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心络胶囊合刺五加注射液治验4则

    作者:张维颖

    1偏头痛陶某,女,51岁,2001年4月6日初诊.患者23年前因产后受风出现左侧偏头痛,每至夜间痛甚,呈跳痛或针刺样痛.服止痛片、天麻片、正天丸、卡马西平、西比灵及中草药和针灸等多种治疗,病情时轻时重.3月前因劳累后病情加重,左侧头痛如针刺,伴心悸气短,动则尤甚,夜不能寐.

  • 知柏地黄丸新用

    作者:徐佩莉

    知柏地黄丸由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组成.原方为治疗两尺脉旺,阴虚火动,午热骨萎而设.笔者临证用此方加减,改丸剂为汤剂,治疗儿科疾病,效果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 不宁腿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王少君;白云;彭国光

    不宁腿综合征(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3%~15%.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常出现下肢不适感而伴发腿部急促运动,静息时开始或加重;运动后缓解;夜间睡眠时加重,常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下降.本文就RLS近几年来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腹膜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詹周兵;徐莹莹;黄译腺;尹沛然;卢颖;冯胜;姜林森;王峙;宋锴;沈华英;罗蔚锋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PD)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依据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2014年RLS诊断标准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RLS的筛查.收集入选者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RLS组与非RLS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RL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96例PD患者筛查出RLS 76例,RLS患病率为19.2%.与非RLS组比较,RLS组患者透析龄较长,24 h尿量较少,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碱性磷酸酶(AKP)水平较高(均P<0.05).两组在原发病占比、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钙、血磷、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总尿素清除指数(Kt/V)、总肌酐清除率(Ccr)等项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透析龄(OR=1.010,95%CI 1.001 ~ 1.018,P=0.022)、高血AKP(OR=1.005,95%CI 1.001~1.010,P=0.021)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RLS患病率高,长透析龄、高血AKP水平是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于晓丽;林建雄;易春燕;毛海萍;余学清;阳晓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腹透)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纳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透中心的随访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小组标准问卷评估本中心腹透患者RLS患病率及严重程度.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合并症情况,分析RLS患者临床特点、患病率及严重程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腹透患者发生RLS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421例腹透患者,年龄(46.3±12.8)岁,女性占比为44.2%,合并糖尿病占比为17.3%,中位透析龄为46.8(28.0,73.5)个月.腹透患者RLS患病率为14.0%,以中、重度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龄、长透析龄、高血钙、高血磷是腹透患者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结论 本中心腹透患者RLS患病率为14.0%,以中、重度为主.低龄、长透析龄、高血钙、高血磷是腹透患者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作者:杜亭;甘华;陈泽君;夏运风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并收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根据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2012年公布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RLS的诊断及病情评分,比较RLS与非RLS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MHD患者中与RLS相关的因素.结果 307例MHD患者中37例(12.1%)合并RLS.其中73.0%为轻中度RLS,21.6%为重度RLS,5.4%为极重度RLS;83.8%为慢性RLS,仅16.2%为急性或亚急性RLS.RLS与非RLS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构成、透析龄、尿素清除指数(Kt/V)、日均尿量、烟酒史、血红蛋白、肌酐、尿素、尿酸、血钙、血磷、血镁、血钾、全段甲状旁腺素、前白蛋白、白蛋白和碱性磷酸酶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RLS患者日常锻炼频率低于非RLS患者(Z=-4.11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日常锻炼与MHD患者发生RLS呈负相关(B=-2.203,OR=0.111,95%CI:0.033~0.371,P<0.001).结论 RLS是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以慢性和轻中度患者为主,缺乏规律运动与RLS有关,积极锻炼身体可能是防治该病的科学途径.

