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延安;杨少锋;张福占;李骏坤;杨惠林

    目的 分析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自2013-01-2013-12收治并且术中证实明确节段的腰椎管狭窄症97例,测量患者硬膜囊面积及椎管面积,计算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硬膜囊面积与腰椎管面积比值和JOA评分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 L4、s硬膜囊面积为(84.78±30.63)mm2,椎管面积为(102.35±36.35)mm2,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为0.83±0.06;L5S1硬膜囊面积为(128.73±21.07)mm2,椎管面积为(156.20±25.41)mm2,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为0.82±0.07.L4.5椎管狭窄患者JOA评分为(14.14±3.85)分;L5S1椎管狭窄患者JOA评分为(15.25±4.19)分.Person相关分析显示,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和JOA评分呈正相关(L4,5:r =0.344,P<0.05;LL5S1:r=0.517,P<0.05).结论 硬膜囊和椎管的相对狭窄可能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状加重的重要原因,且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可以作为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指标.

  • 显微外科微创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敏捷;芦健民;杨圣;赵德伟;陈华星;刘独厚;廉皓屹;付大鹏

    目的 探讨传统后路椎板双侧开窗减压术与显微外科微创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腰椎管狭窄症采用显微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60例和传统后路椎板双侧开窗减压术68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疗效.结果 1例传统术式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予缝合修复.所有患者经10~34个月的随访,传统术式术后10个月JOA评分(23.0±1.6)分,优良率为86.8%.显微外科术式术后10个月JOA评分(23.2±1.8)分,优良率为88.3%.结论 显微技术下椎板开窗减压术与传统后路椎板双侧开窗减压术疗效相近,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手术效果确切等优点,具有进一步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对脊柱的稳定性干扰很小的优点.

  • 胶原蛋白海绵与明胶海绵预防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比较

    作者:林绪超;徐皓;姚晓东;李金泉;孙则干;黄青松;邹开伟

    目的 比较胶原蛋白海绵与明胶海绵预防腰椎管狭窄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7-03行腰椎后路单节段棘突间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40例腰椎管狭窄症,术中硬脊膜撕裂无法直接缝合,20例用胶原蛋白海绵预防脑脊液漏(胶原蛋白海绵组),20例用明胶海绵预防脑脊液漏(明胶海绵组).结果 住院期间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头痛、恶心、头晕、颈抵抗、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血肿、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3个月、6个月、9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原有神经症状明显改善,均未发现切口周围异常征象.与明胶海绵组相比,胶原蛋白海绵组术后总引流量更小,总引流时间更短,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原蛋白海绵联合含肾上腺素的脑科棉片覆盖可大程度封堵术中无法缝合的硬膜损伤,减少术区创面渗血,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更好.

  • 个体化椎板减压结合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崔后春;王汝渔;荆鑫;王金光;顾德毅;王长峰

    目的 总结采用个体化椎板减压结合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加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对8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在个体化椎板减压基础上,52例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内固定治疗,30例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固定融合术(PLIF)或扩大椎间孔外移入路(改良TLIF)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 82例经12~114个月的随访,按Odom标准:优62例,良10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87.8%.结论 对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Kümmell病

    作者:汪宇;刘先银;周仲华;张小骞;庞广兴;张海滨;黎松波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中空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Kümmell病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7-05诊治的5例Kümmell病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经肌间隙入路显露骨折椎及需减压间隙另一椎体的上关节突,按Weinstein法置入中空椎弓根钉,用注射器通过中空螺钉尾部在透视下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待骨水泥完全凝固后再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结果 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切口均一期愈合.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6~15)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平均2(1~4)分,ODI指数平均35.2%(24%~42%).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发生.结论 采用骨水泥强化中空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Kümmell病,不仅可以缓解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而且能改善因椎管狭窄所引发的神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减压后原位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田小武;张贤;陈剑峰;朱国华;戴训刚

    目的 探讨减压后原位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利用后路椎管狭窄节段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原位固定,自体髂骨椎间植骨治疗5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 术后随访48例,下肢症状完全缓解者46例(95.83%),腰痛完全缓解者41例(85.42%).随机抽取10例术后1年以上患者行CT三维重建,示椎间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后原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既可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又可解决因关节突关节退变而引发的腰痛.

  • 3D打印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作者:黄勇兄;郑晓青;庄见雄;肖丹;昌耘冰;刘斌;尹东

    目的 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7-10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20例腰椎管狭窄症.术前通过3D打印模型分析腰椎管狭窄的部位及硬膜和神经根受压情况,术中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按术前规划具体实施减压.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8~18)个月.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3d疼痛VAS评分为(1.2±0.3)分,较术前(8.3±1.2)分明显降低;术后3d的ODI指数为(18.3±5.7)%,较术前(30.3±10.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Nakai标准评定:优1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 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腰椎管狭窄症个体化模型,术前可以直观、立体、精准分析腰椎管狭窄的部位及范围,有利于提高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 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孙荣华;杨维权;周菲;吴晓峰;王魁;郑朝晖;刘大雄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与优点.方法借助冷光源及其他自制器械用小切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结果手术52例,平均随访2.3年,根据JOA评定标准,优48例(92.3%),良3例(5.8%),可1例(1.9%).结论用小切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恢复快、疗效好、对脊柱结构破坏小等优点.

  • 改良脊柱显微内窥镜系统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陆晓生;赵劲民;彭昊;凌尚准;韦文

    目的 对比研究经改良的显微内窥镜系统(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腰椎管狭窄症300例随机采用改良MED(A组)与传统开放手术(B组)治疗.比较手术出血等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均成功手术.共10例发生硬膜撕裂,经处理后治愈.B组随访4年后发生腰椎不稳4例,经再次手术治愈.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复查病情无复发.根据中华医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达到开放手术的满意疗效,且发挥了微创的优势.

