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于志强;褚仁远

    近20年来,随着FAG和ICG的发展,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越来越受到眼科界的关注,并认识到它对患者的视功能有严重影响.人们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发生机制、诊断、自然病程及对视力的影响作了研究,并探索用激光光凝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以保存患者视功能.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单抗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秋虹;骆伟

    眼内新生血管是引起多种眼内血管疾病、导致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普遍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VEGF 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因具有对眼内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被许多眼科专家尝试用于各类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本文综述了近两年国外有关贝伐单抗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研究,对其应用情况作一评估.

  • 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含怡;许迅

    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已经成为现今人们视觉损害及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发症包括后巩膜葡萄肿、近视性黄斑病变、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和其他眼底损害造成的佳矫正视力的下降.影像学技术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和三维磁共振成像术等的发展为观察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的病变细节提供了可能.新的治疗手段如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出现则使病理性近视的预后得到了改善.然而,在如何延缓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进展和治疗黄斑视网膜萎缩方面,临床上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回顾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的诊治进展,并阐明目前在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 高度近视分类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特征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晓寒;肖美春;王若诗;杨仕琪;李彤;周彦萍;汪枫桦;孙晓东

    目的·采用增强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观察高度近视患者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形态特征,并研究其与高度近视分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2015—2016年门诊高度近视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眼科检查信息,对入组患眼的眼底照相及OCT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图像进行评价.结果·纳入130例高度近视患者(195眼),据眼底病变分为病理性近视与单纯性高度近视2组.玻璃体的增强OCT图像特征观察到4种类型:1型——后极部皮质前玻璃体腔型;2型——皮质粘连型;3型——视网膜前膜型;4型——无牵引型.病理性近视多发生在2、3、4型患眼中.结论·增强高分辨率OCT可敏感检出高度近视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特征表现,玻璃体皮质黏附及视网膜前膜可能与病理性近视有关.

  • 病理性近视伴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特点及其抗VEGF药物治疗

    作者:王丽娜;张琦;赵培泉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病理性近视患者常见的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引起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丧失.该文主要对病理性近视的流行病学、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其抗VEGF药物的治疗进行综述.

  •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

    作者:许薇琦;Philip J Rosenfeld;孙晓东

    病理性近视早期即可出现眼底病变且进行性加重,可导致视功能明显受损,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文章对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危害、自然转归、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着重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进展.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38眼病理性近视中黄斑视网膜劈裂

    作者:姜春晖;王文吉;徐格致;王玲

    目的 为了解病理性近视中黄斑劈裂的发生情况及其特征.方法 对2002年6月-2003年12月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确诊为黄斑部视网膜劈裂的病理性近视眼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包括佳校正视力、超声波了解后巩膜葡萄肿和眼轴.结果 OCT确诊有36名病理性近视患者的38眼中存在黄斑部的视网膜劈裂,所有眼都完成了进一步的检查.38眼都视力低下,超声波检查都发现了后巩膜葡萄肿,平均屈光度数-10.5 D,平均眼轴为29.6 mm.OCT中视网膜劈裂的形态和范围差异较大,但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外层劈裂和内层劈裂;外层劈裂较常见,内层劈裂通常与外层劈裂相伴,同时常位于黄斑的周边区域;两种形式的劈裂可分别也可共同存在;劈裂常伴有局限性的视网膜脱离和其他黄斑病变.结论 黄斑劈裂在临床病理性近视眼中并不罕见,且常与其他黄斑病变相伴,OCT在其诊断和观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作者:徐建云;高晓伟;管怀进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造影表现;病灶类型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对病理性近视68例(97只眼)眼底彩色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其中43只眼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单纯黄斑出血8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20只眼;黄斑区萎缩7只眼;Fuchs斑18只眼;黄斑裂孔2只眼;漆裂纹58只眼: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05约占病理性近视29%,矫正视力低于0.3约占病理性近视47%.结论:病理性近视FFA和ICGA检查有助明确黄斑病变类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是引起盲目和低视力的原因之一.

  • OCT在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宁;李明新

    目的 探讨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的光学相干扫描(OCT)视网膜形态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OCT检查存在黄斑视网膜劈裂的21例病理性近视患者32眼(劈裂组)的OCT图像特点,并与病理性近视非劈裂组(51例73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及中心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劈裂组外层劈裂25眼(78.12%),中层劈裂5眼(15.63%),内层劈裂4眼(12.50%),存在2层及以上的多层黄斑视网膜劈裂7眼(21.88%).2组屈光度、眼轴长度、中心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劈裂组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劈裂组(96.88% vs.64.38%,P<0.01).结论 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可表现为多种形态;常伴发其他黄斑病变;OCT能清晰地显示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的形态特征,有助于黄斑视网膜劈裂的诊断.

