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期治疗半岁内先天性髋脱位

    作者:林虹;王德荣

    目的:探讨分期治疗半岁内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2001年采用分期闭合复位治疗半岁内婴儿先天性髋脱位200例.结果:200例采用分期闭合复位治疗,总有效率为97%;有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经观察自愈;有3例于3岁时发现复位不满意需切开复位.结论:分期闭合复位法疗效优于单纯一次治疗半岁内先天性髋脱位.

  • 发育性髋脱位闭合复位3种石膏固定方式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的比较

    作者:宋猛

    目的:比较3种不同石膏固定方式术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方法随访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内收肌与髂腰肌松解、手法闭合复位以及石膏固定方法治疗的有完整资料的年龄5个月~1岁6个月患儿254例(321髋),并对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71例(71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髋关节外展角度分为3组:Ⅰ组(髋关节外展90°)、Ⅱ组(髋关节外展75°)、Ⅲ组(髋关节外展60°),比较不同石膏固定方式术后并发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采用周永德等的发育性髋脱位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Salter标准进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评价。结果患儿平均年龄12个月,男29例,女225例。Ⅰ组66例(88髋),Ⅱ组64例(84髋),Ⅲ组124例(149髋)。随访1~3年,3种石膏固定方式(髋关节外展90°,75°和60°)术后发育性髋脱位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分别为33.0%,27.4%和12.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8,P=0.001)。结论减少髋关节外展角度,可以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但是同时应考虑手法闭合复位后脱位的发生,以获得佳的复位效果和少的术后并发症。

  • 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效果

    作者:吕学敏;傅刚;杨劼;朱振华;王玉琨;郭源

    目的:探讨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手术治疗9岁以上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行性及其早期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0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行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手术的患儿7例。详细介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适应证,采用Severin分级和McKay评分评价方法对手术后髋关节的X线表现及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研究组病例平均年龄9.9岁(9~11岁),均为女性,术前Tonnis分型为Ⅲ~Ⅳ型,随访时间长67个月,短6个月,平均16个月。7例患儿中6例除髋臼侧手术外同时行股骨近端截骨,1例除本研究所描述的手术方式外未行股骨近端截骨手术。截至随访期,未出现股骨头再脱位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术后并发症,McKay评分1例优、2例良、4例中,Severin髋关节分级均为Ⅱ型。结论处理9岁以上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侧的病理改变时,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截骨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方案。对其早期效果评价,本研究组病例髋关节功能均达McKay分级中以上,髋关节影像学结果均可达良好。

  • 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万仑;吕波;刘仲前

    目的:研究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23~65岁,平均36.5岁.骨盆骨折分型:C1型8例,C2型3例,C3型2例.髋臼"T"形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9例,双柱骨折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采用股骨髁上牵引,术中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必要时附加患髋后外侧切口,术中采用重建钢板固定.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4个月.髋臼骨折复位后残存移位:0~1 mm 9例,2~3 mm 2例,4~5 mm 2例,无>5 mm者.髂骨骨折复位后各向残存移位:0~1 mm 9例,2~5 mm 3例,>5 mm 1例.3例原发性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其感觉、运动功能全部获得恢复.1例继发性坐骨神经损伤,术后6个月恢复.异位骨化2例,股骨头坏死、髋臼及股骨头软骨坏死、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5例,患者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影响功能.疗效综合评定:优8例,良1例,可2例,差2例.结论: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大程度恢复其解剖结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作者:张建政;李亚非;刘树清;张立仁;郭永智;王瑜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6年-2002年共收治25例,18例资料完整,根据Pipkin分型,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2例,Ⅳ型7例.根据骨折分型和治疗时间以及患者年龄,决定治疗方案.结果:按照Epstein评分标准,Ⅰ型:优3例,良1例;Ⅱ型:优1例,良2例,可1例,差1例;Ⅲ型: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分别2年和5年,行走无痛,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假体无松动.Ⅳ型:良4例,可1例,差2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骨折时间,患者年龄等确定.

    关键词: 髋脱位 股骨头 骨折
  • 髋关节后脱位伴同侧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张兴修

    我院自1987年8月-2000年3月采用Gibson切口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同侧转子间骨折16例,经0.5~5年随访,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髋脱位 股骨骨折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常见困难及对策

    作者:索鹏;梅汉尧;周永顶;王浩杰;陈坚

    目的:介绍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方法:1997年4月-2000年4月,对16例1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单侧14例,双侧2例.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10髋、混合型6髋、骨水泥型2髋.随访时间平均3.8年(3.2~4.6年).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出现.¨髋术后肢体恢复等长,其余7髋较健侧缩短,但均<10 mm.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52分增至术后92分.随访期未发现假体松动及脱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比较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有周密的计划,术中特别需要考虑肢体长度均衡、假体的选择、髋臼骨床的制备及安置.

