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在肠屏障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秦环龙;高志光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是肠上皮细胞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对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及调节肠屏障的通透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持完整的肠上皮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细菌内毒素及毒性大分子物质进入体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紧密连接在肠上皮中的生物学功能、分子调控机制及当前研究现状等作综合阐述.

  • 肠道菌群与肠上皮细胞在高脂高糖诱导的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李潇潇;于美玲;卢圣锋;朱冰梅;景欣悦;傅淑平

    肠道菌群作为人类大器官,在饮食诱导T2DM发病中的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主要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上皮细胞损伤与高脂高糖介导的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入手,综述肠道菌群改变与高脂高糖饮食诱发的T2DM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阐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上皮细胞损伤是饮食性T2DM代谢性内毒素血症与IR的关键环节.改善饮食习惯,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减轻内毒素血症,平衡糖尿病患者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稳态成为治疗T2DM的一个新方向.

  • 热打击联合脂多糖刺激对人肠上皮细胞SW480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唐丽群;袁芳芳;刘亚伟;徐秋林;苏磊;刘志锋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与热打击分别单独作用与联合作用对人肠上皮细胞SW480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于37℃、5% CO2标准培养箱中培养人肠上皮细胞株SW480.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直接收集细胞上清;LPS单独刺激组(LPS组)分别使用0、0.01、0.1、1和10 μg/ml的LPS刺激SW480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热打击组将SW480细胞进行热打击(42℃,1 h)后在标准孵箱分别培养1h和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LPS+热打击组将SW480细胞42℃热打击1h后给予上述浓度的LPS刺激,再重新置于标准孵箱中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各组细胞上清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分别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10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分泌水平.结果:单独LPS刺激时呈剂量依赖性诱导SW480表达分泌IL-8,对其余9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分泌水平影响不明显.单纯热打击仅诱导SW480细胞表达分泌IL-8的水平升高,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仅热打击24 h后IL-8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热打击联合不同浓度的LPS刺激SW480细胞,LPS浓度低时并不影响SW480表达分泌IL-8的水平(P>0.05),而高浓度LPS可以显著减少其表达分泌水平(P<0.05).结论:人肠上皮细胞SW480作为脏器实质细胞,对炎性刺激仅能产生单一种类的细胞因子,其中LPS单独刺激和一定强度的热打击均可上调SW480分泌IL-8;但高浓度LPS在热环境下可抑制SW480细胞的IL-8表达分泌水平.

  • 失血性休克时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与功能变化研究

    作者:李伟文;陆松敏;武凡;柏千荣;刘建仓;李萍;郭素清;程凤;王正国

    目的:定量分析大鼠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与功能的改变,探讨失血性休克缺血缺氧时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2h和5h组,采用电镜观察、生物体视学测量线粒体形态,用Clark氧电极测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失血性休克2h组线粒体平均截面周长、长径、平均直径及其面密度、体密度分别较对照组增加24%、27%、25%、26%、44%,失血性休克5h组则分别较对照组增加45%、45%、45%、47%、122%.休克5h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截面积增加100%,比表面和数密度分别下降32%、24%,嵴和基质破坏明显.休克2h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已下降,休克5h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减少26.9%.P/O值三组无改变.结论: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肿胀,嵴和基质破坏,数量减少.RCR值失血性休克2h开始降低.P/O值变化不明显.

  • 双歧杆菌纯化黏附素对ETEC和EPEC黏附肠上皮细胞的竞争抑制作用

    作者:钟世顺;张振书;赖卓胜;王群英;杨玉捷;王继德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分泌型黏附素对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致病性大肠杆菌(ETEC)黏附肠上皮Lovo细胞的竞争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黏附试验计数肠上皮Lovo细胞黏附的细菌数并比较其结果.结果除黏附素浓度为1μg/ml和5μg/ml时不能明显抑制ETEC和EPEC对Lovo细胞的黏附外,10μg/ml、20μg/ml、30μg/ml浓度组均能明显抑制ETEC和EPEC对Lovo细胞的黏附,且随浓度的逐渐增加,这种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结论双歧杆菌分泌型黏附素能抑制ETEC和EPEC对肠上皮Lovo细胞的黏附且呈剂量依赖效应.

