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剂量茶碱对哮喘患者气道CD4+T细胞、白介素-5和干扰素-γ的影响

    作者:聂汉祥;曹霞;杨炯

    目的:探索小剂量茶碱抗哮喘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19名哮喘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200 mg,bid)治疗4 wk,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和肺功能变化,并分别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瑞氏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高渗盐水诱导痰中CD4+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以及白介素-5(IL-5)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茶碱治疗可使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5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显著下降(P<0.01),但CD4+T细胞数量和IFN-γ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患者症状和肺功能明显改善,FEV1.0和FEV1.0%增加(P<0.05).平均血浆茶碱浓度为7.9 mg@L-1(3.9~14.7 mg@L-1).结论:小剂量茶碱可能通过减少哮喘患者气道IL-5的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

  • 白介素-5研究进展

    作者:叶民

    白细胞介素-5是白细胞介素介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协调和促进以酸性粒细胞为基础的炎性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白细胞介素-5(IL-5)及白细胞介素5受体(IL-5R)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物质.本文对白介素-5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一介绍.

  • 哮喘患儿诱导痰中TGF-β1、IL-5与肺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陈强;李莉;刘建梅;柯江维;邹音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TGF-β1表达、IL-5水平及E0S计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5-15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哮喘组)、该组30例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1年进入哮喘缓解期的患儿(缓解组),30例5-15岁健康儿童(对照组),对3组病人测定诱导痰中TGF-β1表达、IL-5水平及E0S计数,3组病人均测定肺功能FEV1等值.结果 (1)哮喘组TGF-β1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缓解组比较,P<0.01;哮喘组IL-5、E0S与对照组、缓解组比较,P均<0.01;(2)哮喘组FEV1%pre、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5;缓解组FEV1%pr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缓解组FEF25-75%低于对照组,P<0.05;(3)哮喘组痰液中TGF-β1阳性细胞表达率与IL-5水平、EOS%呈正相关:r=0.38 P<0.05,r=0.66,P<0.01;与肺功能FEV1%pre、FEF25-50呈负相关:r=-0.68,P<0.01,r=-0.555,P<0.05.结论 TGF-β1、IL-5、EOS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有过度表达,这些指标与肺功能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气道慢性炎症的一个标示物用来监测哮喘.

  • 肝素寡糖对人外周血T细胞分泌白介素-4和白介素-5的影响

    作者:姬胜利;张云峰;崔慧斐;石峰;迟延青;曹吉超

    目的 研究肝素寡糖(Oligs)对人外周血T细胞(PBTLs)分泌白介素-4(IL-4)和白介索-5(IL-5)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3种方法 降解肝素并用凝胶过滤色谱法制备肝素寡糖.抽取10例过敏性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PBTLs用植物凝集素(PHA)和Oligs处理,用ELISA法测定PBTLs培养的上清液分泌IL-4和IL-5的含量.结果 Oligs样品浓度5 μg/mL时,可显著抑制PBTLs对细胞因子IL-4,IL-5的分泌.但是,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r)的Oligs对IL-4和IL-5具有不同的作用.对IL-4抑制作用强的是用过氧化氢降解肝索所得Mr为1 142的四糖.抑制IL-5作用强的是用β-消除法降解肝素所得Mr为1 806的六糖.结论 Oligs对人PBTLs分泌IL-4和IL-5的抑制作用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并且有一个基本结构.对IL-4和IL-5抑制作用强的分别是四糖和六糖.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Eotaxin、 ICAM-1、ECP、 IL-4、IL-5、 IFN-γ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益丹;金肖青;朱杰;王强;房瑛;诸剑芳

    目的 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Eotaxin、ICAM-1、ECP、IL-4、IL-5、IFN-γ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变应性鼻炎持续状态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60例中度、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持续性、间歇性各30例,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对受试者进行血清Eotaxin、ICAM-1、ECP、IL-4、IL-5、IFN-γ水平测定,分析各指标在间歇性与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间的差异性及与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中度、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CAM-1高于对照组,Eotaxin、EC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叭);IL-4、IL-5、IFN-γ鼻炎组与对照组均在检测敏感水平以下.持续性鼻炎组ICAM-1高于对照组;持续性鼻炎组ECP高于间歇性鼻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otaxin与间歇性鼻炎组喷嚏症状、持续性鼻炎组鼻塞症状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Eotaxin、ICAM-1、ECP参与中度、重度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且ECP、ICAM-1与持续状态有关,Eotaxin与喷嚏、鼻塞呈负相关.

  • Annexin Ⅰ N末端肽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PGD2、IL-5水平及肺功能检测气道反应性的研究

    作者:李文辉

    目的:通过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PGD<,2>、IL-5水平及肺功能的检测,探讨Annexin Ⅰ的N-末端肽段Ac2-26在Wistar大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雌性Wia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和Ac2-26治疗组(D组),以卵清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PGD<,2>、IL-5含量,乙酰甲胆碱(MCH)诱发气道高反应性.结果:B组大鼠BALF中PGD<,2>以及IL-5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1).C组和D组大鼠BALF中PGD<,2>和IL-5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1).C组和D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在成功地建立哮喘动物模型基础上,观察到了AC2-26治疗组在改善气道炎症反应作用中较地塞米松治疗组弱,抗炎作用还有待于研究.

