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颈肿瘤外科——ERAS的边缘地带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围术期患者管理模式.这种以循证医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依赖于混合学科的紧密合作、对现有围术医学管理体系的适当改革和以此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管理流程.然而,各专科间围术期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造成ERAS在各领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另外,临床科室对ERAS理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头颈肿瘤外科近年来开展ERAS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
-
管状胃-大网膜游离瓣重建喉咽食管
-
头颈部游离瓣重建:241例分析
-
有血供的游离瓣重建复发性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中游离瓣的形成及处理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中出现游离瓣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8眼LASIK术中出现的游离瓣,给予逐项分析,并对结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8眼游离瓣的患者术后第2天裸眼视力(OBCV)≥1.0者3眼,裸眼视力≥0.6者5眼.术后3月视力明显提高,1年视力仍稳定.结论 LASIK术中出现游离瓣,只要及时处理,不影响疗效.
-
对LASIK手术中游离瓣的处理
目的探讨LASIK手术中出现游离瓣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500例(2900眼)LASIK手术中出现的9例(9眼)游离瓣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天,9例(9眼)角膜瓣复位良好,边缘整齐,瓣下干净.术后3天取出角膜接触镜,其中7眼视力≥1.0,2眼视力≥O.6.1月视力均达到佳矫正视力,6月~1年视力稳定.结论LASIK手术中出现游离瓣只要及时正确处理,仍能获得佳矫正视力.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游离瓣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3天无标记小游离瓣转瓣处理一例
患者女性,18岁。因双眼屈光不正(双眼球镜度数约-6.00 D),于2011年6月26日于外院在表面麻醉下行双眼LASIK手术,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右眼为1.2,左眼为0.25。因LASIK术后左眼视力异常,于术后3 d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眼部检查:右眼角膜透明,可见角膜切削的3/4圆环痕,角膜瓣完整,直径约8.0 mm,边缘整齐规则,位于角膜正光学中心处,覆盖瞳孔区,角膜瓣蒂宽度适宜。左眼角膜绷带片在位,角膜透明,可见角膜切削的360°切削痕,角膜瓣直径约6 mm,边缘不规则,无蒂,位于角膜正光学中心处,覆盖瞳孔区。右眼矫正视力为1.2(0.75 DS),左眼取下绷带片30 min后视力为0.25(-1.50 DS()2.25 DC ×5°)。眼压:右眼9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位10 mmHg。左眼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见图1中A。诊断:双眼LASIK术后;左眼角膜游离瓣;屈光不正。治疗方法:于2011年6月30日行左眼角膜瓣转瓣复位术。术前准备同常规LASIK手术,手术过程:表面麻醉下用针头在角膜瓣边缘12和9点钟方位轻轻各做一长标记,用冲洗针头将角膜瓣周边掀起,边冲洗便将角膜瓣整体与基质床分离,用冲洗针头慢慢将角膜瓣12点钟方位标记转至9点钟方位,冲洗角膜瓣下,用吸血海棉压平贴傅,戴绷带片,妥布霉毒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左眼。术后常规滴用0.1%透明质酸钠及妥布霉毒素地塞米松眼液4次/d。术后情况见表1,术后1 d及12个月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见图1中B、C。
-
LASIK术角膜游离瓣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LASIK术中发生角膜游离瓣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间所做3500例LASIK手术中出现的游离瓣9例(9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游离瓣的发生多与术前术中护理人员准备不充分操作不正确等因素有关.结论:护理人员良好完成LASIK术前术中术后的各个环节并与术者充分沟通和配合是防治角膜游离瓣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游离瓣 原因分析 护理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游离瓣移植手术探讨
我们对136例翼状胬肉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追踪观察,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带干细胞的结膜游离瓣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随访1年~3年,术后角膜创面愈合快、反应轻,是一种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新技术.
-
口腔癌根治同期双重游离瓣修复缺损的手术配合
随着显微外科及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各种皮瓣游离移植,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手段,其成功率可达95%~99%[1]。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将身体远处的轴形皮瓣应用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移植到口腔颌面缺损处,游离组织瓣包括皮瓣、肌皮瓣及各自的血管束。手术方法是将供区组织瓣的动脉、静脉与受区的动脉、静脉相吻合,使组织瓣存活,达到恢复缺损部位形态、功能的目的。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开展游离组织瓣修复手术16例,其中2例采用的是前臂及季肋区双重游离瓣修复缺损。此类手术涉及普外、显微及整形等多种技术,创伤大、时间7h~9h、参与手术人员多、用物准备繁琐。配合此类手术要求手术室护士做到有条不紊、主动应对。现将2例手术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严重弥漫性层间角膜炎一例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因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好地预测性和较少的并发症,已经逐渐成为屈光不正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近红外激光,波长为1053 nm,持续时间只有几个至几百个飞秒.它是通过光裂解爆破作用,在组织中形成一道裂隙而将角膜分开,完全由电脑精确设计控制,能够大幅减少微型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有关并发症,如角膜瓣制作不全、游离瓣、纽扣瓣、瓣厚薄不均等.
-
评述
游离腓骨瓣移植是目前节段性下颌骨缺损修复常应用的方法[1],由于下颌骨具有特殊的形态和功能,而腓骨又无弧度,因此应用腓骨游离瓣再造下颌骨时,骨瓣的塑形与固定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要求.