  •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自然病程进展远期观察

    作者:周丽琴;夏惠娟;陈洁

    目的:观察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患者自然病程进展的远期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2015年1-6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MTM患者48例(96眼),于2017年1-6月进行患者回访,间隔时间为2年.患者均行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眼压、眼轴、B超、眼底彩色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根据随访初期OCT显示的黄斑病变形态将对象分成黄斑结构正常组(39眼)、黄斑劈裂组(42眼)、无孔性视网膜脱离组(10眼)、全层黄斑裂孔组(5眼),观察回访时黄斑结构变化.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C列联表 χ2检验.结果:末次随访时,7%眼黄斑区牵引性病变改善或是完全恢复.69%眼情况稳定,24%眼黄斑区病变进行性恶化.随访发现,黄斑劈裂组、无孔性视网膜脱离组、全层黄斑裂孔组3组间病变进展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P=0.005).4组间屈光度(χ2=10.36,P=0.015)、眼轴(χ2=10.96,P=0.016)、后巩膜葡萄肿(χ2=12.13,P=0.004)、脉络膜萎缩(χ2=22.56,P<0.001)、初始视力(χ2=42.14,P<0.001)和现有视力(χ2=36.6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TM病程多变,需要长期密切的随访观察.长眼轴、脉络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前部牵引可加快MTM的进展.

  • 正常中国人非高度近视眼前极和后极部巩膜内层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

    作者:王丽娜;ZHANG Fengju;李宏;朱廷准;刘佳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正常中国人眼前极和后极部内层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分布的差异对人巩膜组织抗拉伸力的影响,为寻求病理性近视的发病机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应用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获取15例自愿捐献角膜的健康正常人眼的前、后极部巩膜组织(不伴有病理性近视),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各组巩膜组织的Ⅰ型胶原蛋白,并测定各样本a-actin和Ⅰ型胶原蛋白电泳务带灰度值,以a-actin电泳条带为参照,求出各样本Ⅰ型胶原蛋白电泳条带灰度值和a-actin电泳条带灰度值比值.结果 在100 kD处可见Ⅰ型胶原的蛋白条带,正常人眼后极部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前极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常人眼前极部和后极部Ⅰ型胶原纤维蛋白的分布存在差异,后极部明显低于前极部.

  • 改良的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疗效观察

    作者:薛安全;王树林;朱双倩;常枫;陈敏;王勤美

    目的 探讨改良的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异体巩膜材料,采用改良的单条带后巩膜加固法,对58例(103眼)病理性近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访1年.结果 患者术前眼轴为(29.92±2.68)mm,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1年眼轴分别为(29.69±2.87)mm、(29.71±2.97)mm、(29.84±2.56)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近视屈光度术前为(-18.33±7.64)D,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1年分别为(-18.26±7.50)D、(-18.19±7.22)D、(-18.47±7.80)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矫正视力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1年时稳定和提高的分别为99眼(占96.12%)、101眼(占98.05%)和100眼(占97.09%);2例术后出现短暂复视,2眼术后出现少量眼底出血,3个月后吸收,无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的后巩膜加固术并发症少,可稳定眼轴,稳定和改善视力,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 病理性近视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影;樊莹

    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是指屈光度多在-8.00 D以上,近视度数持续加深,且常伴发眼后极部的变形改变及多种并发症的疾病.它是单基因遗传病,多见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国内外对其基因定位有多种认识,但尚无定论.黄斑病变是PM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疗上的难点,其病理改变与辅助检查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以上两方面进行综述.

  • 近视眼巩膜胶原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涛;王超英;刘迎庆

    病理性近视常引致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通过对实验性近视眼和人类近视眼研究发现,巩膜胶原变化与该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胶原结构、力学特性、近视眼及后巩膜加固术后胶原变化等方面进行综述.

