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88例急性脑出血死亡病例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分析

    作者:叶小军;李彤

    对本院十年来收治的因急诊入院的部分急性脑出血死亡病例的CT及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急性脑出血死亡病例的CT影像学特点,为急性脑出血的诊断、出血严重程度的评估和临床预后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头颅CT扫描,确诊为脑出血,并于住院期间死亡的病例,共88例病例,男性60例,女性28例,年龄小45岁,大82岁,平均63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2例,有糖尿病病史者18例,入院后24h内昏迷死亡者21例.

  • 急性脑卒中的心电图表现

    作者:刘元生

    早在1954年,Burch等首次提出急性卒中可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比例分别为60%、50%和44%.一、急性脑卒中的心电图表现类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大多数表现为多导联广泛深而倒置T波,而且倒置T波的两支不对称.其他心电图表现有异常U波、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和快速性心律失常.Goldstein报道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中,45%有QT间期延长,59.3%有心肌缺血,28%有U波,28%有心律失常.其中,47%脑血栓患者发生心房颤动,71%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QT间期延长,18%患者出现窦性心律失常.急性脑卒中患者如出现两个以上心电图导联Q波、QT间期延长和左束支传导阻滞时提示预后不良.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段志辉;曹友林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三组患者入院后均根据自身情况给予常规对症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2周;C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使用方法和A组、B组患者相同。对比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结果三组临床有效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2.5785,P<0.05);C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χ2=13.2145、12.1783,P<0.05);A组和B组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t=5.8795、5.1348,P=0.0264、0.0315);C组治疗后的ADL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t=6.1202、5.9547,P=0.0214、0.0231);三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治疗前的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的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t=6.0629、6.1237、6.3874,P=0.0213、0.0202、0.0195);三组治疗后的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日后的身体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控制

    作者:张龙友

    急性脑出血的血压控制问题,是每一位急诊医师每天都要面临的难题,如何判断血压升高的原因,是原发性血压升高还是继发于脑出血量的增加?如何确定降压的界值,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界值有何不同?如何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与给药途径?现结合急性脑出血的新指南及临床经验进行简要的总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脑出血是指自发性脑出血,不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瑞玲;张翠;郭晓今;孙涛;张小丽;王玉飞;杨晓莉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01至2016-04武警某三甲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分析手术前后该蛋白浓度的变化,同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评价治疗前S100B蛋白浓度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肿量的关系. 结果 (1)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0.716,P=0.079);(2)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入院初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5.872,P=0.004),22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后S100B蛋白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t=2.716,P=0.007),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087,P=0.669);(3)血清S100B水平与患者血肿量(r=0.645,P<0.01)和NIHSS评分(r=0.529,P<0.01)呈正相关. 结论 S100B蛋白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高表达,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脑出血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血清标志物,为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治疗提供方向.

  • 比较青年与中老年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

    作者:张金浩

    目的:探讨青年与中老年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收集自2013年9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患者分成老年组和青年组各103例。观察比较老年组和青年组患者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状况。结果:①高血压是所有发生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在老年组中发生急性脑出血的概率高于青年组。②有大量吸烟史和饮酒史是青年组发生急性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且发生急性脑出血的概率高于老年组。③青年组预后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与中老年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大量吸烟史,饮酒史,其中高血压为主要发病因素,在临床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英华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患者入院接受救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救治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急救的平均时间间隔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P<0.05);30d 末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分析

    作者:鲍玉越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危重监护室收治的70例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70例患者实施呼吸机治疗后,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52例,病死18例,抢救成功率达74.29%,病死率占25.71%.对比抢救成功患者与病死患者的PaCO2、PaO2、SaO2及pH值等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抢救成功患者各项数据明显高于对病死患者.结论: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危重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仅应用呼吸机治疗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可以将呼吸机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帮助患者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郭静

    脑出血(IC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而且致残率较高[1]。因此如何有效治疗ICH,大限度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 急性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特点

    作者:闫宏

    目的 观察探讨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急性脑出血的患者48例,皆给予针对性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经护理后,痊愈20例,好转19例,并发症发生7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81.3%.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的患者,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对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12O例观察

    作者:王宏献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致残率高,急性期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病残率至关重要.我院1996年1月~2000年6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出血1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急性脑出血2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20例,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于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证实,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标准[1].治疗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38~75岁,平均58.6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76例,丘脑18例,小脑10例,脑叶16例;出血量<10ml5例,11~20ml32例,21~40ml68例,41~50ml8例,>50ml7例;病情严重程度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轻型33例,中型72例,重型1S例.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39~74岁,平均58.2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57例,丘脑14例,小脑7例,脑叶12例;出血量<10ml4例,11~20ml24例,21~40ml51例,41~50m16例,>50ml5例;病情轻型24例,中型54例,重型12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 息风化淤汤治疗急性脑出血50例观察

    作者:吴宏生;张惠莲;韩玉晶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息风化淤汤治疗;对照组5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愈显率66%,病死率6%,CT示血肿完全和大部分吸收率为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愈显率为28%,病死率14%,CT示血肿完全和大部分吸收率38%。两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 急性脑出血患者ICU室罹患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顺华;张有琼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的脑血管劈裂而导致的脑出血,急性脑出血的病死率可高达30% ~ 40%,其发病原因包括脑血管病变、高血脂、高血压、血管老化、吸烟等等[1].HAP指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医院中受病院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感染时间为患者在ICU住院的48小时以内发生感染,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2].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HAP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部分患者在血肿清除术后往往会被送进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如果住院时间过长会增加HAP发生率,据研究资料显示,ICU院内HAP感染率是普通病房的感染率的3~18倍左右[3].本次研究,已经征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时获得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旨在探究急性脑出血ICU室罹患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 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出血患者治疗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耿荔蓉;胡亚芳;陈春琳;纪蓝;余凤;江晔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为30% ~ 50%[1]急性脑出血患者普偏存在代谢紊乱且伴有严重营养不良[2].近年来,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不但有供给营养的作用且能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细菌与毒素易位,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使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需要.

  •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作者:郭晓童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同时探讨并发症的干预手段.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患者60例,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包括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和出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分析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肺部感染、脑部再出血、消化道出血、高热、脑疝、关节强直、压疮并发症的临床发生率.

  • 2010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作者:董菲菲

    便秘曹汉明等.以玄参为主治疗老年性便秘效佳.中医杂志,2010,51(1):60.刘向东等.慢性功能性便秘X线诊断进展.临床荟萃,2010,25(3):263.李志强等.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42例治疗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7):1685.管晓枢等.急性脑出血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4):783.卢庆润等.红薯餐结合结肠推揉按摩预防老年肿瘤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3):373.王德旭等.肠易激综合征血清总IgG和IgG亚型的临床检测.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42.李珊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下神经丛神经元的改变.中国消化杂志,2010,30(4):250.

  •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蒋雪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院前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院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救治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救治后的神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救治后神经功能显著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院前急救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救治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 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黄安;张颖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收治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急诊反应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优质缩短治疗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 早期肠内营养与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作者:顾寅君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与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和MBI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同时可以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梁文慧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52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和HAMA评分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具有借鉴价值.

1410 条记录 65/71 页 « 12...62636465666768...7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