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类生殖辅助技术中精子伟哥在无精症中的应用

    作者:王娟;田可可;闫虹;吕玉珍

    目的 评估在人类生殖辅助技术(ART)中使用精子伟哥治疗无精子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纳入移植周期的187例无精症患者,在ART当日,按是否添加精子伟哥分组:A组(添加)133周期,其中A1新鲜精子周期73例(附睾精子31例、睾丸精子42例);A2解冻精子周期60例(附睾精子27例、睾丸精子33例);B组(未添加)54周期(附睾精子24例、睾丸精子30例);C组(对照组)55周期,均为男方严重少弱精症患者.结果 ①A组在添加精子伟哥后,精子前后质量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B组较A组、C组受精率、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明显降低(P<0.05).③添加精子伟哥后,无论新鲜还是解冻精子,TESA与PESA有相同的妊娠结局,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精症患者实施ART技术时,精液中添加精子伟哥能改善精子质量,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 两种取精方式行ICSI治疗结局的比较

    作者:黄晓卉;戴玲;王华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的精子和射出的精子行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的结局.方法:37例因梗阻性无精症或严重少弱畸精症首次要求作ICSI的夫妇,分为附睾穿刺组(9例)和射精组(28例),观察ICSI后两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结果:附睾穿刺组、射精组两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附睾取精和射精获得的精子行ICSI,其治疗结局是相似的.

  • 无精、少精男性原发不育患者细胞分子遗传研究

    作者:葛运生;张剑;曾寰;蔡美娇;陈佳燕;夏众敏;陈小露;郭奇伟;王文博,吴慧南,周裕林

    目的 通过对无精症、少精症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确定无精症、少精症男性不育患者主要遗传异常类型和频率,强调在辅助生殖技术之前常规遗传检测和遗传咨询的必要性.方法 对913例无精症、少精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AZF微缺失分析,核型分析无法确诊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荧光Q-显带分析.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16.0% (146/913)有遗传异常,包括24.6% (100/406)无精症患者和9.1% (46/507)的少精症患者;正常对照组中没有检测出性染色体异常,仅检测出1.7%常染色体异常.无精症患者中性染色体异常率为19.0% (77/406),47,XXY异常率为13.5% (55/406)远高于少精症患者中相应异常率3.6% (18/507)、2.4% (12/507);Y染色体微缺失无精症患者中检出20.0% (81/406)远高于少精症患者检出率8.9% (45/507).结论 遗传因素改变是引起无精少精、造成男性原发不育重要原因.综合运用细胞遗传、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等技术是提高男性不育患者遗传病因检出率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确定不育的原因,提供预后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指导生殖选择;同时辅助生殖技术前遗传咨询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特定PGD检测以减少遗传缺陷传给后代的风险.

  •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无精症睾丸的诊断价值

    作者:任玉波;李旭东;陈冰;解建军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对无精症睾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无精症睾丸进行了FNAC检查,同时进行了手术活检,光镜下观察针吸涂片的细胞学表现.结果 FNAC与手术活检的诊断符合率为86%.在生精上皮变化中,FNAC呈混合性改变者为64%,手术活检呈混合性改变者为42%.结论 FNAC取材广泛、所取组织代表性强,能客观地反映睾丸曲细精管上皮的变化,但不能判断曲细精管界膜和睾丸间质的变化.

  • 男性不育患者精浆锌含量的变化分析

    作者:罗胜萍;吴蓉;刘自刚

    精液锌主要来自前列腺,国外有学者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前列腺内存在对锌的主动转运机制[1],使精浆锌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浓度.精浆中含有如此丰富的锌.为探讨各类型男性不育患者精浆锌含量的变化情况,本文对精液液化异常,弱精症,少弱精症,死精症,无精症和正常生育者精浆锌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 精液生精细胞学检查与睾丸细针穿刺对无精症诊断的比较

    作者:谷振环;李环;陈一鑫;许宗革;云馨;刘睿智

    目的 探讨精液生精细胞检查对无精症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81例无精子症患者精液生精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睾丸穿刺活检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精液生精细胞学检查对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症分型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5%、95.1%.41例非梗阻性无精症中,生精阻滞阶段在精子细胞、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分别为14例、21例和6例.对同一患者精液细胞学检查与睾丸穿刺活检一致性分析中,生精细胞发育程度一致(P<0.01).结论 精液生精细胞学检查能对非梗阻性无精症诊断、分型有很高的预示性价值,但对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还需与其它指标进一步确诊.

