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科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分析医院外科发生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普外科治疗的患者96例,其中发生感染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无感染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比较分析外科发生感染的诱因。结果:两组的年龄、手术时间、体重、失血量、病房人数、切口大小、是否患有糖尿病、心理准确情况、手术季节、备皮至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长患者、手术时间长、缺少心理准备、备皮至手术时间长、体重过大是造成感染的因素。结论:普外科患者发生感染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对于感染患者应积极分析感染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乡镇卫生院外科感染及抗生素合理应用探讨
目的: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文章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特点,归纳分析乡镇卫生院外科感染类型和特点,明确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指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结果:制定出作者所在卫生;院抗生素管理与使用原则;结论:使用抗生素必须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磷霉素钠杯有奖征文二等奖磷霉素钠治疗外科感染58例分析
目的:观察磷霉素钠治疗各种外科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磷霉素钠对各种外科感染治疗效果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似,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在治疗外科感染中广泛应用.
-
复方新诺明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体会
复方新诺明是由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按5:1比例制成,临床常用于上述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外科感染等疾病.不良反应
-
外科感染因素的控制
充分引流脓肿是外科感染常见的表现形式.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在于建立脓腔与体外的通道,将脓液引流出体外,同时冲洗脓腔,使之缩小并消灭.对外科医生来说,要尽量克服开腹手术的冲动,特别是对危重患者.
-
外科感染的分类、诊断及防治原则
非特异性感染此类感染是非特异性致病菌侵犯机体后,在局部引起急性炎症反应.病理变化特点:致病菌侵入组织并繁殖,产生多种酶与毒素,可以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以及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等,导致炎症介质的生成,引起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和吞噬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发挥吞噬作用,单核-巨噬细胞通过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协助炎症及吞噬过程.炎症反应的作用是使入侵微生物局限化并终被清除,同时引发效应症状.
-
全身性外科感染
导致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原因是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和(或)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它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如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静脉导管感染:静脉留置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不慎或留置时间过长而污染,很易成为病原菌直接侵人血液的途径.如形成感染灶,可成为不断播散病菌或毒素的来源.肠源性感染:肠道是人体中大的"储菌所"和"内毒素库".健康情况下,肠黏膜有严密的屏障功能.在严重创伤等危重的病人,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或衰竭时,肠内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经肠道移位而导致肠源性感染.
-
研究生外科感染的认知培养
外科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刚进入外科学习的研究生往往对于外科感染认识不足,无菌意识淡薄,所以加强研究生对外科感染的重视程度迫在眉睫。针对外科感染的认知培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病案分析加强外科感染的意识,通过研究生自己制作PPT分析感染原因,通过病案教学讨论增加研究生积极性,通过对模拟病案进行治疗规划设计训练临床思维;二是严格要求手术无菌原则,对基本技能严格把关,提高临床能力,开展外科感染基础研究加强对无菌原则的认知;三是加强研究生对术后管理的重视,夯实外科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判断能力。
-
HPLC测定黄藤素片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
黄藤素片为防己科植物黄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的干燥藤茎中提取的生物碱一黄藤素(C21 H22NO4·HCl)所制成的片剂,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结膜炎.1977年版药典[1]上收载该品种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重量法,该法耗时长,不利于生产控制.
