例;杓型血压患者58例和非杓型血压患者99例.检测血压、血脂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超声测量并计算前列腺体积;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全天平均收缩压、前列腺体积、前列腺体积年增长率明显升高(P<0.05).前列腺体积与高血压病程和PSA呈正相关(r=0.18、r=0.56,P<0.05),前列腺体积年增长率与年龄、PSA及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20、r=0.49、r=0.20,P<0.05).高血压病程>15年及非杓型血压患者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体积年增长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病程≤15年及杓型血压患者(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病程及其血压昼夜节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均有影响.

  • 河北省任丘市老年居民脉压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红娜;颜应琳;冀瑞俊;于凯;王拥军;李芳;高素颖;何艳

    目的 了解河北省任丘市老年居民脉压情况,并探讨脉压过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经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年龄60~70岁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体格检测及实验室检查,共筛查5010例,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脉压过宽的相关因素.结果 任丘市老年居民脉压过宽者为3172例(63.3%),校正危险因素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2,95%CI:1.070~1.114,P=0.000)、空腹血糖(OR=1.208,95%CI:1.148~1.271,P=0.000)、高血压(OR=2.108,95% CI:1.855~2.396,P=0.000)、脑血管病(OR=1.229,95%CI:1.032~1.464,P=0.021)、体质量指数(OR=1.048,95%CI:1.025~1.071,P=0.000)是脉压过宽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率、居住城区、初中及以上文化是其保护因素(P<0.01).结论 河北省任丘市老年居民脉压过宽的比例高,影响因素较多,对于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空腹血糖偏高、肥胖、非城区及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应重视对脉压的监测和合理控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相关关系研究

    作者:丁存涛;李静;诸国华;孙希鹏;周亚群;华琦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1例,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7例和尿酸正常组154例.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肌酐、空腹血糖、TG、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高血糖及高TG血症比例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血糖及TG与血尿酸呈正相关,而HDL-C与血尿酸呈负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OR=1.080,95%CI:1.035~1.127,P=0.000)和TG(OR=1.472,95%CI:1.021~2.122,P=0.038)是血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密切相关,其中腰围和TG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低营养状态对β淀粉样蛋白显像阳性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作者:王桂红;陈谦;赵晓斌;赵惠卿;卢林龙;马凌燕;周筠;艾林;冯涛

    目的 探讨营养学指标对β-淀粉样蛋白(Aβ)显像阳性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变性病科记忆痴呆门诊就诊的AD患者40例作为AD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示踪剂为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及11C标记的匹兹堡化合物B,以确定符合AD的病理改变.另外选同期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认知正常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D的影响因素.结果 AD组血清总蛋白[(69.23±3.28)g/Lvs (72.49±5.44)g/L]、维生素B12[(415.76±192.71)ng/L vs (545.24±316.86) ng/L]及体质量指数[(22.77±2.70)kg/m2 vs (24.67±3.59)kg/m2]均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P<0.01).在校正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及血管危险因素后,较低水平的血清总蛋白(OR=0.846,P=0.004)、叶酸(OR=0.833,P=0.020)及体质量指数(OR=0.817,P=0.042)与AD独立相关.结论 较低水平的营养学指标可能加重AD发生与发展.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中低收入地区的中老年人应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并给予相应的膳食指导,可能对预防AD具有重要价值.

  • 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作者:杨姗姗;王建华;何耀;王义艳;吴蕾;刘淼;曾静;姚尧;姜斌;李小鹰

    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群中血脂异常及其4个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思路,纳入受试者2080例,其中脑卒中组241例,非脑卒中组1839例.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和锻炼情况以发现血脂异常及其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效应.结果 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年龄、吸烟情况和锻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校正前血脂异常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血脂正常者的1.13倍(95%CI:0.86~1.47,P=0.391);高TG血症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血脂正常者的1.51倍(95 %CI:1.15~2.00,P=0.004).女性老年人群中,高TG血症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血脂正常者的1.78倍(95%CI:1.24~2.55,P=0.002).多因素校正后,与年龄≥80岁的老年人群比较,年龄<80岁的老年人群高TG血症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高1.57倍(95%CI:1.10~2.23,P=0.012).结论 老年人群中,高TG血症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且独立于血脂异常其他3个组分存在,在女性人群和<80岁人群中表现更为显著,应加强相关人群的健康宣教和预防干预.

