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白介素-6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纪红梅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 T )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与白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选取IGT患者297例,按颈动脉IMT 分为IMT 正常组(IMT<1.0mm)103例、IMT增厚组(1.0 mm< IMT<1.3 mm)99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IMT>1.3mm)95例,另选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测定其血清IL-6。【结果】①IGT组血清IL-6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但IM T正常组血清较对照组IL-6相比无明显变化( P>0.05)。②IGT组中,IM T增厚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IM T正常组( P <0.01),无论在IM T增厚组或是斑块形成组,IL-6与IM T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567和0.682, P <0.01)。【结论】IG T患者血清IL-6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 糖耐量异常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媚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患者早期肾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IGT患者96例,依据血压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33例)、临界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组(33例),另取健康体检正常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尿肌酐(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等指标的水平。【结果】IGT患者中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均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病例组之间随着血压升高,各检测指标均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IGT患者早期已出现肾功能损害。应及早通过联合测定尿UAE和NAG等指标并通过给予患者肾保护治疗以预防肾损害。

    关键词: 葡糖耐量试验
  • 糖耐量异常男性老年患者睾酮水平相关性研究

    作者:梁力晖;刘翠中;伍媛

    [目的]检测老年人中睾酮和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探讨其与糖耐量的关系.[方法]检测清晨血清总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并分析与糖耐量相关性.[结果]老年人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睾酮,SHBG水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与舒张压,收缩压无相关性.[结论]老年人中,糖耐量异常患者睾酮水平低于正常,未来的研究需要评价是否可以通过提高睾酮水平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预防2型糖尿病.

  • 腹型肥胖男性糖耐量试验各时点血糖与代谢综合征各组份的相关性

    作者:刘波;尹福在;马春明;秦春梅;王锐;陆强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男性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时点血糖与代谢综合征各组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50岁糖耐量正常的男性为研究对象,其中腰围(WC)≥90 cm 36例为腹型肥胖组,WC<90 cm 31例为对照组,行OGTT并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及人体基本参数.[结果]两组间空腹血糖(FPG)和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和3 h血糖(3hP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型肥胖组糖负荷后 0.5 h血糖(0.5hPG),1 h血糖(1hPG)和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lu)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 1hPG与WC(r=0.519),收缩压(SBP)(r=0.456),舒张压(DBP)(r=0.338),甘油三脂(TG)(r=0.43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0.391),尿酸(UA)(r=0.418),AUCglu(r=0.914)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470)相关性强(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1hPG与WC、SBP、DBP、TG、HDL-C和UA存在独立相关.[结论]NGT腹型肥胖男性1hPG与多种代谢综合征组份密切相关.因此,在腹型肥胖人群进行OGTT时应更加关注1hPG监测.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肝硬化预后判断的临床观察

    作者:符应征;谭新忠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对肝硬化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41例根据OGTT诊断的肝硬化病人分成三组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预后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其预后较差.[结论]OGTT可作为除child分期标准以外判断肝硬化预后的有效指标.

  • IG T 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 CIM T 增厚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蒋悦;金元哲;周东晖;韩硕;张壬;梁冰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微量白蛋白(MAU )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 T )增厚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32例 IGT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非增厚组(CIM T ≤1.0 mm ,n =45),颈动脉内膜增厚组(CIM T >1.0 mm ,n =87)。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7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其血清 Hcy 、MAU 水平。分析 Hcy 、MAU 与 CIM T 增厚的相关性,并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IGT 患者 CIM T 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内膜非增厚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血清 HCY 、MAU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5);而颈动脉内膜非增厚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的其他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血清 HCY 、MAU 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非增厚组(均 P <0.05)。 Hcy 、MAU 与 CIM T 增厚均呈显著正相关(均 P <0.05);Hcy 与 MAU 呈显著正相关( r=0.259,P =0.032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Hcy 、MAU OR 值分别为1.101、4.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Hcy 、MAU 水平与 IGT 患者发生 CIM T 增厚具有相关性,且为独立危险因素, Hcy 、MAU 水平越高,其发生 CIM T 增厚的危险性就越大。

