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0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作者:毕建斌;李泽宇;顾静娴;苗润晨;张佳;杜肇清;曲凯;刘昌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6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1例PB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94例;年龄17~80岁,中位年龄59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总结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一般资料,分析入院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自身抗体等诊断指标,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 PBC患者中女性占93.1%(94/101).乏力、黄疸、呕血和黑便、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占52.5%(53/101)、33.7%(34/101)、14.9%(15/101)、12.9%(13/101).脾大、腹腔积液、肝病面容、蜘蛛痣体征分别占73.3%(74/101)、48.5%(49/101)、33.7%(34/101)、5.9%(6/101).患者常出现三系细胞减少,血清ALT、AST、ALP、GGT、TB、DB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DB异常发生率97.0%(98/101).抗线粒体抗体(AMA)、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分别高达81.2%(82/101)、79.2%(80/101).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占69.3%(70/101),肝移植占16.8%(17/101),其余对症治疗措施占13.9%(14/101).结论 掌握PBC的临床特征,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治疗.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A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静;梁斌;张辉;叶颖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98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其中男113例,女85例;年龄22~92岁,平均年龄63.9岁;同时采集50例同期入院、无自身免疫病病史、无相应的临床表现的非肿瘤择期手术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ANA表达情况,用x2检验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98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ANA阳性者为51例,阴性者为147例,阳性率为25.8% (51/198),高于对照组8.0% (4/50).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ANA表达与年龄<65岁(x2=4.87,P=0.027 3)、肿瘤直径≥5 cm(x2=5.56,P=0.0183)、肿瘤浸润深度(x2=25.89,P<0.000 1)、肿瘤病程≥5个月(x2=5.43,P=0.019 8)有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器官远处转移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浸润深度显著影响ANA阳性表达.而A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并无相关性.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显著影响血清ANA阳性表达;A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并无相关性.

  • 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期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及抗核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佳任;尚涛;张丹

    目的 探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期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纳入47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及100例无不良孕产史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CA.2组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宫颈机能不全孕妇ACA阳性率为49.0%(22/47),ANA阳性率为49.0%(22/47),ACA和ANA双阳性率为25.6%(12/47),均高于正常孕妇[分别为13.0%(13/100)、15.0%(15/100)和2.0%(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175、20.146和17.907,P均=0.000).结论 宫颈机能不全可能与母体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 并发肺栓塞的儿童抗磷脂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菁苒;宋红梅;肖娟;唐晓艳;何艳燕;魏珉

    目的总结分析伴有肺栓塞的儿童抗磷脂综合征( APS)患儿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在2000—2015年诊治了47例儿童APS患儿,以其中12例并发肺栓塞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与未伴肺栓塞的35例APS患儿相比较。结果12例APS患儿并发肺栓塞(其中原发性APS和继发性APS各6例),均为非休克型肺栓塞,其中6例患儿以肺栓塞为首发表现;8例误诊为感染,3例漏诊。并发肺栓塞的患儿中,10例伴有深静脉血栓,主要为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原发性APS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复发,与华法林治疗期间未规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或停用华法林后未继续口服阿司匹林有关。分别有10例和9例患儿抗心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阳性。原发性APS患儿中,4例存在抗核抗体阳性。随访时间3~100个月,中位时间23个月,原发性APS未出现红斑狼疮表现。与继发性APS(男∶女=0∶6)相比较,原发性APS多见于男性(男∶女=5∶1),发病年龄小[(15±1)比(17±0)岁],余临床及免疫学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并发肺栓塞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伴肺栓塞者(3/12比0,P<0.05)。结论儿童APS患儿可以肺栓塞作为首发症状,均为非休克型,易误诊或漏诊。并发肺栓塞者,多伴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复发与抗凝治疗不规范有关。原发性APS可出现抗核抗体阳性,随访过程中未出现红斑狼疮表现。原发性与继发性APS临床及免疫学特点无明显差别。并发肺栓塞者更易出现肺动脉高压。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膜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研究

