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

    作者:刘永东;谈理;杨梅;杨洪光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对5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进行治疗,其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均一次性切除,但在手术中,有3例患者因为手术出血而进行修补术缝合创面,占6.00%,有2例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穿孔而转腹腔镜进行修复,占4.00%,5例患者均在治疗过程中经过及时处理,后切除成功.同时,在手术后的6个月,对5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随访,其创面已经愈合,并没有发生病变残留或者是复发的现象.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切除患者的病灶,安全且有效,虽然会出现出血以及穿孔的现象,但经过及时的处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危机,50例患者的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均切除成功,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创伤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丝裂霉素在上消化道内镜局部化疗中对依托咪酯静脉麻醉的影响

    作者:张迎宪

    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丝裂霉素在上消化道内镜局部化疗中对依托咪酯静脉麻醉的影响,探讨麻醉药物正确合理使用.资料与方法选择上消化道肿瘤局部化疗患者32例(其中包括食管癌;贲门癌与胃癌等),ASAⅡ~Ⅲ级,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52~ 78岁,随机分为MG观察组和FC对照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性别、ASA分级及主要病种分布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 X线钡餐造影诊断上消化道肿瘤漏诊误诊的原因分析

    作者:张练兵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诊断上消化道肿瘤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均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且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统计诊断结果,并分析X线钡餐造影诊断漏诊误诊的原因.结果:经X线钡餐造影检查上消化道肿瘤的漏诊误诊率为6.25%;经X线钡餐造影检查,5例漏诊误诊患者首次检查分别为食管憩室、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慢性胃炎急性发作及萎缩性胃炎;而经病理检查确诊,5例漏诊误诊患者为早期食管癌、贲门癌、进展期胃癌、胃溃疡恶变及早期胃癌.结论:X线钡餐造影诊断上消化道肿瘤存在误诊漏诊几率,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早期临床诊断效果.

  • 重视规范诊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姜湛乾;王文生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诊断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包括病因诊断和定性诊断.病因诊断:ANVUGIB的病因繁多,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为常见[1].

  • 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组织抑制剂-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作者:孙东兰;段亚男;张晓娟;周荣秒;王娜;陈志峰;李琰

    河北省涉县是我国上消化道肿瘤(UGIC)的高发地区.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地区的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贲门癌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家肿瘤登记中心新数据,2000-2004年男、女贲门癌的发病率分别为69.9/10万和41.5/10万,贲门癌已成为影响当地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但迄今,有关贲门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 MMP-2)和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 TIMP-2)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河北省涉县人群贲门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贲门癌的早期筛查提供可能的分子标志物.

  • 河北省高发区上消化道肿瘤死亡变化分析

    作者:贺宇彤;栗华;侯浚;朱俊卿;陈志峰;张敬一

    河北省是我国上消化道肿瘤的高发省,该病在高发区更是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和健康~([1-3]).笔者利用河北省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全死因调查资料,分析河北省磁县、涉县、赞皇县上消化道肿瘤死亡变化趋势,并与非高发地区进行比较,以揭示肿瘤防治工作与河北省上消化道肿瘤死亡的关系.

  •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食管癌及胃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李锐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在食管癌及胃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加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三周为一疗程,计六个疗程.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后KPS 评分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后KPS 评分降低,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化疗后白细胞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白细胞下降明显(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提高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的疗效,显著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针刺足三里对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胃镜检查中副反应的预防作用

    作者:辛献运;粘芙蓉;于金凤;侯芳

    目的 观察针刺足三里预防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胃镜检查致消化道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87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在常规给予地卡因喷剂的基础上针刺足三里穴;对照组44例,予地卡因喷剂,比较两组在预防胃镜检查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即刻疼痛情况、进镜反应、进球情况以及即刻反应总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足三里对预防上消化道肿瘤病胃镜检查消化道副反应疗效显著.

