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颈腺性病变61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黄爱娟;李晓伟;李明珠;赵丽君;赵超;崔淑慧;任丽华;李燕燕;李静然;赵昀;王悦;王建六;魏丽惠

    目的 分析子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寻找早期发现宫颈腺癌的诊断线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61例宫颈原位腺癌和浸润性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1例患者中,按照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原位腺癌6例,Ⅰ a期6例,Ⅰb期33例,Ⅱa期9例,Ⅱb期6例,Ⅲ期1例;有症状就诊者占70.5%(43/61),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者占29.5%(18/61);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提示鳞状细胞异常或腺细胞异常者占69.2%(27/39),高危型HPV阳性率81.8% 27/33);宫颈呈结节状息肉状或桶状等改变者占80.3% (49/61),无明显改变者占19.7%(12/61).在12例原位腺癌和Ⅰ a期腺癌患者中,8例合并鳞状上皮病变,均为阴道镜下取活检发现;7例有细胞学检查结果,其中细胞学正常2例,腺细胞异常1例,鳞状上皮异常4例;阴道不规则出血2例;2例宫颈肥大;Ⅰb期腺癌及以上宫颈腺癌患者中合并鳞状上皮病变者为20.4%(10/49).结论 腺性病变伴随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概率较大,尤其是当细胞学或HPV检测异常,及时转诊阴道镜.

  • 子宫颈腺癌组织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G-1和bak的表达

    作者:陈炳锦;石一复;葛亚娟;周彩云;陈晓端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下降趋势,而宫颈腺癌发生的相对数及绝对数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的资料显示,宫颈腺癌占宫颈癌的20%[1].我们通过对宫颈腺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G-1、bak在宫颈腺癌发病中的作用.

  • 宫颈腺癌误诊3例

    作者:张文伟;吕秀花

    患者1 女性,51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年,加重20 d"于2005-07-07入本院.病史采集:不规则阴道出血1(+)年,1个月前于本院行官腔镜检查,见宫腔形态大致正常,子宫内膜增厚,呈息肉样增生,官颈口见一息肉(0.5 cm×0.3 cm).遂行诊断性刮宫术+息肉摘除术,术后摘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予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 妊娠合并宫颈腺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生秀杰;王沂峰;苏静;杨耀明;李维枢

    患者 女性,27岁,住院号:99858.因"停经3+个月,阴道排液1个月"于2005年6月30日以宫颈腺癌Ⅱa期合并妊娠16周入院.采集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3月16日,闭经35 d后有早孕反应.

  • 宫颈腺癌患者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生存情况的比较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范治军;高翠娴;徐晓颖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行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的生存情况,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宫颈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n=54)和同步放化疗组(n=6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情况,并对宫颈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理分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肿瘤直径、宫旁浸润情况、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理分级、FIGO分期、肿瘤直径、宫旁浸润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为Ⅱ~Ⅲ级、FIGO分期为ⅢA~ⅣA期、肿瘤直径﹥4 cm、有宫旁浸润、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均是宫颈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远期生存情况优于接受单纯放疗者.

  • 宫颈绒毛腺性乳头状腺癌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高航;王化丽;郭风

    1 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女,55岁.因绝经后阴道间断少量流液近1年于2013-12-09入院.既往查体:体健,孕3产1,异位妊娠保守治疗1次,人工流产1次,工具避孕.体格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老年性改变,宫颈糜烂样增生,质韧,直径约2 cm,有接触性出血,穹窿光滑,宫体后位、萎缩,活动度可,双附件区未及异常.三合诊:宫旁组织软,主骶韧带无短缩、增粗,直肠黏膜光滑.辅助检查:彩超示宫腔积液.于2013-11-30行宫颈活检,病理示宫颈绒毛腺性乳头状腺癌(villoglandular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VGPA),未见明确间质浸润.

  • 宫颈腺癌的前驱性病变

    作者:朱力;李宝珠

    近年来宫颈腺癌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宫颈腺癌的癌前病变已引起病理学者的关注.众多研究集中于癌前病变的命名、组织学特点以及分级,但其组织学标准及分级不是十分明确,以至使人们对它的认识远不如对宫颈鳞癌的癌前病变那样明确和熟悉.现将目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命名1952年Helper等[1]首先提出宫颈腺癌存在癌前病变,并描述了重度不典型性增生细胞沿着与宫颈浸润性腺癌相连接的正常宫颈腺体排列.不久以后,有学者对非典型性腺体病变进行了描述,由于它们的组织学相似于浸润性宫颈腺癌,故命名为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e,AIS),并提出每一例浸润性宫颈腺癌必然来源于原位腺癌,但这个观点当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 宫颈腺癌组织中SPAG 9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彭英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组织中精子相关抗原9(sperm associated antigen,SPAG9)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宫颈腺癌组织54例作为癌变组,同期选取2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组织中SPAG 9表达情况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癌变组组织中SPAG9表达阳性率为92.59%,对照组组织中SPAG9表达阳性率为10.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宫颈腺癌组织中SPAG 9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G9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与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具有协助诊断和靶向治疗靶点的潜能.

