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十碳五烯酸对E.coli 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 mRNA的影响

    作者:郝丽军;林燕;张薇;田姣;王娅;陈鹏德;虎崇康;曾令超;杨洁;王宝西;江逊

    目的 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Caco-2)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Caco-2细胞株建立体外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模型,分为EPA处理组,EPA 0、25、50、100、200μmol/L干预96 h;以及EPA(EPA 0、25、50、100、200μmol/L)+E.coli LF82联合处理组,在不同浓度EPA干预96 h的基础上,予E.coli LF82分别干预0 h、6 h、12 h.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以及细胞膜两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对Caco-2细胞模型进行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PA对Caco-2细胞凋亡的影响.RT-qPCR检测EPA和/或E.coli LF82作用于Caco-2细胞后ZO-1 mRNA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co-2细胞上清中TNF-α 的变化.结果 EPA25、50μmol/L处理后,Caco-2细胞存活率均高于0浓度组,且增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EPA100、200μmol/L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呈浓度依赖性,均低于0浓度组(P<0.05).EPA浓度为100、200μmol/L时,细胞凋亡率较0浓度组增加(P<0.05).单独E.coli LF82干预Caco-2细胞6 h、12 h后,ZO-1 mRNA表达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少,均低于未处理组(P<0.05).EPA 25、50μmol/L干预联合E.coli LF82处理6 h或12 h,Caco-2细胞的ZO-1 mRNA表达随EPA浓度增加而增加,均高于E.coli LF82单独处理组(P<0.05).单独E.coli LF82处理6 h、12 h组的TNF-α 分泌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增加,均高于未处理组(P<0.05).EPA25、50μmol/L联合LF82处理6 h或12 h,细胞上清液中TNF-α 分泌量随EPA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均少于单独LF82处理组(P<0.05).结论 EPA能有效预防E.coli 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对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幼年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

    作者:吴秀清;王虹;孙梅;吕庆杰;周卓

    目的儿科危重症中胃肠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是严重感染,其发病机制与内毒素血症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幼年大鼠内毒素血症时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为寻求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依据.方法40只18日龄Wstar大鼠腹腔注射4 mg/kg内毒素(大肠杆菌O55:B5脂多糖1 mg/mL)制成内毒素血症模型,对照组大鼠(n=40)腹腔注射1 mL/kg生理盐水.两组分别在注射后2,4,6,24,72 h处死8只大鼠,取4 cm远端回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小肠绒毛的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肠上皮的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测定Caspase-3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对照组各时点小肠绒毛结构正常,内毒素组注射后4~72 h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注内毒素后2 h上皮细胞凋亡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于24 h和6 h达高峰,72 h开始下降.内毒素组各时间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01).结论幼年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表达是其信号转导途径之一.细胞凋亡可能是严重感染时肠黏膜屏障破坏机制.

  • 高浓度氧对肠上皮细胞Caco-2生长的影响

    作者:邓纯博;刘学勇;刘冬妍

    目的 研究高浓度氧对肠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MTT和Giemsa染色方法检测不同高浓度氧对细胞生长、对细胞杀伤和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高浓度氧对Caco-2表达E2F-1的影响.结果 细胞计数和MTT结果显示40%氧浓度有利于细胞生长;60%、90%氧浓度导致细胞迅速死亡.不同氧浓度干预细胞3d后细胞分裂指数有明显不同,分裂细胞百分数分别为正常氧浓度时的2.5%,40%浓度氧时为3.3%,60%浓度氧时为1.3%,90%浓度氧时大部分细胞死亡.与正常氧浓度时相比,氧浓度为40%、60%时E2F-1表达增强,90%氧浓度时E2F-1表达明显减弱.但60%氧浓度E2F-1表达较40%氧浓度减弱.结论 适度的氧浓度促进细胞生长,高浓度氧则抑制细胞生长,甚至对细胞有杀伤作用.

  • 过氧化氢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徐淑芬;蔡黔;周红;肖光夏

    目的:探讨活性氧在体外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膜电位(ΔΨmt)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肠上皮细胞株(SW-480),采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代表物-过氧化氢(H2O2)损伤模型,用50μmmol/L,100μmmol/L,200μmmol/L,400μmmol/L和4mmol/L作用1,3,6,12及24h.线粒体功能采用噻唑蓝法(MTT法);用罗丹明(Rhodamme-123)荧光探针检查活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用Annexin-V荧光探针,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结果:H2O2在低浓度(50μmmol/L,100μmmol/L,200μmmol/L)时线粒体功能未见明显改变,在高浓度(400μmmol/L,4mmol/L)时可导致线粒体功能下降,同时使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线粒体参与了H2O2诱导肠上皮细胞的早期程序性死亡及随后的细胞死亡,这种损伤作用与线粒体功能和膜电位下降密切相关.