  • 非冠心病患者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妮潇;樊翀;梁雪;李广平;刘彤

    目的 探讨非冠心病患者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住院治疗的患者138例,根据诊断分为非房颤组88例和阵发性房颤组50例.抽取外周血并提取DNA,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测量白细胞端粒长度,标化为端粒/单基因比值,记录并比较患者基线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与非房颤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心力衰竭、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他汀类药物使用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0).阵发性房颤组白细胞端粒较非房颤组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8(0.11,0.71)vs 0.20(0.06,0.46),P=0.1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房颤无相关性(OR=1.498,95%CI:0.924~2.426,P=0.100),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等混杂变量后,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房颤无相关性(OR=0.960,95%CI:0.124~7.404,P=0.970).结论 非冠心病患者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阵发性房颤发病无相关性.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坤;蔡双兵;肖丹;郜攀;司良毅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538例,根据血压情况分为高血压组347例和对照组191例.根据高血压分级,将347例患者分高血压1级32例、高血压2级85例和高血压3级23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胱抑素C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显著增高(P<0.05),高血压3级患者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1级和高血压2级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与高血压1级比较,高血压3级患者胱抑素C明显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吸烟、BMI、肌酐、胱抑素C、NT-proBNP与高血压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吸烟史、BMI和血清胱抑素C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结论 随着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高血压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提示胱抑素C可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与肥胖的关系

    作者:文宇;吴屹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128例,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设定的亚洲人肥胖诊断标准,其中肥胖组68例,对照组60例.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血尿素、血肌酐、胱抑素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 beta-D glucosaminidase,NAG)、尿微量清蛋白及体质量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组体质量指数、NAG、胱抑素C、血尿素、血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31.70±1.80)kg/m2vs (23.95±2.00)kg/m2,(19.34±1.40)U/L vs (14.92±1.31)U/L,(0.69±0.06)mg/L vs (0.47±0.05)mg/L,(11.50±2.90)mmol/L vs (8.60±1.90) mmol/L,(159.50±10.40)μmol/L vs (148.90±10.70) μmol/L,P<0.05].肥胖组尿微量清蛋白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4% vs 46.7%,P<0.01).影响肾功能的因素有血压、脉压差、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血肌酐、NAG、胱抑素C、血尿素、尿微量清蛋白(P<0.05,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与肥胖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血磷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分析

    作者:李楠;肖海英;李春霖;李剑;卢艳慧;闫双通;刘敏燕;龚燕平;成晓玲

    目的 探讨男性血磷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各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5~6月解放军总医院常规年度体检的男性体检者477例,根据诊断分为MS组61例及非MS组416例.又根据患者血磷三分位由低到高等分,T1(0.89~1.07 mmol/L)、T2(1.08~1.19 mmol/L)、T3(1.20~1.60 mmol/L),每分位159例.分析血磷与MS及其各组分的相互关系.结果 MS组年龄、体质量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TC、TG、LDL-C、腰围明显高于非MS组,血磷、25羟维生素D及HDL-C明显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校正前和校正后血磷与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r=-0.196,P=0.000;r=-0.114,P=0.013).随血磷水平下降,T3、T2、T1的MS患病率升高(17.6% vs 11.3%vs9.4%,P=0.033),腰围、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未校正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前,MS和高血糖患病率随血磷降低有明显升高.校正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后,仅有血糖的趋势存在,T1较T3的OR值为2.563(95%CI:1.061~6.692,P=0.036).结论 较低的血磷水平与男性代谢综合征,尤其是高血糖的发病有关.

  • 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患者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作者:徐娇;喻刚连;邓月月;王羚入;周华东;符晓艳

    目的 探讨老年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帕金森病患者996例,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282例,非骨质疏松组714例,分析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的发生与人文因素、血管危险因素和血清骨代谢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组年龄、女性、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密度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Y1~5级骨质疏松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21.2±4.4)μg/L vs (53.8±3.7)μg/L,(17.2±4.2)μg/L vs (49.1±5.6)μg/L,(14.1±5.1)μg/L vs (45.6±5.3)μg/L,(13.6±4.8)μg/L vs (40.9±5.2)μg/L,(12.4±4.2)μg/L vs (39.8±5.1)μg/L,P<0.01].H-Y3级、H-Y4级和H-Y5级骨质疏松组降钙素水平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钙素水平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7,95%CI:1.19~2.23,P=0.000)、女性(OR=2.24,95%CI:1.20~2.53,P=0.000)、体质量指数(OR=2.19,95%CI:1.24~2.53,P=0.000)、维生素D(OR =2.25,95%CI:1.29~2.63,P=0.000)是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应及时治疗、适量运动、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D,以减少骨质疏松发生.

