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癫癎视频脑电图监测及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王纪文;李保敏;孙若鹏;郭淑华;李兴霞;于振华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在儿童癫癎诊断、分类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拟诊为癫癎的278例患儿,应用伟思VEEG1161B型视频脑电图仪,进行1~4h的动态监测,至少包括1个清醒-睡眠周期或1次发作,并利用各种诱发试验,监测中对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结束后将记录的EEG与临床录像资料同步回放,并利用数字化脑电图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78例临床上拟诊为癫癎的患儿,209例(75.2%)得到了证实,其中92例(44.0%)进一步明确了癫癎综合征的诊断;53例(25.4%)监测到癫癎发作,其中34例(64.2%)为局灶性起源,19例(35.8%)发作时脑电图波形不含棘慢波.结论视频脑电图是诊断癫癎及明确癫癎分类的可靠检查方法.

  • 肌阵挛-失张力癫痫研究进展

    作者:邓劼

    肌阵挛-失张力癫痫过去称为肌阵挛-站立不能性癫痫(myoclonic-astatic epilepsy),于1970年由德国医生Hermann Doose首次报道,故又称Doose综合征.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分类与命名委员会于1989年将其归人隐源性或症状性全面性癫痫综合征.

  • 浅析癫痫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文选

    目的:根据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谈谈成人癫痫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我院接收的19例癫痫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药物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控制病情,根据使用药物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19例成人癫痫发作的病患中,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2例,加重1例;有效率为84.2%。结论:癫痫疾病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持续治疗的疾病,且医生和患者之间要有很好的配合度,这样才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在治疗中预防的作用比较重要。

    关键词: 癫痫 发作 治疗
  •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特点与护理要点探讨

    作者:王东荣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特点与护理要点。方法:基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对患者的临床心肌缺血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来明确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比较高。结论: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能够帮助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且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

  • 353例儿童发作性疾病的动态脑电图分析

    作者:王江涛;李海波;贾飞勇;梁东;张宏婵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儿童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3例儿童发作性疾病的A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3例患儿中,出现痫样放电272例;觉醒期放电27例,占10.1%;觉醒及睡眠期均出现放电124例;睡眠期放电121例,占44.6%。放电主要出现在NREM Ⅰ~Ⅱ期,218例患儿确诊为痫性发作,15例痫性发作息儿的分型得到修正。结论: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AEEG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 两种雾化吸入方式治疗中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何志坚;李文安;陈俊锋;徐晓颖;刘建安

    目的 对比分析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雾化吸入(ICS+LABA)与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雾化吸入(ICS+ILTRA)治疗儿童中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中度持续哮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度持续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否增高,将患儿分为EOS升高组和EOS正常组,采用单纯随机的方法,将两组患儿分别分为2个亚组,即ICS+ LA BA治疗组和ICS+ LTRA治疗组.各亚组基础治疗均为急性吸氧,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剂.各组观察期均为12周.结果 12周后,两亚组患儿咳嗽、气急、喘息、肺内哮鸣音和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升高组中,ICS+LTRA组肺功能改善效果及临床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ICS+LA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OS正常组,两亚组肺功能改善效果及临床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中度持续哮喘患儿,对于EOS增高者,ICS+LTRA疗效较好,对于EOS正常者.ICS+LTRA与ICS+LABA疗效相当.

  • 298例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温清芬;王芳;林亚芬

    目的 探讨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298例首次热性惊厥发作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并分析患儿脑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298例首次热性惊厥发作患儿中男性占64.43%,6个月<年龄≤1岁、1岁<年龄≤3岁分别占31.54%、34.56%,38℃<体温≤39℃、39℃<体温≤40 ℃分别占44.63%、25.50%,发病季节7~9月占37.25%,单纯性热性惊厥占64.76%,有癫痫家族史占11.41%,有热性惊厥家族史占17.45%,全面性发作占64.43%,发作次数≤2次占52.68%,发作持续时间<5 min占64.43%,脑电图异常占56.04%,上呼吸道感染占77.52%.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大龄、高温、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次数>2次、发作持续时间越久是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发作脑电图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发作主要是年龄为6个月~3岁的男孩,发病季节集中在7~9月,以全面性发作为主,大龄、高温、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次数>2次及发作持续时间越久是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发作脑电图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 在32例新生儿惊厥中录像脑电图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玉香;赵冬卉;曲晓凤

