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4种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mPDA;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分离琼脂,PCFA;银耳卵黄氯霉素琼脂,TYCA)的分离效果,为修订GB/T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接种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于4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观察各培养基上目标菌菌落形态,计算生长率;接种10种常见致病菌和环境中常见菌于4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进行生长特异性试验;通过直接涂布和增菌划线的加标试验,验证这4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对粪便、食品和环境土壤等不同标本/样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分离检出情况.结果 mPDA和PCFA能够分别抑制8种和6种致病菌的生长,且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生长率都高于75%;在mPDA和PCFA上,目标菌与多数杂菌形态有明显区别,而在PDA和TYCA上,形态相近不易区分;在粪便、土壤和食品等不同标本/样品的直接涂布和增菌划线分离的加标试验中,mPDA和PCFA上的检出率均超过80%,明显高于PDA和TYCA.结论 mPDA和PCFA分离效果比原标准的PDA明显提高,建议在标准修订中增加此两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
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目的:选择性分离、培养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方法:采用有限胶原酶消化和筛网过滤法培养周细胞.结果:原代培养时,周细胞形态不规则,呈现出典型的非接触性抑制重叠融合生长;传代培养后增长速度加快,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0天进入平台期.结论:获得了较纯净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纯净度>98%),并能连续传代.
-
基于核糖体R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分析中的应用
构成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菌群包括十几个菌属中的400~500个菌种的细菌.传统的肠道菌群分析方法,包括选择性培养计数、显微镜细菌形态观察、纯种细菌分离和生理生化鉴定等.但所需时间长、费用高、操作烦琐、敏感度低,且需要预先知晓该细菌的营养及生长要求.此外,有相当一部分细菌无法用常规培养检出,且基于表型的细菌分类及鉴定并不是总能得到明确的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对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的从分子水平来检测细菌的新方法,使一些原本无法培养的细菌能被检测,现拟就有关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目的:选择性分离、培养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方法:采用有限的胶原酶消化和筛网过滤,辅以细胞的克隆分离和除杂,培养近乎纯净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结果:原代培养时,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形态不规则,呈现出典型的非接触性抑制重叠融合生长;传代培养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0天进入平台期.培养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对单克隆抗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染色显阳性,而对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抗GFAP抗原抗体染色显阴性.结论:此方法能简单、经济、有效地获得了较纯净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纯净度>98%),并能连续传代,为研究与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有关的各种正常生理或病理过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A7固体培养基三种接种方式检测支原体结果的比较
A7固体培养基(A7培养基) 可选择性培养人型支原体(Mh) 和解脲脲原体(Uu), 约有20~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人, 是由以上两种支原体引起的, 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的第二大致病菌. 目前液体培养法是检测主流, 便捷高效且灵敏, 但液体培养法的原理在于通过生化反应来判断结果, 假阳性和污染都是面临的问题. 固体培养法可用于直接观察支原体菌落, 相对于液体培养法, 较少污染, 并且易于肉眼观察判断. 国内使用固体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一般采用直接接种法, 即将泌尿生殖道标本"N" 型划线直接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 现对20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采用三种接种方式进行固体培养,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 现报告如下.
-
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祖细胞,近年来,NSCs选择性培养法及NSCs的永生化的发展,使得体外长期大量扩增NSCs成为可能.Nestin和Musashi1是目前常用的鉴定NSCs的特异性标记物.另外骨髓基质细胞、脐血干细胞来源的NSCs为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现就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进行综述.
-
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属弧菌科(Vibrio)弧菌属,主要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虾类、贝类、牡蛎等海产品中.人多因食用被本菌污染而又未煮熟的海产品而引起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比例高、危害大.目前,我国常规检测方法大多要经过前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神奈川现象和血清学反应等过程.这些实验操作繁琐,需耗时5~6 d,检出率低,给海产品生产、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卫生监督等带来困难,影响经济发展.我国每年都有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近年来世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因此,建立Vp快速、准确、特异、灵敏的检测诊断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对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PCR扩增16s~23s rRNA区间序列在细菌检测与鉴定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细菌学检验与鉴定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及一系列生化反应或免疫学检测,环境样品中的细菌检测与鉴定还需要前增菌培养、选择性培养及生化鉴定等程序,既费时又费力,对有些细菌尚不能给出理想的鉴定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1985年产生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该技术以快速、敏感和特异等优点迅速地应用到微生物检测领域.90年代初建立了PCR扩增16s~23srRNA区间多态性分析的技术,尤其是近两年,这一技术在细菌学检测与鉴定等研究领域得到长足发展,已涉及到了临床细菌学检验、环境细菌学检验、流行病学调查等领域;被检测的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分枝杆菌及支原体等[1,2].本文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