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颈“低离正”性腺癌1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有志;陈有仲

    子宫颈"低离正"性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cnocarcinoma,MDA)较少见,由于腺体形态似良性故又称恶性腺瘤[1](adenomamaligium),病理组织学改变轻微,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临床表现恶性度高,转移快,疗效及预后差.笔者报道18例临床病理分析.

  • 宫颈细胞学筛查中非典型腺细胞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贾艳芳;岳天孚

    非典型腺细胞(AGC)是2001年Bethesda系统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一种新的细胞分类,其进一步分为非其他特定类型、倾向于肿瘤性、宫颈内膜原位腺癌和腺癌4类,倾向于肿瘤性类型发生癌及癌前病变的几率远较非其他特定类型大.诊断为非其他特定类型AGC或倾向于肿瘤性AGC的患者需行阴道镜检查、宫颈管搔刮,如患者年龄>35岁还需行子宫内膜活检.若以上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则每3~6个月行1次细胞学监测,直到连续3次结果正常就转入常规筛查:若以上结果有任一项为阳性,则需按照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提出的原则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对于倾向于肿瘤性AGC的患者,若其母亲已有此种诊断那么其发生癌及癌前病变的几率显著增高,所以要求行宫颈锥切和(或)其他检查.

  • 012宫颈腺癌细胞类型对治疗、预后与生存的影响

    作者:窦晓青;张师前

  • 63例宫颈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

    作者:周雷;王耕辛;曹文枫;张连郁

    目的:了解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宫颈腺癌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收治的63例宫颈腺癌进行分析,占同期宫颈癌的4.65%,并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宫颈鳞癌作为对照进行比较.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7岁,绝经后患者占55.6%.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或白带增多.其中Ⅰ期17例,Ⅱ期33例,Ⅲ期13例.20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43例采用放射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收治的宫颈腺癌占宫颈癌的比例从80年代的3.5%(38/1087)上升至90年代的7.36%(34/462),其5年总的生存率为56.9%(33/63-5),低于同期宫颈鳞癌5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50%;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6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0%,而行全宫切除的同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9.3%,但二者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宫颈肿瘤≥4cm和<4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4.3%(12/35)和60.7%(17/28)具有明显差异(P<0.05).Ⅰ、Ⅱ期5年生存率62%(31/50),而Ⅲ期5年生存率为7.7%(1/13),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宫颈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治疗方式关系密切.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宫颈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 138例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肖仲清;舒宽勇;龙生根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收治的138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首次治疗方式均为手术治疗),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38例宫颈腺癌Ⅰ~Ⅱ期患者中发生卵巢转移4例,转移率2.90%;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宫旁受侵(P<0.01)、输卵管转移(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P<0.01)与卵巢转移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GO 2009临床分期(OR=27.923)、输卵管转移(OR=133.000)与卵巢转移相关.结论:对于临床Ⅰ~Ⅱ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对于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年轻患者,在仔细评估卵巢转移高危因素后可考虑保留卵巢.

  • 宫颈腺癌双侧卵巢及大网膜转移1例

    作者:田建萍

    患者47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半月,突发性下腹疼痛3小时,1999年10月29日入院.查体:T36.6℃,P80次/分,R18次/分,BP17/10kPa,患者呈痛苦貌,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压疼明显,尤以右下腹为甚.

  • 宫颈腺癌细胞中HPV18-E7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研究

    作者:米合日尼沙·买买提;阿比丹·吐尔汗江;韩莉莉

    目的:探究宫颈腺癌细胞中HPV18-E7与上皮间质化(EMT)之间的关系.方法:针对HPV18-E7的siRNA转染入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运用Real-time PCR技术、免疫印迹实验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E7、EMT相关的标记因子的表达及定位变化;应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特异性沉默HPV18-E7表达后HeLa-SIE7细胞间连接变得疏松,细胞中E7与间质性标记物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显著下降,上皮性标记因子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增加(P<0.01);随着HeLa细胞E7表达的下调,Ecadherin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增加,间质性标记因子在细胞质内的表达随之下降.HeLa-SIE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沉默HPV18-E7表达的HeLa细胞其增殖能力也明显减弱.结论:宫颈腺癌细胞中HPV 18-E7能够引起EMT,促进肿瘤发生侵袭转移.

