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李萌;王萍;陈晖

    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子之一.血小板在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尚无明确反映血小板功能的指标,近年多项研究发现血小板参数中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检测MPV是评估血小板功能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对预测CHD临床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缺铁性贫血与PLT、MPV及PDW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瑞;解雁飞

    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129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12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红蛋白(HB)、PLT、MPV及PDW,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PLT和MPV明显升高,中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PLT和MPV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重度贫血患者PLT和MPV明显的降低,PDW变宽.结论 PLT、MPV及PDW检测对于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价值.

  • 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在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肾损伤风险中的意义

    作者:程慧;蒋薇;李一;韩敏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急性肾损伤(AKI)风险中的意义.方法:将222例STEMI患者按照入院时MPV水平分为MPV增高组(80例)及MPV正常组(140例),记录两组入院后一般临床资料以及住院期间 AKI发生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评价MPV在预测AKI发生中的风险.结果:MPV增高组Killip分级、冠脉梗死支数、血清BNP、Scr、cTnI 均高于MPV正常组(P<0.05),而eGFR、LVEF低于MPV正常组(P<0.05);MPV增高组AKI发生率高于MPV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MPV是STEMI合并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PV水平增高可能是STEMI合并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一定的风险预测价值,临床应当密切监测MPV水平的变化,以早期评估患者的预后.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分析4项参数的检测

    作者:谢宇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分析4项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eex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正常人群和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各30例.结果:与正常人群相比,肝硬化患者PLT显著降低,MPV和PDW均增高,PCT无明显改变.结论:全面地观察血小板分析4项参数有助于了解患者血小板功能的改变,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不仅数量异常,而且质量异常,易发生血小板减少性出血.

  •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作者:柴霞霞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作为血小板功能和活性标志物,对ACS的预测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现就其研究现状做一阐述。

  • 1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观察

    作者:彭丽花

    检测1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并与100例健康人作比较,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通过观察,进一步阐述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的机理,为临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肝硬变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观察

    作者:马兰;段强;贾建成

    对61例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检测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并同时与68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和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观察,进一步阐述了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小的机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具较为合理的理论依据.

  • 肝病患者早期MCV、RDW及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颖;白永泽;魏军;王志伟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的4项指数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Coulter公司JT-IR全自动血液计数仪检测181例肝病患者和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1)肝硬化组、慢乙肝组、急性肝炎组MCV、RDW、MP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PDW、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MCV、RDW、MPV之间成正相关关系,PLT、PDW、PCT之间亦成正相关关系,MCV、RDW、MPV与PLT、PDW、PCT之间成负相关关系.结论 (1)MCV、RDW可以反映肝病病情的轻重和肝功能损害程度;(2)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为肝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初步评价提供了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

  • 全血细胞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颖;张建荣;杨芝红

    目的了解脑梗死(CI)急性期与恢复期全血细胞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我院2004年1月-7月住院脑梗死患者121例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CI患者急性期WBC、MCV、MPV、PDW 4项指标与对照组对应比较后其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BC、RDW急性期CI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急性期与恢复期RBC、WBC测定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他各项检测指标在急性期、恢复期无显著变化(P均>0.05).结论 C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全血WBC、MCV、MPV、PDW升高,PLT降低具有特征性.MCV与MPV升高使全血有形成分大大增加,是造成脑梗死重要因素之一.全血细胞分析为脑梗死预防、治疗、预后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

  • 2型糖尿病患者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的探讨

    作者:张爱民;龙永疆;李建明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按要求选取糖尿病患者60例,对照组40例,测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相关参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MPV变化及相关参数对MPV的影响.结果 MPV与DM组(10.73±2.286)fL显著高于对照组(9.096±1.31)fL,P<0.05;糖尿病组内MPV比较:MPV值在肥胖组(10.96±1.09)fl显著高于非肥胖组(9.23±0.098)fL,P<0.05;MPV值在HbA1C>7%组(10.68±0.96)fL显著高于HbA1C< 7%(10.09±0.215)fL,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MPV进一步增高,可通过监测平均血小板体积对疾病预防、药物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关系研究

    作者:孙慧清;李明超;余增渊;邢珊;远孟梦

    目的 探讨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胎龄<32周的ROP早产儿,将重度ROP早产儿纳入ROP组,按1:1比例选取同胎龄、同出生体重无ROP早产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MPV变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重度ROP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重度ROP早产儿82例,其中男51例,女31例,胎龄24~31周;对照组纳入82例.ROP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持续正压通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7.2(3.9,10.8)d比5.6(3.5,8.9)d、7.8(4.7,11.6)d比5.3(2.3,9.2)d];败血症、颅内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2.9%(27/82)比17.1%(14/82)、31.7%(26/82)比17.1%(14/82)],母乳喂养率低于对照组[15.8%(13/82)比52.4%(4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早产儿校正胎龄36周和40周时MPV高于对照组[(10.6±1.8))n比(10.1±1.4)fl、(10.8±1.8) fl比(10.2±1.5)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大(OR=0.998,95%CI0.996~0.999)是发生重度ROP的保护因素,MPV增大(OR=1.084,95%CI1.011~1.163)是发生重度ROP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校正胎龄32、36、40周MPV异常临界值分别为9.9 fl、10.9 fl、10.8 f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和68.0%、84.1%和92.3%、88.6%和89.5%.结论 MPV的变化可能与早产儿重度ROP的发生相关.