  • pcDNA3.1F9质粒介导人凝血因子IX在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杜建伟;黄细莲;文路;陈方平;傅敢;付斌

    目的探索肠上皮细胞用于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用已构建好的质粒载体pcDNA3.1F9,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肠上皮细胞SW480,RT-PCR 检测mRNA的转录,ELISA、一期法检测蛋白表达及凝血活性.结果转染后的细胞中有人凝血因子IX(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IX, hFIX) mRNA的转录;ELISA法测得转染后24h细胞上清中的hFIX蛋白量为(11.72±0.24)ng·106cell-1·24h-1,转染后48h hFIX蛋白量为(381.34±16.16 )ng·106cell-1·24h-1.一期法结果示细胞上清中的hFIX有凝血活性,转染后48h达(45±0.85)%·106cell-1.结论肠上皮细胞SW480转染pcDNA3.1F9质粒后可表达有凝血活性的hFIX,肠上皮细胞有望成为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 青蒿素减轻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俊波;赵璐;史素琴;寇振媛;刘爱娟;付婷婷

    目的:探究青蒿素对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大鼠肠上皮IEC-6细胞屏障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IEC-6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LPS (100 mg/L )组和LPS+青蒿素(30、50和100μmol/L)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毒性变化,ELISA检测各组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的变化,电阻仪检测肠上皮细胞跨上皮电阻(TER),酶标仪检测单层细胞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通透性,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紧密连接蛋白( ZO-1、claudin-1和occludin)以及TLR4/MyD88/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PS与青蒿素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对IEC-6细胞均无毒性。与对照组相比, LPS处理下,细胞分泌TNF-α、IL-1β和IL-6水平以及TLR4/MyD88/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而青蒿素干预下,细胞分泌TNF-α、IL-1β和IL-6水平以及TLR4/MyD88/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均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青蒿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减轻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

  • L-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吴承堂;任永锋;刘晋峰;张军花;雷尚通

    目的 了解L-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LP组(n=6)、ARG组(n=6)和对照组(n=6),CLP组和ARG组均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ARG组术后于腹腔注射L-精氨酸(300 mg/kg·d),CLP组术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仅行剖腹术.各组均于术后24 h取小肠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计数各组凋亡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比较,CLP组和ARG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01);与CLP组比较,ARG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38).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可导致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多,应用L-精氨酸可减少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 热打击联合脂多糖刺激对人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作者:白永成;潘志国;李勇逵;郑玉美

    目的 探讨热打击联合脂多糖( LPS)刺激对人肠上皮细胞SW480损伤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 体外培养SW480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将细胞置于37℃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 h;LPS刺激组:使用1 μg/mL LPS刺激细胞6 h;热打击组:将细胞置于43℃细胞孵箱中培养2 h;联合组:先将细胞置于43℃细胞孵箱中培养2 h,然后再用1 μg/mL LPS刺激6 h. 采用乳酸脱氢酶( LDH)法检测细胞毒效应,WST-1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检测TEER值评估细胞通透性,酶标仪检测Caspase-3酶活性,Westen blot 检测ZO-1蛋白的表达,DCFH-DA观察细胞内活性氧( ROS)水平. 同时采用ROS特异性清除剂MnTBAP预处理细胞,观察MnT-BAP对热打击联合LPS刺激诱导细胞损伤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热打击组及LPS刺激组LD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热打击组及LPS刺激组比较,联合组LD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 与对照组比较,热打击组及LPS刺激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量及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EER值及ZO-1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热打击组及LPS刺激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量及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EER值及ZO-1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 进一步研究发现由热打击联合LPS刺激诱导的上述损伤效应能够被MnTBAP逆转,从而减轻由热打击联合LPS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 结论 热打击和LPS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介导细胞损伤,在这一过程中ROS可能作为上游信号启动了这一损伤效应.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辐照引起的大鼠肠隐窝上皮细胞损伤的减轻作用

    作者:李军;邱啸臣;王俊杰

    目的 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辐照引起的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IEC-6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无辐照),辐照组(6 Gy辐照)和NAC治疗组(6 Gy辐照+NAC 10 mg/mL).IEC-6细胞辐射损伤模型采用总剂量为6 Gy的钴-60照射,用DCFH-DA测定细胞内的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用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同时用Hoechst 33342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同时进一步检测IEC-6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NAC减少了辐照引起的ROS和MDA的过量产生以及SOD的过度消耗,同时流式细胞仪和核染色的结果显示,NAC抑制了辐照引起的细胞凋亡和增殖活力的下降.结论 NAC可以减轻辐照引起的IEC-6细胞的损伤.