  • 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卵巢转移比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琬玲;刘峰;李永芬;蒋璧谦;吴秀双;苏瑾;甘泉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1月- 2010年1月62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355例,平均年龄50.5岁;腺癌270例,平均年龄49.5岁.比较宫颈鳞癌和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及患者年龄、肥胖、月经情况、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宫旁浸润、子宫内膜受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卵巢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625例患者中22例(3.5%)有卵巢转移,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 17/270,6.3%)显著高于宫颈鳞癌(5/355,1.4%,P< 0.01).41~50岁、绝经前、Ⅱb、肿瘤直径>4 cm的宫颈腺癌患者卵巢转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宫颈鳞癌.宫颈低分化腺癌卵巢转移率高于宫颈低分化鳞癌(P<0.05).子宫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与宫颈鳞癌及腺癌卵巢转移均相关,而宫旁浸润与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相关.临床分期Ⅱb期是宫颈鳞癌卵巢转移的独立显著变量,肿瘤超过4cm是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独立显著变量.[结论]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高于宫颈鳞癌,宫颈鳞癌卵巢转移发生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宫颈腺癌卵巢转移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 宫颈腺癌疾病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关怀;谷郁婷;张晶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预后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115例宫颈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以及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n=55例)和预后不良组(n=60),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测结果 和治疗方法,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总3年生存率为58.26%.相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肿瘤直径>4mm及肌层浸润深度≥1/2比例明显更高,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大幅升高,临床分期整体水平偏晚.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晚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晚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的检测联合应用

    作者:王向红;毛丽梅;李丽华

    宫颈癌在妇女的肿瘤病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已位居第2位,而且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一大杀手[1].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有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及组织中的物质,这些物质正常人体内缺乏或含量极低.通过检测其含量,协助临床对肿瘤的诊断、分析病情、指导治疗,为此我们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磷状上皮细胞癌(SCC),糖类抗原50(CA50), 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FER)、糖类抗原72-4(CA72-4)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其对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 40例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

    作者:林丽宽;游晓玲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腺癌患者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瘤病毒DNA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瘤病毒DNA作为对照,对比不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状况.结果:经染色显色,各膜条上共出现23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明显较高,P< 0.05.宫颈腺癌宫颈组织年龄>50岁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腺癌的发生紧密关联,16和18是感染中常见的基因分型.临床可根据基因检测辅助宫颈腺癌的防治.

  • CD105微血管密度、VEGF与宫颈腺癌的不同亚型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丁虹;巴彩霞

    目的:了解CD105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不同宫颈癌分型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6例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CD105微血管密度、VEGF表达情况。分析他们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在癌组织中表达大于癌周组织。CD105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肿瘤侵润发生前高密度的血管再生反应已经比较明显。高表达的CD105MVD水平与高表达的VEGF平行。

  • 宫颈腺癌1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川林;胡佐鸿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35923例组织学标本中诊断的15例宫颈腺癌,结合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在35923例组织学标本中,诊断宫颈腺癌15例,占0.04%。15宫颈腺癌中,原发性宫颈腺癌8例,占53%。继发性宫颈腺癌7例,占47%。原发性宫颈腺癌组织学亚型包括:宫颈性腺癌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绒毛管状腺型1例;继发性宫颈腺癌包括:肠型腺癌2例及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其免疫组化染色ER(+)、Vim(+)、CEA 3例(-),2例灶性(+)。结论:与宫颈鳞癌相比,宫颈腺癌少见,不易早期发现。临床及免疫组化在宫颈腺癌原发性及继发性的鉴别中有重要意义。