  • 侧卧平行复位法治疗髋关节脱位

    作者:王珏;陈为民;刘玉林;王化南

    我院自1994年1月-2000年3月,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治疗髋关节单纯脱位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髋脱位 手法 骨科
  • 可吸收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

    作者:姬钢;柏龙文;郭春阳

    髋关节后脱位常伴髋臼后壁骨折,处理不当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严重者甚至影响髋关节功能.早期确诊、及时恰当地治疗则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早日恢复.我们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克氏针加强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23例,髋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髋关节后脱位及其合并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党馥珍

    1994~1998年期间,共收治髋关节后脱位患者63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优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3例均为男性;除1例为高龄外,均为青壮年.高处坠落伤27例,车祸撞击伤36例.此情况与过去20年的情况比较有很大的改变:过去髋脱位以坠落伤为主.合并髋臼后缘骨折13例,股骨头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5例.

  • 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与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赵海洋;李长胜;冯卫;杨晨;于本峰;刘建国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与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对采用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或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且获随访的14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7例采用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男12例,女45例,年龄3~8岁;84例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联合手术组),男15例,女69例,年龄4~9岁.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年进行Severin放射学评价,并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评价2组疗效.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患者随访30~52个月,平均38个月;联合手术组患者随访32~51个月,平均37个月.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7例再脱位,4例股骨头坏死,5例关节僵硬;联合手术组无再脱位、股骨头坏死、患肢缩短,2例关节僵硬.术后2年McKay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优27髋,良18髋,可12髋;联合手术组优52髋,良25髋,可7髋.联合手术组疗效优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Severin X 线评定标准结果:单纯碗臼成形手术组优27髋,良15髋,可15髋;联合手术纽中优53髋,良22髋,可9髋.联合手术组优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结论: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相比,联合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术后减少严重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联合手术组患者对术后综合结果更为满意.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刚;曾玮;林清坚;黄常红;刘智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的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100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测量患侧髋关节在复位后第12个月时的髋臼指数(AI)和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AI(D/W)].以性别、侧别、年龄、复往前患侧AI、复位前患侧AI(D/W)、脱位程度、股骨头宽度比值、复位前患侧股骨颈前倾角(FNA)、h/b比率及内收肌切断与牵引等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以复位后第12个月患侧AI、AI(D/W)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性别、脱位程度、h/b比率、股骨头宽度比和复位前患侧FNA对AI、AI(D/W)有明显影响.年龄、脱位程度和复位前患侧FNA与AI成正相关,与AI(D/W)成负相关;股骨头宽度比和h/b比率与AI成负相关,与AI(D/W)成正相关.女性较男性髋臼发育快.结论:年龄、性别、脱位程度、是否同心复位、复位前患侧股骨头发育程度和股骨近端形态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 改良Smith-Peterson和Hardinge入路治疗PipkinⅠ型及Ⅱ型股骨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蒋煜青;黄健;郭伟康;赖兵;王军;梁传兴;刘松浪;林伟明

    目的:对比改良Smith-Peterson(S-P)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在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并随访的42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资料,其中前方组(采用改良S-P入路)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9.3±9.4)岁,5例Ⅰ型骨折行骨块切除,3例Ⅰ型和15例Ⅱ型骨折行内固定;外侧组(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31.4±10.0)岁,3例Ⅰ型骨折行骨块切除,4例Ⅰ型和12例Ⅱ型骨折行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时间、 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采用Thompson-Epstein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比较髋关节复位时间(<6 h、6~12 h、>12 h)及手术时机(≤24 h、>24 h)与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0.29±6.95)个月.前方组手术时间(61.96±12.22)min、术中出血量(46.09±18.03)ml优于外侧组手术时间(74.74±10.06)min、术中出血量(72.11±19.88)ml(P<0.05);前方组骨折愈合时间(12.22±1.70)周,术后疗效评定,优8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8.3%,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8.69%(2/23)、异位骨化发生率13.04%(3/23);外侧组骨折愈合时间(12.42±1.95)周,术后疗效评定,优6例,良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68.4%,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10.53%(2/19)、异位骨化发生率5.26%(1/19).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疗效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脱位复位时间<6 h与6~12 h患者疗效均明显优于>12 h复位者,而复位时间<6 h和6~12 h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24 h与>24 h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伤后髋关节脱位应尽早(<6 h)闭合复位,若条件限制也应在12 h内完成复位.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手术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终可获得满意的中期疗效,但前者更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 先天性髋脱位的外科治疗