  • 辛芷鼻敏胶囊对大鼠变应性鼻炎脾脏组织核转录因子-κB和白介素-5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性

    作者:包晓铃;高丽;刘俊昌;刘江;姜孝芳;赵孟

    目的探讨辛芷鼻敏胶囊对实验性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脾脏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和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表达及相互关系的作用,明确药效机理.方法通过造模的大鼠灌服辛芷鼻敏胶囊及与同类药物对照,用免疫组化Evision方法半定量检测脾脏组织NF-κB(亚单位P65)的活性细胞表达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 label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测定IL-5的表达.结果实验药物组的NF-κBP65的阳性细胞比例和IL-5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P<0.05);且NF-κBP65的活性细胞比例与IL-5的表达呈正相关(r=0.935 5、P<0.05).结论辛芷鼻敏胶囊可能通过降低核转录因子-κB活性,抑制大鼠AR发病过程中IL-5的表达,进而减少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的浸润而控制症状.

  • 鼻息肉组织中TSLP的表达及与Th2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钟宇;李云秋;肖旭平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TSLP的表达及与Th2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确诊为鼻息肉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其鼻息肉组织中TSLP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组织中IL-4、IL-5、IFN-γ及IL-1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TSL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SLP在鼻息肉组织中较正常下鼻甲黏膜表达高,而IL-4、IL-5、IFN-γ和IL-13在鼻息肉组织表达显著增高(P<0.05).TSLP与IL-4、IL-5、IL-13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75、0.594和0.582,P<0.01),TSLP与IFN-γ呈显著负相关(r=-0.614,P<0.01).结论:TSLP高表达可能会促进T细胞向Th2方向分化,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并加重鼻部Th2炎症反应.

  • 儿童异位性皮炎血清IL-4 IL-5及IgE水平的测定

    作者:曾迎红;赵蕊;叶志纯

    目的为了探讨儿童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了解异位性皮炎患儿血清IL-4,IL-5及IgE水平.方法运用ELISA方法测定20例异位性皮炎及20例正常儿童血清IL-4,IL-5及IgE水平.结果患病组IL-4,IL-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病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位性皮炎患儿外周血TH2类淋巴细胞因子增高.

  • 咳喘宁雾化吸入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白介素-5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作者:吴文娟;董晓斐;李娇艳;陈春辉;周娅薇

    目的 观察咳喘宁雾化吸入对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5(IL-5)表达、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探讨其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雄性幼龄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咳喘宁干预组、布地奈德干预组,每组10只.经鸡卵蛋白(OVA)致敏后,给予OVA雾化吸入诱发哮喘发作,制作哮喘模型.咳喘宁干预组与布地奈德干预组分别给予咳喘宁口服液1.7 g/ks,布地奈德0.1 mg/kg,正常组与哮喘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雾化.雾化7d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BALF中IL-5水平和EOS计数.结果 咳喘宁干预组大鼠BALF中的IL-5与EOS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地奈德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宁通过雾化吸入能降低哮喘大鼠BALF的IL-5水平及EOS计数,从而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状态.

  • 地塞米松对哮喘鼠活化T细胞核因子c1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作者:何彩霞;张辉;肖卫兵;张小燕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NFATc1)表达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气道周围淋巴细胞中NFATc1蛋白的表达.结果 哮喘小鼠IL-4、IL-5水平及NFATc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干预组IL-4、IL-5水平及NFATc1蛋白表达较哮喘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抑制NFATc1的表达,降低细胞因子IL-4、IL-5水平,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5 和尿白三烯E4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明义;黄花荣;何展文;刘勇;陈琴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和尿白三烯E4(LTE4)的水平变化,探讨IL-5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住院确诊为MP感染的患儿为MP感染组(29例),同期在门诊作正常健康体检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30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L-5和尿LTE4的浓度.结果:MP感染组尿LTE4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感染组血清IL-5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患儿血清IL-5的水平和尿LTE4的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ysLTs在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5可能不是MP感染的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

  • 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机制的影响

    作者:莫运喜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2 mL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吸,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1次/天,睡前口服,连用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干扰素(IFN-γ)及血清白介素5(IL-5)水平,并进行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评价肺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s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25+Tregs比例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能改善患儿肺功能及患儿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并通过上调CD4+CD25+Tregs比例,进而促进IFN-γ分泌表达,减少IL-5的分泌,达到抑制哮喘炎症反应的效果,是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激发试验后白介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刘笑然;朱敏丽;叶琳;龙儒桃;郑奕迎;马兰

    目的 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激发试验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白介素-4、5及白介素-13水平,探讨患者体内炎症改变.方法 变异性哮喘患者接受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后取血,应用ELISA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水平.结果 CVA组的PBMC中的interleukine(IL)-5水平增高,IL-4、IL-13水平降低,IL-2水平改变不明显.结论 CVA患者激发试验后IL-4、IL-5、IL-13水平异常.

