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U-Spine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的疗效

    作者:安永胜;刘文涛;吕永明;李桂萍;杨晓华;李明军

    目的:探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症患者39例,对比治疗前后JOA29分评分,随访观察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5 d常规下地活动,随访8~20个月,JOA29分评分达到23.89±1.98,病变椎间隙高度与L1~2间隙比值增加为1.15±0.07,椎间孔上下直径与L1~2椎间孔比值增加为1.2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滑脱完全复位,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植骨融合良好.结论: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螺钉设计理念独特,应用简便,提拉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同时行神经周围充分减压,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 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治疗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

    作者:白利明;陈鸿辉;梁伟国;叶韶晖

    目的:探讨使用接触式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治疗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使用接触式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椎间融合率80%.结论:使用接触式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是治疗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 椎间融合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琼芳;韦爱仙

    椎间融合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我院自2000~2002年采用多孔螺纹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

    作者:莫冰峰;韦绍仁

    椎间融合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我院自2000~2002年采用多孔螺纹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治疗下腰段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患12例,平均随访20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RF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唐志宏

    目的 总结RF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RF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32例,术中利用RF系统杠杆原理使椎体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力后行置入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后随访并定期复查X片.结果 平均随访2.9年,优18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0个月内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RF能达到良好复位并提供了坚强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治能提高椎间融合率,二者联合运用,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有效和可靠的方法 .

  • 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护理

    作者:黄云英

    椎间融合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4年5月采用多孔螺纹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治疗下腰段退行性腰椎失稳症12例,平均随访18个月,疗效满意,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 椎间融合器植骨与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陈俊;施锦宇;杨稀仁;梁广权

    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行椎间融合器( Cage )植骨与椎间单纯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 Cage组)或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椎间植骨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Cage组植骨融合率为95.6%(43/45),椎间植骨组为93.0%(40/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age组JOA评分优良率为93.3%(42/45),椎间植骨组为90.7%(39/4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间,Cage组椎间隙高度丢失(0.52±0.10)mm,明显少于椎间植骨组的(2.2±0.9)mm(P<0.05)。结论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基础上采用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与椎间单纯植骨治疗相近,但术后维持椎间隙高度优于椎间单纯植骨。

  • 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朱贤康;钟家云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31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cage加节段性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28个月,优13例,良16例,可2例,手术优良率90.3%.所有患者都获得椎体间完全融合,椎间隙高度由术前平均4.3mm恢复至术后平均11.6mm,无高度丢失.并发症:硬脊膜撕裂3例,神经根损伤1例.结论:后路椎管减压,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增加稳定性,提高疗效.熟练掌握该项技术与熟悉神经解剖可减少避免相关并发症.

  • 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作者:李宁宁;肖荣驰

    目的分析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滑脱椎体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结果 23例获6个月~82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优12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3%.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可在有效解除神经受压的基础上,达到很好的复位及牢固固定,椎间融合器恢复了椎间隙高度,稳定了滑脱腰椎节段,提高融合率和融合质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

  • 自体骨块与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腰椎不稳的对比观察

    作者:蒋劲松

    目的 对比自体髂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内植物治疗腰椎滑脱、不稳的疗效.方法 对进行椎间植入椎间融合器(融合器组19例,21椎)与自体髂骨(骨块组46例,51椎)的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椎间高度变化、融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1年临床疗效优良率骨块组为71.7%(33/46),融合器组为73.7%(14/19);椎间高度丢失率骨块组为5.46%,融合器组为5.04%;融合率骨块组为92.16%,融合器组为90.5%.结论 自体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治疗中的椎间植入物,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别,在患者经济不支持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椎间融合器时,可以放心选择自体骨块,关键是患者在早期(术后两周至两个月)离床活动时,需佩戴硬质支具.