    目的:评价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同步录像脑电图仪,对32例胎龄26~43周的惊厥发作新生儿进行VEEG监测分析.结果:32例惊厥新生儿VEEG监测正常9例(28%),确诊为非癫痫事件,异常23例(72%),其中发作期痫样放电者8例,新生儿电发作5例,背景异散5例.结论: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新生儿惊厥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金红

    目的:观察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分析130例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共检出113例心肌缺血(占86.9%).缺血性ST段改变429阵次,其中74.1%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P<0.05).在429阵次缺血性ST段改变中,发作时间在6:00~l1:00为181阵次(占42.2%);在11:00~l7:00的有59阵次(占13.80%);在17:00~23:00的有115阵次(占26.8%);在23:00~5:00有74阵次(占17.2%).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指导冠心病患者SMI的预防和诊断,是临床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

  • 平哮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作者:史锁芳;曹世宏;郝月琴;赵蓓

    目的:观察平哮合剂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介质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对照组用定喘止咳片,治疗组用平哮合剂,观察其临床总疗效,对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对IgE、IgA、IgM、IgG、C3、CD+4、CD+8、LPO、SOD、NO、SIL-2R的作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平哮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风痰郁热证具有肯定的疗效.

  • 重新定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立泉;贾永美

    随着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检查(PET)和其他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认识取得了巨大进展.同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已广泛开展,传统TIA定义已经过时,给医师和病人造成不少误导,延误了卒中病人的佳治疗时机.因此,重新定义TIA成为当务之急.

  • 飞行人员过敏性鼻炎在飞行中的发作情况调查

    作者:范业忠;张晓臣;赵哲

    目的:探明患过敏性鼻炎( AR)的飞行人员在飞行中的实际发作情况和对飞行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疗养的飞行人员大体检时,对确诊为AR的92例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飞行前的发作情况、飞行中的发作情况、自身感觉对飞行的影响情况等。结果在41例AR发作期坚持飞行的患者中,在飞行中有发作史者6例(14.6%)。其中发作程度为轻度者5例(83.3%),中度者1例(16.7%),无重度者。自我感觉对飞行有影响者4例(9.6%)。结论飞行过程中,AR的发作几率明显低于飞行前,发作程度明显减轻;飞行前AR有发作的飞行人员并非对飞行一定有影响,但飞行前为重度发作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顿服卡马西平治疗夜间发作性癫痫的实验研究

    作者:封卫兵;谢明;陈萱;肖波;谢光洁

    目的探讨顿服卡马西平治疗夜间发作性癫痫是否安全合理.方法以目前较普遍接受的卡马西平(CBZ)治疗癫痫的有效血药浓度4~10mg/L为标准,将两组门诊成人癫痫病人共32例在下午7:00晚餐后顿服不同剂量卡马西平,一组顿服CBZ300mg,另一组顿服CBZ200mg,连续顿服10天,分不同时段采集血液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监测其血清卡马西平浓度.并予以有效血药浓度为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维持夜间低有效浓度的剂量不宜低于300mg,其维持时间约7 h(晚上11:00~次晨早上6:00),而200mg不能维持有效浓度.结论睡前顿服CBZ300mg治疗夜间发作性癫痫从有效血药浓度上考虑是可行.

  • 不同类型癫痫发作脑血流和脑电改变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海燕;王丽敏;王禹;孙宝利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波多普勒方法在癫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颅超声波多普勒方法对6例不同类型发作中的癫痫患儿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脑电改变的相关关系.结果:非典型失神发作时脑血流速度在脑电出现广泛性棘慢波后一过性下降,发作消失后0~8秒降至低值,与发作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非典型失神发作持续状态时脑血流速度显著降低,痉挛持续状态缓解后1~2周脑血流速度增加达正常范围.肌阵挛发作时脑血流速度在脑电出现多棘慢波后迅即上升,而后一过性下降.结论:上述结果提示,癫痫的发作型不同,脑血流速度改变亦不同,反映了发作机制的差异.