  • 神经妥乐平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于海波;魏芳;姜埃利;王喆;董红业;孟甲;孙桂江;陈海燕;王立华

    目的 探讨神经妥乐平(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和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6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充分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每次透析结束前缓慢推注7.2单位(2支)神经妥乐平注射液,8周后停止使用.对照组患者在充分透析基础上无针对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研究持续16周.每周监测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应用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评价量表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患者不安腿症状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68例患者均完成本研究.与基线值比较,两组患者各随访点不宁腿综合征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不宁腿综合征评分下降更显著,对照组和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基线值比较,治疗组患者在主观睡眠、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助眠药物、日间功能和总分等项目的评分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过程中未发现神经妥乐平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妥乐平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症状和睡眠障碍,且安全性较好,但停药后症状可再次出现.

  •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相关因素

    作者:唐雨诗;潘玉君

    目的 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中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早期PD患者125例,根据是否合并RBD分为伴RBD组(51例)和不伴RBD组(7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PD患者RBD的危险因素.结果125例早期PD患者中RBD发病率为40.80%.单因素分析显示伴RBD组的年龄、强直型PD、改良的Hoehn-Yahr(H-Y)分级、冻结、便秘、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 RLS)均显著高于不伴RBD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上述因素显示便秘(P=0.001,95% CI:1.980~12.253,OR=12.912)和RLS(P=0.014,95% CI:1.322~12.015,OR=6.378)是早期PD患者伴发RB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便秘或RLS的早期PD患者易出现RBD.

  • 帕金森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董理;张伟;罗晓光;任艳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的特点,进一步探讨PD患者易合并RLS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门诊诊断为PD的102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RLS将入选病例分为不伴RLS的PD组和伴RLS的PD组,分别比较两组的一般状况、病史、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以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102例PD患者中有28例合并有RLS,发生率为27.5%.其中有1例为诊断PD之前即存在RLS,其余均在出现PD症状后才出现RLS症状.两组在HAMD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一般状况,主要症状,左旋多巴的治疗以及蒙特利尔,UPDRS评分等方面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D患者中RLS的发生与抑郁情绪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另外发现PD发病年龄与RLS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D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小,RLS的程度越严重.结论 PD患者抑郁状态时合并RLS的可能性较大.PD合并RLS患者,PD的发病年龄越小,RLS程度越严重.

  • 不宁腿综合征铁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洋;彭华;孙文静;贺斌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受该病影响的患者占全球总人口的5%~10%.RL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在静止或休息时出现难以描述的下肢不适感,不适感可包括刺痛、灼热、瘙痒、酸胀等,症状在运动后或精神紧张时可得到明显缓解.下肢不适感常在睡眠时出现而引起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紊乱、易醒等,长期失眠可诱发精神不振、焦虑、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研究

    作者:林燕娜;冯志瑀;黎志彬;王超;宋慧锋;吴兴波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纳入MHD患者304例,采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型得出其中医证候规律,比较各证候RLS的患病率;同时,比较不同转铁蛋白饱和度(TS)下RLS及其证候分布情况.[结果](1)MHD患者各中医证候RLS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虚证中的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RLS患病率较高,分别为33.3%、23.5%;标实证中血瘀证的患病率较高,为21.6%.(2)TS<20%的透析患者合并RLS的比例较TS≥20%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的透析患者TS<20%的百分比较其他证候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是血液透析合并RLS的高危证候,临床上需注意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透析患者的TS水平.

  • 儿童不宁腿综合征与链球菌感染关系的探讨

    作者:朱金兰;黄铁栓

    目的:探讨儿童不宁腿综合征与链球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0-2004年在我院就诊的19例儿童不宁腿综合征患儿做有关链球菌和其他病原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对其与不宁腿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5例链球菌感染阳性;2例患缺铁性贫血;1例支原体感染阳性;其他病因不明.结论:部分儿童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 加味一贯煎治疗不宁腿综合征32例

    作者:柳迎春

    目的:观察加味一贯煎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加味一贯煎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左旋多巴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一贯煎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明显.

  • 铁缺乏与神经发育及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小瑞;于飞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铁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铁缺乏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营养问题.铁缺乏不仅影响大脑的能量代谢,如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和单胺类化合物的代谢,而且从多个层面影响中枢神经髓鞘形成.应予以重视铁缺乏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感音性神经耳聋、不宁腿综合征、多动症及脑发育异常造成的认知水平障碍等.本文主要从铁缺乏影响大脑神经发育的主要机制以及铁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展开综述.