  • 糖耐量异常和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丁红飞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糖耐量异常者75例,初诊2型糖尿病者75例,排除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另选取健康体检者75例作对照组。对三组人群,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值、血脂水平,并测定其PWV ,比较三组各项指标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现PWV异常,其PWV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早期,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餐后血糖升高可导致外周动脉PWV增快,应予以早期干预。

  •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糖尿病筛查及糖耐量异常干预研究

    作者:周全康;周晓燕

    [目的]调查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了解对糖耐量异常者分组干预的结果.[方法]以流行病学方法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 对桃浦镇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使用问卷调查收集糖尿病疾病史,家族史,肥胖史等资料,对已知糖尿病者进行馒头餐试验,对无糖尿病史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筛查发现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分析IGT患者早期干预意义.[结果]2 015名调查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5.2%,其中新发 157人 ,糖耐量异常 216人,患病率 10.7%.将IGT患者随机分组,6个月后,普通干预组血糖正常率11.1%,强化干预组血糖正常率81.5%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上海普陀区桃浦镇糖尿病患病率及IGT患病率较高,对于IGT患者实行早期规范的干预,可能使其血糖恢复正常,延缓糖尿病发病时间.

  • 阿卡波糖干预糖耐量减低患者38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华珠;王敏;周桂莲

    糖耐量减低(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高危状态,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都要经过IGT阶段,但IGT具有高度的可逆性,同时由于IGT也是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IGT的干预也是遏制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根本出路.

  • 不同糖耐量老年人群高血糖及血糖波动对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李东霞;陈书艳;周妍;陈琼;刘芳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老年人群高血糖及血糖波动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择正常糖耐量(NGT)组、糖耐量异常(IGR)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各30例老年男性患者,采集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HbA1c、血脂、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并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IGR和T2DM组患者的全天平均血糖水平、全天血糖标准差(SD)、日间血糖绝对差值(MODD)、餐后血糖>7.8 mmol/L的时间百分比.结果 IGR组、T2DM组的FBG、2 h PBG、HbA1c均高于NGT组,T2DM组高于I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BUN、Cr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R、T2DM组ALP、PTH大于NGT组,T2DM组大于I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T2DM组25(OH)D小于NGT组,T2DM组小于I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血Ca、血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全天平均血糖水平、SD、MODD、餐后血糖>7.8 mmol/L的时间百分比均大于I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均对骨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患者均应及早开展必要的糖尿病教育及相关骨代谢检测,严格控制血糖及其波动,从而减少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不同糖耐量状态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和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月红;王丽;杨云;任宏强;段军仓;翟志红;瞿得涛;张英武;李娜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4例,根据OGTT试验结果分三组:糖耐量正常组( NGT)61例、糖耐量减低组(IGT) 48例、2型糖尿病组(T2 )M)45例,三组均于入院时即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sCD40L水平,并对其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 积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患者sCD40L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三组患者中,糖耐量减低组[(41.8±19.8)分]和糖尿病组[(40.1±18.7)分]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21.9±15.3)分](P<0.01);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减低组间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减低组血清sCD40L水平[(2.46±0.79) ng/ml]高于糖耐量正常组[(2.12±0.81)ng/ml](P<0.05),糖尿病组[(2.57±0.68) ng/ml]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0.01);糖尿病组高于糖耐量减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清可溶性sCD40L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相关(r=-0.147,P>0.05).结论 ACS患者在血糖轻度异常时CD40/CD40L即可过度激活,不一定血糖过高,即达到糖尿病状态时才有CD40/CD40L的激活;糖耐量异常的ACS患者中血清sCD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能无相关.