  • 金蒸汽激光光动力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洁;金懋林;杨伯琴;沈琳;杨玉琴;李燕;屠跃珍

    目的 探讨金蒸汽激光用于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或术后复发的上消化道癌 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进展期或术后复发上消化道癌患者35例,男性27例,女性8例,平均65岁 。采用IEAu-3型金蒸汽激光治疗机,激光波长为627.8 nm,脉冲频率5.5~6.0 kHz,脉 宽40×10-9~5×10-9 s,脉冲能量70~80 kW,柱状光纤末端输出功率密度为 400~420 mW/cm2,能量密度290~300 J/cm2。HpD为光敏剂,按5 mg/kg体重于激光照 射前12~24 h静脉滴注。疗效分级采用全国与国际通用标准。结果 完全效应16例(占45.7%),明显效应7例(占20.0%),稍有效应7例 (占20.0%),无效5例(占14.3%)。总有效率(CR+PR)为65.7%。3例出现较明显局部 疼痛,3例有局部刺激症状,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金蒸汽激光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或术后复发的上消化道癌疗效肯定 ,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 食管裂孔疝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慧超;葛相栓;钱峰;刘小玲;李建平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其病因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消化道肿瘤等,临床医师对其常见病因多会重视并通过胃镜等检查明确,而对于食管裂孔疝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却认识不足,甚至通过胃镜或影像学等检查明确为食管裂孔疝,仍不认为其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而继续进一步检查查找病因,甚至终诊断为"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造成患者过度检查、花费过高及诊断不清.

  •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射频治疗31例

    作者:方维丽;王邦茂;杨玉龙;吕宗舜;刘文天;张庆瑜

    目的:射频技术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报道少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射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1例因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血管畸形及经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应用国产射频治疗仪对出血处黏膜表面给予射频治疗,治疗后内镜下观察5 min,7 d后复查胃镜,无再出血为有效,24 h内再出血为无效.结果:3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止血有效率为93.55%(29/31),2例24h内发生再出血,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具有止血迅速、安全性高的特点.射频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息肉、上消化道肿瘤、肝癌等的治疗,而作为非静脉曲张的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治疗手段,却少有报道.本院自1999-10/2001-07,采用射频治疗仪治疗各种类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老年人上消化道肿瘤误诊为不稳定心绞痛二例

    作者:郭季磊;应文琦

    例1男性,65岁.以胸骨后闷压感、伴阵发性疼痛及上腹饱胀20余天于2002年3月就诊.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以缺血性心脏病、不稳定心绞痛收住院.既往有糖尿病史.查体:老年男性,神志清,活动自如,两锁骨上未及淋巴结,血压130/80 mm Hg,心率74次/min,律整,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

  • 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高岩;赵庆伟;辛海龙

    手术后营养支持是外科尤其是消化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观点认为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胃、小肠、结肠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麻痹,在胃肠蠕动未恢复前,应用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对肠黏膜屏障和内源性感染关系的认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支持业已取得共识.本文对上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综述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胃镜检查价值

    作者:赵海燕;赵增双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前胃镜检查的价值. 方法 2000年5月~2003年5月我们对434例40岁以下伴有上消化道症状及40岁以上患者LC术前行胃镜检查. 结果 434例LC术前胃镜检查发现6例上消化道肿瘤,占1.4%(6/434),其中食管癌1例,贲门胃底癌3例,胃窦癌1例,十二指肠球部腺癌1例. 结论胆囊疾患合并上消化道肿瘤比例虽不是太高,但漏诊后果严重,建议LC术前选择性行胃镜检查.

  • 早诊液初筛上消化道癌

    作者:秦德兴;李增苏;崔洪海;岳志华

    目的 探讨在隐血珠筛查基础上,用一种更简便的口服早诊液(稀盐酸酒精)初筛法筛查上消化道癌并检验其筛查效果.方法 自1979年至今,27年中,在不同地区多次重复验证其效果.结果 2002年5月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部分地区35岁以上人群中推广试用早诊液初筛.共筛查31 073人,阳性反应5695人,阳性率19.87%.其中5310人自愿接受胃镜精查,检出癌150人,检出率2.82%,可疑癌101人(1.90%),癌前病变204人(3.84%).阴性反应组自愿接受胃镜检查者中检出癌23人,漏筛率0.1%;癌前病变272人(1.19%).1979年在林县对用早诊液初筛普查后12年的阳性组和阴性组追踪随访,上消化道癌发病率分别为19.8%和3.61%,阳性组癌发病率比阴性组高5.5倍.结论 口服15 ml早诊液,激发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症状提前数年出现,现场观察证明,它有初筛、浓缩高危人群的价值,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尤其在上消化道癌高发人群地区,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紫杉醇联合顺铂、四氢叶酸、5-氟尿嘧啶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袁昕;梅家转;谢朝辉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癌药物,在癌细胞分裂时,能与细胞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的稳定与聚合,抑制微管解聚,阻断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我们从1999年以来,使用紫杉醇(Pac)联合顺铂(DDP)、四氢叶酸(LV)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28例,与同期使用顺铂、四氢叶酸和5-氟尿嘧啶治疗36例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高危人群静脉全身麻醉下胃镜筛查上消化道肿瘤结果分析