-
对提高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率的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方法: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连续194例患者的200块游离组织瓣移植,分析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提高游离瓣可靠性的重要环节.结果:本组共采用7种游离瓣,包括腓骨瓣、前臂皮瓣、大腿前外侧皮瓣、空肠瓣、腹直肌皮瓣、肩胛瓣和背阔肌皮瓣.游离瓣的临床成功率为99.5%,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2%,抢救成功率为75%;受区和供区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2%.结论:合理选择游离瓣、熟练的游离瓣制备技术、选择理想的受区血管、简化实用的血管吻合技术及游离瓣术后的有效监测,是提高头颈部游离瓣移植成功率的重要环节.如果各个环节处理得当,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应当接近100%.
-
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方法:在暴露小腿外侧肌间隙后,首先完成整个腓骨血管蒂的解剖,随后再分离腓骨外侧和前方的肌肉附丽,待完成腓骨上下端的截骨后,将腓骨向后旋转,暴露小腿骨间膜并于直视下切开,后将腓骨向前旋转,切断腓动、静脉远端及胫后肌,完成腓骨瓣的制备.结果:采用此方法完成20例游离腓骨瓣制备,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的方法,单纯腓骨瓣需40~50min,腓骨骨肌皮瓣需50~70min.结论: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克服了常规方法的缺陷,更为快捷、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配合体会
半月板撕裂所造成的游离瓣嵌夹,并撞击周围组织而导致自身附着点处牵拉时,病人即感觉到疼痛,这就需要完全切除撕裂半月板的活动部分,来解除牵拉,从而为病人解除痛苦.我院自1999~2002年对半月板部分切除患者12例实施关节镜下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常规技术与游离瓣技术治疗远视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常规技术与游离瓣技术(LASIK-FF)治疗远视的疗效.方法 选择150例(280眼)远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技术组(A组)和游离瓣组(B组),A组67例(120眼),B组83例(160眼),每一组又分成两个亚组:即单纯远视组(A1,B1)和远视散光组(A2,B2).A组采用常规LASIK手术方法,角膜瓣厚度为130~160μm,带蒂角膜瓣直径为9.5-10.5 mm,切削直径为6.0 mm,过渡区半径为3.0mm.B组在常规LASIK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完全游离角膜瓣,而不进行缝合.术后第6个月分析所有患者的非矫正视力和屈光度.结果 术后第6个月,A1组非矫正视力:≥4.7的占92.86%,≥4.9的占28.56%,≥5.0的占7.14%;等效屈光度为(+1.05±0.75)D.A2组非矫正视力:≥4.7的占78.00%,≥4.9的占22.oo%,≥5.0的占4.00%;等效屈光度为(+0.37±0.94)D.B1组非矫正视力:≥4.7的占92.22%,≥4.9的占82.22%,≥5.0的占34.44%;等效屈光度为(+0.45±1.00)D.B2组非矫正视力:≥4.7的占90.00%,≥4.9的占78.57%,≥5.0的占31.43%;等效屈光度为(+0.06±0.60)D.结论 应用LASIK-FF手术治疗远视,疗效明显优于常规LASIK.
-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骨肌(皮)瓣修复术的护理
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融合显微外科技术、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及整形外科技术特点的综合性手术.游离组织瓣包括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及它们各自的血管束.手术方法是将供区组织瓣的动、静脉与受区的动、静脉相吻合,使组织瓣存活,达到恢复缺损部位形态、功能的目的.我院自2003年7月开展游离组织瓣修复手术97例,其中8例采用的是双重游离瓣修复缺损.由于此类手术涉及普外、骨科、显微外科及整形科等多种技术,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医生多,用物准备繁琐,因此对手术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护理的难度.现将8例双重游离瓣修复颌面部缺损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Moria-M2角膜板层刀90刀头在LASIK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中应用Moria-M2角膜板层刀90刀头制作角膜瓣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分别观察我院90刀头组制作角膜瓣500例1 000眼及130刀头组制作角膜瓣510例1 010眼,比较两种刀头制作角膜瓣术中角膜瓣形态、角膜瓣厚度、角膜瓣直径、角膜瓣蒂长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90刀头组角膜瓣厚度为90~120(平均105.5±15 5)μm,130刀头组角膜瓣厚度为130~160(平均145±15)μm,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种刀头制作的角膜瓣,其角膜瓣直径、角膜瓣蒂长、弧度、角膜瓣形态及其他角膜瓣制作相关的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Moria-M2角膜板层刀90刀头制作角膜瓣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切削面洁净平整,操作及维护简单.
-
LASIK术中游离和不全角膜瓣的处理
0引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有很好的可预测性、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眼科医师和患者的青睐.LASIK术中制做理想角膜瓣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术中有关角膜瓣并发症有游离瓣、不全瓣、瓣过薄或过厚等[1,2].术中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率为0.6%~1%.由于所用设备不同,统计结果各不相同.上述并发症处理妥当,不会影响患者佳视力.我科对2001-07/2005-06间所做8 800例(17 512眼)LASIK手术中出现游离瓣4例(4眼),不全瓣4例(4眼),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治疗小儿直肠阴道瘘4例体会
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治疗女婴直肠阴道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面小,组织愈合快,易于推广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