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常体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的CT表现(附8例分析)

    作者:覃杰;李创锋;陈秀珍;柏明军;廖洪映;单鸿

    异常体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是起源于胸降主动脉的异常动脉供血支气管和肺实质正常发育的左肺下叶基底段的先天性罕见疾病[1-3],近年对该病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大多仅限于个案报道[1-5].由于本病与肺隔离症的CT表现相似,故常被误诊为肺隔离症[3-6].本研究收集8例确诊为异常体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患者的CT表现,并与同期25例确诊为肺隔离症患者的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中造影技术探讨

    作者:宁志光;郝珊

    目的通过对几种类型AVM造影技术的总结,分析AVM的诊断及栓塞过程中选择性造影和微量造影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方法人为地将AVM分成两种类型,即高流低阻型(A)和高流高阻型(B).根据不同的类型,设定不同的造影条件.栓塞过程中微量造影时,根据微导管的类型及微导管位于畸形团内的深度,设定微量造影条件.结果当微导管位于畸形团内时,压力应相应减低至120~150PSI,当微导管在供血动脉行经较长时,应重复造影,以获得较为清晰的图像.结论良好的造影条件能提供重要的影像信息,特别是微量造影,有时可能出现全和无的信息反差.

  •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共干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胚胎发生机制分析

    作者:王毅;邓以川;陈金华;李然;石丹凤;张伟国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 (MSCT)血管成像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共干(CMT)的构型、类型、伴随病变及其他分支变异,分析并推测各型CMT的胚胎发生机制.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0例患者的上中腹部或全腹部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数据,选择符合CMT的病例纳入本研究,评价其构型、主要分支的起源、伴随病变及其他分支变异.结果 1500例患者中,51例(3.4%)属于CMT.按照共同动脉单干的长度CMT可分为长型(34例,66.7%)和短型(17例,33.3%);按照胃左动脉的起源,除2例因胃左动脉起源难以确定而未纳入分型外,49例CMT可分为A型(胃左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26例,53.1%)、B型(胃左动脉起源于共同动脉单干,5例,10.2%)、C型(胃左动脉起源于腹腔干,15例,30.6%)及D型(胃左动脉起源于其他分支,3例,6.1%).结论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腹侧纵向吻合错位中断、不完全或完全不中断可能是各型CMT的胚胎发生机制.MSCT血管成像有助于了解CMT及其他动脉的解剖变异,为腹部血管外科和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 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合并双下腔静脉1例

    作者:闫坤;黎金葵;杨品;雷军强

    1 病例简介女,17岁,主诉:左侧腰部疼痛伴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尿常规:潜血(+++),红细胞583/μl,尿蛋白(+).CT尿路成像检查见图1A~E.术中所见:左肾肿瘤大小约100 mm×120mm,左肾静脉骑跨腹主动脉汇入右侧下腔静脉,与肿瘤分界清楚.腹主动脉两侧各见一粗大静脉,平肾上极平面左侧静脉自腹主动脉左后方汇入下腔静脉,考虑双侧下腔静脉畸形.病理显示瘤细胞较小,核圆居中,染色质呈细颗粒状,部分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胞质少、双嗜性、弥呈漫性,血管丰富;脉管内见瘤栓(图1F).免疫组化:CD99、CD56、Syn、HMB45、Vimentin均阳性.S-100、CKP、CD45均阴性,80% Ki-67.诊断: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

  • 胎儿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雷生;张颖;王彧;孙雪;雷文嘉;马佳宁

    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absent pulmonary valve syndrome,APVS)是以肺动脉瓣缺如或发育不良为特征的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常伴有肺动脉反流及肺动脉分支不同程度扩张.病情较重的婴儿由于扩张的肺动脉压迫支气管导致严重的呼吸窘迫,在新生儿早期即发生夭折.APVS 表现不同,预后不同,故胎儿期超声心动图评价十分重要.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何超;蒋立明;刘晓冰;李新民;刘茂林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又称输尿管前下腔静脉或环绕下腔静脉输尿管,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1]。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率逐渐提高。本文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 CT血管成像显示椎动脉解剖变异

    作者:王贺新;张婷婷;王正;杨涛;董少义;汪超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椎动脉起源变异和(或)走行变异患者的MSCTA资料,应用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和高级血管分析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分析椎动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的相关性.结果 114例中,67例仅走行变异,2例仅起源变异,45例同时具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67,P<0.05),比值比为194.44,95% CI为46.13~819.67.结论 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间存在相关性,起源变异是导致走行变异的重要因素.MSCTA可以清晰客观地显示椎动脉的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对了解椎动脉变异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价值.

