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9mTc-ECD SPECT脑显像定位致癎灶与临床手术效果间的关系

    作者:刘明;王树新;刘启峰;刘玉河;栾兆生;周雯;胡泉;陆南

    SPECT脑灌注显像定位致痫灶的价值已得到肯定,定位率为75%~86%[1,2].

  • 癫痫致痫灶定位研究进展

    作者:戴冬伟;梁晋川;陈鑫;刘建民;周晓平

    癫痫外科手术致痫灶的精确定位直接关系手术效果,需通过全面的术前评估和综合分析方可实现.本文综述癫痫灶的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定位的应用特点和评估进展.

  • 致痫灶综合定位在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梅广海;徐纪文;王桂松;田鑫;秦华平;贾峰;江基尧

    目的 探讨致痫灶综合定位在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30例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拟手术治疗,患者均于术前颅内埋置电极定位致痫灶,术中应用皮层和深部电极验证棘波灶位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致痫灶切除.其中颞叶前极加海马切除14例、单纯病灶切除3例、单纯颞叶切除2例、选择性海马切除3例、病灶切除+单纯软膜横行纤维热凝6例、胼胝体切开2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结果 30例患者术中验证棘波灶位置与术前定位位置相同.患者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0%,无手术死亡及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利用术前埋置电极和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综合定位致痫灶,可以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

  • 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在难治性癫痫中的表达

    作者:袁平;胡晓;王俊;王建怡;曹云亮

    目的 研究难治性癫痫(IE)患者致痫灶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Mgp)的表达,探讨IE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行“致痫灶切除术”的30例IE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Mgp mRNA的转录水平,以Western blot检测OMgp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IE患者致痫灶脑组织与正常对照组OMgp mRNA的转录水平为(0.722±0.485vs 1.529±0.908,P<0.01),OMgp蛋白表达为(0.895±0.167 vs 1.285±0.160,P<0.01).结论 IE患者致痫灶中,OMgp表达明显降低,可能是IE的发病机制之一.

  • 同步EEG-功能性MRI对颞叶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作用

    作者:钱若兵;傅先明;魏祥品;林彬;季学兵;刘向;牛朝诗;汪业汉

    目的 探讨同步EEG-功能性MRI(fMRI)对颞叶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作用.方法 对17例症状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同步EEG-fMRI检查.对EEG出现痫样放电时的fMRI数据进行分析,将痫样放电导致的脑组织血氧水平依赖信号改变区域叠加在MRI图像上,确定癫痫灶的位置;并与手术中脑皮质电极和深部电极EEG确定的致痫灶位置进行比较.结果 10例患者同步EEG-fMRI与皮质电极和深部电极EEG确定的致痫灶的位置和范围完全相同;另外7例患者同步EEG-fMRI确定的致痫灶中心位置与皮质电极和深部电极EEG相同,但范围比后者显示的扩大.癫痫灶切除术后14例发作控制,3例发作频率明显降低.结论 同步EEG-fMRI对颞叶癫痫致痫灶的定位准确,无创伤性;对手术定位具有可靠的指导作用.

  • 迷走神经刺激术成功治疗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1例报告

    作者:申玉勤;邓艳春;林伟;赵钢;王津存;夏峰;冯国栋;刘丽娟;任鲜卉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无需对致痫灶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使癫痫的发作减少,对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完全控制,为不能进行切除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现报告1例采用VNS治疗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如下.

