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列腺素E1治疗32例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施丹;杨裕国;吴万龄

     前列腺素(PGs)是调节肾脏功能的主要激素之一。研究表明PGs与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笔者应用前列腺素E1(1ipo PGEl)治疗3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观察尿白蛋白、尿血栓素 B2、尿6-酮-前列腺素F1等指标变化,评价其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2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8年ADA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持续的蛋白尿(>0.5g/24h)或白蛋白尿(>300g/24h尿),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5~72岁,病程3~12年。1.2 方法  32例均为住院患者,经糖尿病饮食及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前列腺素E1(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次/d,连续2周。观察尿蛋白(Upro)、尿白蛋白(U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6-酮-PGF1α(U-6-K-PGF1α)、尿血栓素2(UTXB2)。2 结果  32例糖尿病患者经前列腺素E1治疗2周,各项指标前后的变化见表1。

  • 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薛凌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怡开)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40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降糖治疗,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每次120u,每日3次,连服2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尿蛋白排泄率(AER)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降低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AER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AE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胰激肽原酶能减少尿蛋白排泄,对早期DN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 点时间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定量的临床评价

    作者:刘小玲;张筠

    目的确定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mAlb/C)的临床正常参考值.研究随机UmAlb/C是否可以替代24h UmAlb定量,用于监测尿白蛋白的排出情况.探讨UmAlb/C在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诊治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患者31例,对其随机UmAlb/C与24h UmALB定量进行相关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以24h UmAlb定量的正常参考值25mg/24h为标准,确定随机UmAlb/C的正常参考值.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随机UmAlb/C相对于24h UmAlb定量≥60 mg及≥180 mg的诊断界点.再选取糖尿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检测其UmAlb/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机尿mAlb/C与24h UmAlb定量高度相关.应用ROC曲线计算随机UmAlb/C的正常参考值为3mg/mmol Cr.计算随机UmAlb/C相应24h UmAlb定量60mg及180mg的诊断界点分别为8.75mg/mmol Cr及19.00mg/mmol Cr,敏感性为90.0%、86.0%,特异性为83.0%和91.0%.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尿mAlb/C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监测尿白蛋白排出情况时,患者点时间UmAlb/C可以替代24h UmAlb定量.随机UmAlb/C的正常参考值为3mg/mmol Cr.随机UmAlb/C的检测对于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性肾病的关系

    作者:张幽幽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但DN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近年研究认为,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ey)血症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Hev水平与糖尿病有关[1].Hs-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因子,主要在肝脏合成,是亚临床系统感染的一个敏感指标,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2].本文旨在探讨血浆Hev在DN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并分析hs-CRP与DN病变程度的关系.

  • 糖尿病性肾病蛋白尿中医治疗观察

    作者:喻少峰

    目的寻求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肾病蛋白尿的方法.方法以中医益肾滋阴为主,对36例糖尿病性肾病蛋白尿病人在坚持降糖治疗的同时,兼以中药治疗.结果全部36例病人中共治愈24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中药对糖尿病性肾病蛋白尿的消除有良好的疗效.

  • 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作者:蒋兴亮;周京国;唐中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M3),且与40例正常人对照(NC).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UAER)用放免法测定.结果:98例2型DM患者的hs-CRP和IL-6浓度比40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13.05±7.84)mg/L vs(1.05±0.38)mg/L,P<0.05],[(17.65±7.93)ng/L vs(6.02±2.45)ng/L,P<0.05].且2型DM的DM1组、DM2组和DM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相比,依次显著增高(P<0.05和0.01),IL-6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P<0.05和0.01).hs-CRP与IL-6呈高度正相关(r=0.753,P<0.01),也与UAER呈高度正相关(r=0.782,P<0.01).结论:hs-CRP和IL-6浓度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DN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hs-CRP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糖尿病大鼠和高糖饮食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以及形态学变化

    作者:陈佳;杨潇;徐利芬;曾晓;孟青;钟渝;黄淞崧

    目的 探讨高血糖对糖尿病性肾病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与形态学变化的作用.方法 用胰岛素拮抗剂链脲佐茵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糖尿病模型,另设高糖饮食大鼠以及正常大鼠为对照.试验16周后检查动物,测定血糖及尿蛋白;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链脲茵素腹腔注射成功地建立了糖尿病性肾病模型,大鼠血糖浓度显著升高,胰岛缩小,胰岛细胞减少.肾脏: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基质及细胞弥漫增生,肾小管呈灶性萎缩,问质胶原轻度沉积;电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节段性加重呈杵状,足突融合、消失,结构不清,系膜基质增多,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扩大,肾小球囊增厚,肾间质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显示肾脏组织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肾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的条带灰度强度相应提高.高糖饮食组大鼠血糖持续升高,肾脏显示相似的变化,但程度较轻,TGF-β1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强,但较糖尿病组轻.结论 糖尿病大鼠和高糖饮食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增强,肾脏出现糖尿病相应的形态变化,血糖水平升高和肾脏TGF-β1蛋白表达程度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再次证明高血糖是启动糖尿病性肾病的始动因子.