  • 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的对比影像学诊断

    作者:杨海燕;计晓娟;朱旭;薛艳;金鑫;向雪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PFAA)的诊断符合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PFAA的8例患儿,以CT血管成像(CTA)诊断结果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以Weinberg分型法对其进行临床分型,收集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总结超声心动图及CTA图像特征.结果 ①8例患儿均行CTA检查,CTA可清晰显示PFAA的起源、走行等解剖空间结构.②4例行全身麻醉下体外循环PFAA开胸矫治术后痊愈出院.③按照Weinberg分型,A型2例,B型5例,C型1例.④超声心动图首诊5例PFAA(A型1例,B型4例),诊断符合率为62.5%.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PFAA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有助于早期检出,值得临床推广.

  • 完全性肺静脉连接异常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分析

    作者:周成双;张玉奇;朱善良;毛羽;陈俊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完全性肺静脉连接异常(TAPVC)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诊与误诊原因,提高TAPVC产前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4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为TAPVC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 24例TAPVC胎儿中,心上型14例、心内型7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1例.单纯性TAPVC 15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9例,其中常见的合并畸形为双侧右心房结构、单心房、单心室、共同房室瓣、肺动脉狭窄.超声的共同征象为四腔心观未见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内24例(100.0%)、左心房与降主动脉间见静脉共汇22例(91.7%).24例胎儿中,漏诊l例,3例分别误诊为左侧上腔静脉残存、共同肺静脉干闭锁和左心房主静脉开放.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TAPVC,但易造成漏诊及误诊.

  • 超声诊断法洛四联症合并右肺动脉缺如1例

    作者:莫钟玲;陈丽萍;王银;贺召焕;穆桐

    1 病例简介女,55岁,主诉:先天性心脏病.体格检查:120/70 mmHg,脉搏76次/分,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 cm,心浊音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连续性Ⅲ/6级杂音.X线胸片:心影增大,右位主动脉弓,右下肺炎变(图1A).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法洛四联症(TOF),房间隔缺损,右位主动脉弓,肺动脉增宽,右肺动脉缺如(图1B—E).胸主动脉CT血管成像:心影增大,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右位主动脉弓,肺动脉主干增宽,右肺动脉缺如(图1F).诊断为TOF合并右肺动脉缺如.术中行室间隔缺损修补及右心室流出道疏通,右肺体肺侧支未处理.

  • 超声诊断胎儿右肺动脉异常起源1例

    作者:马秋萍;欧阳春艳

    1 病例简介女,28 岁,主诉:妊娠 28 周+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孕期 TORCH 检查阴性.超声示:四腔心基本对称,心胸面积比正常,房室连接及心室与大动脉连接正常,左、右心室流出道可见,肺动脉分叉未见显示,主肺动脉直接延续为左肺动脉与动脉导管,可见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图1A、B).

  • 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开窗畸形合并静脉畸形

    作者:周文胜;邵晓彤;林博丽;高凌云;郭翔;陈伟建;杨运俊;张勇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开窗畸形(FIA)合并颅内静脉畸形(IVM)的CT血管成像(CTA)特点,以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868例患者的头颅CTA资料,将所有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容积重组图像和大密度投影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 3868例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中,FIA合并IVM11例,检出率为0.28%,FIA共12处,其中前交通动脉开窗6处,椎基底动脉开窗3处,大脑前动脉开窗l处,大脑中动脉开窗1处,大脑后动脉开窗1处;裂隙型开窗9处,凸透镜型开窗3处.11例患者中,10例IVM位于幕上,其中颞叶3例,枕叶3例,额叶2例,基底节1例,顶叶l例;仅l例IVM位于幕下,其中7例CT平扫表现为IVM相应部位出血.结论 FIA可以伴发静脉畸形的发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CTA对于FIA合并IVM这一变异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肾动脉解剖变异的评价

    作者:聂思;彭德昌;李海军;龚洪翰;陈立婷;叶成龙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研究肾动脉解剖变异类别、部位及数目,为肾脏手术术前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3月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因腹部不适行肾动脉增强及全腹部CT增强扫描的107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肾血管CTA,统计肾动脉变异即肾动脉提前分支和副肾动脉的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与不同侧发生率之间的差别.结果 肾动脉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53.4%和45.1%,其中提前分支变异率为38.9%,副肾动脉变异率为33.4%.变异肾动脉从肾门入肾常见,占67.1%;变异数目以1支型多见,占66.3%.单侧、双侧变异率分别为38.4%、14.9%.男性变异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93,P<0.01).右侧肾动脉变异发生率显著高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0,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肾动脉的解剖变异,能够作为肾脏手术术前检查的重要方法.