    关键词: 癫痫 发作 脑血流 脑电
  • 抑郁症治疗中发作的处理对策

    作者:苏应芬

    治疗中发作是医学的一个十分常见的概念,在精神科同样如此.在临床中常遇到这样一些病例,在应用药物治疗和辅助心理治疗下,疗效很好,但是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些特定的外在原因或其他问题,在没有改变药物剂量的情况下,也排除拒服药物等;病情快速复然,马上进入精神病性状态,紊乱精神运动性兴奋或其他精神病性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治疗中发作.由于它往往是指在临床过程中复发,继疾病显著好转或痊愈后不久的事件,加之具有药物不变和疾病发作的特点,故不同于一般的疾病复发,也不同于难治性的概念.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灶性神经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如不能获得及时治疗,则可能进展至脑梗死,甚至危及生命,完善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的深入及相关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如下.

  • 大豆提取物抗戊四唑所致卵巢切除大鼠痉挛的作用

    作者:

    目的:研究大豆提取物抗戊四唑所致卵巢切除大鼠痉挛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15),分别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低剂量大豆提取物组和高剂量大豆提取物组.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3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术.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其中一个亚组(n=7)每日予低剂量戊四唑(40 mg/kg)腹腔内注射,连续14 d;另一亚组(n=8)予一次高剂量戊四唑(90 mg/kg)腹腔内注射.在戊四唑注射前30 min,低剂量大豆提取物(20 mg/kg)及高剂量大豆提取物(60 mg/kg)组分别腹腔内注射大豆提取物,假手术组及卵巢切除组注射生理盐水.上述步骤完成后,将大鼠置于树脂玻璃箱中观察60 min.结果:重复低剂量注射戊四唑14 d,卵巢切除组大鼠的痉挛评分在第3、5、8、10、11、12及13天低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而低剂量大豆提取物组和高剂量大豆提取物组大鼠的痉挛评分高于卵巢切除组(P<0.05或P<0.01).一次性高剂量注射戊四唑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卵巢切除组大鼠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潜伏期延长,而小阵发性痉挛潜伏期无明显变化;与卵巢切除组相比,低剂量及高剂量的大豆提取物显著缩短了大鼠阵发性强直性抽搐及小阵发性痉挛的潜伏期(P<0.01).结论:雌激素能够影响戊四唑所致大鼠痉挛的严重程度,而大豆中所含的植物雌激素也具有类似作用,这种作用还有待更多的研究予以证实.

  • 突厥蔷薇提取物抗戊四唑所致小鼠痉挛的作用

    作者:

    目的:研究突厥蔷薇(Rosa damascena)的水提物、乙醇提取物及三氯甲烷提取物对戊四唑所致小鼠惊厥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按如下方案分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地西泮组(3 mg/kg),水提物组(100,500和1 000 mg/kg),乙醇提取物组(100,500和1 000 mg/kg),三氯甲烷提取物组(100,500和1000mg/kg).所有药物均在注射戊四唑30 min前皮下注射.记录并比较各组小鼠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潜伏期、小阵发性痉挛潜伏期及死亡率.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三组水提物组小鼠的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潜伏期及小阵发性痉挛潜伏期均有延长(P<0.05或P<0.01);一组乙醇提取物组(1000mg/kg)小鼠的小阵发性痉挛潜伏期及两组乙醇提取物组(500和1 000 mg/kg)小鼠的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潜伏期均有延长(P<0.05,P<0.01);三组三氯甲烷提取物组小鼠的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潜伏期及小阵发性痉挛潜伏期无明显变化.不同提取物各组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突厥蔷薇具有抗戊四唑所致小鼠惊厥的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抑郁症临床症状分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作者:胡随瑜;王素娥;张春虎

    本文在文献复习基础上,结合临床研究工作体会,分析了抑郁症识别率低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以抑郁发作症状条目及与之对应的中西医通用名词术语归类为切入点,通过症状梯级分层、组合,探索中西医结合临床综合评估,为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病因病机研究寻求专家共识及方法学参考.

  •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肖建军;易兴阳;章国忠;项云微;叶家鹤;项文娜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2例临床拟诊为癫痫患儿进行4~8 h视频脑电图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记录;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结果监测到临床发作并且同步异常放电者23例,仅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者53例,两者共76例(76/102,74.51%)结合病史确定为癫痫,其中局灶性52例(52/76,68.42%),睡眠中出现55例(55/76,72.37%).10例(10/102,9.80%)临床发作但无同步异常放电,判定为非癫性发作.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提高儿童癫痫诊断的正确率,有助于癫痫的定位,部分剥夺睡眠有助于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

188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