  • 椎间孔镜BEIS技术与TLIF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高琨;杨浩;刘亮;胡美琴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BEIS技术与经椎间孔人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2-01-2014-01诊治的6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31例采用BEIS技术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BEIS组),29例采用TLIF术治疗(TLIF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1年、3年下肢疼痛VAS评分、JOA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评分.结果 60例均获得3年完整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硬膜囊、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未出现感染.TLIF组植骨均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与TLIF组比较,BEIS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IS组术后1个月、1年、3年下肢疼痛VAS评分、JOA评分优于TLIF组,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评分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LIF手术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符合微创理念,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疗效良好且保持稳定.

  • 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Meta分析

    作者:梁杰;魏国;武斌;杨二平;伍伟飞;张坤

    目的 对单纯减压术与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16年2月以前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按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严格进行质量评估,并利用RevMan 5.2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总体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共964例,单纯减压组580例,减压融合组3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减压融合组比较,单纯减压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术后总体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减压和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相当,但单纯减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

  • Dynesys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景峰;徐振华

    目的 评估Dynesys内固定系统作为非融合器械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6-2011-09行腰椎管开窗减压+椎旁肌人路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26例,所有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无明显骨质疏松.术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并通过动态侧位X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6~66个月,平均45.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无切口感染;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加重,无内置物松动、移位、断裂.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ODI指数、椎间活动度、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融合节段均保留了一定的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6°,平均4.1°.非融合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由术前(6.32±0.43)mm恢复为末次随访时(8.55±0.28)mm,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Dynesys内固定系统联合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长期随访疗效满意.

  • 棘突间CoflexTM非融合固定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尹东;梁昌详;王巧民;刘斌;昌耘冰;詹世强;曾时兴

    目的 评价棘突间Coflex非融合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 对腰椎管狭窄症121例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间Coflex非融合固定手术.其中119例行单节段棘突间Coflex固定,2例行双节段棘突间Coflex固定.结果 121例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平均手术时间40.24 min,平均失血量51.43 ml;术前下腰椎JOA评分平均为13.62分,术后为25.06分;术前ODI评分平均为67.36%,术后为14.33%;术前腰痛VAS评分为7.89分,术后为2.01分;术前腿痛VAS疼痛评分平均为8.44分,术后为1.22分.结论 应用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间Coflex非融合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 TLIF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全修;杨学军;陈晓东;梁鹏展;孙志刚;赵海博;尉辰强

    目的 分析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4-05诊治的178例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采用TLIF治疗89例(观察组),采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89例(对照组).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观察复发率、腰椎不稳发生率,以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7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26(24.60±3.52)个月.观察组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JOA评分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腰椎不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确切,不但可以解除患者腰腿部疼痛、跛行等症状,恢复腰部及下肢功能,而且可以防止椎间盘突出复发和腰椎不稳发生.

  • 腰椎前凸角和活动度与马尾神经根松弛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金水;林松庆;徐皓;王本海;张慧浩;郑明声;卢桥平

    目的 研究腰椎前凸角度和腰椎活动度与马尾神经根松弛症(RNR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3-12行腰椎后路椎板全切减压手术的93例腰椎管狭窄症,依据磁共振T2序列腰椎椎管内迂曲团状的信号影,分成马尾神经根松弛组(RNRs组)和非马尾神经根松弛组(NRNRs组).比较2组JOA评分和改善率,背伸位、屈曲位、中立位腰椎前凸角及腰椎活动度.结果 93例均获得平均17.4(12~26)个月随访.NRNRs组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均高于RN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屈曲位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Rs组中立位和背伸位腰椎前凸角及腰椎活动度大于NRN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为RNRs可能产生了一些不可逆损伤,所以合并RNRs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手术疗效较差.腰椎前凸角度和腰椎活动度的改变是导致RNRs的2个因素.

  • 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徐政和;余初祥;郑新斌;揭祥柏;廖康伟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术式,全椎板切除术后腰椎不稳,单纯开窗半椎板切除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为避免术后腰椎不稳又达术中减压充分,自1998~2004年8月,在半椎板切除对侧扩大开窗减压基础上演化为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2],共收治4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 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陈清汉;张明生;苑壮;马希峰;高嵩涛;刘叶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一般采用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减压,切除范围较大,包括棘突、双侧椎板及部分关节突等,术后易引起脊柱不稳、硬膜外广泛瘢痕粘连继发医源性椎管狭窄等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自1995年9月~2001年3月应用有限的椎板切除(保留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椎管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1例,其中9例同时行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30例分析

    作者:李大刚;杨俊;尤元璋;游戊己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ED)是在放大数十倍的内窥镜电视监视下完成的手术操作,具有微创,直接摘除髓核,切除椎板,解除神经根压迫的特点,能广泛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部分腰椎管狭窄的病人.自2001年12月~2002年7月应用此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选择性地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30例,远期疗效满意.

  •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诊治体会(附23例报告)

    作者:何灿庭

    随着CT扫描及MRI技术的应用,人们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更加深入,并按解剖部位进一步将其分为中央椎管狭窄和侧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侧隐窝狭窄临床上较常见,自1989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收治腰椎侧隐窝狭窄症23例,报道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腔狭窄症伴马尾综合征

    作者:王子平;陆耀刚;崔崟;金小广;吴佩蓉

    自1997年1月~2005年3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395例.发现马尾综合征18例,其中完全性马尾神经损伤8例,不完全性马尾神经损伤10例.现报告如下.

1255 条记录 6/63 页 « 12345678...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