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TERC基因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彭敏;邓凯贤;王夷黎;周东华;秦艳;刘晓燕

    目的 检测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hTERC基因在宫颈腺癌中异常扩增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我院收治的15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5例患者存档的病理石蜡切片标本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同时取15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正常对照,FISH检测其病理石蜡切片标本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结果 15例腺癌患者中有4例高危HPV病毒检测阴性。FISH检测15例宫颈腺癌的石蜡标本中的3号染色体hTERC基因15例均呈阳性表达,异常扩增阳性率为100%。宫颈炎对照组中未检测到hTERC基因异常扩增,异常扩增阳性率为0%。两组hTERC基因异常扩增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hTERC基因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异常扩增,应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腺癌中hTERC基因的表达,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宫颈腺癌。

  •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

    作者:刘国炳;孙丽丽

    1 引言在已经建立宫颈癌筛查系统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大幅度下降.我国宫颈癌的病死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下降约69%,但近20多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趋向年轻化,而且宫颈腺癌类型明显增加,为宫颈癌的治疗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对宫颈癌的诊治提出规范化治疗是必要的.参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FIGO诊治指南及我国具体情况制定宫颈癌诊断与治疗规范.

  • HPV及亚型在不同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苏敏;梅全喜

    目的:探讨HPV及亚型在不同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以及HPV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92例不同组织亚型的宫颈腺癌患者以及78例正常宫颈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巢式PVR检测HPV各亚型以及不同组的阳性率,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腺癌与正常宫颈女性的HPV阳性率,HPV在不同组织亚型的分布,宫颈腺癌P16表达与HPV感染及其型别的关系以及宫颈腺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HPV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宫颈腺癌患者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女性;宫颈腺癌不同组织亚型间HPV阳性率的比较为宫颈粘液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三者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组织中HPV各亚型中以HPV16和HPV18的阳性率高,其次为合并HPV感染,且各宫颈腺癌组织亚型均以HPV16和HPV18多见,合并感染和单一感染HPV发生率在三种不同组织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P16阳性表达以2分和3分为主;而HPV阴性组中以P16阴性表达或1分阳性表达为主,两组在P16阳性表达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PV各亚型间P16阳性表达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且均以2分和3分阳性表达为主;在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上,HPV阳性率在年龄和临床分期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分化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V阳性与宫颈腺癌的组织亚型以及分化程度有关,在不同组织亚型中阳性率不同,对HPV阳性检测可指导临床诊断并治疗宫颈腺癌.

  • Ets-1、CD44V6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荣;李伟;尚培中

    目的 探讨E26 transformation specific-1 (Ets-1)、CD,V6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Ets-1、CD44V6在宫颈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ts-1在宫颈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0%、7.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4,P<0.01); CD44V6在宫颈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0%、12.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93,P<0.01).Ets-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大小、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s-1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D44V6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1).结论 Ets-1、CD44V6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呈现过表达,因而,检测两者可反映癌细胞浸润转移的风险.

  • 131例女性宫颈腺癌HPV感染基因型分布

    作者:夏林;王宏景;耿建祥;范雪梅;王志蕙;梅静;龙秀荣;徐海燕;赵雪

    目的 探讨女性宫颈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谱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131份女性宫颈腺癌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腺癌组织行23种HPV型别的测定,同时分析受检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131例女性的宫颈腺癌组织标本中检出HPV感染者82例,总的HPV感染率为62.60% (82/131),其一型感染率为33.59%,一型中主要感染型别是HPV16型(16.79%),其次为HPV18型(13.74%).阳性检出率多型HPV感染为29,01%,其中HPV16+18型和HPV16+ 58型,分别占多型感染的21.05%和7.90%,是多型感染的主要型别.结论 一型HPV16型和HPV18型及多型HPV16+18型和HPV16+58型是女性宫颈腺癌组织的主要基因型,此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适用于宫颈组织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中国女性宫颈腺癌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47例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

    作者:邹琳;兰建云;耿建祥;王旭波;李海;张昶;魏谨;韩春荣;赵雪

    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该文旨在探讨宫颈腺癌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盐城及南京地区47例宫颈腺癌及10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其宫颈腺癌及正常组织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其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47例宫颈腺癌标本中HPV阳性者44例,感染率为 93.6%(44/47);其中HPV16和(或)HPV18感染40例,感染率为85.1%(40/47);单一型别HPV感染者13例,感染率27.7%(13/47),其中HPV16型为7例,占14.9%(7/47),是主要的感染类型;混合型感染31例,占66%(31/47),其中HPV16型+18型6例,占混合型感染的19.4%(6/31),是混合型感染主要的类型.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腺癌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HPV16和HPV18感染是宫颈腺癌中常见的类型;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的适用于临床进行HPV分型检测诊断方法.