  • 放射线对Hela细胞TP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阎华;杨滨

    目的 探讨X线照射对Hela细胞TP酶的影响,为宫颈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宫颈腺癌Hela细胞体外培养,经2Gy、4Gy、6Gy放射线照射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收集细胞,未经照射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及RT-PCR的方法对照射前后TP酶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Hela细胞X线照射后,与对照组相比,2Gy、4Gy、6Gy三个放射组的TP酶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提高,放射后第3天都升高达高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后Hela细胞TP酶的mRNA表达,在照射后第3天迅速升高达到高峰,明显高于未经照射的对照组(P<0.05).其升高时间与ELISA测定的TP酶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基本相吻合.结论 子宫颈腺癌Hela细胞经放射线照射后TP酶蛋白水平和TP酶mRNA表达均得到了提高,为放化疗联合治疗宫颈腺癌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 乌骨藤苷晶体对人宫颈腺癌荷瘤裸鼠肿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伍锡栋;姚闵;李玉云;褚芳

    目的 研究乌骨藤苷晶体对人宫颈腺癌荷瘤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人宫颈腺癌接种裸鼠待长出实体瘤,用第三代实体瘤移植裸鼠皮下建立人宫颈腺癌裸鼠模型;用乌骨藤提取物苷晶体(Ⅰ、Ⅱ)(0.24 g/250 mL)分别给实验组裸鼠灌胃0.5 mL/只,对照组给饮用水,每日1次,连续30 d.每周测量体质量和肿瘤大小2次,30 d给药后处死小鼠,解剖,称其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评价乌骨藤提取物苷晶体(Ⅰ、Ⅱ)对裸鼠荷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乌骨藤苷晶体Ⅰ和晶体Ⅱ对人宫颈腺癌荷瘤裸鼠有抑制肿瘤作用,抑瘤率分别88.95%和66.71%,其中晶体Ⅰ和Ⅱ抑制肿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晶体Ⅰ,P <0.01;晶体Ⅱ,P<0.05).结论 乌骨藤苷晶体Ⅰ和晶体Ⅱ均有抑制人宫颈腺癌荷瘤裸鼠肿瘤的作用.

  • Ets-1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研究

    作者:高荣

    目的 探讨Ets-1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尚义县医院就诊的80例宫颈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宫颈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ts-1的表达情况.结果 Ets-1在宫颈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0%和7.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04,P <0.01);Ets-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TNM分期有关(x2=6.57,6.13,6.67,3.87,P<0.05),但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x2=1.23,0.23,P>0.05);生存分析显示,Ets-1蛋白阴性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x2 =4.18,P <0.05).结论 Ets-1在宫颈腺癌组织中过表达,其表达水平预示着患者的生存差.

  • 宫颈腺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王勤;钟美玲;曾四元;梁美蓉;江维;李凌

    目的 分析宫颈腺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为宫颈腺癌的病因学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8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与江西省都昌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426例宫颈鳞癌患者的HPV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58例宫颈腺癌患者总HPV感染率为58.5%(151/258),腺癌(非特指)、黏液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浆液性腺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52.6%(10/19)、62.6%(87/139)、52.1%(25/48)、52.2% (24/46)及80.0%(4/5),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腺癌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139例黏液腺癌中宫颈管型114例、微小偏离型14例、肠型2例、绒毛型9例,其HPV感染率分别为63.2%(72/114)、35.7%(5/14)、100.0%(2/2)、88.9%(8/9);宫颈腺癌Ⅰ、Ⅱ、Ⅲ期的HPV感染率分别为70.0%(77/110)、52.2%(47/90)、46.6%(27/58),Ⅰ期分别和Ⅱ、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 cm的宫颈腺癌中HPV检出率为69.1%(56/81),而在>4 cm的宫颈腺癌中HPV的检出率为53.7%(95/1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45岁患者宫颈腺癌HPV感染率为68.6% (94/137),>45岁患者宫颈腺癌HPV感染率为47.1%(57/121),两组比较有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426例宫颈鳞癌的HPV感染率为91.1%(388/426),与腺癌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感染相关,不同病理类型宫颈腺癌的HPV感染率相近;随临床期别上升、局部肿瘤>4 cm和年龄>45岁的宫颈腺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有降低的趋势;宫颈腺癌显著低于宫颈鳞癌的HPV感染率.

  • 宫颈透明细胞腺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作者:张振武;倪倩;都业苹

    宫颈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CCAC)是一种向内膜方向分化的癌,多见于年轻妇女,也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仅占宫颈腺癌的2%-5.4%,本文报道我院1985年-2004年诊治的12例宫颈透明细胞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的分析,以探讨该癌的组织来源及病理特点.