  • 参附益肾胶囊治疗高海拔地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文娟;邓鑫

    目的:观察参附益肾胶囊治疗高海拔地区阳虚血瘀型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益肾胶囊,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生化改变情况,如血肌酐(creatinine,SCr)、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尿酸(uric acid,UA)、尿微量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MALB)、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 ALT 无差异,治疗前后两组的 CR、UA、MALB、GFR 有差异,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参附益肾胶囊具有改善主要临床症状,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 CR、GFR、UA、MALB 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性肾病进程的作用。

  • 2型糖尿病患者尿THP及RBP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默宇

    以往对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sis,DN)的研究多着重肾小球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糖尿病肾小管的病变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我科测定了282例病程<5年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DM)患者的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与微量自蛋白(Alb)进行比较,寻找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更敏感指标,并了解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管病变情况,现报告如下.

  • 胱抑素C在糖尿病性肾病中的探讨

    作者:周华胜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并与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血β2微球类蛋白(β2-MG)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颗粒免疫比浊法测定177例糖尿病伴有肾脏损害患者(肾功能正常45例,轻度异常48例,中度异常32例,重度异常52例)的血清Cys-C浓度,并与血清BUN、血清Cr、血β2-MG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各型患者血清CysC与β2-MG水平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功能中、重度异常组S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Cys-C浓度与β2-MG相关系数(r =0.8267,P<0.01),差异有显着性.结论:血清Cys-C浓度是一个灵敏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能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 健脾益肾化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吴彦考

    目的:探讨研究应用健脾益肾化瘀通络方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90只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实验1和实验2,每组大鼠30只,对照组中的大鼠不采取任何措施,对实验组60只大鼠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进行诱导,诱导后对实验2组大鼠进行健脾益肾化瘀通络方灌胃,每3w观察每个小组大鼠的质量、24h尿蛋白量,记录三次以后处死大鼠,记录肾体质量比、血清甘油三酯、尿氮、肌酐、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经过研究得出,采用健脾益肾化瘀通络方灌胃大鼠的肾体质量比减少比其他两个小组多,血清肌酐,尿氮,甘油三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0.05)。结论健脾益肾化瘀通络方能对糖尿病性肾病大鼠的氧化应激产生拮抗,能够较好的保护肾功能。

  • 指导糖尿病性肾病病人正确使用胰岛素的体会

    作者:靳方;陈秀萍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需要全程的胰岛素治疗.由于患者自身知识缺乏,加之肾小球病变,对胰岛素的代谢减少,以及其他因素如饮食、体力、情绪等的影响,患者经常会发生低血糖反应,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护理措施.

  •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糖尿病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王彦

    观察了糖尿病患者尿中NAG水平.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尿液中NAG排出量为5.1005U/mmolCr,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1.2744U/mmolCr,约为正常组的4倍,P<0.05,有显著性差异.故检验随意尿NAG活性为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肾病提供了一个更为敏感的实验诊断指标.

  •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山珍勋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糖尿病性肾病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14~21)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19%,对照组有效率66.67%.结论: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 柚皮苷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娜娜;白里雪;李鑫鑫;温以杰;金秀东;张羽飞

    柚皮苷主要存在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柚、葡萄柚、酸橙及其变种的果皮及果实中,属于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柚皮苷具有抗1型及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糖尿病相关的氧化应激损伤、炎症、糖代谢酶异常等方面,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探讨柚皮苷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抗糖尿病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 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

    作者:高翠英;车秀英

    目的 提高糖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控制血糖的平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了2006年至2008年收集的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30例好转,24例无变化,死亡四例.结论 良好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性肾病 护理
  •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张红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4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全部行中医治疗,并按不同临床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UAER、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整体护理方式于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过程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浅谈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性肾病的作用

    作者:毛丽红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数据表明我国DN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据国内初步统计,它是导致终末肾功能衰竭的第二位疾病,占全部透析患者的13.3%,其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目前 DN 治疗方案主要是控制血糖、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ACEI/ARB)、纠正脂代谢异常,但对蛋白尿的控制依然不够满意,大多数DN患者仍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1].因此,防治糖尿病性肾病已成为重大且急需解决的问题。限制患者饮食中蛋白的摄入量是慢性肾衰竭治疗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摄取量(糖、脂肪、蛋白质)的严格限制和合理分配,并对维生素、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的适当补充来达到控制血糖并减少DN的发展与预后。本文将从控制蛋白质方面,浅谈低蛋白饮食对防治糖尿病性肾病的作用。

  • γ谷氨酰转肽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翟斐;张新秀;刘克梅

    目的:探讨血清γ氨酰转肽酶(GGT)与糖尿病性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78例以及健康者(对照组)70例的临床资料,测定其血清γ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尿素氮(BUN)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DM组GGT、ALT、AS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N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N组ALT及AST水平与T2DM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GGT、Cer及BUN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P<0.05);DN组患者血清GGT水平与ALT、AST、Cer及BUN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GGT与T2DM、DN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是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 尿转铁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作者:王颖;蔡力力

    目的了解转铁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0名糖尿病肾病病人和30名健康人转铁蛋白并与尿微量清蛋白比较.结果糖尿病病人中微量清蛋白尿组和尿清蛋白正常组转铁蛋白升高者分别为100%、26.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转铁蛋白可以作为更敏感的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140 条记录 7/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