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世君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100例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入院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检查,并在 DTI -FA 图上取 FA 值。对患者在入院时及4周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FMMS 评分)。结果:A 组共21例患者 DTI 及 DTT 显示皮质脊髓束(CST)完整。B 组共40例患者,DTI 及 DTT 显示皮质脊髓束保持完整,但是受到挤压推移的31例,显示 CST 部分损害的9例,康复组治疗前后FMMS 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未康复组发病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C 组39例 DTT 及 DTI 均显示 CST 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大部分破坏,康复治疗前后 FMM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差,未康复组发病前后 FMM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TI 可以很好地预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DTI结合 DTT 能够对脑卒中病灶对纤维束的损害准确定位,定量。

  • 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重建儿童胼胝体压部纤维束

    作者:邹松;沈东挥;罗晓捷

    目的 探讨儿童胼胝体压部纤维束发育规律.方法 120名健康儿童(年龄5d~14岁)分为5组,≤1岁为第1组(22名),>1岁~3岁为第2组(20名),>3岁~6岁为第3组(22名),>6岁~10岁为第4组(30名),>10岁~14岁为第5组(26名).分别行脑部常规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婴幼儿、学龄期儿童和青春发育期儿童胼胝体压部纤维束的密度分别为432(256~512)、580(355~710)和754(580~900).结论 儿童白质纤维束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娜娜;徐建民;王仲朴;李大胜;于卫永

    脑出血是常见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本文主要讨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以及它的局限性及前景展望.

  • 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部分各向异性值均值的影响

    作者:高连军;孙迎春;李建军;白帆;李鹏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部分各向异性值(FA)均值的影响。方法将48只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用NYU打击器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实验组(n=32)。对照组不进行电针刺激。实验组采用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并结合局部电刺激。实验组又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实验1组3 d时开始电针刺激,实验2组2周时开始电针刺激。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周、2周和4周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于造模后2~4 h、3 d及治疗后4周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测,测量脊髓损伤区域及正常区域的FA均值,分析比较电针治疗不同时间间BBB评分及FA均值的变化。并通过DTT观察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后纤维束的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1周各组间BBB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4周实验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第2周和第4周,实验1组显著高于实验2组(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2~4 h和3 d各组间FA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4周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1组优于实验2组(P<0.05)。各组在伤后2~4 h和治疗后4周的DTT清晰显示,实验组纤维束修复程度均好于对照组。结论脊髓损伤后电针刺激介入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镜像治疗康复后大脑再塑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晓钰;桑德春;王丽华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镜像治疗康复后大脑再塑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且脑梗死发生于3天内的中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年龄分为三组,第Ⅰ组20例,年龄45-54岁,第Ⅱ组20例,年龄55-64岁,第Ⅲ组20例,年龄65-75岁;均采用镜像治疗,连续治疗6周;NIHSS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FMA对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第Ⅰ、Ⅱ、Ⅲ组治疗前梗死灶部分各向异性(FA)值分别为(0.43±0.09)、(0.40±0.05)、(0.33±0.07),明显低于对应侧正常脑组织FA值(P<0.05),经过6周镜像治疗后第Ⅰ、Ⅱ、Ⅲ组梗死灶FA值分别为(0.48±0.04)、(0.44±0.02)、(0.40±0.05),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FA值降低;各组治疗后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1);DTT中CST分为1级(完整)和2级(受压或移位)两级,同组同CST分级的患者,治疗6周后其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各组CST 2级的NISHH评分明显高于CST 1级(P<0.05).结论:DTT可直观地显现梗死病灶与纤维束走行之间的关系,可对神经损伤情况进行判定,结合镜像治疗利于患者康复.