    作者:茹晋丽;魏华;吕志勤;赵春阳;李小峰

    目的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细胞膜DNA抗体(抗mDNA抗体),探讨抗mDNA抗体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并与儿童SLE诊断的金指标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44例SLE患儿,30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包括幼年类风湿关节炎9例、幼年脊柱关节病13例、幼年皮肌炎4例、幼年干燥综合征2例、幼年血管炎2例).分别以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和马疫锥虫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mDNA抗体及抗dsDNA抗体;联合应用免疫双扩散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m抗体.结果 44例SLE患儿中34例抗mDNA抗体阳性,30例疾病对照组中抗mDNA抗体阳性者6例.抗mDNA抗体对儿童SLE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27%和80.0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和70.59%.抗mDNA抗体、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对儿童SLE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16和0.557,以抗mDNA抗体高.在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阴性的儿童SLE患者中抗m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8.00%(17/25)、79.49%(31/39).结论 抗mDNA抗体是一种诊断儿童SLE新的自身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阴性的儿童SLE的诊断,检测方便,技术成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清抗核抗体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多发性硬化中的分布

    作者:武雷;黄德晖;杨扬;吴卫平

    目的 研究血清抗核抗体(ANAs)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和多发性硬化(MS)中的分布.方法 收集2009-01-2011-03间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诊治并行血清ANAs筛查的NMOSDs患者74例,包括视神经脊髓炎(NMO)53例、复发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rLETM)20例和复发性视神经炎(RON)1例,以及MS患者49例,统计其血清ANAs阳性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NMOSDs患者血清ANAs阳性率为45.9%(34/74),其中ANA(本文中特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抗核抗体)、抗dsDNA、抗着丝粒抗体(AC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5%(27/74)、5.4%(4/74)、1.4%(1/74)、27.0%(20/74)、9.5%(7/74),MS组仅1例ANAs阳性,阳性率为2.0%(1/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NAs诊断NMOSDs的灵敏度为45.9%,特异度达98.0%;NMO和rLETM患者血清ANAs阳性率分别为47.2%和40.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635).结论 NMO和rLETM患者血清ANAs阳性率高于MS组,支持NMO和rLETM同属于NMOSDs的观点.ANAs有可能是NMOSDs和MS两组疾病的鉴别指标之一.

  • 国人45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病例分析

    作者:刘磊;宋兆慧;郭晶;代飞飞;朴月善;许春伶;王瑞金;姜彬;张丽燕

    目的 分析中国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 对255例临床疑似脑炎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行抗NMDAR-IgG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抗NMDAR脑炎患者,收集其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并按年龄分为<12岁,12~17岁以及>17岁3组.筛查上述患者标本中其他自身免疫及感染相关抗体,并对25例确诊半年以上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自255例中共确诊45例抗NMDAR脑炎患者(占17.6%),男∶女为24∶21,中位年龄10岁,3例患者合并可疑盆腔占位.发病时间多集中在5月、6月、9月及10月.3个年龄组首发症状不同,发病1个月内主要症状亦不相同.26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抗NMDAR-IgG均阳性,17例患者仅脑脊液IgG阳性,2例患者仅血清IgG阳性.脑脊液抗NMDAR-IgA阳性患者的脑脊液抗NMDAR-IgG滴度高于脑脊液IgA阴性患者.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其他自身免疫抗体.6例患者血清风疹病毒IgM阳性,1例血清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IgM阳性.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演变过程与病毒性脑炎类似.45例患者均行脑电图检查,41例表现异常,主要为广泛慢波,1例出现“极端δ刷”(extreme delta brush).15例患者头颅MRI表现异常.全部患者均接受一线免疫治疗,9例患者接受二线免疫治疗.随访25例确诊半年以上患者,发现脑脊液抗体滴度与患者预后无关.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5分及mRS评分≤2分患者的中位确诊时间分别为35 d及1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6,P=0.036).结论 我国抗NMDAR脑炎发病率被低估.本组抗NMDAR脑炎患者相对西方患者具有男性比例高、年轻患者多、合并肿瘤者少等特点.行为异常、运动障碍、认知缺陷、癫痫发作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本组患者的五大早期表现.抗NMDAR-IgG可能多合成自鞘内.一些感染因子可能参与本病的发生.本病无特异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对预后十分重要.