  • 提拉复位系统加单枚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23例报告

    作者:代学俊;杨开舜;姚汝斌;李绍波;关雁宇

    目的 评价提拉复位系统(spondylolisthesis reduction system,SRS)加单枚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3例腰椎滑脱患者采取全椎板减压、SRS加单枚Cage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2年,23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按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16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7%.结论 提拉复位系统加单枚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 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的中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然;陈耀辉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加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PLIF)在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治疗中的应用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椎弓根螺钉加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45例患者.4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64个月(48-75个月).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功能评分,以评价手术结果.结果 术前与术后ODI、VAS评分和终随访结果相比有明显差异,术后与终随访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别.3例不融合,融合率达92.7%.末次随访优良率85.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弓根螺钉系统加PLIF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有椎体不稳的有效、可靠的方法.

  • 联合应用SF或Steffee系统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宁金沛;庞彤;梁柱德;谭叙强;黄声乐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方法对腰椎滑脱症6例患者,采用SF及Steffee椎弓根内固定器,同时行椎间融合器(Cage)椎体融合治疗.其中,采用SF内固定器同时行Cage椎体后路融合4例,采用Steffee内固定器同时行Cage椎体后路融合2例.结果本组6例患者随诊6~24个月,平均15个月.全部达解剖复位及椎体间达骨性融合,无再滑脱现象.结论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的基础上采用椎体融合器(Cage)植入椎间隙实行椎体界面间固定,使椎间隙无塌陷,无植骨吸收,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间接扩大侧隐窝和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有利于植骨融合,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 腰椎滑脱症翻修术的策略与体会

    作者:冯灿林;关信潮;刘燕新;黎泽森;梁灿荣;刘庆浩

    目的 针对腰椎滑脱症的再手术治疗,总结出手术技巧,提出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25例腰椎滑脱症手术失败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8~78岁,平均52.6岁.9例采用后路减压、椎体复位、椎间植骨结合后外侧环形植骨,再用RF-Ⅱ系统加压内固定术;16例采用后路(少数病例结合前路)充分减压、椎体复位、BAK椎间融合器植入、立体植骨、RF-Ⅱ系统(少数病例采用其他系统)加压内固定术.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按计划成功随访,总优良率为92.0%,腰椎滑脱大部分基本复位,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予椎体复位、BAK椎间融合器植入、立体植骨、RF-Ⅱ系统加压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手术失败患者,技术规范、成熟,并发症少,实用、高效.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Cage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联合H形骨板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何斌;赵光荣;张绍伟;廖涛;向秀根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单枚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n‐HA/PA66Cage)内外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H形骨板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评估其术后影像学和功能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单枚n‐HA/PA66Cage内外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提拉复位内固定联合H形骨板重建椎管。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测量Taillard指数、椎间隙高度、滑脱角及腰椎生理前凸角,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12~21个月)。切口一期愈合。三维CT显示Cage植骨于术后9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无Cage融合器移位断裂,无椎弓根钉棒松动、断裂及滑脱再发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VAS、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Taillard指数、椎间隙高度、滑脱角及腰椎生理前凸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是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各影像学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管减压、单枚n‐HA/PA66Cage内外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H形骨板重建椎管治疗腰椎滑脱症,能提供坚强固定,复位满意,植骨融合良好,缓解疼痛,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 新型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勇;蒋电明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rhBMP-2)对山羊颈椎的融合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取30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和自体髂骨组.所有山羊均行颈3~4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切除术,分别植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rhBMF-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术后4周、12周行X线检查;术后12周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12周时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山羊颈3、4椎间均可形成骨性融合,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各项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复合rhBMP-2后使其具有骨诱导性,加快了的椎间融合速度,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材料.

  • n-HA/PA66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中期临床疗效

    作者:邓乾兴;欧云生;蒋电明;刘渤;朱勇;赵增辉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 Cage,n-HA/PA66 Cage)在颈椎病前路单、双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行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63例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n-HA/PA66 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钉板系统内固定术,颈椎单节段融合45例,双节段融合1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e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影像学评价包括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前凸角、植骨融合情况等.结果:63例患者获得30~64个月随访,平均46.9个月.平均手术出血量55.08 ml,手术时间平均为116.98 rain.术后11例患者出现短暂吞咽困难,2例患者出现颈部血肿,4例患者发生颈部轴性症状,2例患者并发C5神经根麻痹.单、双节段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单、双节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NDI均较术前改善(P<0.05).单、双节段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前凸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其中2例单节段出现融合器下沉,1例双节段出现融合器下沉,融合器下沉率4.76%,96.83%患者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硬膜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等损伤,无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可有效重建颈椎骨性结构、恢复颈椎曲度、维持颈椎间隙高度,获得良好的中期临床疗效,是一种理想的颈椎椎间植骨融合替代材料.