  • 大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何光武;刘源香;沈天真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一种新近应用于临床的具有无创伤性优点的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可以定量分析大脑的微细结构,如可定量分析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弥散特征,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 面神经结构与功能可视化技术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张玉海;邹元杰;刘翔;章文斌;张锐;陈永严;黄庆玖;肖朝勇;刘文

    目的 术前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行面神经成像,术中联合面神经肌电图监测,实现面神经结构与功能的可视化,探讨其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的意义.方法 选取15例大型听神经瘤(内听道外大径≥30 mm)病例,术前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显示肿瘤侧面神经,术中行面神经动态、主动刺激肌电图监测,并在术中验证术前面神经定位准确与否,术后定期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 13例面神经可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显示,其中7例面神经位于肿瘤前中1/3,3例位于肿瘤前下1/3,2例位于肿瘤前上1/3,1例位于肿瘤下极,术前定位结果与术中所见吻合率为100%.11例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术中面神经动态肌电图监测可提示面神经牵拉或挤压、定位面神经,主动刺激肌电图监测有助于确认可疑组织是否为面神经、证实面神经完整性.所有病例面神经均解剖保留.术后随访4 ~ 18个月,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 Ⅰ级8例,Ⅱ级6例,Ⅳ级1例.结论 通过面神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和术中电生理监测等面神经结构和功能可视化技术,有助于术中定位和保护面神经,提高大型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率.

  • 弥散张量及纤维束成像在累及脑干肿瘤评估内侧丘系的研究

    作者:郭翠萍;张雪林;陈志平;时胜利;陈琬;吕晓飞;韩路军;熊伟

    目的 探讨磁共振DTI及DTT技术在累及脑干肿瘤手术中评估内侧丘系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累及脑干肿瘤患者,肿瘤位于脑干或脑干周边,所有肿瘤均对脑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男14例,女11例,年龄4 ~59岁,平均23.7岁;另收集25例健康对照组,年龄6 ~58岁,平均24.7岁,所有患者及健康对照均行DTI扫描.结果 DTI及D'TT技术能用于累及脑干肿瘤内侧丘系的损伤分级,所有病变与内侧丘系的位置关系均得到很好显示,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术前8例评级为中度缺失的患者,5例术后评级为轻度缺失,术前6例评级为轻度缺失的患者,4例术后评级为无缺失.结论 DTI及DTT技术能直观显示脑干内侧丘系与肿瘤的位置关系,对术中保护内侧丘系及术后评估纤维束的恢复情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BOLD-fMRI和DTT联合在脑重要功能区及结构回避中的应用

    作者:鲁毅;孙学进

    颅内肿瘤切除范围的选择,一直是神经外科关心的问题.因此在制定颅内肿瘤切除的方案时,不仅要大限度切除肿瘤,还要注意术中尽量避免脑的重要功能区及相关白质纤维束的损伤,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大多教手术还是在CT、常规MRI的基础上根据解剖的脑功能区定位制定手术方案,并在术中结合直接皮质刺激技术进行,因此在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功能MRI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与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成像的联合应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方法.由于二者的联合应用不仅能显示出大脑重要功能激活区在病理情况下的移位或改变,同时还能显示肿瘤与重要功能区和白质纤维束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结合DTT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克君;李毅毅;郑定柯;胡栋;陈新坚;谢乙团;姚晓腾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结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结合DTT治疗19例(A组)、单纯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治疗32例(B组)、普通穿刺外引流治疗27例(C组),分析三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再发出血率及NHI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A组与B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HISS评分优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少于C组(P<0.05),治疗后NHISS评分优于C组(P<0.05);B组住院时间少于C组(P<0.05),治疗后NHISS评分优于C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神经功能恢复好,结合DTT的立体定向穿刺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 功能神经导航DTI技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血肿清除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评价

    作者:王忠;苏宁;张瑞剑;吴日乐;张义松;张晓军;王俊青

    目的 评价功能神经导航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I)技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血肿清除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 4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ICH)患者随机分为显微手术组(21例)和药物治疗组(20例),手术组发病后1~3d内均行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1d复查头颅CT,药物治疗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如镇静、止血、脱水等治疗.所有患者在发病后2周应用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均行全脑扩散张量成像(DTI);分别确定显微手术组血肿侧和对侧CST在内囊、大脑脚分数各向异性(FA)值,然后与药物治疗组比较.结果 术后第二天常规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在80% 以上,显微手术组显示患侧CST在内囊、大脑脚FA值分别为(0.526±0.046)和(0.532±0.044),药物治疗组,FA值分别为(0.443±0.069)和(0.456±0.059).血肿清除2周后手术组内囊及大脑脚的FA值显著增加,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表明,显微手术在基底节区血肿清除后增加FA值,并减少对内囊及CST损伤破坏.被压迫移位的CST大部分复位.结论 通过功能神经导航DTI技术可以观察到脑出血患者CST的形态的变化及FA值的变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有效减少CST的损伤,可以使被压迫和移位的CST恢复到正常位置,功能神经导航DTI技术可以作为评价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显微血肿清除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方法.