  •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张露远;王红洲;潘胜桂;唐晴;张炎;石磊;鲍治诚

    目的 观察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的89例确诊为PD患者,根据RLS诊断标准分为不合并RLS者66例和合并RLS者23例,计算其患病率并比较两者的起病年龄、病程、左旋多巴日用量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将合并RLS的PD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组12例(NMES组)及假治疗组11例,每周治疗5次,10次为一个疗程之后使用不宁腿综合征评定量表(RLSRS)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89例患者中RLS合并PD患病率为25.84%;PD不合并RLS者病程(3.95±2.79)年、左旋多巴日用量(484±90.65)mg及UPDRS评分为(32.25±3.89)分,PD合并RLS者的病程(4.15±3.39)年、左旋多巴日用量(440±125.4)mg、UPDRS评分为(37.14±2.2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合并RLS者中NMES组治疗前后的RLSRS评分分别为(20.15±4.56)分和(13.56±4.12)分,而假治疗组治疗前后的RLSRS分别为(23.22±3.27)分和(21.11±3.89)分,两组治疗前RLS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ME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PD患者的不宁腿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普拉克索对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作者:邓英辉;林娜;付文静;贾强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将24例维持血液透析RLS患者两两配对,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维持现有治疗方案。治疗组在现有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0.25~0.75 mg/d ,口服)。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RLS研究组评分量表(IRLSSGRS)评分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RLSSG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RLSSG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RLSSG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5.67±2.77)分 vs .(25.33±6.37)分,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结果[(15.67±2.77)分 vs .(24.33±6.34)分,P<0.05]。结论普拉克索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RLS患者疗效较为显著。

  • 脑结核瘤致不宁腿综合征1例

    作者:

    脑结核瘤是1种少见的颅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1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大多数RLS为原发性,继发性者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脑结核瘤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MRI表现及治疗.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不宁腿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叶励超;黄银辉;蔡若蔚;蔡少荣;陈继兴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卒中后RLS的因素.方法 运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募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93例,以201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观察起始点,有症状卒中发生后1个月为随访终点.其中并发卒中后RLS 38例为RLS组,余355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2组的危险因素、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单因素分析比较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LS组的年龄较大,性别、伴周期性肢体运动(periodic leg movements in sleep,PLMS)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P<0.01),两组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女性、PLMS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RLS显著相关.卒中后RLS组20例(52.6%)下肢感觉正常,16例(42.1%)下肢感觉减退,2例(5.3%)感觉过敏.22例(57.9%)下肢肌力3~4级,8例(21.1%)下肢肌力5级,8例(21.1%)下肢肌力0~2级.头颅磁共振显示卒中责任病灶18例(47.4%)位于皮层下,8例(21.1%)在脑干,7例(18.4%)在皮层,3例(7.9%)在小脑,但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中,年龄大、女性、伴PLMS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卒中后RLS发生率高.

  • 静脉补钙辅助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杨峻

    目的 观察静脉补钙对于不安腿综合征的辅助治疗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补钙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5%(25/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3.455 1,P9=-0.0002).结论 对于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补钙辅助治疗,见效快,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睡眠障碍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吕红霞

    人的一生约1/3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人体消除疲劳、保护大脑、恢复体力和精力.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数量、质量、时间及节律紊乱.流行性调查显示,睡眠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国成年人仅失眠的发生率为38.2%.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是一种突发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包括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前者发病率更高;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脑卒中致死率高达22.45%,排名第1.睡眠障碍患者易并发脑卒中,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病率也较高,与脑卒中相关的睡眠障碍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失眠及不安腿综合征(RLS),目前研究认为,OSA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但另外两种还不能确定;睡眠障碍可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机制影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导致脑卒中,卒中后由于肢体活动障碍、心理因素等也会引起或加重睡眠障碍,二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影响脑卒中恢复及后期康复,增加卒中后死亡率.故临床医生要提高对睡眠障碍的认识和改善,早期发现和治疗,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促进脑卒中的恢复及后期康复,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也有重要意义.

254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