  • 免疫组化标记物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诊断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敬皓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Vim)、癌胚抗原(CEA)、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16蛋白等免疫组化标记物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A组)与宫颈腺癌(B组)患者各8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im、CEA、ER和P16蛋白表达,并比较Vim、CEA、ER三联检测与Vim、CEA、ER和P16蛋白四联检测的各项功能指标。结果 A组的Vim和ER阳性率分别为71.25%、73.75%,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EA和P16阳性率分别为73.75%、67.50%,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四联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2.43%、56.44%、71.21%,B组分别为98.62%、58.57%、74.62%,均分别高于同组三联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Vim和ER阳性表达较高,宫颈腺癌组织CEA和P16阳性表达较高,p16蛋白联合传统三联检测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 宫颈腺癌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作者:孙娟;吴青青;姚苓;马玉庆;韩吉晶;张铁娟;梁娜;孙丽娟;张普庆;王莉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特征,以及超声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宫颈腺癌患者60例,回顾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60例宫颈腺癌患者中,22例超声表现为宫颈前后径增大,宫颈回声不均匀;38例超声表现为宫颈不规则低回声或非均质回声,无明显包膜,宫颈管内膜线连续中断.结论 宫颈腺癌具有宫颈内膜连续性中断、宫颈低回声肿块等特异性的声像图特征,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宫颈腺癌的重要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PTEN、P27、TGF-β1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君;唐良萏;王彬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P27及转化生长因了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官颈腺癌,18例正常宫颈组织石蜡切片中 PTEN、P27及TGF-β1的表达.结果 43例宫颈腺痛组织PTEN、P2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9%、55.81%,均明显低于止常宫颈组织(P<0.05).VFEN、P27的阳性表达率在临床分期为Ⅱa及以上官颈腺癌组织中明显降低(P<0.01),且在高分化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官颈组(11.11%)与宫颈腺癌组(5.8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蛋白表达与官颈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颁腺癌组织中PTEN与P2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8=0.808,P<0.01),TGF-β1表达与PTEN、P27无关.结论 PTEN、P27对宫颈腺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官颈腺癌的发生及进展nr能与TGF-β1蛋白表达无关.

  • 宫颈绒毛乳头状腺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文亚玲;王彬

    近年来宫颈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约占宫颈癌的15.1%~18.5%[1],而宫颈绒毛乳头状腺癌则十分罕见,国内、外有零星的相关报道,综合分析发现:宫颈绒毛乳头状腺癌具有与其他宫颈腺癌不同的良好预后、发病年轻的特性,因此,采用保守性手术更为适宜.

  • 宫颈腺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吴蓉宜;刘莉;赵剑萍

    目的 分析总结宫颈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方法 收集并分析 22 例 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全部病例的活检标本病理切片及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切片.结果 宫颈腺癌患者年龄更年轻,就诊时多数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宫颈赘生物或包块,辅助检查均不能完全确诊,病理类型以黏液腺癌多见.结论 宫颈腺癌 预后差,受其生长位置、形态特点及现有检查手段所限,不易早期发现,需要患者医生共同努力,力争早诊早治.

  • 10年宫颈腺癌住院患者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婧;陶霞

    目的:探讨10年来宫颈腺癌住院患者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方法: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宫颈腺癌并符合研究标准的住院患者99例,回顾性分析诊断途径、肿瘤分期及细胞学、病毒筛查情况等临床特点.结果:①近10年腺癌的发病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不同时期宫颈腺癌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宫颈腺癌排在前3位的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性生活后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异常,分别占37.37%(37例)、34.34%(34例)和8.08%(8例).症状就诊组与体检就诊组比较后发现,宫颈腺癌临床分期、肿块直径、肌层浸润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③宫颈腺癌细胞学筛查仍以鳞状细胞改变为主(42.19%),HPV检测中常见型别为HPV18,占36.21%(21/58),17例(29.31%)HPV检测阴性.HPV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比较,宫颈腺癌肿块直径、肌层浸润及脉管癌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手术切缘及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腺癌发生率逐年上升,但部分宫颈腺癌患者在筛查中表现为细胞学及HPV阴性,容易被漏诊,应提高对宫颈腺癌患者筛查的关注.