  • 活性氧在热打击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何旋;古正涛;李莉;邹志敏;潘志国;苏磊

    目的 观察热打击对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氧化应激反应、溶酶体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中暑热损伤过程中肠道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IEC-6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仅置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孵育)、热打击组(细胞置于43℃、5%CO2细胞培养箱中1h,之后分别置于正常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孵育0、1、3、6、12h)、药物干预组(于热打击前分别采用溶酶体抑制剂E-64和活性氧清除剂NAC预处理细胞1h).采用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表达,吖啶橙(AO)染色法检测溶酶体膜稳定性,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热打击后复温1h即导致IEC-6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且在复温后12h时为明显(P<0.05);热打击后即刻即引起细胞内ROS表达及"苍白细胞"数量增加,且在复温后12h时为明显(P<0.05).与热打击组比校,采用NAC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可明显提高热打击后细胞活力,减轻溶酶体损伤,并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采用E-64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可明显提高热打击后细胞活力,并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 ROS介导了热打击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这可能是中暑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 人肠上皮细胞内毒素低反应性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张道杰;蒋建新;陈永华;段朝霞;熊健琼;朱佩芳

    为探讨人正常肠上皮细胞对内毒素(LPS)刺激低反应性的机制,用ELISA法检测LPS刺激肠上皮细胞18h后IL-8的分泌水平,用RT-PCR及RPA法检测肠上皮细胞LPS跨膜信号转导相关受体TLR4、TLR2、CD14和MD2 mRNA的表达及LPS刺激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LPS刺激不能引起肠上皮细胞IL-8的分泌,而IL-1β刺激却能引起其分泌;人正常肠上皮细胞TLR4、TLR2、CD14和MD2 mRNA的表达均较弱.LPS刺激后,TLR4、CD14和MD2 mRNA表达进一步降低,而TLR2的表达无显著变化.说明肠上皮细胞对LPS的低反应性与细胞表面LPS相关受体低表达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证实TLR4、CD14、MD2在介导LPS跨膜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小鼠轻型肠型放射病肠上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

    作者:胡川闽;粟永萍;程天民;王军平;刘贤华;杨学森;冉新泽

    目的研究小鼠肠上皮细胞在正常及轻型肠型放射病早期差异基因表达的图谱.方法以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小鼠正常及12 Gy全身照射后3 h和96 h肠上皮细胞的总RNA,经磁珠法分离mRNA,采用MMLV反转酶标志获得高比活性的 32P cDNA探针(0.5×106*min-1\5μg-1),与含癌/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节、信号传导等14大类共588种鼠源性相关基因的cDNA微阵列膜杂交.结果绘制了小鼠轻型肠型放射病早期与肠上皮再生期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基因图谱,发现12 Gy辐射诱导早期(3 h),主要为基因表达受到抑制,而再生期(96 h)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并有新的表达基因出现.此外见cdk抑制蛋白Ⅰ基因在辐射损伤时呈稳定高表达水平.结论 12 Gy辐射损伤96 h时基因表达综合效应表现为肠上皮损伤修复,cdk抑制蛋白Ⅰ基因在辐射损伤肠上皮中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监测肠上皮辐射损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小鼠小肠上皮细胞经γ射线照射后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作者:章波;粟永萍;刘晓宏;艾国平;冉新泽;魏永江;王军平;程天民