  • 伴发脑膜炎且血清免疫异常的坏死性淋巴结炎一例临床特点及文献回顾

    作者:舒崖清;邱伟;郑雪平;陆正齐;陈健宁;胡学强

    目的 探讨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Fujimoto病,KD)伴发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国内1例以脑膜炎为首发症状且免疫异常的K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经过,同时系统性回顾了国内外所报道的伴有脑膜炎的KD患者19例(包括本例),分析其性别、年龄、免疫指标、临床表现、病毒感染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例病例为25岁女性患者,伴有血抗核抗体、抗核糖核蛋白阳性,予激素治疗后治愈且未复发.分析全部19例病例,平均年龄为20.2岁,性别(男∶女)比为9:10,7例患者血清免疫异常,7例以脑膜炎为首发症状,5例用激素治疗.结论 伴发脑膜炎的KD发病年龄较普通KD更早,男女比例接近,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是目前确诊该病的惟一方法.

  • 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作者:钱新宇;陆慧琦;李爱民;罗荣城;韩焕兴

    目的 构建人源性抗核抗体(ANA)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方法 从4名ANA滴度大于1∶10 000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抽提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免疫球蛋白分子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将轻链基因片段克隆入pComb3Hss载体以构建轻链文库,随后将重链基因载入κ/λ-pComb3Hss载体,形成κ/λ-Fd-pComb3Hss质粒,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用辅助噬菌体M13 KO7感染XL1-Blue,随机的重组抗体文库即表达于丝状噬菌体表面.结果 扩增了长度为660bp的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库容为2×104的轻链基因抗体库和库容为4×104的人Fab抗体库,获得了噬菌体滴度为2×109CFU/ml的富含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的噬菌体抗体库.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为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的制备以及进一步评价其在肿瘤免疫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流式细胞术检测抗核抗体

    作者:姜小华;仲人前;张玲珍;范列英;孔宪涛;胡寅

    抗核抗体(ANA)泛指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临床上检测ANA的经典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该方法操作繁琐,不能定量,且需操作者有丰富的经验.流式细胞术(FCM)具有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以定量分析等优点.本研究利用FCM检测抗核抗体,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检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标本阴性对照组38例经IFA检测ANA均为阴性.阳性组89例经IFA检测ANA为阳性,其中31例荧光核型为混合型,30例为颗粒型, 8例为周边型,13例为均质型,7例为核仁型.1.2 细胞培养 Hep-2细胞(本院自供)培养条件为37℃, 5%CO2,培养液为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使用时细胞生长良好,存活细胞≥98%,用胰酶消化液消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

  • 三氧化二砷对MRL/lpr小鼠免疫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作者:王晓冰;陈丹;王伍;王良兴;朱小春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MRL/lpr小鼠免疫功能和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45只MRL/lpr狼疮小鼠ip给予环磷酰胺50 mg· kg-1(每周1次)和As2O3 0.8 mg·kg-1,每天1次,共2个月.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浓度;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CD3+,CD19+,CD3+CD4+和CD3+CD8+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用PAS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组织IgG和补体C3的表达.结果 与给药前比较,给药2个月后,正常对照组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升高,由给药前1.18 ±0.26升高至1.80 ±0.26(P <0.01),As2O3和环磷酰胺组该抗体水平明显降低,分别由给药前1.14 ±0.58和1.09 ±0.22降低至0.92±0.06和0.67 ±0.14(P <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①As2O3和环磷酰胺组血清抗ds-DNA抗体、IFN-γ和IL-12浓度明显降低(P<0.05),环磷酰胺组抗ds-DNA抗体比As2O3组显著降低(P<0.01);②As2O3组CD3+,CD3+ CD4+和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环磷酰胺组CD3+,CD3+CD8+和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As2O3组CD3+ CD4+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③As2O3和环磷酰胺组小鼠肾小球细胞计数和活动度积分明显降低(P <0.05,P<0.01),As2O3和环磷酰胺组无显著差异;④As2O3和环磷酰胺组肾IgG表达明显降低(P<0.05),补体C3表达无明显差异,As2O3和环磷酰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s2O3能降低MRL/lpr狼疮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抑制T,B和Th细胞活化和增殖,降低血清IFN-γ和IL-12水平,从而缓解狼疮肾炎的病理变化.