  • 可吸收形状记忆聚氨酯腰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罗帅红;邓忠良;田冬冬;罗敏;罗彦凤

    目的:评价自主研制的可吸收形状记忆聚氨酯(shape memory polyurethane,SMPU)腰椎间融合器(cage)在尸体腰椎单节段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将15具腰骶椎(L1~S1)标本随机分为3组:自体髂骨组(n=5),SMPU cage组(n=5),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cage组(n=5).通过腰椎侧方入路,摘除L3~4椎间盘髓核后植入3种内植物,在力学试验机上测试每组标本术前与术后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轴向破坏载荷.结果:ROM结果显示:术前自体髂骨组、SMPU cage组及PEEK cage组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6个方向上的ROM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髂骨组在6个方向上的术后ROM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SMPU cage组在6个方向上的术后ROM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PEEK cage组在6个方向上的术后ROM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SMPU cage组与PEEK cage组术后在6个方向上的ROM均明显低于自体髂骨组(P<0.05);SMPU cage组与PEEK cage组术后在6个方向上的ROM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压缩测试结果显示:PEEK cage组的破坏载荷较SMPU cage组和自体髂骨组明显增加(P=0.000),SMPU cage组的破坏载荷较自体髂骨组明显增加(P=0.000).结论:SMPU cage能满足腰椎椎间融合的初始稳定性,并能够承载腰椎的生理负荷.

  •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

    作者:张健;欧云生;李开庭;蒋电明;权正学;杨博;罗小辑;刘渤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合并严重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3月,后路应用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患者共26例.纳入标准:①胸腰椎单一节段骨折脱位,骨折椎体上份骨结构压缩或者爆裂程度<1/3,椎体中下份骨结构基本正常;②合并损伤节段的椎间盘损伤.评估患者的临床资料:AO分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ridwell椎间融合、伤椎后凸角、伤椎椎体高度.结果:AO分型:B型骨折20例,C型骨折6例.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除16例A级损伤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1~2级的恢复.VAS由术前(9.00±0.76)改善至术后1周(5.18±1.43),末次随访为(0.74±0.57).23例患者椎间植骨达到Ⅰ级愈合,另3例在末次随访时达到Ⅱ级愈合.术前伤椎高度为(84.27±5.27)%,恢复至术后1周(97.38±1.20)%,末次随访为(97.04±0.96)%.术前伤椎后凸Cobb角为(22.50±6.20)°,矫正至术后1周(2.60±1.86)°,末次随访为(3.50±2.65)°.术后4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无切口感染,未见明显椎间融合器沉陷,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后路切除损伤的椎间盘、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颈椎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重建的初期疗效

    作者:黄建伟;权正学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nano-hydroxyapatie/polyamide 66,n-HA/PA66)颈椎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椎间隙植骨重建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n-HA/PA66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钛钉板系统固定治疗,资料完整的46例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影像学评价手术节段植骨融合率、塌陷率、椎间隙高度及颈椎曲度;Odom'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Odom'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良率80%.46例患者在术后6月时获得100%植骨融合率,未发现1例患者塌陷;椎间曲度由术前(2.29±3.04)°矫正到(8.04±3.06)°,术前较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6.58±2.35)°,平均丢失角度为(1.45±1.96)°;术后6个月平均椎间隙高度(7.76±0.55) mm,较术前(4.40±1.3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发现椎间隙高度(7.36±0.59) mm,丢失高度(0.41±0.28)nm.结论:n-HA/PA66颈椎融合器治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重建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的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高.

413 条记录 18/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