    目的分析γ射线照射后,在辐射损伤期和修复期小鼠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以探讨肠上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9 Gy全身照射BALB/c小鼠,分别于照射后3 h和72 h取小肠制备卷肠切片,染色并观察小肠形态.分离未照射小鼠及照射后3 h和72 h小鼠的肠上皮细胞,制备蛋白样品,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样品,PDQuest软件处理双向电泳图谱;并对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分析.结果小鼠肠上皮在照射后3 h以损伤性改变为主,72 h后出现明显再生修复.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在正常对照组、照射后3 h组以及照射后72 h组分别检测到(638±39)、(566±32)和(591±29)个蛋白质点.对其中28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分析,经数据库检索,初步鉴定为一些与代谢、过氧化应急、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质.结论电离辐射能诱导小鼠肠上皮细胞蛋白表达的改变,双向电泳技术对从整体方面揭示辐射损伤的分子机理有重要价值.

  • γ射线照射后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FN-γ分泌变化及对IEC-6增殖的影响

    作者:钟波;徐辉;冉新泽;王连友;粟永萍

    目的 探索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受照射后IFN-γ分泌的变化及其对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POT法观察IEL受60Coγ射线8 Gy照射前后IFN-γ的分泌变化;利用新分离的IEL及大鼠隐窝空肠上皮细胞株(IEC-6)为离体细胞模型,通过混合、双室(隔离)培养系统,用MTT法观察IEL对IEC-6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照射后IEL分泌IFN-γ增加,受照射IEL培养上清对IEC-6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双室培养可减轻抑制作用,加入抗IFN-γ抗体亦可减轻对IEC-6的抑制作用.结论 IEL受照后IFN-γ的分泌增加,对IEC-6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IFN-γ是一种重要的介质因子,细胞与细胞紧密接触是IEL影响IEC-6增殖分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 用mRNA差异显示法进行小鼠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相关基因的克隆

    作者:王军平;胡川闽;粟永萍;程天民

    目的探讨肠型放射病分子层次发生机理,寻找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相关基因.方法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研究12Gyγ射线辐射损伤前后小鼠小肠上皮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异同,分离并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斑点杂交验证其表达特异性,对有意义的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地克隆到一条辐射损伤特异表达基因片段,其与大鼠粘蛋白有部分同源(EMBL,57.456%).结论mRNA差异显示技术能充分展示辐射损伤前后肠上皮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反复的筛选和功能鉴定有可能揭示辐射引起肠上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理.

  • 紫芪方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作者:史成和;付凯飞;张达矜;李玉军;安怀杰

    目的 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观察紫芪方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休克组、复苏组、紫芪方组、参附组、蒸馏水组,每组6只;采用改良Wigger's方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紫芪方对模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膜电位、Na+-K+-ATP酶活性、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休克组及单纯复苏组比较,紫芪方组和参附组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增强,线粒体Na+-K+-ATP酶活性显著升高,肠上皮细胞罗丹明123负载实验荧光强度显著增强,而且紫芪方组可使线粒体呼吸功能、Na+-K+-ATP酶活性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更明显.结论 紫芪方可改善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稳定膜电位,提高Na+-K+-ATP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对失血性休克肠上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缺氧复氧对IEC-6肠上皮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及紫芪方的保护作用

    作者:史成和;陆松敏;聂渝琼;刘建仓;龙在云;李萍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对IEC-6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抗休克复方中药-紫芪方对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EC-6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给药剂量获取的"紫芪方"药物血清(分别以10、20g·kg-1分为1次给药和间隔1h、2次给药,DJ-1,SJ-2);参附药物血清(间隔1h,2次给药20g·kg-1 SF)及生理氯化钠血清(S).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以及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结果 IEC-6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可致细胞LDH的漏出量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紫芪方药物血清明显减轻上述损伤,与对照组比较,SJ-2组制备的药物血清能明显减少IEC-6细胞LDH的漏出量(P<0.01);并具有保护IEC-6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P<0.01).结论缺氧复氧可导致IEC-6肠上皮细胞LDH漏出量升高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紫芪方"药物血清可减少细胞LDH漏出量及保护线粒体膜电位,从而发挥细胞的保护作用.