  • 94例皮肌炎患者器官受累及免疫学特征分析

    作者:李玉慧;姚海红;张学武;栗占国

    目的:探讨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器官受累情况及免疫学指标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DM患者的临床表现、器官受累情况、血清学指标(包括相关抗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蛋白电泳等),并依据是否合并肺间质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进行分组比较.结果:DM患者ANA阳性发生率、合并肺间质病变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超过1/3,分别为39.4%、34.0%、33.0%,此外,肿瘤标记物升高的发生率为24.5%,均较文献报道升高.按照是否存在上述病变进行分组比较,发现ANA阳性组肌酸激酶、免疫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者常见,合并肺间质病变组肿瘤标记物及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者常见.结论:DM患者多合并ANA阳性、肺问质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及肿瘤标记物升高.

  • 狼疮诱导药物对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作者:康自珍;吕平;张岩;朱小辉;郭长占;张玲;高晓明

    目的:建立药物诱导狼疮(drug-induced lupus, DIL)的动物模型,研究狼疮诱导药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普鲁卡因酰胺(procainamide, Pca)、盐酸肼苯哒嗪(hydralazine, Hyd)和2,2′-偶氮-双(3-乙苯基-噻唑啉-6-硫酸)诱导DIL的动物模型.用3H-TdR参人法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分析法分析细胞表型.结果:Pca和Hyd能诱导BALB/C小鼠而不是C57BL/6小鼠产生抗核抗体.对用药BALB/C小鼠的免疫功能(包括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分型等)的分析发现其部分免疫功能的异常.结论:狼疮诱导药物能够导致BALB/C小鼠部分免疫功能的紊乱.

  •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及自身免疫学特征分析

    作者:王红军;东冉;张玲;朱丽明

    目的 研究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及自身免疫学特点,提高临床对PBC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临床及病理确诊的131例PBC患者AMA阴性为A组,AMA阳性为B组.回顾性分析发病年龄、性别、合并症、主要临床表现、免疫生化指标、抗核抗体(ANA)、抗gp210、抗sp100等.结果 131例患者中,A组19例,占14.5%,A组除IgG、IgM较B组升高略低[分别为(8.6±2.7) g/L比(12.0±5.5) g/L、(4.2±0.6) g/L比(4.8±2.5)g/L,P<0.01或<0.05]外,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A检查A组以核包膜阳性和多核点阳性为主,B组以着丝点阳性为主.抗gp210、抗sp100阳性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中ANA阳性及抗gp210、抗sp100阳性有助于AMA阴性PBC的诊断.

  • 血清抗核抗体阴性、抗Sm抗体阳性的可疑狼疮性肾炎一例

    作者:温文斌;马艳梅;张巍;师帅帅;赵银娥;王宇

    报道1例临床呈显性蛋白尿,血清抗核糖核蛋白及抗Sm抗体持续阳性表达,而临床无多系统损害表现,血清抗核抗体阴性,肾脏病理呈IgG4亚型表达为主的不典型膜性肾病表现,提示临床虽无多系统损害表现且血清抗核抗体呈阴性表达的蛋白尿患者,不能排除狼疮性肾炎可能;血清抗Sm抗体持续阳性,未必可明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建议临床资料与肾脏病理结合,合理诊治.