    作者:童作明;肖扬;周旭军;郑权;伍旭辉;颜锋

    自1995年9月以来我院采用髋臼造盖[1](Gill第一型),股骨粗隆下旋转短缩截骨,内收肌、髂腰肌切断综合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5例38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Chiari骨盆内移截骨并加盖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苗武胜;姜海;马强;吴革;周梅芬

    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一般指6岁以上的儿童,由于患儿的持续负重,髋臼、股骨头的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软组织也随着股骨头的逐渐上移而变形明显.自2001年采用切开复化,Chiari骨盆内移截骨并加盖术,部分患儿合并股骨近端旋转截骨相结合的联合手术方式,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姜海;苗武胜;袁会军;余建国

    目的:通过术前术后对髋关节前倾角及髋臼壁发育情况的观察,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53例(61髋),男12例,女41例;左侧34例,右侧11例,双侧8例;年龄3~16岁,平均5.6岁.行双侧髋关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测量前倾角(FNA)及髋臼壁的发育情况,与术中所见比较.采用Pemberton或Chiari骨盆截骨及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治疗,术后复查三维CT,测量FNA,观察新髋臼的情况,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53例患髋前倾角均增大,大90°,小35°,平均(45.6±11.4)°.正常45髋前倾角为(23.5±10.2)°.髋臼各壁不同程度发育不良,与术中所见符合.术后前倾角较术前明显降低,前倾角平均(15.6±5.8)°.髋臼对股骨头包容明显改善.结论:髋关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全面显示髋关节的病理形态,精确地测量FNA,对术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术后能更直观地判断手术效果,评估预后.

  • 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Pipkin Ⅰ型和Ⅱ型骨折

    作者:韩建华;王海峰;陈方虎;陈刚

    目的:探讨髋关节前外侧入路(McFarland及Osborne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Pipkin Ⅰ Ⅱ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6年2月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入路(McFarland及Osborne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8例股骨头骨折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3~58岁,平均36岁.入院时主要症状:髋关节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受伤至手术时间3~12d,平均5d.X线片及CT片示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Pipkin骨折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所有患者急诊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髋关节后脱住手法整复复位(Allis法),复位成功后给予骨牵引.术后采用Thompson-Epstein评价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及CT提示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根据Thompson-Epstein评价标准: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既能够不破坏股骨头残存血供、又能够充分显露髋臼和股骨头,是治疗Pipkin Ⅰ、Ⅱ型骨折较理想的手术入路选择.

  • 三联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毅;孙德立

    自1997年9月-2002年9月在原单一手术方法(髋臼上缘截骨造盖、股骨缩短)的基础上,应用三联术(髋臼上缘截骨,股骨缩短,并将缩短的骨块直接填入髋臼上缘使髋臼成形,转子下旋转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102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自制臀兜治疗婴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王国勤;杨荣建;康秀宣;温应辉;袁和森

    目的:探讨要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发现和新的治疗方案,了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期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2006年至2010年应用自制臀兜治疗婴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95例,男25例,女70例;年龄0~6个月,平均3.2个月.有因换尿布时发现臀部或双下肤臀纹不对称或双下肢肌力活动度不同,来院检查,进一步拍X线片证实为充天性髌关节脱位,并及时给予自制臀兜治疗.结果:患儿及时佩戴自制臀兜治疗,固定期间每月门诊复查1次,每2个月拍片1次至患儿月龄加2个月解除固定.根据刘远忠等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90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臀兜穿裁舒适,固定可靠,双下肢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符合中医正骨动静结合原则,使头臼产生一定的生理刺激,促进髋臼及股骨头的发育.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三联截骨术后再脱位原因分析

    作者:郑志永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儿童骨骼发育性疾病,大于18个月的儿童需手术矫正,术中的准确操作、术后的正确护理和功能锻炼直接影响着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我院小儿骨科2002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髋关节切开复位加股骨粗隆下缩短旋转截骨加髋臼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193例(298髋),其中12髋发生再脱位,就其原因作分析如下.

    关键词: 髋脱位 截骨术
556 条记录 1/28 页 « 12345678...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