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作者:刘修华;聂宇;甘学文;聂中华;朱凌;梅贤忠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单侧椎间植骨及单侧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双侧cage融合对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且获得随访超过2年病例98例.根据融合方式分为A组(单侧椎间植骨及单枚cage椎间融合)和B组(双侧cage椎间融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术中失血量A组(203.5±15.2) ml;B组(405.2±17.3)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为92.8%;B组为92.6%.A组融合率为95.45%,B组为94.2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椎间高度为(11.2±1.2) mm;B组为(11.1±1.5) mm;术后2年A组为(11.0±1.2) mm;B组为(11.0±1.5) mm,两组术后椎间高度及2年后椎间高度丢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的基础上,无论单侧或双侧cage融合均能达到椎间融合率高、椎间高度丢失少、临床疗效良好的目的,但前者术中失血较少,费用相对较低.

  • 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山羊第三~第四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辉;宋跃明;段宏;刘军;于建华;任凯晶

    目的 建立山羊颈椎C3 ~ C4前路融合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生物力学评测提供新的评估方法.方法 选取1只雌性成年山羊,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脊柱疾病后,行螺旋CT扫描,得到的连续断层数据图片以DICOM格式输出,导入Materialise公司的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软件,生成表面三维图像,再通过有限元分析(ABAQUS)软件建立颈椎植入性融合器PDLLA Cage和三面皮质髂骨实体.将其组合,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力学参数,构建出PDLLA Cage和三面皮质髂骨2种颈椎C3 ~ C4融合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的生物力学测定,比较两组平均刚度及活动范围(ROM).结果 平均ROM在前屈、后伸、旋转和侧弯各向量上,PDLLA Cage组分别为2.67°、3.31°、2.53°和2.85°,自体髂骨组分别为4.14°、6.50°、4.16°和3.4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刚度在前屈、后伸和旋转3个向量上,PDLLA Cage组分别为0.38、0.30、0.40 Nm/°,自体髂骨组分别为0.24、0.15、0.24 N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的山羊颈椎C3 ~ C4融合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评价融合后的生物力学行为.

  • 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椎间融合器力学研究

    作者:张海兵;金大地;李雪生

    目的 观察碳纳米管(CNTs)、羟基磷灰石(HA)和聚乳酸(PLLA)制成的增强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力学性能.方法 将形状相同的HA/PLLA cage和CNTs/HA/PLLA椎间融合器分成a、b两组,每组12枚,4枚直接压缩为初始抗压缩力,其余植入山羊体内3、6个月后压缩.结果 A组三个不同时间的压缩力分别为:(6.54±0.36)、(4.71±0.28)、(4.12±0.17)kN;B组(8.45±0.85)、(6.76±0.72)、(6.47±0.45)KN.B组椎间融合器在各个不同时间的抗压缩力较A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NTs/HA/PLLA 椎间融合器有较强的初始力学强度,在动物体内是一种理想的腰椎融合器.

  • 零切迹锚定式颈椎间融合器在颈前路颈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解勇;董小通;王淼;段伟利;陈双辉

    目的 探讨颈前路颈椎融合手术中应用零切迹锚定式颈椎间融合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53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采用零切迹锚定式颈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颈椎融合.其中34例单个椎间盘节段、19例两个椎间盘节段.采用JOA评分法评价手术效果.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JOA评分(14.2±1.7)明显高于术前(5.7±24)(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融合器松动或异位.结论 颈前路颈椎融合术中应用零切迹锚定式颈椎间融合器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 巧用明胶海绵植入椎间融合器

    作者:步秀兰;张琴;杨燕

    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椎间融合器被用于脊柱融合术,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已作为常规手术开展,植入椎间融合器是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一项重要步骤[1]。以往临床将减压所取的椎板、棘突、关节突骨质制成米粒大小的骨粒压进融合器后直接植入目标椎间隙,但易将骨粒洒在椎间隙外,有时会将骨粒留在椎管内,需回收骨粒,既不安全且效率低下。自2013年起本科将可吸收明胶海绵裹住压入骨粒后的椎间融合器,再将椎间融合器植入目标椎间隙,经临床使用后效果满意,同时简单方便,又提高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的安全性与效率。现介绍如下。

  • ROI-C自锁式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强;罗为民;何友智;许宇霞;王永福

    目的 探讨应用ROI-C自锁式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8月应用前路减压、ROI-C自锁式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28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节段:C3/4 4例,C4/5 8例,C5/6 11例,C6/7 5例.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平均53.7(30 ~ 130)ml;手术时间平均75(55 ~ 100) min.无神经血管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28例患者平均随访13(8 ~21)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7.2±2.1提高至14.3±1.9 (P <0.05),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7.2±1.4)mmVS (5.3±1.8)mm,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X线片提示内固定无松动,椎间高度无丢失.结论 ROI-C自锁式融合器有较优异的材料及力学性能,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简化手术操作步骤、对椎前软组织无干扰的优点,早期疗效满意.