  • 原发宫颈腺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董静茹;潘龙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腺癌合并内膜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宫颈合并内膜浸润的腺癌进行光镜观察结合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宫颈原发腺癌表现为阴道流血和排血性液,镜下腺体密集,排列紊乱,部分呈实体巢状或筛孔状,细胞异型明显。免疫组化:CEA、P63、P53、P16阳性, ER、PR、Vimentin、bcl-2、CA125均阴性, Ki-6715%~20%。结论原发宫颈腺癌组织类型较多,主要与宫颈腺体良性病变及与邻近脏器原发同类型癌相鉴别。且宫颈腺癌的预后相对差。

  • 宫颈腺癌、子宫内膜癌误诊宫颈肌瘤1例

    作者:苏连英;徐淑华

    患者41岁,住院号:212058.因阴道大量流血10天于2001年5月24日急诊入院.既往月经不规律,经血量少,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出大量鲜血和血块并感头晕.患者24岁结婚,孕2产0,自然流产2次.查体:BP16/10kPa,P86次/分,R18次/分,T36.5℃.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应好,结膜、颜面及口唇均明显苍白.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内有暗红色血,量较多.子宫颈口开放约3指,宫颈软可见并扪至鸭卵大肿物填塞宫颈口,质硬、脆,色红,于子宫颈后唇可触及瘤蒂较粗,直径约1.5cm,触之易出血.阴道后穹隆左侧可触及黄豆大结节3个,质硬,触痛明显.

  • 宫颈腺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力

    相对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来说宫颈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比较少见,但近年来其发病率正在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于病理学家对宫颈腺癌以及癌前病变有了较好的认识,并且认识了一些少见的疑难的宫颈腺癌,另一方面有证据证实其发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1.59/10万上升到90年代的2.36/10万[1].下面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争论的焦点进行概述,以供病理和临床医生参考.

  • 宫颈腺癌及前驱病变与HPV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王志强;金玉兰

    近年来,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率下降的同时,宫颈腺癌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宫颈腺癌相关亚型及其前驱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关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宫颈腺癌的相关亚型中,大部分与HPV感染有关,只有少部分被证实与HPV的感染无关.本文以宫颈腺癌及其前驱病变与HPV关系为主线,分别从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新临床病理分类几个方面,简述近几年宫颈腺癌及其前驱病变的新研究进展.

  • 134例原发性宫颈腺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韩肖燕;郄明蓉;曹泽毅;王红静;杨开选;郑艾

    目的:研究宫颈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漏诊的现状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2006年我院收治的134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从2002年到2006年,我院共收治手术治疗的宫颈腺癌134例,其占同期住院治疗宫颈癌的比例由2002年的7.94%(15/189)上升到2006年的16.1%(43/267),呈不断增高的趋势,腺鳞癌比例由2002年的1:11.6上升到2006年的1:5.21;134例中术前误诊漏诊43例,占32.09%;多因素统计学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及淋巴-脉管浸润是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因素.结论:宫颈腺癌在宫颈癌中的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术前误诊漏诊率较高;重视宫颈管内搔刮术/锥切术对术前明确诊断其有重要意义;临床分期及淋巴-脉管浸润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 HIF-2α与VE-cadherin在宫颈腺癌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伍艳平;黄小环;龚莉;李月洁;周铁军

    目的 探究HIF-2α与VE-cadherin宫颈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0例宫颈腺癌组织和18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手术的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2α与VE-cadherin蛋白在宫颈腺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宫颈腺癌组织中HIF-2α与V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7%和65.00%,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2α和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瘤体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及其患者年龄无关(P>0.05);HIF-2α和VE-cadher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二者相关系数为0.632(P<0.05).结论 HIF-2α和VE-cadher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且VE-cadherin可能是HIF-2α的下游靶基因,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调节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 宫颈腺癌Ⅰb期患者卵巢转移情况的临床分析

    作者:卢淮武;陈浩;刘昀昀;王东雁;徐国才;林仲秋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腺癌的卵巢转移率以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宫颈腺癌卵巢是否保留的问题。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别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泉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接受广泛全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宫颈腺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共111例,其中孙逸仙纪念医院88例,泉州市妇幼保健院23例,将卵巢转移情况与各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1例宫颈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的患者中位年龄44岁。其中Ⅰb1期65例,Ⅰb2期46例。卵巢转移率为4.5%。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脉管浸润( LVSI)、淋巴结状态、间质浸润深度、宫旁组织转移、颈体交界累及情况与卵巢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LVSI(HR:47.01,95% CI:2.48~890.03,P=0.010)及淋巴结状态(HR:23.58,95%CI:1.20~463.21,P=0.038)是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腺癌Ⅰb期卵巢转移率较低,年龄≤45岁,Ⅰb1期、LSVI阴性、<1/2宫颈间质浸润、淋巴结阴性、无宫旁转移及无颈体交界累及的患者,可以考虑保留卵巢,结果有待于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156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