  • 肌肉间低流量型血管畸形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张通;周炜

    目的:探讨低流量型软组织血管畸形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术前行MR检查且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9例肌肉间低流量型软组织血管畸形.结果:肌肉间低流量型血管畸形表现为所有序列信号不均匀的肿块(T1WI等信号,T2WI高或稍高信号),其中14例边缘或/(和)内部见脂肪;10例见静脉石;11例病灶内示多个液液平面.7例增强扫描示病灶不均匀强化.结论:低流量型软组织血管畸形特征性MR表现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是此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柏沙美;江新青;谢琦;陈胜利;郑力强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43例脑血管病变和颅内肿瘤患者行CTA检查,全部病例均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显示(SSD)、大密度投影(MIP)、三维容积重建(3D-VR)等技术显示脑血管,对脑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结果:43例患者CTA脑血管主干及1~3级分支血管显示率为100%;CTA检查未见异常4例,动脉瘤20例,血管畸形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7例,脑肿瘤4例,其中21例行DSA检查,13例行手术治疗;与DSA比较,CTA对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2%(12/13),CTA清晰地显示了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其详细关系,CTA显示的瘤体小于手术所见;CTA显示的畸形血管团大小、部位、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与DSA及手术所见相符;CTA显示脑血管狭窄、中断部位、形态与DSA一致;CTA显示了肿瘤与周围血管和颅骨间的三维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各种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及显示血管与其他颅内病变的三维空间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是诊断颅内病变的重要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 6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新生儿PICC置管及护理

    作者:王碧华;万兴丽;黄希;胡艳玲;苏绍玉;李小文;刘春华;何雪梅;程红;陈琼

    对6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新生儿进行PICC置管及置管后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合理选择置管时机,置管前回顾分析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正确测量体表长度,在B超引导下将PICC导管尖端留置在左上腔静脉的中下1/3处;导管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早期识别PICC相关并发症并做好相应处理;建立特殊病例档案,保证永存左上腔静脉新生儿PICC的安全使用.6例PICC导管留置10~21 d后按计划拔管,留置期间均未出现PICC相关并发症.

  •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磊;王一石;李金茂;张超;王景杰;杨琦

    目的 探索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RBN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报道1例BRBNS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BRBN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诊治进行分析.结果 BRBNS是一种罕见的全身性疾病,以皮肤和消化道多发血管畸形(如血管瘤)为主要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静脉血管瘤,并伴有纤维和脂肪组织增生.结论 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BRBNS诊断的关键.目前,还没有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

  • 左肺动脉吊带伴气管支气管异常71例分析

    作者:钟玉敏;孙爱敏;王谦;高伟;顾晓红;朱铭;欧阳荣珍;邱海嵊

    左肺动脉吊带是非常少见的血管畸形,即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远端,跨过右支气管向后走行于气管和食管之间,然后走向左侧肺门.左肺动脉吊带常合并心内畸形和(或)其他畸形如气管支气管异常[1-2].本文回顾型总结分析左肺动脉吊带中气管支气管异常,从而能为外科提供准确的解剖信息.

  •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法洛四联症术前评估的应用

    作者:陈险峰;马小静;江帆;李林;陈鑫

    法洛四联症(te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术前影像学准确评估对制订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首选检查为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phy,UCG)[2],但UCG存在不能准确评价心外大血管畸形、气道畸形及体肺侧支血管的局限性,同时其诊断准确性还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r tomography, DSCT)以极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广泛应用于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术前检查,并逐渐成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CHD)的主要检查手段。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1例TOF患儿的影像资料,探讨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前门控, prospective-gating)技术在TOF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扩张器在面部瘢痕及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芬;于晓春;曹令;石冰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因其良好的修复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领域.面部瘢痕及血管畸形的治疗既往主要是局部皮瓣转移和皮片移植,但当缺损面积较大时,由于局部皮瓣的转移量的限制而很难完全修复;移植的皮片又因颜色、质地、厚度、感觉等差异明显而美容效果欠佳,而且对功能的恢复亦非完善.我院自2009年3月以来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37例面部大面积瘢痕及血管畸形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进行了相关经验总结,现报道如下.

845 条记录 3/43 页 « 12345678...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