  • 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作者:苏光辉;方松清;钟华

    目的 探讨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患者35例,平均年龄59岁(49~68岁).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正侧位、动力位片和MRI或CT检查.本组患者均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滑移分度:Ⅰ°19例,Ⅱ°14例,Ⅲ°例,其中L5/S1 27例,L4/58例.均表现为下腰痛,间歇性跛行或坐骨神经症状.35例全部采用后路去椎板减压、椎问融合器(Cage)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并进行术前、术后功能和症状评分.结果 随访12~35个月,平均23个月,依据x线片和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本组患者均获骨性融合,JOA评分术前平均16.25±1.06分,术后平均24.78±1.27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优良率94.3%.结论 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 后路椎间融合器复合椎弓根钉治疗腰椎失稳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洪;朱肖奇;王大平;陈荣生;熊建义

    目的 探讨椎间融合器复合椎弓根钉在治疗腰椎失稳征中的疗效.方法 2004~2005年对于存在腰椎间不稳或术后具有不稳趋势的患者共24例采取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下腰痛评分标准好转率、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椎间融合率和术后移位等.结果 1例出现腓总神经麻痹外,半年后恢复.临床下腰痛评分标准好转优良率87.5%,椎间隙高度由术前(5.1±0.7)mm恢复至术后(9.8±1.0)m,融合率100%.未见明显移位的情况发生.结论 椎间融合器复合椎弓根是治疗和预防腰椎间失稳可选择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 RF-Ⅱ+Cag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邓展生;付三清

    目的:研究和评估RF-Ⅱ+Cage手术对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和Cage椎间融合.结果:33例中28例荻随访不小于6个月,31例达完全复位(93 9%),术后症状均消失或基本消失.28例椎间融合良好.无1例发生断钉、螺钉松动、滑脱复发及Cage移位.结论:RF-Ⅱ系统和Cage在治疗腰椎滑脱中具有协同作用,增强了脊椎固定后稳定性,提高了椎体融合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

  • 基于有限元的椎弓根螺钉结合两种材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作者:任磊;沈生军;高德东;赵宇;许勇;彭兴国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椎弓根螺钉结合两种材质椎间融合器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1名,使用螺旋CT扫描脊柱L4~L5节段,采用Mimics和Geomagic软件对CT图像进行三维模型重构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2.0建立正常L4~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INT).在此基础上,模拟两种材质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固定的模型,双侧椎弓根螺钉+Ti(钛)椎间融合器(M1),双侧椎弓根螺钉+ PEEK(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M2).对模型施加400N预载荷,运动附加力为6N·m,定义模型约束和载荷条件后,在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六种工况下计算L4~L5节段角位移及椎弓根螺钉和融合器所受应力.结果 M1,M2在各种工况的角位移均小于INT.应力实验中,M1融合器应力峰值在各种工况下均高于M2.后伸位时,M1与M2的螺钉及椎间融合器的应力峰值较其他工况小.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可以提供融合节段足够的稳定性.对于融合节段在椎弓根钉提供相同稳定性的条件下,PEEK材质融合器应力峰值均较Ti材质融合器小,PEEK材质融合器发生沉降及移位的可能性低于Ti材质融合器,所以其融合率相对较高.后伸位时所受应力较小,由此推测后伸位为较稳定的位置.

  • 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马培栋

    目的 探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69例(治疗组),与同期行腰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椎间融合术7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肢疼痛的改善情况;采用腰椎前凸角评价腰椎曲度;椎间植骨融合通过术后腰椎X线片、动力位X线片及薄层三维CT重建检查按照Suk标准判定,同时观察过伸过屈位时植入物的稳定性.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时间>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方面,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均无感染、神经根损伤及内植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植骨均获得融合或可能融合,治疗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52±1.78)分提高到(12.57±2.96)分、改善率为(76.81±7.20)%,VAS评分由术前的(4.45±1.58)分降至(1.92±0.62)分,腰椎前凸角由(28.50±16.30).变为(30.20±12.50)°;B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71±1.26)分提高到(12.31±2.85)分、改善率为(73.86±8.60)%,VAS评分由术前的(4.68±1.51)分降至(2.13±1.93)分,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27.50±15.20)°变为(23.90±13.20)°.两组同期JOA评分、改善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前凸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更好地维持腰椎前曲.结论 应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椎间融合效果,同时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能够维持腰椎前曲的优点.