  • 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血压和血糖特点分析

    作者:黄蔚;孙颖

    目的 了解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他们在血压和血糖方面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90岁以上患者145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动脉闭塞组75例,非动脉闭塞组70例.2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脉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一般临床资料及血生化.结果 动脉闭塞组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体质量指数、服用降糖药物、降压药物比例明显高于非动脉闭塞组[88.0% vs 74.3%,48.0% vs 30.0%,(24.0±3.6)kg/m2 vs (22.3±3.9)kg/m2,54.1% vs 28.0%,86.4% vs 69.2%,P<0.05].动脉闭塞组24 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明显高于非动脉闭塞组[(133.5±15.7)mm Hg vs (127.5±14.1)mm Hg,(133.4±15.9)mm Hg vs (127.0±14.2)mm Hg,(69.5±14.4)mm Hg vs (63.7±10.6)mm Hg,1 mm Hg=0.133 kPa,P<0.05,P<0.01].结论 90岁以上人群下肢动脉闭塞症发生率明显升高.建议90岁以上人群仍需要积极控制血压以及体质量指数.

  • 老年人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作者:陈安;朱文英;许玉姣;朱方亮;何小平;徐更华

    目的 了解肥胖与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流行特点。 方法 随机抽取我市60~86岁居民健康体检资料2090例,以体质指数(BMI)作为指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和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组,分析肥胖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976例患者平均BMI、脉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BG)分别为(26.32±3.66)kg/m2、(16.28±13.21)mm Hg、(4.78±1.23)mmol/L、(1.79±1.36)mmol/L、(5.61±1.37)mmol/L,与非高血压组1114例(25.28±3.36)kg/m2、(11.37±9.39)mm Hg、(4.54±1.23) mmol/L、(1.52±1.12) mmol/L、(4.28±2.12) mmol/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71、9.880、4.450、4.975、6.770,均P<0.01);糖尿病组272例平均BMI、舒张压、脉压、TC、TG分别为(26.29±3.24)kg/m2、(82.43±10.22)mm Hg、(18.77±10.11)mm Hg、(4.85±2.05) mmol/L、(1.76±1.76)mmol/L,与非糖尿病组1818例(24.13±3.42)kg/m2、(80.38±6.87)mm Hg、(12.26±9.56)mm Hg、(4.36±1.21)mmol/L、(1.52±1.21)mmol/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80、4.266、10.395、5.588、2.851,均P<0.01);血脂正常组其收缩压、脉压与单纯高T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脂正常组其FBG与单纯高T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脂正常组其BMI、脉压、FBG与高TC和T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人体质指数的升高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具有密切关系,预防肥胖是防治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举措。

  • 低体质指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作者:雷玲;钟小宁;何志义;ZHANG Jian-quan;梁国容;DENG Jia-zhen;柳广南

    目的 探讨低体质指数(BMI)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COPD患者BMI相关的因素. 方法 选取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38例,测量身高、体质量,按BMI分为低体质量组:16例,BMI<20}正常体质量组22例,20≤BMI<26.所有患者行肺功能检查;记录吸烟指数;测6 min步行距离(6MWD);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RC)记录气促分级并评分;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和一般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生活质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瘦素、格列林的水平. 结果 低体质量组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深吸气量(IC)明显降低(P<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肺活量(VC)、大通气量(MVV)、大呼气峰值流速(PEF)均下降(P<0.05);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V/TLC)明显增高(P<0.01).低体质量组吸烟指数增加,6MWD减少(P<0.05),MRC气促评分增高(P<0.01).低体质量组SGRQ评分中活动分、影响分与总均分增高(P<0.05),SF-36量表中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减低(P<0.05).低体质量组瘦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格列林水平增高(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与BMI独立相关的因素分别是:IC、SF-36量表的精神健康和生理机能、瘦索、6MWD、吸烟指数. 结论 低BMI COPD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较正常BMI患者下降;IC与BMI关系密切,患者的精神健康、运动能力、血清瘦素水平、吸烟指数均与BMI独立相关;纠正低BMI应为COPD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同体质指数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apelin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郑毅;王勇;付研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体质指数与血浆apelin、腰臀比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41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质量组(对照组)16例、超体质量组(超重组)13例和肥胖组12例;再按心功能分为2组,心功能Ⅲ级22例,心功能Ⅳ级19例.测定各组的血浆apelin水平.同时检测体质指数、腰臀比值、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肌酸激酵、肌酸激酶同工酶、血脂、电解质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 3组腰围、臀围、腰臀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间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室间隔舒张末厚度、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度、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组与肥胖组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apelin水平为(0.48±0.15)mg/L,高于对照组[(0.18±0.15)mg/L]及超重组[(0.27±0.06)mg/L3,而超重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心功能Ⅳ级患者的apelin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的患者[(0.35±0.16)mg/L与(0.26±0.13)mg/L,P<0.05].apelin与体质指数、白细胞、肌酸激酶、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呈正相关,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影响apelin的主要因素为体质指数(β=0.672,P<0.01)、年龄(β=0.244,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1.000,P<0.01).血浆apelin水平是心功能分级的相关因素.结论 血浆apelin水平与心力衰竭的发生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愈差,其水平愈高.apelin水平升高可能是肥胖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好的标志之一,可以作为衡量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指标.

660 条记录 5/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