  • 后巩膜加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病理性近视疗效观察

    作者:王斌;吕颂谊

    病理性近视也称进行性近视[1],是以眼轴进行性增长、屈光度不断加深、眼后段扩张和视网膜脉络膜组织进行性损害引起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眼病[2],是我国常见眼病之一,患病率约为0.95%[3]。该病发生较早(5~10岁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0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较高,可达-15.00D以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又称为变性近视[4]。此类患者往往因为屈光度数太高而无法接受完全矫正镜片,行角膜屈光手术存在眼轴继续变长导致的屈光回退或角膜厚度太薄无法完全矫正而无法得到较满意的视力矫正。近年来,我院对高度病理性近视患者实施后巩膜加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观察3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31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洁;王竞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病因复杂,常继发于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眼钝挫伤脉络膜破裂等眼底疾病.CNV通常位于黄斑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新生血管反复出血,渗出,终导致疤痕,中心视力丧失,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寻找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眼科界亟待攻克的课题之一.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是一种新兴的热疗技术,初是作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放射治疗后的辅助治疗,之后许多学者将其扩展应用到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多种眼底病的治疗[1,2].目前TTT用于CNV的治疗时其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治疗参数的选择尚处于摸索阶段.笔者通过对31例(32眼)不同病因所致CNV患者TTT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TTT治疗CNV的疗效和安全性.

  • 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观察

    作者:顾雪芬;荣翱;王富彬;吴田静

    目的 评估病理性近视黄斑劈患者白内障单纯行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合并白内障26例(3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佳矫正视力(BCVA),SD-OCT测量手术前后黄斑劈裂视网膜厚度.结果 术前黄斑劈裂视网膜厚度为(460.06±87)μm.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视网膜厚度(463.50 ±86)μm(P>0.05),术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469.71±73)μm(P>0.05),术后3个月视网膜厚度(478.81±11)μm(P>0.05).术后BCVA不同程度提高(P<0.01).结论 合并黄斑劈裂的病理性近视眼白内障,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助于视功能的改善.

  •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贺婷;万茜茜;陶黎明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的疗效。方法对26例(46只眼)病理性近视患者施行后巩膜加固术,对其术前术后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总结治疗经验。结果随访1年发现术眼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与术前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有效对抗病理性近视眼眼轴的持续性增长,延缓甚至阻止屈光度的加深,是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术式。

  • 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改变分析

    作者:郑瑜;沙翔垠;姚达强;郭露萍;吴兴萍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PM)黄斑出血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28例(31只眼)进行FFA、ICGA及OCT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图像。结果单纯型出血15只眼(48.4%),FFA表现:出血部位遮蔽荧光,其中8只眼(53.5%)可见漆样裂纹透见荧光;ICGA表现:造影期间出血部位为淡的低荧光,晚期均可见漆样裂纹性条状低荧光;OCT表现:9只眼(60%)在神经上皮层下和4只眼(26.7%)在色素上皮( RPE)下可见中高反射光团,周围神经上皮无水肿增厚,其下脉络膜光带连续,其中2只眼(13.3%)OCT无明显改变;新生血管(CNV)型出血16只眼(51.6%),FFA 表现:14只眼(87.5%)为典型性 CNV,2只眼(12.5%)为隐匿性 CNV;ICGA 表现:14只眼(87.5%)为焦点状CNV,无明显染料渗漏,2只眼(12.5%)未见CNV改变;OCT表现:14只眼(87.5%)为RPE光带断裂,RPE上梭形或类圆形中、高反射光团,2只眼(12.5%)为RPE层断裂伴不规则增厚中高反射信号,神经上皮层均增厚水肿。结论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分为单纯型和新生血管型,新生血管多表现为典型CNV,不同类型的出血其FFA、ICGA、OCT的改变各具特征,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率,节省费用。

  • 不同年龄的高度近视眼压变化对眼轴和眼底改变的影响探讨

    作者:单武强;刘耀梅;石一宁;陈研明;王云

    目的 研究眼压在近视自然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近视性眼底改变和眼轴的影响.方法 门诊就诊近视患者489例(976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眼压、验光、矫正视力、角膜曲率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结果 (1)在20岁前高度近视的眼压呈现2个高水平,以豹纹状改变阶段的6~15岁之间形成第一个高眼压高峰,和以出现病理改变的10~15岁之间第二个高眼压高峰,眼压的高水平维持至20岁,这一阶段的眼球尚未扩张、眼轴相对短;(2)以后各年龄组高度近视伴随眼轴的增长、眼底呈现病理性改变,并不呈现高眼压状态.结论 (1)在20岁前近视形成发展过程中,眼压具有眼球扩张的内动力作用.(2)青春期后已经扩张的眼球,控制眼压在正常平均值16 mm Hg以下1至2个标准差,即13 mm Hg以下,对终生维持-7 D、27 mm眼轴和监测豹纹状眼底改变、预防病理性改变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164 条记录 4/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