    作者:宣文;王进忠;李振江;李耀东

    目的 探讨胃镜筛查上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效果.方法 在静脉全身麻醉下对1572名40~69岁的人群进行胃镜检查,使用卢格碘染液、靛胭脂染液分别染色食管、贲门和胃,并指示性钳取活组织.受检者静脉全身麻醉清醒后进行满意度调查.病理诊断明确后,对所有筛查发现的食管重度非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贲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以上病变分别给予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食管、胃癌根治术.结果 1572名筛查人员全部耐受静脉全身麻醉下胃镜检查,其中筛出食管浸润癌14例,重度非典型增生11例,早期诊断率78.57%(11/14);贲门和胃浸润癌14例,高级别上皮内肿瘤早期癌12例,早期诊断率85.71%(12/14).结论 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胃镜下进行食管、贲门和胃染色并指示性活组织检查技术可发现早期癌,从而提高上消化道癌早期诊断率.

  • 上消化道癌与血型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常芳;韩小友;许翊;王媛;张永贞;王晶

    目的 探讨遗传标志物血型与上消化道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患者为病例组;健康对照组是以病例组为指示对象,选择同居住地、同性别、同职业,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健康人群,作1对1配比.另以山西健康人群血型分布作第二对照组,进行上消化道癌与血型的关联性分析,获得相对风险率(RR)、病因分数(EF)和预防分数(PF).结果 上消化道癌患者血型分布与山西健康人群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患者血型分布与山西健康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山西健康人群比较,上消化道癌发病与A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P<0.01),与B型及O型血呈负相关(RR<1,P<0.05).但在病例对照相关分析中发现,与A型及AB型血虽相关(RR>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型血相关(RR<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山西健康人群为对照,其中食管癌发病与A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与A型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血及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与O型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癌发病与A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与A型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血及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发病与A型、B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健康对照组为对照,食管癌发病与A型、B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与O型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癌发病与A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与A型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血及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发病与A型、B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归结为EF及PF可见,上消化道癌及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与A型血呈正相关,是病因因素,占2%~6%;B型及AB型血是否为病因因素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证实.上消化道癌及食管癌、贲门癌、胃癌与O型血呈负相关,是预防因素,占2%~18%.结论 上消化道癌及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与A型血呈正相关,是发病因素,与O型血呈负相关,是预防因素.

  • 光动力疗法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士林

    目的 探讨2种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鞍山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入院的124例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按光敏剂种类分为2组.血卟啉单甲醚组均采用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血卟啉衍生物组采用血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各类型上消化道肿瘤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上消化道梗阻情况与不良反应等.结果 血卟啉单甲醚组疾病控制率(91.18%)明显高于血卟啉衍生物组(7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卟啉单甲醚组治疗后上消化道梗阻情况组间比较明显优于血卟啉衍生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卟啉衍生物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69.12%)明显高于血卟啉单甲醚组(46.4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应视情况给予权衡.

  • 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缓解上消化道癌性梗阻的疗效观察

    作者:苏璇;罗开发;李闻

    目的 初步评价内镜下化疗缓释粒子瘤内植入治疗上消化道恶性梗阻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内镜下对我院2008年3月-2013年5月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梗阻部结节及浸润处多点植入缓释化疗粒子,3例胃癌患者行5-FU粒子植入,平均注射5-FU缓释粒子148 mg;4例食管癌患者行顺铂粒子植入,平均注射顺铂缓释粒子48 mg.结果 7例患者共施行粒子植入治疗9次,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缓解不全梗阻显著有效1例,明显有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5.7%;1次治疗后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平均约20 d;7例中,6例死亡,生存期为2~8个月,平均存活时间约112 d.结论 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对晚期上消化道恶性梗阻患者有较好的姑息性治疗效果,是治疗晚期上消化道癌性梗阻可选择的手段.

122 条记录 1/7 页 « 234567 »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