  • 层粘连蛋白-5γ2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谢伟民;吴宜林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5γ2 (LN-5γ2)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16例正常宫颈组织、14例原位腺癌(AIS)组织、72例宫颈腺癌组织中LN-5γ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LN-5γ2的表达在正常宫颈和AIS组织中定位于细胞浆,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肿瘤间质.LN-5γ2在宫颈腺癌、AIS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9%和57.1%,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进行单因素分析,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脉管浸润、肌层浸润深度、间质LN-5γ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脉管浸润、肌层浸润深度、间质LN-5γ2表达是影响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5γ2表达可能与宫颈腺癌的发生机制有关,肿瘤间质LN-5γ2表达是宫颈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118例Ⅱ B~Ⅳ A期宫颈腺癌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生存情况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宋丹;孔为民;张同庆;焦思萌;陈娇;韩超;刘婷婷

    目的:探讨Ⅱ B~Ⅳ A期宫颈腺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从而探讨Ⅱ B~Ⅳ A期宫颈腺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接受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的Ⅱ B~Ⅳ A期宫颈腺癌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生存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47.5%,行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7%和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分期分层分析: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ⅡB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 B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22.2%和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组织学分级分层分析: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5年生存率G1分别为42.9%和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2分别为33.3%和55.2%,G3分别为18.2%和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均提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径线及治疗方法是影响Ⅱ B~Ⅳ A期宫颈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Ⅱ B~Ⅳ A期宫颈腺癌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相比,同步放化疗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对Ⅲ B期及组织学分级G2、G3的患者,能够提高5年生存率.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径线及治疗方法是影响Ⅱ B~Ⅳ A期宫颈腺癌预后的因素.

  • 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一琳;吴霞;狄文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的临床特征,加强对宫颈腺癌的认识.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宫颈癌患者4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为宫颈腺癌,365例为宫颈鳞癌,对其临床表现、妇科检查、诊断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两组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痛等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宫颈腺癌组妇科检查中宫颈赘生物、宫颈桶状增大、宫颈光滑、子宫增大所占比例高于宫颈鳞癌组(P<0.05);③宫颈腺癌组术前正确诊断率(69.12%)低于宫颈鳞癌组(9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病理特征比较,宫颈腺癌组肿瘤直径>4 cm、深间质浸润(>1/2肌层)、淋巴结阳性、脉管间隙浸润所占比例高于宫颈鳞癌组(P<0.05).结论:宫颈腺癌和鳞癌的临床表现没有差异性,相当比例的宫颈腺癌患者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这可能是导致术前漏诊的重要原因;宫颈腺癌术前正确诊断率较宫颈鳞癌低,存在病理高危因素的患者比例较多.

  • 人乳头瘤病毒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病学与临床

    作者:钟茜;赵霞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高居首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必要条件.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的证据已经明确,在100%宫颈鳞状细胞癌和70%宫颈腺癌中均可检出HPV,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将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 ER PR和p16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肖觉;宋容;叶学正;李进

    目的:探讨ER,PR和p16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ER,PR,p16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中ER,PR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85.29%、76.47%、23.52%;宫颈腺癌为33.33%、42.86%、80.95%,子宫内膜腺癌ER,PR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腺癌,宫颈腺癌p1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腺癌.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宫颈腺癌中3种标记差异均有显著性(ER:x2=20.78 P<0.005;PR:x2=8.32 P<0.01;p16 x2=17.24 P<0.005).结论:ER,PR,p16联合检测对鉴别子宫内膜腺癌和宫颈腺癌有一定实用价值.

  • 宫颈腺癌早期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彭聪;张小霞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早期手术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以成都某三甲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宫颈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5年生存率为74.14%,Ⅰ期患者生存率为87.50%,Ⅱ期患者为57.69%。Log-Rank 分析显示,影响宫颈腺癌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包括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盆腔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类型。结论宫颈腺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盆腔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治疗对早期宫颈腺癌患者,特别是Ⅰ期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 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NF-κBp65、P1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杰东;向丽;周铁军;孙兴旺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NF-κBp65、P1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对宫颈腺癌组织的HPV-DNA进行检测,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宫颈腺癌中NF-κBp65及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在宫颈腺癌组织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69.44%,与正常宫颈的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P16蛋白在宫颈腺癌的表达率分别为66.67%、72.22%,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腺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危型HPV感染及NF-κBp65、P16蛋白的表达均与宫颈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③高危型HPV感染与NF-κBp65、P1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6,P=-0.01;r=0.396,P=-0.017).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及NF-κBp65、P16蛋白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均密切相关,联合指标检测对临床筛查、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 宫颈原发腺癌活检与根治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

    作者:陈雪;高晓翔;魏永敬;汪兆亮;邱文鹏;刘亚

    目的 总结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宫颈活检诊断腺癌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我院收治的24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有LEEP刀活检及宫颈癌根治标本.结果 LEEP刀活检19例与根治标本诊断结果一致,符合率为79.1%(其中腺癌10例,黏液腺癌2例,腺鳞癌7例);活检高度可疑腺癌2例,根治标本后诊断腺癌;诊断结果不一致3例.结论 宫颈LEEP刀活检对术前诊断宫颈腺癌有重要意义,但因活检取材部位和标本大小的局限性,准确诊断宫颈腺癌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对一些腺体异型性及间质反应均不明显的高分化腺癌,活检诊断尤其困难.因此,充分掌握宫颈腺癌的临床表现、肉眼形态及病理特征,才能在活检标本中对宫颈腺癌作出准确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156 条记录 7/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