  •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清游离脂肪酸动态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骆黎;吴汉妮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负荷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动态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 51例 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组28例,非大血管病变组23例;正常对照组15例;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0、60、120、180 min各点血清FFA值,比较3组FFA动态变化,并就FFA的影响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 各时间点FFA水平:大血管病变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0、60、120和180 min,P均<0.05,P<0.01);较非大血管病变组升高,仅空腹P<0.05.非大血管病变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180 min末达统计学意义,余各点P<0.05. 60 minFFA下降幅度:正常对照组较非大血管病变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OGTT中,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各点FFA显著升高,三组FFA动态变化存在差异,FFA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联系紧密.

  • 超重对血清尿酸水平及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作者:周祖华;伍树芝;欧建佳;秦爱平

    目的探讨超重对血清尿酸水平和糖耐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体重指数(BMI)≥25、<28者共142例为超重组,抽取BMI<25者215例作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尿酸水平分析,并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及餐后2 h后血糖水平.结果超重组血清尿酸水平(401.28±105.22)mmol/L高于对照组(337.00±86.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组OGTT餐后2 h血糖水平(7.6±1.4)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mmol/L(P<0.01).结论超重可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和葡萄糖耐量异常.

  • 糖耐量正常孕妇人类胎盘催乳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变化分析

    作者:廖军;黄锦华;唐彦如

    目的 分析糖耐量正常孕妇人类胎盘催乳素(HP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孕妇糖代谢中的生理作用.方法 35例孕24~28周的孕妇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同时用放免法检测人类胎盘催乳素(HP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结果 35例孕24~28周的孕妇糖负荷试验结果均正常,服糖后1 hHPL水平较空腹显著降低(P<0.05),而IGF-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糖的波动可引起HPL水平变化,高血糖抑制HPL生成,HPL参与孕妇的糖代谢过程.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指标的探讨

    作者:周玉琴;康佳丽;萧正华;杨宇;陈淑贤;马奔;李碧源

    本文探讨空腹血糖(FBS)、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与妊娠期糖尿病(GDM) 诊断的关系.结果表明,GCT以血糖≥8.3mmol/L为切点,可大大减少OGTT的检测人群,便于临床推广.由于糖代谢异常患者FBS与GCT结果不甚一致,在行GCT前应常规检测FBS,对GCT介于7.8~8.3mmol/L之间,而FBS≥5.0mmol/L者,加行OGTT,可将漏诊率控制在10%以内.

  • 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血IL-6、超敏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作者:牛晓红;李俊岩;宋祺;金苗苗;刘金霞

    目的:探讨血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NGT)136例及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对照(NC)82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胰岛素、IL-6、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⑴NGT组与NC组相比,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hs-CRP、IL-6明显升高[分别是1.03~1.94 vs 0.42~0.95, P <0.01;0.46~2.78 mg/L vs 0.39~1.56 mg/L, P <0.01;(13.6±8.99)pg/ml vs (8.08±3.67)pg/ml, P <0.01]。⑵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血hs-CRP水平与HOMA-IR( r =0.326, P <0.01)、IL-6( r =0.258, P <0.05)均呈正相关;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血IL-6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 r =0.350, P <0.01)。结论血清CRP和IL-6可能与T2DM患者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 5种方法筛查无症状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效果评价

    作者:杨燕君;张晖;李进;秦小洁;刘海鹏

    目的 探索适用于无症状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前期(PM)人群筛查策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运用空腹毛细血管血糖(FCBG)、空腹静脉血糖(FPG)、口服75 g葡萄糖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4种实验室指标和中国糖尿病危险因素积分(DRS)问卷对调查对象开展T2DM和PM筛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5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完成调查4 264人,女性占73.92%(3 152/4 264);年龄<60岁占63.72% (2 717/4 264);婚姻状况为已婚者占83.51%(3 561/4 264);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占37.99%(1 620/4 264);职业以农民/渔民为主,占37.34%(1 592/4 264).T2DM和PM检出率分别为10.04%和20.54%.5种方法相比,在单一筛查DM和同时筛查DM和PM时,OGTT的AUC均较大,灵敏度分别为87.851%和97.846%,特异度分别为99.165%和100.000%;其次为FPG和中国DRS问卷.结论 5种筛查方法相比,OGTT筛查效果好,FPG次之,中国DRS问卷仅次于OGTT和FPG.