  • 党参和甘草糖复合物对IEC-6细胞迁移和膜电位的影响

    作者:李茹柳;陶玉珠;温鹏;涂小华;蔡佳仲;陈蔚文

    目的:观察党参糖复合物和甘草糖复合物对小肠上皮细胞IEC-6迁移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探讨益气健脾中药党参和甘草促进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正常或钾通道抑制剂4-氨基吡啶(4-AP)负荷下,分别加入党参和甘草糖复合物(25~200 mg·L-1)与IEC-6细胞培养24 h,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迁移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电位。结果与细胞正常对照组比较,党参和甘草糖复合物(50和100 mg·L-1)可提高细胞迁移数(P<0.01,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AP可减少细胞迁移数(P<0.01);与4-AP模型组比较,党参和甘草糖复合物(50~200 mg·L-1)可逆转4-AP所致的细胞迁移抑制(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党参和甘草糖复合物(50 mg·L-1)可提高细胞膜电位(P<0.01),增加细胞膜超极化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AP模型组细胞膜电位降低(P<0.01),增加细胞膜去极化水平;与4-AP模型组比较,党参和甘草糖复合物(100和200 mg·L-1)可逆转4-AP所致的细胞膜去极化(P<0.01)。结论党参和甘草促进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糖复合物影响小肠上皮细胞迁移的多胺介导钾通道激活信号通路有关。

  • Pdx1诱导胰岛素分泌细胞形成研究进展

    作者:李艳琼;李薇;崔照琼;张彦

    Pdx1基因对胰腺发育胰岛功能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利用Pdx1在体外细胞培养的转分化作用,将成体肝细胞、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肠上皮细胞等诱导分化成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试验研究已经成为糖尿病基因和细胞学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金卫;林汉杰;韩凌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TJ)在肠道黏膜屏障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受损会导致细胞间的通透性增加,细菌、内毒素和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旁路途径进入其他组织、器官或体循环,从而引发疾病.本文从蛋白角度和信号通路角度介绍肠上皮细胞TJ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肠黏膜受到刺激后分泌大量的Zonulin蛋白,其与Zonulin受体结合,传导信号,调控TJ上Claudin、Occludin、JAM、ZOs、Cingulin等多种蛋白的表达,从而开放TJ.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 p65/p50异源二聚体与启动子下游κB结合区域结合激活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转录启动子是TJ信号通路中较为成熟的通路.

  • 四君子汤复方多糖肠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高蓓蓓;彭颖;李晓波

    四君子汤复方多糖是四君子汤中含量多的成分,具有肠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证实其在小肠派式结、肠系膜淋巴结、小肠上皮细胞及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等部位均能产生免疫应答,但作用机制不明.目前主要认为四君子汤复方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多胺信号通路等发挥肠道免疫作用.总结近年四君子汤复方多糖对肠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深入探究四君子汤复方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烫伤延迟复苏后肠上皮细胞凋亡诱导肠道内毒素和细菌移位

    作者:张诚;盛志勇;胡森;高建川;姚咏明;董宁;晋桦;刘毅;于晟;张世范

    目的:探讨烫伤延迟复苏后肠上皮细胞凋亡对肠道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10只,30%总体表面积(STBA)Ⅲ度烫伤,立即或伤后6 h进行复苏.观察伤后肠上皮细胞凋亡率(ap%)变化,并测定了门静脉和体循环内毒素及肠系膜淋巴结(MLN)细菌移位率和移位量变化.结果:电泳、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电镜均观察到伤后肠上皮凋亡梯形带和凋亡阳性细胞增多.延迟复苏组肠上皮细胞凋亡发生早且更严重;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及MLN 细菌移位量均显著高于立即复苏组(P<0.01);门静脉内毒素变化与肠黏膜ap%成显著正相关(烫伤后立即复苏组r=0.936,P<0.01;烫伤后延迟复苏组r=0.899,P<0.05).结论:烫伤后延迟复苏使肠黏膜上皮发生病理性凋亡,可能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增加.

151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