  • 大脑白质纤维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初步研究

    作者:何光武;沈天真;陈星荣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研究大脑主要白质纤维束的正常形状、结构及脑内肿瘤所导致的异常改变.方法分别对10名正常志愿者(男5例,女5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40.9岁)和28例颅内肿瘤患者(男9例,女19例,年龄11岁~77岁,平均43.0岁)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将所得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影像计算和分析实验室所研制的软件:Volume-one1.56和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 1.5(dTV) 进行大脑白质纤维束成像.结果本研究成功的在活体显示大脑主要的白质纤维束,联络纤维有弓状纤维、扣带束、上纵束、下纵束和下额枕束;投射纤维则主要显示皮质脊髓束;连合纤维主要是胼胝体.颅内肿瘤累及的白质纤维束有弓状纤维、上纵束、下纵束、扣带束、皮质脊髓束、外囊、视放射和胼胝体.白质纤维束的异常改变分为4个类型:破坏+浸润7例、破坏+移位10例、浸润+移位3例、移位8例.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正常人大脑的主要白质纤维束、颅内肿瘤所造成的白质纤维的异常改变,为白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一新的的广阔领域.

  • 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评价脑梗死预后的价值初探

    作者:孙春锋;陆健;缪小芬;程斌;姜吉锋;丁丁;陈莹

    平面回波技术(echo plannar imaging,EPI)的出现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能力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EPI技术的MR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对评价脑梗死预后的价值.

  •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外科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黄秀模;唐太松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fMRI)与MRI的图像融合可以对脑进行功能区定位,明确病灶及邻近的脑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为脑外科手术计划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用fMRI与MRI的融合图像引导手术避开关键的脑功能区组织,提高病灶的完整切除率并大限度地保护重要脑功能区,取得提高疗效、降低手术风险、降低致残率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满意效果.

  • 磁共振DTI及DTT在胶质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洋;赵庆雪;周宏伟;兰文婧;王静;武薇;谷艳英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判断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的价值及胶质瘤与脑白质结构间关系,观察纤维束受损情况,为制定胶质瘤手术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31例不同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15例,高级别胶质瘤16例)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分别绘制FA图、DEC图并重建弥散张量纤维素成橡(DTT)图.选择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及水肿边缘作为感兴趣区,分别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相应感兴趣区内的rFA值,并观察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柬的改变.结果: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rFA值均表现出实质部分(低级别组0.428±0.078,高级别组0.366±0.055)、瘤周水肿(低级别组0.578±0.120,高级别组0.458±0.158)、水肿边缘(低级别组0.834±0.074,高级别组0.676±0.138)的顺序递增的趋势.高级别胶质瘤组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和水肿边缘的rFA值均较低级别胶质瘤组明显降低(P<0.05).在FA图中各级别胶质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信号.DEC图中病变区颜色黯淡混杂、纤维束整体形态异常.在DTT图中低级别胶质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12/15),少数表现为受压、偏移(3/15);高级别胶质瘤中,纤维柬多呈现明显的变形移位,多数表现为纤维束明显中断、稀疏(13/16);少数表现为纤维束全部或大部分中断(2/16);1例主要表现为受压移位.结论:DTI能够在术前评价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细胞侵袭性并能较全面地观察纤维束改变,可为胶质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效果及观察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治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孙立智;张健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意义及对于临床术前制定手术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4-05~2015-06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并得到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共42例,按高低不同级别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MRI检查及DTI检查,经后处理后得到FA值及相应DTT图。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体区比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体区的FA值小(P <0.05);②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比低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的FA值小(P <0.05);③同一肿瘤的肿瘤实体区比瘤周水肿区的FA值小(P <0.05)。④低级别胶质瘤周围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为正常或移位,高级别胶质瘤周围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为稀疏或中断。结论:FA值能够用来区分高低级别胶质瘤,而DTT图则能够为临床术前手术区域的划分提供帮助。