  • 抑制PI3K信号通道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肠上皮细胞分化

    作者:兰绍阳;陈其奎;于涛

    目的 观察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是否有助于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肠上皮细胞分化.方法 用PI3K信号通道抑制剂LY 294002作用小鼠胚胎于细胞,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干细胞PI3K下游分子GSK3β及其活性磷酸化分子GSK3βs9的表达;以定量PCR检测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第5日细胞各胚层标志基因的表达和分化第11日细胞移植瘤肠上皮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并与不加LY 294002对照组比较.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LY 294002组和对照组GSK3βS9/GSK3β灰度比值为0.018±0.005和0.8188±0.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组分化第5日细胞Cxcr4、Sox17、Sox9、TBX6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318±2.216、22.154±4.166、9.466±1.238、2.351±0.314,高于对照组(6.142±1.012、6.232±1.307、3.988±0.978、0.823±0.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组移植瘤Villin、FABP2、Lyz、ChA、Lgr5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4.422±1.233、4.362±0.897、4.405±1.004、4.877±0.727、7.318±1.5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PI3K信号通路能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肠上皮细胞分化.

  • 大黄素改善脓毒症肠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艳君;郭瑞敏;孙燕妮

    肠屏障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肠上皮细胞和细胞旁紧密连接结构组成的肠机械屏障是发挥肠屏障功能的主要成员.当其完整性遭到破坏,将引起无法控制的全身炎症反应,病死率较高,是急危重症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中药单体大黄素是大黄重要的活性成分,在改善脓毒症肠屏障损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旨在整体上从脓毒症肠机械屏障结构的主要变化特点及分子生物学角度来深入阐述大黄素改善脓毒症肠机械屏障损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大黄素作用于脓毒症肠屏障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KGF 对 IEC-6的辐射防护作用与抑制 JNK/SAPK 的激活研究

    作者:王小华;刘叔芳;黄映雪;刘明树;江伟;周舟;余争平

    目的:利用离体培养肠上皮细胞(IEC‐6)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的辐射防护作用,并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变化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离体培养IEC‐6分别经过KGF不同处理,接受剂量率为0.589 Gy/min ,60 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进行细胞增殖活性、蛋白磷酸激酶活性和JNK/SAPK蛋白磷酸检测。结果 KGF (10 ng/mL)预处理IEC‐624 h可显著地降低细胞辐射敏感性,增高辐射抗性;KGFl预处理抑制辐射诱导 JNK/SAPK(thr183/thr185)磷酸化激活。结论抑制 JNK/SAPK分子的激活是KGF对小肠上皮辐射防护作用重要环节。

  • 黄芪对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效应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作者:史成和;陆松敏;李进华;刘建仓;李萍

    目的:探讨黄芪对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建立IEC-6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给药剂量制备的黄芪药物血清[一次和间隔1 h两次给药10 g/kg(DJ-1及SJ-1组),一次和间隔1 h两次给药20 g/kg(DJ-2及SJ-2组)]、参附药物血清(间隔1 h两次给药20 g/kg,SF组)及对照血清.应用噻唑蓝(MTT)法测定LDH漏出量和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间隔1 h两次给药(10 g/kg,20 g/kg)1 h后制备的药物血清能明显减少IEC-6细胞LDH的漏出量,其中SJ-1组的P<0.05,SJ-2组的P<0.01;SJ-2组24 h细胞活力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细胞损伤组及参附血清组(P<0.05),并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结论:黄芪对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显著保护效应.

  • 紫芪方对IEC-6小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作者: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对IEC-6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保护肠道屏障功能的复方中药--紫芪方对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给药剂量(间隔1 h,两次给药,20 g/kg)获取的紫芪方药物血清、参附药物血清及生理盐水血清(S).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与损伤模型对照组比较,紫芪方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IEC-6肠上皮细胞凋亡(P<0.05),并具有保护IEC-6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P<0.05).结论:缺氧复氧可导致IEC-6肠上皮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升高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紫芪方含药血清可减少细胞凋亡数量及保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紫芪方保护肠道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异常凋亡有关.

  • 辐射小鼠肠上皮细胞损伤相关基因的初步鉴定

    作者:王军平;胡川闽;粟永萍;程天民

    目的:寻找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相关基因,探讨辐射致肠上皮损伤的分子发生机制.方法: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研究12 Gy γ射线辐射损伤前后小鼠小肠上皮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异同,分离并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斑点杂交验证其表达特异性.结果:寻找并成功地克隆到一条辐射损伤特异表达基因片段RS2.结论:RS2所代表的基因有可能为新发现的肠上皮辐射损伤相关基因.