  • 下床时间对椎间融合器联合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淑英;李霞;张金燕;信丽丽;李哲

    目的 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早期下床对腰椎功能恢复及腰腿痛的影响,为患者在临床中进行康复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3d佩戴腰部护具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14 d佩戴腰部护具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和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腿痛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的ODI指数在术后1和3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在术后1、3和6个月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术后3d下床可以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减轻腰腿痛,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是可行性的.

  • n-HA/PA66与PEEK cage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椎间隙重建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显宏;欧云生;蒋电明;权正学;张乐;陈鑫;胡侦明

    目的 观察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颈椎融合器(n-HA/PA66 Cage)与聚醚醚酮颈椎融合器(PEEK Cage)在颈前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椎间隙植骨重建的初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57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植骨融合钛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其中31例采用n-HA/PA66 cage,26例采用PEEK cage.术后随访包括影像学及临床疗效评价,影像学评价包括术前、术后正侧位片、动力位片观察植骨融合率、塌陷率、颈椎曲度及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情况;临床疗效采用Odom标准评定.结果 n-HA/PA66组患者6月时获得97.7%植骨融合,PEEK组融合率100%,两组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n-HA/PA66组术后颈椎丢失的角度为(2.06±1.77)°较PEEK组(2.39±1.56)°稍低,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384);n-HA/PA66组与PEEK组术后平均椎间隙丢失高度无统计学意义(0.46 ±0.52 mm,0.41 ±0.18 mm,P=.599),其中n-HA/PA66组出现l例患者1个节段塌陷,塌陷率2.3%,与PEEK组塌陷率(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72);PEEK组获得81%临床优良率对比n-HA/PA66组77%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757).结论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n-HA/PA66与PEEK cage椎间隙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初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结果均较好且相似.

  • 可扩张型腰椎椎间融合器在退行性腰椎疾病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钟波夫;徐中和;郭东明;蔡维山;严瀚

    目的:评价运用可扩张型cage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价值.方法:对74例下腰痛患者,采用可扩张型腰椎椎间融合器共融合77个椎间隙,其中L3~43例;L4~5 43例;L5~S131例.3例需行2个椎节融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1.5个月,根据JOA评分:患者疗效优59.5%,良35.1%,中5.4%.影像随访结果显示,椎间高度术前(7.8±1.5)mm,术后椎间高度(12.0±0.8)mm;未发现融合器移位.结论:可扩张型cage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有效方法,良好的手术技巧和选择合适的cage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 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单节段腰椎及其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董健文;邱奕雁;赵卫东;冯丰;戎利民

    目的 分析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对单节段腰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对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新鲜成人尸体腰椎标本6具,测定L_(4~5)不稳固定节段及其上下邻近节段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ROM,按4组顺序依次测试:A组(完整组);B组(模拟L_(4~5)不稳组);C组(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单枚cage);D组(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单枚cage). 结果 L_(4~5)节段除左侧弯外,C组与D组相比各运动方向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3~4)、L_5~S_1节段除左、右侧弯外,C组与D组相比各运动方向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对单节段腰椎在大部分运动方向上具有与双侧固定相似的即刻稳定性,邻近节段侧弯活动度较双侧固定后更少.

  • 新型组合式腰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和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丁金勇;钱莘;吴小程;田华科;刘涛;周跃

    目的:介绍新型组合式腰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原卵和构型,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聚醚醚削材料研制一种具有组合式构型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在新鲜小牛脊柱功能节段标本上测试正常组(完整状态)、椎间盘摘除组(不稳组)、自体植骨融合组、传统PEEK融合器组(与新型融合器材料大小形状相同)、新型PEEK融合器组合组(融合器在组合状态)、新型PEEK融合器分开组(融合器在分开状态)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状态下的活动角度值(Range of Motion,ROM)和压缩载荷和拔出力(分别在装载植骨,未装载植骨时.结果:(1)新型分开组与正常组、不稳组和植骨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4种状态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2)与传统融合组、新型组合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3)新型分开组左、右旋转状态与正常组和植骨组相比,P>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与传统融合组、新型组合组相比,ROM数值增大,P<0.05,有统计学差异.(4)新型融合器分开组在未植骨和植骨时的压缩载倚值大于传统融合器组、新型融合器组合组,但无统计学差异;(5)新型融合器分开组拔出力在植骨和未植骨时均低于传统融合器组和新型融合器组合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组合式腰椎间融合器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显示具有良好的植入运动稳定性和抗压缩载荷、抗拔出性能,能满足临床植入的生物力学要求,尤其是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中.