  • 阿卡波糖和食物纤维在糖耐量减低人群向 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干预作用

    作者:潘苗;陈幼萍;吴向梅;曾春平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和食物纤维预防糖耐量低减(IGT)人群进展为 2型糖尿病(DM)的作用.方法:以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WHO标准)的 IGT 213例中男 156例,女 57例.入选者年龄 35岁以上,体重指数(BMI)在 19 kg/m2以上.分为对照组 52例,教育组 37例,食物纤维组 64例,阿卡波糖组 6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教育组进行饮食指导,每半年 1次;食物纤维组除健康教育外,每日口服食物纤维 12 g;阿卡波糖组每日口服阿卡波糖 0.15 g,分 3次餐时口服.对 4组参试者每半年作 1次 OGTT,同时测身高、体重、 BMI、 12 h尿蛋白,复查日当天不服干预药物或食物纤维.共观察 3年.若 2次 OGTT或后 1次复查结果为 DM,则判断为已发展为 DM.结果:213例 IGT在观察中有 18例(8.5%)退出.空腹血糖(FBS)和服糖后 1 h血糖(1hPBS)在对照组、教育组和食物纤维组均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在阿卡波糖治疗组均有下降. 4组间 FBS比较 F=8.126,P< 0.01,4组间 1hPBS比较 F=3.706,P=0.012.观察期末对照组 12例(26.7%)、教育组 7例(21.9%)、食物纤维组 10例(16.4%)、阿卡波糖组 5例(8.8%)转化为 DM,阿卡波糖组在治疗后 DM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 2=6.246,P< 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 IGT向 DM的转化率与治疗前年龄、体重呈正相关(r=0.45和 0.35,P< 0.05),与干预方式呈负相关(r=-0.155,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IGI向 DM的转化率与 FBS呈显著正相关(r=0.227,P=0.03),与治疗方式呈负相关(r=-0.133,P=0.032).结论:阿卡波糖在延缓 IGT向 2型 DM发展中是有效的,食物纤维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长沙市马王堆社区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王平芳;何凌;廖二元;唐炜立;颜湘;杨雅

    目的:了解长沙市马王堆社区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AGM),包括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及空腹血糖异常(IFG)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其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该社区831人进行AGM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AGM、DM、IGT、IFG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此次调查新发现的DM占全部DM 78.5%,其中无症状者占54.9%.IGT和IFG患病率女>男.(2)DM、IGT组平均年龄大于糖代谢正常组.70岁以前,DM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IGT患病率在40岁以后逐步上升.(3)肥胖组AGM、DM和IGT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其AGM、DM患病率高于超重组;超重组IGT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DM、IGT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高于正常体重组,IFG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低于DM组.(4)DM、IGT组高血压患病率较IFG及糖代谢正常组高.DM、IGT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IFG及糖代谢正常组.(5)有DM家族史者AGM的发生率与无家族史者无差异.(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与腰臀比、年龄呈正相关,女性高于男性;餐后2 h血糖与年龄、腰臀比、体重指数呈正相关,数值女性高于男性,与家族史有关.结论:长沙市马王堆社区AGM、DM、IGT、IFG的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年龄、性别、腰臀比、体重指数、DM家族史是AGM的影响因素.

  •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黄沛玲;谢志雄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IGT组)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方法 测空腹血糖、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IGT40例,糖耐量正常(NGT组)15例.对40例IGT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阿卡波糖100mg/d干预治疗试验.结果 ①IGT组血清CRP水平比NGT组明显增高(P<0.01);②IGT治疗组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血清CRP水平从(5.58±0.82)mg/L下降到(4.78±0.53)mg/L(P<0.01);安慰剂组从(5.65±0.82)mg/L下降到(5.61±0.72)mg/L(P>0.05).结论 ①糖耐量减低时,血清CRP水平已经升高;②IGT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后,随着糖代谢的改善,血清CRP水平也下降.

228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