  • 双歧杆菌培养上清对铜绿假单胞菌黏附肠上皮细胞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军;夏培元;肖光夏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培养上清(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 SCS)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黏附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体外肠上皮细胞黏附和侵袭模型,通过噻唑蓝(MTT) 实验和细胞裂解计数等技术观察双歧杆菌培养上清对铜绿假单胞菌黏附肠上皮后对细胞活力、黏附和侵入的影响.结果 SCS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作用3 h后铜绿假单胞菌黏附数和侵入数分别降低了71%和降低约87%,肠上皮细胞损伤害也有减轻.结论 双歧杆菌培养上清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保护肠粘膜细胞,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完整,双歧杆菌培养上清中存在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黏附的保护性因子,该因子的性质及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p53抑制剂PFT-α对热化疗所致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效应

    作者:张安平;刘宝华;张连阳;王亚旭;熊仁平;周萍;张胜本

    目的探讨p53抑制剂PFT-α(p-fiftythreeinhibitor,PFT-α)对热化疗诱导原代培养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凋亡及p53靶基因Bax和MDM2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IECs分为正常对照组、热化疗组和PFF-α加热化疗组,运用顺铂联合温热(43℃)处理IECs 30 min,对比加入不同浓度的PFT-α后,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分析PFT-α对热化疗杀伤DLD1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IECs的p53、Bax和MDM2蛋白表达.结果热化疗导致IECs发生凋亡,Bax和MDM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0、20、30、40μmol/L PFT-α作用于顺铂联合温热处理IECs后,细胞凋亡率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53在IECs胞核/胞浆表达比例下降,Bax和MDM2的表达随PFT-α的剂量升高而逐渐下降.热化疗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并未受到低剂量PFT-α影响.结论 PFF-α对热化疗损伤肠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变p53核转位和抑制促凋亡基因Bax和MDM2的表达相关,抑制p53可作为克服热化疗抗肿瘤治疗副效应的新策略.

  • 大鼠烧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因子变化的研究

    作者:赵云;王凤君;王裴;汪仕良

    目的探讨大鼠烧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相关调控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组与正常对照组.动物于伤后6、12 h、1、3、5 d处死,流式细胞仪检测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肠粘膜bcl-2 mRNA表达的变化,荧光法检测肠上皮细胞caspase-3酶活性.结果烧伤后6 h至5 d肠上皮凋亡细胞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TUNNEL检测显示:烧伤后6 h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组即有增加,伤后1 d表达强,以后稍有减弱,但仍强于伤前;肠粘膜bcl-2 mRNA表达在伤后12 h开始低于正常,至伤后5 d仍低于正常,烧伤后大鼠肠上皮细胞caspase-3的活性在伤后1 d明显升高,伤后3 d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内.caspase-3活性变化与细胞凋亡数呈显著的正相关(r=0.56,P<0.05);烧伤后bcl-2 mRNA的表达与细胞凋亡数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5).结论烧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尤以伤后1、3 d为明显, caspase-3,bcl-2参与了烧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

  • 肠道螺旋体对肠上皮细胞的吸附及其特性的研究

    作者:程小星;G.E.Duhamel

    目的研究肠道螺旋体对肠上皮细胞吸附的特性.方法利用人工培养的肠上皮细胞系H407细胞建立研究肠道螺旋体与肠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方法,并用该方法研究肠道螺旋体对肠上皮细胞吸附的特性.结果4种不同来源的肠道螺旋体分离株均能吸附到人肠上皮细胞系H407细胞的表面,其中以人的分离株SP16的吸附率为高,而非致病性的Brachyspira innocens B256株则没有明显的吸附.人分离株SP16与H407细胞共同孵育1 h后的吸附率为63.77%,2 h则达到89.11%.H407细胞经固定后肠道螺旋体仍能有效地吸附到细胞上,显示受体是稳定表达在肠上皮细胞的表面.结论利用人工培养的肠上皮细胞系H407细胞建立了研究肠道螺旋体与肠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

  • γ射线照射前后IEC-6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作者:章波;粟永萍;艾国平;刘晓宏;魏永江;王锋超;程天民

    目的分析γ射线照射后肠上皮细胞系(IEC-6)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方法分别提取正常IEC-6细胞和经过25 Gy照射后细胞的蛋白样品,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经PDQuest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对部分差异的蛋白点进行胶内酶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肽质量指纹图谱,在网上检索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并采用RT-PCR间接证实其变化.结果获得了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图像分析显示:在正常IEC-6细胞中检测到(608±39)个蛋白质点,细胞照射后的样品中检测到(595±31)个蛋白质点,其中匹配的蛋白点为396个.对表达差异的16个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经数据库检索后初步鉴定为一些与代谢、自由基清除、细胞骨架相关的蛋白.RT-PCR证实了ERP29基因在照射后增强.结论电离辐射可以诱导IEC-6细胞蛋白质组发生改变.

151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