  •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蔡长霞;甘桂芬

    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入的认识血小板参数,尤其是21世纪之后,研究人员广泛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而平均血小板体积作为血小板参数中的一员,自然也受到重视,本研究即综述了平均血小板体积在临床中的应用.

  •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蔡长霞

    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入的认识血小板参数,尤其是21世纪之后,研究人员广泛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而平均血小板体积作为血小板参数中的一员,自然也受到重视,本研究即综述了平均血小板体积在临床中的应用.

  • ACS患者MPV与PDW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韩海莉;刘东升

    目的 研究ACS患者MPV与PDW和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ACS患者449例,分为A组(MPV≤12.1fL),B组(MPV>12.1fL);Ⅰ组(PDW<15%),Ⅱ组(PDW>15%),记录患者治疗后1、12个MACE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I组和Ⅱ组治疗后1、12个月MACE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ACS患者MPV与PDW对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远期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 BNP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中的 价值

    作者:张敏

    目的 探讨血清BNP水平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并明确诊断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2例,分别根据两者基线中位数水平分为高值组、低值组,并随访发病6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病情况.结果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血清BN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高值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均分别高于低值组(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及平均血小板体积两项指标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儿童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及 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

    作者:汪晓曼;朱怡恬;高玲娟;周璐雅

    目的 分析儿童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红蛋白(HGB)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 —2018年4月在我院健康检查的2个月 ~5岁儿童994例,根据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A组)、维生素D不足组(B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C组)3组,分析3组儿童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MPV及HGB的关系.结果 A、B、C组血清中MPV分别为(9.71±0.54)、(9.36±0.77)、(8.78±0.81)fL,HGB水平分别为(115.18±5.57)、(119.75±8.14)、(122.98±7.99)g/L;3组血清中MPV以及HGB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90.49、45.78,q=6.21~15.86,P<0.05).结论 儿童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可导致MPV增高及HGB水平的降低,因此对儿童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应给与足够的重视,以免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脉搭桥术后血小板5项参数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军锋;贾克刚;邱丽;刘运德

    [目的]研究血小板5项参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脉搭桥术后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用日本Sysmex KX-21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30例ACS患者的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比积,并与111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用相同仪器测定47例进行冠脉搭桥术患者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4天,术后第5~6天,术后第7~10天的PLT、MPV、PDW、PLCR、PCT.将所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CS患者中,PLT和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MPV、PDW和PL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与MPV呈负相关,MPV与PDW呈正相关,PLT与PCT呈正相关.PLT和PCT在搭桥术后第1~4天变化不大,处于低谷;MPV、PDW和PLCR在术后第1天即开始升高,在术后2~4天达高峰;随着病情的好转和恢复,PLT、PCT在术后第5~10天升高达峰值,而MPV、PDW、PLCR逐渐回落到手术前水平.[结论]ACS患者血小板活性增强,代谢旺盛,消耗增加,是导致ACS的重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后血小板5项参数的演变规律,有助于了解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情况,掌握血小板数量、体积与血小板功能的密切关系,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估计病情、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贾冰;李海珠

    [目的]了解及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CD-1700血细胞分析仪,对50例初诊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化疗期间血细胞监测,观察血小板(PLT)及MPV的变化,并进行成组比较t检验.[结果]初诊时血小板减少组(42例),骨髓抑制期PLT下降,MPV变化不明显(P>0.05);骨髓恢复早期,MPV即可见升高,与初诊时及骨髓抑制期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至完全缓解期,MPV再次下降,与初诊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8例),骨髓抑制期MPV下降,与初诊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骨髓恢复早期及完全缓解期MPV的变化与血小板减少组相同.[结论]MPV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骨髓造血功能早期恢复的预示性指标.

  • 网织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在ITP中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柏岭;韩翔宇

    目的: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多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的一类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患者的临床出血表现与患者网织血小板(R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具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就网织血小板计数(R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加以综述.

  • 急性STEMI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性别差异的研究

    作者:陶红梅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STEMI患者.入院30分钟内采集静脉血完善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纤维蛋白原,入院24小时内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共入选47例女性急性STEMI患者,218例男性急性STEMI患者,女性组平均年龄较男性组大6岁[(70.21±11.75)岁比(64.37±12.38)岁,P<0.01],女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13.361±0.923)%比(13.585±1.019)%,P=0.83]、平均血小板体积[(11.406±1.824)fl比(11.446±1.377)fl,P=0.86]、纤维蛋白原水平[(3.682±2.71)g/L比(3.353±1.343)g/L,P=0.22]、超敏反应蛋白水平[(10.940±7.427)mg/L比(11.264±7.389)mg/L,P=0.78]较男性组无明显差异.女性组住院时间较男性组更长(10.94±6.39天比(8.95±5.55)天,P=0.02).结论:女性急性STEMI患者年龄比男性大,女性急性STEMI患者住院时间较男性更长,但两组间RDW、MPV、FBG及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

380 条记录 19/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