  •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晓宇;陈静;陈聪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 P)感染对哮喘儿童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 )‐5、IL‐17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探讨 MP 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哮喘患儿126例,根据 MP 检测结果分为MP 阳性组与 MP 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哮喘急性发作率及血清细胞因子 IL‐5、IL‐17和 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 MP 阳性组的哮喘急性发作率高于 MP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 MP 阳性组 IL‐5、IL‐17和 IFN‐γ水平明显高于 MP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IL‐5较 IFN‐γ升高程度更显著。结论 MP 感染通过影响血清 IL‐5,IL‐17和 IFN‐γ水平而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 温肾健脾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

    作者:周一博;苏军

    目的:观察自拟温肾健脾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哮喘缓解期患儿13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均采用抗感染、化痰、止咳、维持酸碱平衡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肾健脾益气汤,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4和IL-5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主要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呼吸系统感染次数、哮喘发作程度、哮喘发作持续时间症状积分和血清IL-4、IL-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CD3+、CD4+水平和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CD8+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儿童哮喘缓解期给予自拟温肾健脾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血清IL-4、IL-5水平.

  • 白介素-5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巧玉;史常旭

    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生物活性介质.它在机体免疫功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病原体侵入机体后的粘膜免疫增强活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其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器官移植、临床感染及粘膜免疫佐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大黄素对哮喘小鼠肺组织形态及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作者:吴佳佳;钟大玲;刘茈蕊;葛东宇;李根茂;吴珺;彭桂英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哮喘小鼠肺部炎症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初探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加激发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素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整体情况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模型组小鼠可见呼吸急促、喘息、打喷嚏、抓耳挠鼻、弓背、大小便失禁等症状,BALF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4、IL-5、IL-17A含量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不完整,伴支气管上皮损坏甚至纤维化等明显改变.经大黄素治疗后,哮喘小鼠上述症状、体征及病理改变均有所改善,且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大黄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支气管哮喘小鼠肺部的症状及病理变化,抑制IL-4、IL-5、IL-17A的分泌.

  • 雷公藤内酯醇对鼻息肉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茜;张劼;李华;甘丹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鼻息肉培养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鼻息肉组织体外无菌培养,加入组胺和花生四烯酸作为刺激物,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在不同浓度(12.5~100 n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0.5 h,lh,2h,4h,8h,16 h)的状态下对鼻息肉释放炎症因子IL-3、IL-5、IL-8和TNF-α的抑制效应;同时,以相同浓度的地塞米松为对照,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炎症因子的抑制效应.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可显著抑制组胺、花生四烯酸刺激的鼻息肉组织分泌IL-3、IL-5、IL-8和TNF-α(P< 0.01),抑制效应与雷公藤内酯醇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其中尤以对IL-8的抑制效应明显;在相同浓度的作用条件下,雷公藤内酯醇对鼻息肉表达IL-3、IL-5和TNF-α抑制效应低于地塞米松(P<0.01),而对IL-8的抑制效应则与地塞米松相似(P>0.05).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抑制鼻息肉组织释放炎症因子的作用.

  • 血清IL-5、IFN-γ及HPV6抗体水平与人乳头瘤病毒6型感染关系的研究

    作者:吕杰强;贺静;陈韶;张丽芳

    目的:对人乳头瘤病毒6型感染之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Genital Warts,GW)患者的血清白介素-5(IL-5)、干扰素-γ(IFN-γ)及特异性人乳头瘤病毒6型(HPV6)抗体进行测定,进一步探讨尖锐湿疣的免疫学变化.方法:经PCR-DNA检测证实为HPV6型引起之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组患者60例,分为初发组(n=30)及复发组(n=30).另设正常健康对照组(n=30).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IL-5、IFN-γ及特异性血清抗HPV6抗体水平.结果:患者血清IL-5水平初发组(3.16±1.32pg/ml)、复发组(2.37±0.94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71±0.87pg/ml),(P<0.01);而GW复发组血清IL-5水平低于初发组(P<0.01);患者血清IFN-γ水平初发组(3.43±0.21pg/ml)、复发组(1.62±0.10gp/m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5.90±0.25pg/ml)(P<0.01);复发组血清IFN-γ水平比初发患者更低(P<0.01);患者血清HPV6抗体水平初发组(OD:0.995±0.275)、复发组(OD:0.519±0.16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OD:0.285±0.078)(P<0.05);而复发组血清抗-HPV6低于初发组(P<0.05).结论:尖锐湿疣组患者血清的IFN-γ水平降低,而IL-5水平相对增高,可能是尖锐湿疣发病的因素之一.IFN-γ水平降低及IL-5的不足和体内抗-HPV6水平较低,可能是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44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