  • 抗核抗体谱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特征分析

    作者:贾红娟;叶静;赵义;赵筱玲;刘江红

    目的 探讨血清抗核抗体谱(ANAs)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的临床和脑、脊髓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 将2006-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34例视神经脊髓炎,分为抗核抗体谱阳性组(14例)和抗核抗体谱阴性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NMO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次发作的残疾状态扩展评分(EDSS)、首次缓解期持续时间、第一年复发阳性率等],总结脑、脊髓磁共振成像特征.结果 (1) NMO抗核抗体谱阳性组和阴性组首次发作EDSS评分分别为(2.8±1.1)分、(2.3±0.8)分,首次缓解期持续时间分别为(9±9)个月、(31±39)个月,第一年复发阳性比例分别为10/14、6/2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NMO抗核抗体谱阳性组的磁共振脑损害阳性率为5/14,高于抗核抗体谱阴性组(5/20),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核抗体谱阳性组颈段脊髓单独受累多于胸段脊髓(分别为6/14、1/14),抗核抗体谱阴性组胸段脊髓单独受累多于颈髓(分别为6/20、4/20).结论 抗核抗体谱阳性的NMO患者临床首次发作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缓解期短,第一年内疾病易复发,易出现脑损害及颈段脊髓损害.

  •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免疫球蛋白和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鞠姜华;高志红;邱明才

    目的 了解Graves病(GD)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和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探讨GD甲亢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145例GD甲亢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游离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及ANA,并以ANA1:80分为ANA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各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ANA阳性率(28.28%)及IgG[(70.96±26.14)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4.55%,(60.41±11.01)m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ANA阳性组IgG水平[(80.06±45.40)mmol/L]及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31.71%)均高于ANA阴性组[(68.56±16.21)mmol/L,15.3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9例(6.2%)患者合并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干燥综合征4例、重症肌无力3例).结论 GD甲亢ANA阳性者常合并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规检测免疫球蛋白和ANA,对判断免疫损伤的程度、指导免疫治疗和预防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 放射性核素唾液腺显像及抗核抗体联合检查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岩;杨爱民;欧阳雁;高蕊;程虎;乔友梅;张芬茹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及抗核抗体联合检查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已确诊的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及抗核抗体联合检查,回顾性研究其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抗核抗体检查阳性患者19例,占63.3%,阴性11例,占36.7%;唾液腺动态显像阳性患者24例,占80%,阴性6例,占20%;唾液腺动态显像与抗核抗体联合检查阳性率为100%(30/30),显著高于放射性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P<0.05)及抗核抗体检查(P<0.01).结论 唾液腺动态显像及抗核抗体联合检查在干燥综合征筛查、诊断及评价唾液腺功能损伤程度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四种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损害与血液中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巩路;刘国威

    目的:探讨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干燥综合征(PS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其血液系统损害与血中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79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9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63.7%出现血液系统受损,其中贫血42.5%,白细胞减少38.0%及血小板减少12.8%.抗SSA、SSB抗体阳性率血液受损组(72.8%,25.4%),尤其多系受损组(81.4%,32.6%)高于无血液受损组(50.8%,10.8%);抗ds-DNA抗体阳性率多系受损组(27.9%)高于无血液受损组(12.3%);抗SSA抗体阳性率单系白细胞受损组(90.0%)显著高于无血液受损组(50.8%);仅抗SSA抗体阳性率与血液系统损害呈正相关并与白细胞减少关系密切(P=0.025).SLE患者抗ds-DNA抗体及UCTD患者抗SSA抗体与血液受损有关.全部患者血液受损组IgG升高水平比无血液受损组高.结论:血液系统是结缔组织病易侵犯的器官,贫血常见.抗SSA抗体可能参与了结缔组织病血液损害发生机制,尤其与白细胞减少关系密切.

  • 不锈钢血管支架蛋白涂层和携带质粒DNA的研究

    作者:周晓红;冷希岗;宋存先;刘兰霞;杨菁;张琳华;岳井银

    目的:探讨在不锈钢冠状动脉支架上携带质粒基因,为心血管再狭窄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支架表面用交联蛋白涂层;采用双官能团偶联剂将抗DNA抗体以化学键结合在蛋白涂层上,再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DNA免疫偶联;用同位素标记的抗体评价抗体与支架结合的稳定性,用体外细胞培养试验验证支架携带基因的转染效果.结果:交联蛋白涂层上化学键结合抗DNA抗体的量比单纯物理吸附高约15倍,支架上通过抗DNA抗体免疫偶联质粒DNA的细胞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物理吸附携带基因的支架.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在金属冠状动脉支架上用化学和免疫偶联携带质粒基因,实现了细胞培养中局部高效的基因表达.

146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