  • 贝伐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研究

    作者:欧鹏举;安煜致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7月就诊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宫颈癌患者9例,均为多线含铂方案化疗后复发进展的晚期宫颈腺癌。患者均经多线化疗进展后再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个周期,之后采用贝伐珠单抗(7.5 mg/kg,1次/3周)联合原化疗方案继续治疗。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3~6个周期,平均4个周期,每2个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价。观察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 KPS评分)〕、CA12-5水平、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9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7/9,其中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2例。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为6.2个月。联合化疗后KPS评分平均提高30分。9例患者CA12-5水平联合治疗前平均为312 U/ml,联合治疗2个周期后平均为138 U/ml,联合治疗4个周期后平均为46 U/ml,治疗4~9个月后CA12-5水平又逐渐增高。9例患者治疗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结论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在晚期宫颈腺癌治疗中显示了一定的疗效,用药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Ⅰb-Ⅱb期手术治疗的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及预后分析

    作者:赵晓东;张毅;邵守进

    目的探讨Ⅰb-Ⅱb期手术治疗的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32例Ⅰb-Ⅱb期手术治疗的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4例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是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但多因素分析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Cox回归提示肿瘤大小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宫颈腺癌,术中保留卵巢需要慎重.

  • 宫颈癌卵巢移位术后盆腔放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建六

    1 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的必要性宫颈癌有年轻化趋势,且由于宫颈鳞癌转移到卵巢较少, 尤其在早期患者, 卵巢转移更为少见, Sutton等报道IB期宫颈癌990例,其中鳞癌的卵巢转移率为0.5%(4/770).此外, 目前认为卵巢分泌的性腺激素与宫颈鳞癌的发生无明确关系, 保留卵巢不会对宫颈癌产生不良后果, 所以,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保留卵巢是可行的.但文献报道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的卵巢转移率可高达18.6%,因此,对此类患者应慎行卵巢移位术.

  • 宫颈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高永良

    宫颈腺癌约占宫颈肿瘤的10%~15%,其发病率似有增长之势[1].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宫颈腺癌的发生与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2],特别是与HPV18型及HPV16型有关.

  •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作者:金志军;张莺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宫颈癌可能是通过一些性传播因子引起的,其中已被广泛重视的性传播因子是病毒,尤其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目前已有100种以上的HPV型别被鉴定.依HPV致病性不同,可将其分为低危和高危两大类别.前者包括HPV-6,11,30,39,42,43,44等,可引起尖锐湿疣、扁平湿疣等良性病变,其中仅1%进展为宫颈癌;后者包括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HPV-16,18,31,33,35,45,51,52,56,58,61等型别.随着HPV检测技术的发展,几乎在100%宫颈鳞状细胞癌和70%宫颈腺癌中检测出HPV.HPV不仅在宫颈癌组织出现频率较高,而且在宫颈癌高发区人群中也有较广的分布,从而进一步表明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1~3].

  • HPV16/18感染与多肿瘤抑制基因p16在宫颈腺癌中的关系探讨

    作者:陈金石;李隆玉;李凌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感染及多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宫颈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8例宫颈腺癌组织中HPV16/18 DNA及p1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腺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48例宫颈腺癌中HPV16/18感染阳性34例,HPV16/18感染率在不同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组织学类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强阳性表达34例,宫颈腺癌在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感染阳性患者中p16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94.12%与HPV16/18感染阴性患者中p16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1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V16/18的感染与宫颈腺癌的进展无关,p16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宫颈腺癌病程进展中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有相关.p16蛋白强阳性表达可以作为宫颈腺癌筛查HPV16/18感染的一种免疫标志物.

  • 宫颈腺癌综合治疗后HRT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曾燕;贾美群;费国华;李海波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HRT)对宫颈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两种激素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其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②对24例宫颈腺癌治疗后的妇女给予HRT,通过患者主观症状的变化了解替代效果;通过阴道宫颈涂片、B超、胸片、ECT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终总结其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判断其可行性.结果:①雌二醇(E2)+孕酮(P)对Hela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P<0.05);E2+P组Hela细胞S期细胞比例下降,凋亡率上升;E2和P对人宫颈腺癌细胞ER和PR的表达无显著影响.②复发情况:研究组中复发转移占29.17%(7/24),对照组中复发转移占40.00%(8/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2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促进生长,抗凋亡作用.而P抑制其生长,诱导凋亡,P能有效抵消E2对Hela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宫颈腺癌患者的复发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与是否采用HRT关系不大.

156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