  • 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无精少精的相关关系

    作者:叶长烂;江悦华;王捷;张中芬;吴小丽;郑霖

    目的 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无精少精的相关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15个Y染色体特异序列标签位点,以多重PCR法对广州军区总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门诊的151例男性不育患者(25例无精症、126例少精症)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AZF)检测.对照组为40例已正常生育的男性.结果 151例男性不育患者中,AZF缺失8例,总缺失率为5.3%,其中25例无精症不育患者中,AZF缺失3例,缺失率为12%;126例少精症不育患者中,AZF缺失5例,缺失率为4.0%.AZFc和AZFd为缺失热区.对照组40例正常男性均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AZF缺失是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临床上无精症、少精症患者应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 无精症病因与染色体关系分析

    作者:王强;孙淑清;刘建平;高占军;王立国

    目的探讨男性无精症病因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相互关系.方法收集 400 例男性无精症患者进行病因分类回顾性研究,对其中 100 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睾丸前因素者 18 例(占 4.5 %),睾丸性因素者 168 例(占 42.0 %),其中以克氏综合征多,睾丸后因素者 120 例(占 30.0 %),其中以先天性精囊输精管发育不良为多,特发性无精症 94 例(占 23.5 %);对其中 100 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及分析,30 例(占 30.0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其中以性染色体为主.结论无精症以先天性因素为主,性染色体异常是无精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无精症 病因 染色体
  • 阴道超声监测促排卵期卵泡发育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

    作者:赵怡璇;徐耀红;李守柔

    自20世纪以来不孕症患者随着空气和水的污染以及性病的增加而增多.不孕症的原因有多种,应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助孕治疗.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useminalation,IUI)是治疗不孕症常用、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可分为夫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AIH)及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AID).女方要输卵管通畅,至少一侧通畅,前者用于女方排卵障碍或宫颈原因或不明原因;后者用于男方极度少、弱精症或无精症或有遗传病.过去(IUI)成功率不高,自会并应用促排卵药及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后IUI周期妊娠率有所提高为17%~24%[1~2].现特分析我院优先与生殖医学中心近二年经阴道超声监测促排卵期卵泡发育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

  • 种子散治疗男性不育弱精少精35例临床观察

    作者:汪明德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笔者从1998-02~2000-2共收集有完整资料的男性不育病人53例,随机分为中药种子散颗粒剂治疗组和西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G·G)对照组,前者35例,后者18例.治疗组年龄26~41岁,对照组27~41岁,治疗组病程12~120个月,对照组17~115个月,治疗组嗜酒3例,对照组1例.治疗组有腮腺炎病史1例,输精管结扎再通术后1例.两组均剔除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睾丸发育不良及无精症.

  • 精浆Zn水平与精子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文博;王静;姚兵;邵永;刘梅

    目的:探讨精浆Zn水平与精子密度的关系.方法:567份精液包括精子密度正常组(>20×106/ml)285份,无精症患者组(精子密度为0)55份;少精症患者组(0<精子密度<20×106/ml)227份.其中,少精症患者组又可进一步分为严重少精症患者组73例(0<精子密度<5×106/ml);精子密度在(5~10)×106/ml患者组39例;精子密度在(10~20)×106/ml患者组115例.每份精液分别进行常规分析和精浆Zn水平的测定结果:严重少精症患者中,精浆锌值低于精子密度正常个体,两者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精子密度在(5~10)×106/ml和(10~20)×106/ml的患者,其精浆Zn水平尽管也低于密度正常个体,但是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无精症患者组精浆Zn水平却明显高于精子密度正常组,两者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Zn与精子密度之间的关系复杂,临床补锌要慎重.

  • 男性不育症和Galntl5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

    作者:张国铸;黄灿华;周鹏;黄文城;万强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Galntl55基因的一个突变位点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119例原发性男性不育症患者以及135名已生育的正常男性进行Galntl5基因筛查.结果:与精子形成相关的关键基因GALNTL5中1个突变位点G323A和男性不育症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Galntl5基因蛋白质编码序列区G323A可能是特发性少精症无精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临床上对原发性不孕不育患者进行GALNTL5基因突变筛查是十分必要.