-
住院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环节及护理
切口感染(infection of incisional wound)是外科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1],所增加的医疗费用难以估计.尽管抗菌术,灭菌术和抗菌药物已被广泛使用,但是直到今天外科感染并没有被控制.在美国,每年有23000万例次病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仍有4%约92万例次发生外科手术切口感染[2].据报道,我国一妇儿医院,因消毒液配制不当,致使168例病人发生切口感染,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3].医院感染严重威胁住院病人的身心健康和预后,目前已成为疾病防治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对我院2002~2003年住院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住院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
手术切口感染的新途径及对策
手术感染是外科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内容,而各类切口感染率又是评估一个手术科室的主要指标,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新项目也不断开展,新的手术仪器、用品也在不断问世,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也导致了外科感染致病菌的变化,切口感染因素也有了新的途径.我们只有在工作中及时发现这些导致切口感染的新途径,及时加以有效控制,才能及早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
CO2激光扩束照射治疗小腿慢性溃疡45例
资料:本组45例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10个月至58岁。外科感染所致皮肤溃疡11例 ,各种损伤导致皮肤溃疡34例。溃疡面积为3~12.5 cm2。 方法:CO2激光机,输出功率15~35 W,扩束照射,照射距离为30~50 cm,每日照射1 次,每次5~10 min,10次为1个疗程。若病情需要,间隔1周后继续第2个疗程。 结果:治愈(新生表皮完全覆盖创面)41例,治愈率为91.1%,有效(溃疡面积缩小,但未被 新生表皮完全覆盖)4例,总有效率100%。
-
实时定量PCR快速检测外科发热患者血中白念珠菌载量的方法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PCR(RQ-PCR)快速检测血中自念珠菌(Gandiad albicans)载量的方法,并对可能存在肠屏障损伤和肠道菌移位的外科发热患者标本进行检测.方法 基于白念珠菌基因组单拷贝基因NAG1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并制备质粒做标准品;用QIAamp(R) DNA Blood Mini Kit试剂盒提取白念珠菌基因组DNA;建立20μl TaqMan探针RQ-PCR反应体系;对74份外科发热患者临床标本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好;标准曲线R2 值0.9918~0.9985,扩增效率0.88~1.027,检测限为100 拷贝/μl上机检测液(即约1.1×103 cfu/ml全血),仪器检测灵敏度为97.46%,特异度为100%,平均准确性为(99.64±2.08)%,批内及批间重复性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4.76±2.64)%和(17.85±3.53)%;血标本中白念珠菌基因组平均提取效率为(88.60±5.73)%,提取效率平均变异系数为(11.70±5.36)%;标本于-20℃存放3、6个月后和0时间点定量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67);74份外科发热患者血中白念珠菌的阳性率为2.7%,高含量约为4.42×103 cfu/ml.结论 RQ-PCR可以快速、灵敏、特异地定量检测血标本中白念珠菌,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日常检验.少数外科发热患者周围血中存在白念珠菌.
-
通用真菌引物和探针检测人全血标本中侵袭性真菌DNA载量的方法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PCR(RQ-PCR)以真菌通用引物和探针快速准确检测人全血标本中侵袭性真菌DNA载量的方法,并与细菌相鉴别及进行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临床常见的真菌基因组多拷贝基因5.8S rDNA作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通用真菌引物和TaqMan探针,采用QIAamp(R)血液DNA小提试剂盒提取多种致病真菌基因组DNA,建立20μl RQ-PCR反应体系,对含有不同载量致病真菌的模拟人全血标本和71份外科发热患者全血标本进行侵袭性真菌基因组的定量检测.结果 本方法的特异性良好,检测限为101拷贝/μl上机待测液(即约105拷贝/ml全血);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5%和97.6%,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别为98.7%和92.0%;标准曲线R2在0.9931~ 0.9977;批内及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0.4±4.0)%和(27.9±2.0)%;人血标本中真菌基因组DNA平均回收率为(91.0±7.6)%,相对回收率平均变异系数为(14.9±4.0)%.71份外科发热患者血标本中未检测出侵袭性真菌基因组.结论 RQ-PCR可以借通用真菌引物和TaqMan探针快速、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人血标本中侵袭性真菌DNA的载量并可与细菌相鉴别,且有着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外科发热患者血中侵袭性真菌基因组的存在率可能很低.