  • 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李春海;叶伟;李鉴轶;黄东生;刘尚礼;张硕凌

    目的:探讨后路椎问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全切除+Cage固定或全切除+Cage+TSRH等6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后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另外,加用TSRH内固定组后该节段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右轴向旋转运动范围分别下降至1.49±0.58,1.60±0.98,1.21±0.34,1.29±0.41,1.60±0.87,1.53±0.98(P<0.01).结论:单纯后路椎间融合器可增加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节段的稳定性,且小关节切除越少,脊柱稳定性越好.对于小关节切除太多者,可加用椎弓根内同定增加其稳定性.

  • 后路椎间融合器对不同节段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李春海;叶伟;李鉴轶;黄东生;刘尚礼;张硕凌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对L4~5、L5~S.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大载荷为10 Nm的力偶对其中L4~5、L5~S.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Cage固定等5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对于L5~S1节段,在双侧小关节内侧分别切除1/3时,后路椎间融合器能降低其前屈、右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4.70±2.50、2.32±0.99(P<0.01);切除1/2小关节时,其前屈运动范围降低,为6.02±2.15(P<0.05);但切除全部小关节时,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和左轴向旋转运动范围降低,分别为2.59±0.27、2.69±1.10、1.08±0.76、1.02±0.69(P<0.01)和1.15±0.30(P<0.05).结论: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对L4~5、L5~S.节段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对前者的稳定作用更为明显;在L5-S.节段应用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时,小关节切除不能超过1/3,否则,必须附加后路器械固定.

  • 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对腰椎节段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昌耘冰;徐达传;尹庆水;鲍侃;夏虹;赵卫东;黄文华

    目的:评价植入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SMAcage)后腰椎节段的即时稳定性.方法:8具青年男性新鲜尸体脊柱腰3、4节段标本,制成包括正常腰椎、SMAcage和其它3种不同类型椎间融合器在内的5种状态的试验模型.测试其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方向的运动范围(ROM).结果:植入SMAcage后各向ROM值分别为完整状态的66%、84%、65%和125%,在前屈和侧屈方向上较正常腰椎的稳定性明显提高(P<0.001);后伸方向一致(P=0.117);旋转方向则降低(P<0.001).与其它3种融合器的稳定性相比,在前屈、后伸方向一致(P>0.05);侧屈方向与2种方形融合器无明显差别(P=0.122),高于螺纹状融合器(P=0.004);旋转方向与螺纹状融合器一致(P=0.861),高于2种方形融合器(P<0.05).结论:SMAcage具有独特的构型和稳定机制,其生物力学稳定性高于一般螺纹状和方椎间融合器.

  • 离体安装活动式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王增星;原林;赵卫东;王柏川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植入人体后对整个脊柱力学环境的影响.方法:8例成人新鲜尸体脊柱(C2~T1)标本,保留韧带、关节囊及椎间盘,低温(-20℃)保存.测试前解冻,将C2和T1用牙托材料包埋.分4组进行测试:正常组;椎间盘摘除组;试验组;TFC组.通过施加大载荷为2.34Nm的纯扭矩,使颈椎产生三维运动.结果:在椎间盘摘除后,颈椎明显不稳;安装TFC后,颈椎在各个运动方向上运动范围呈减小趋势,手术节段的活动基本丧失,而邻近节段的活动呈增大趋势;安装新型椎间融合器后,颈椎的运动同正常状态近似,邻近椎节亦无明显变化.结论:椎间盘摘除后,颈椎在各个方向上运动加大,刚度减小,脊柱已失稳.安装TFC后,脊柱的刚度增大,且邻近椎节的运动呈增加趋势,将引起力学性能的改变.安装新型椎间融合器后,对脊柱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说明它能较好地与脊柱的力学环境相匹配.

413 条记录 16/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