  • FKBP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无精症相关研究

    作者:张国铸;黄灿华;周鹏;黄文城;万强

    目的:对Fkbp6基因的编码外显子进行突变和多态性分析,初步探讨其与原发性无精症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65例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以及96名已生育的正常男性进行了Fkbp65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序列分析.结果:基因FKBP6中1个突变位点T141G在无精症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中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特发性少精无精症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临床上对原发性不孕不育患者进行FKBP6基因突变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 126例男性无精症、少精症相关诱发因素分析

    作者:杜金明

    无精子症(简称无精症)是指射出的精液离心沉淀之后,连续3次显微镜检查无精虫,无精症约占男性不育症患者的15%~20%。少精症是指禁欲3~5 h后检查精液,精子密度小于2000万/mL。在所有不育不孕症中,男性因素占50%[1],主要原因是男性生精功能障碍,由内分泌激素紊乱、生殖道炎症、精索静脉曲张、免疫异常及理化等复杂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无精和少精,约占男性不育症的10%[2]。男性不育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引发男性无精症、少精症的相关因素,评价男性生育功能,现对2011-01~2013-12间我院接诊的126例男性无精症、少精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

    作者:滕贤麟;施金俏;郭辉;周燕霞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中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辅助助孕前提供遗传学筛选依据.方法 对150例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外周血液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 150例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14例,异常率9.3%;Y染色体微缺失16例,异常率10.7%.结论 对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可为患者在ICSI辅助助孕前提供筛选依据,避免在ICSI治疗中将遗传缺陷传递给子代,同时减少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

  • 异性骨髓移植后无精症患者Y染色体的检测

    作者:胡莹;梁先念;于建红;覃凌云;王玉明

    目的 报道异性骨髓移植后无精症患者1例,分析其Y染色体检测结果.方法 采集该患者外周血样本.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2005)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外周血及口腔黏膜拭子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检测;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生殖激素.结果 该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外周血AZF区位点均缺失,口腔黏膜拭子AZF区位点均存在;卵泡刺激素及孕酮水平升高.结论 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是精子缺陷和男性不育的主要遗传因素之一,应对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进行AZF区微缺失筛查.异性骨髓移植成功患者细胞遗传学常表现为嵌合状态,当此类无精症患者外周血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时,应同时进行体细胞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检测,为明确无精症原因提供依据.

  • 睾丸穿刺取精术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正沐;王旻;范国华;程怀瑾

    目的:探讨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睾丸穿刺取精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性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比58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在行睾丸穿刺取精术前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性功能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睾丸穿刺后3个月,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比穿刺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以及睾酮分泌指数(testosterone secretion index,TSI; TSI=TT/LH)和游离睾酮指数(free testosterone index,FTI; FTI=TT/SHBG)值在穿刺后有所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分也无显著下降.结论:睾丸穿刺取精术对患者损伤小,短期内对性功能影响不大.

  • 成功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治疗梗阻性无精症的预测因素

    作者:陈小豹(摘译);戴继灿(审校)

    为评估预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行PESA时获取精子成功率的因素,作者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9月的255例行PESA的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的资料。梗阻病因分别为108例为输精管结扎、96例为输精管结扎疏通术失败、38例为CBAVD以及13例其他病因。根据PESA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穿刺后有活动精子(活动率>1%)192例(75.3%)、极少量活动精子(活动率≤1%)24例(9.4%)、不动精子27例(10.6%)以及穿刺后未见精子12例(4.7%)。附睾穿刺见不动精子或未见精子需进一步行TESE或TESA。另外,多因素分析发现较大的睾丸体积可以独立预测较高的附睾穿刺活动精子获取率,而较大的年龄则与之相反。因此作者认为梗阻性无精症应用PESA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活动精子获取率,并且较大的睾丸体积和较小的年龄可以作为独立预测因素。

  • Mm.158494基因在白消安引起的无精子症小鼠中的表达

    作者:唐爱发;周永翠;余振东;江智茂;桂耀庭;秦达念;蔡志明

    目的 建立一个小鼠无精子症模型,并探讨Mm.158494基因在无精子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无精子症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睾丸生精小管结构的变化.筛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睾丸特异性新基因,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该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RT-PCR分析该基因在无精子症小鼠睾丸中的表达.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m.158494基因cDNA序列全长1046bp,含有762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5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9.432kDa的蛋白质.小鼠无精子症模型中微弱表达Mm.158494基因.结论 Mm.158494基因在无精子症中表达明显降低,提示该基因可能在精子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陈锐;江专新;黄健;覃云凌;于建红;王晓东;王宝红;董彪;刘家钦;沈明

    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为1%,占男性不育的5%~20%[1]。无精子症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 OA)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OA是指患者睾丸有正常的生精功能,由于先天性因素以及感染、医源性损伤等后天因素导致输精管道梗阻,使精子无法进入精液中。目前绝育而施行输精管结扎术导致OA的患者有6%~10%因各种原因(再婚、子女夭折等)需恢复生育能力[2,3]。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28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精道梗阻患者行输精管-附睾管显微吻合术(microsurgical vasoepididymostomy, MVE)或输精管-输精管显微吻合术(microsurgical vasovasostomy, MVV)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的复通率及配偶受孕率来评价本治疗方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64 条记录 3/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