-
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全血标本中烟曲霉基因组载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PCR(RQ-PCR)快速检测人全血标本中烟曲霉基因组载量的方法及进行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基于烟曲霉多拷贝基因ITS1-5.8S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用QIAamp(R)DNA Blood Mini Kit提取烟曲霉基因组DNA,建立20μl RQ-PCR反应体系,对含有不同载量烟曲霉基因组的模拟人全血标本和66份外科发热患者全血标本进行烟曲霉基因组的定量检测.结果 检测限为10-1基因组/μl上机待测液(即约78 CFU/ml全血);检测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4.25%和99.04%,阳性预告值和阴件预告值分别为97.63%和97.62%;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67±13.19)%;批内及批间平均重复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2.38±1.53)%和(16.27±2.72)%;人血标本中烟曲霉基因组平均回收率为(107.81±25.92)%,回收率平均变异系数为(26.24±5.62)%.66份外科发热患者血标本中未检测出烟曲霉基因组.结论 RQ-PCR可以快速、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人血标本中烟曲霉基因组的载量,且有着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本研究外科发热患者血中未检测到烟曲霉基因组.
-
外科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外科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1年1~12月医院外科送检的感染患者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结果 细菌分布中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耐药分别高达97.8%和97.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耐药分别高达93.2%和92.4%,它们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无耐药;细菌分布中革兰阴性杆菌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3.4%、15.6%和10.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达55.5%,呈现多药耐药性.结论 根据对外科感染患者细菌构成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及时选用敏感药物,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第七届亚洲儿科感染性疾病会议通知
为了促进亚洲,尤其是我国儿科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全球儿童感染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华医学儿科学分会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将联合主办第七届亚洲儿科感染性疾病会议(7th ACPID),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2002年亚洲儿科感染疾病学会(ASPID)成立,当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ACPID会议。如今,ACPID已成为亚太地区儿科领域具权威性与代表性的学术平台之一,每届均有超过千人以上专家学者与会,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学术影响不断提升。预计将有2000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同道参与本届盛会。第七届ACPID以“拯救孩子于感染,得益更多(Save Children from Infections,Save More)”为主题,安排近50场学术议程,包含儿科感染专业常见问题,并增加了疫苗专题,以及与感染有关的其它专业的热点,如ENT感染、皮肤感染、外科感染、感染与肿瘤、感染与哮喘等,既有临床和流行病学讲座,又有实验室与基础医学研究内容。大会更将邀请著名专家作专题发言和讲座,并安排有论文交流、壁报展示与卫星会议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会议还将增设青年优秀论文奖,欢迎国内儿科医师踊跃投搞并参加会议。征文要求、截止日期、会议日程、注册、住宿和讲者等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会议网站http://www.acpid2014.org/。 -
第七届亚洲儿科感染性疾病会议通知
为了促进亚洲,尤其是我国儿科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全球儿童感染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华医学儿科学分会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将联合主办第七届亚洲儿科感染性疾病会议(7th ACPID),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2002年亚洲儿科感染疾病学会(ASPID)成立,当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ACPID会议。如今,ACPID已成为亚太地区儿科领域具权威性与代表性的学术平台之一,每届均有超过千人以上专家学者与会,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学术影响不断提升。预计将有2000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同道参与本届盛会。第七届ACPID以“拯救孩子于感染,得益更多(Save Children from Infections,Save More)”为主题,安排近50场学术议程,包含儿科感染专业常见问题,并增加了疫苗专题,以及与感染有关的其它专业的热点,如ENT感染、皮肤感染、外科感染、感染与肿瘤、感染与哮喘等,既有临床和流行病学讲座,又有实验室与基础医学研究内容。大会更将邀请著名专家作专题发言和讲座,并安排有论文交流、壁报展示与卫星会议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会议还将增设青年优秀论文奖,欢迎国内儿科医师踊跃投搞并参加会议。征文要求、截止日期、会议日程、注册、住宿和讲者等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会议网站http://www.acpid2014.org/。 -
对国际上有关全身性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的一些看法
2001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危重病医学会、美国外科感染学会对1991年ACCP/SCCM提出的全身性感染及相关术语的定义与诊断标准进行重新评估,终形成共识文件[1],后又于2004年3月颁布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2].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的颁布有助于全身性感染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该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存在一些瑕疵和自相矛盾的地方,现指出并谈谈笔者的看法,供同道们参考.
-
外科感染防治-进展与展望,问题与对策
感染始终是困扰着外科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新世纪开始之际,就外科感染问题回顾过去,认清现状,展望未来,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