  • 3.0T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颅脑爆震伤的研究价值

    作者:吴朋;吕国士;韩峰;许克宁

    目的 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研究颅脑爆震伤后脑白质纤维束的形态和结构改变.方法 对30只实验兔执行颅脑爆震,炸后执行常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采用Functool2的Tensor软件包对DTI进行校准,在弥散各向异性分数(FA)图基础上对感兴趣区(ROI)重建脑白质纤维束图,解剖实验兔颅脑,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其DTT图像对照分析.结果 30只实验兔中17只炸后死亡,13只存活,其中2只存活72 h以上.白质纤维束异常改变类型分为4型:编码颜色改变2只;缺失/断裂+移位8只;稀少+缺失/断裂6只;编码颜色改变+缺失/断裂+移位14只.病理组织学检查示毛细血管破裂,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出血;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变性、坏死,神经髓鞘脱失;轴突球形成.结论 DTT能够清晰、直观显示脑白质纤维束损伤情况,尤其是脑白质纤维束微小结构、形态改变,脑白质纤维束形态改变越复杂,存活时间越短.

  •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和术中视觉诱发电位监测在视放射区病灶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鹏来;张岩松;马骏;肖朝勇;苗伟;胡新华;刘文;刘宏毅;常义

    结论术前进行DTT和神经导航规划,术中实时导航和VEP监测,可以在手术中有效地保护视放射,避免术后出现视觉功能障碍.

  • 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孙伟;钱忠心;刘卫东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I)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皮质脊髓束(CST)的损伤,探讨DTI在HICH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HICH患者(壳核8例,丘脑7例,混合型1例)患者分别于入院时(7 d内)和发病后3个月进行DTI 检查,以及肌力测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用平均部分各向异性(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血肿层面周围的双侧CST,测定血肿面(患侧)/对侧面(健侧)的FA值和ADC值比率。结果 HICH患者中发病后3个月肌力较好组(肌力4~-5级)的FA值比率与肌力较差组(肌力0~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DC比值在入院时及发病后3个月都没有差别。所有FA值比率>0.8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改善和预后好。然而有1例患者虽然FA值比率不是很高,但运动功能的预后也很好,其ADC值明显升高。 CST完整的患者入院时和发病后3个月的肌力和NIHSS评分均比CST中断的患者好,发病后3个月是恢复快的阶段。结论通过DTI的FA值比率可以了解基底核区HICH患者CST的损伤情况,有助于早期预测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 弥散张量成像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刘强;卢光明;张宗军;张龙江

    目的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对脑肿瘤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DTI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MRI,BOLD-fMRI)对累及运动通路的脑肿瘤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价值. 方法 对16例累及皮层运动区及锥体束的脑肿瘤患者行fMRI及DTI检查,另以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2例患者术后复查.fMRI采用双侧交替进行的大拇指对掌运动作为任务刺激.所有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fMRI图像观察运动皮层区激活情况,DTI处理后得到FA图及DEC图,测量患侧与健侧锥体束的FA值,并行纤维束成像,用fMRI Merge 1.2软件将fMRI与DTT图像叠加. 结果 每例患者的健、患侧主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M1)、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均激活,其中12例患侧M1区信号低于健侧,3例患侧M1区信号高于健侧,1例健侧与患侧M1区信号无明显差别,11例患侧M1区信号移位,8例患者患侧SMA区及健侧M1区的激活程度比健康人增强.DTI显示患侧锥体束FA值下降,白质纤维束与脑肿瘤的关系可分为单纯移位、移位伴破坏和单纯破坏3种类型.fMRI与DTT联合应用可显示肿瘤、皮层运动区及皮层下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锥体束的保留、移位与M1区的激活、移位具有一致性. 结论 联合应用fMRI与DTI可显示肿瘤、皮层运动功能区及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邻近的脑运动功能区肿瘤患者术前评估.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