  • 难治性癫痫的放射外科治疗

    作者:常义;周文静

    难治性癫痫,又称顽固性癫痫,指癫痫发作频繁、应用适当的第一线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且药物血浓度在有效范围内两年以上、仍不能控制发作且影响日常生活.约有20%的癫痫病人随着病情发展或治疗不当,可能转变为难治性癫痫.容易导致难治性癫痫的因素有:(1)复杂部分性发作、婴儿痉挛及Lennox-Gastaut 综合征等;(2)发作频繁,每天数次;(3)出现过癫痫持续状态;(4)对发作频率判断错误;(5)起病后延误治疗;(6)不适当的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包括中药);(7)同一期间内在几个医疗单位应用不同的治疗计划;(8)对合并的精神心理障碍认识不足;(9)有明确的病因,尤其是先天性代谢异常、颅内发育障碍及脑外伤等.对于难治性癫痫,目前传统的治疗手段(药物、手术等)虽取得较快发展,但疗效仍不令人满意.随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诞生和发展,由于其创伤和副作用小,在治疗癫痫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早期采用伽玛刀对一些伴发癫痫的肿瘤或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治疗中,发现随着病灶的好转,病人的癫痫症状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动物实验发现低剂量的射线照射即可对致痫灶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而又不会完全毁损神经细胞.但特别是对原发性癫痫,治疗的困难仍在于对病人颅内致痫灶的定位.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在癫痫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对皮质脑电监测的影响

    作者:李志华;马明轩;李云林;王立红;边晶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癫痫病灶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术中皮质脑电监测(ECoG)的影响.方法 90例颞叶癫痫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Ⅰ组)、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组(Ⅱ组)及静吸复合麻醉(Ⅲ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以及对皮质脑电(ECoG)监测定位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时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Ⅰ ECoG可检测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术毕清醒时间均较组Ⅱ、组Ⅲ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Ⅰ对ECoG影响不明显,而组ⅡECoG的棘波、α波、β波及δ波的每秒连续波形数多有明显减少,与组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组Ⅰ相比,组Ⅲ患者ECoG的α波、β波的每秒连续波形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适的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是术中ECoG指导下癫痫病灶切除手术患者麻醉的良好选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易于调控,不干扰ECoG的监测,术后清醒完全而迅速,对术后需要神经学检查的患者更有优势.

  • 6例磁共振阴性额叶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研究

    作者:杨露;李嘉佳;朱海涛;张焱;马海燕;陈芳卿;张锐

    目的 探讨硬膜下电极脑电图(ECoG)监测对磁共振阴性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定位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头皮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痫灶部位的6例难治性额叶癫痫患者,植入硬膜下条状电极进行视频EEG监测,观察颅内电极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头皮EEG、临床发作结果对癫痫灶进行综合定位;术后随访,评估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6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2~5 d,每例监测到>2次临床发作并记录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5例患者发作期颅内电极EEG均能准确定位,5例显示一侧局灶性放电起源,1例患者显示双侧放电起源.术后按Engel疗效分级:EngelⅠ级4例(57.1%),EngelⅡ级1例(14.3%),随访不满1年的按谭氏术后效果分级,达到了满意.结论颅内电极EEG监测可为癫痫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 癫痫发作间期皮质灌注异常与丘脑不对称性低灌注

    作者:张成君;溪宝珊;林琛;关楚文;欧阳亮;郑俊忠

    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PET显像示致痫灶局部皮质葡萄糖代谢及颞叶同侧丘脑代谢均减低,丘脑在癫痫发作及播散中起重要作用[1-2]。笔者采用SPECT脑灌注显像对此进行研究,获得了与PET代谢显像类似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1997年9月~1999年6月间临床诊断原发性癫痫患者103例,男63例,女40例,年龄(3~65,26.74±13.99)岁,病程6个月~30年。依据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标准[3],其中部分性发作65例,全身性发作35例,不能分类3例。均进行发作间期99Tcm-双半胱乙脂(ECD) SPECT显像和头皮EEG检查,其中47例在2周内行MRI或CT检查。

  • 18F-FDG PET/CT显像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邱云亮;李天女;郭喆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luoro-2-deoxyglucose,18F-FDG)为显影剂,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方法辨别致痫灶.结果:33例患者,1例癫痫发作期,脑PET/CT表现为局灶性代谢增高,其余32例癫痫发作间期,其中21例表现为局灶性、多灶性或弥漫性代谢减低,脑电图检查与PET/CT完全一致或部分一致占70%.结论:结合癫痫患者的脑PET/CT表现、脑电图表现有助于提高癫痫患者致痫灶的检出,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 癫痫灶定位的探讨

    作者:朱君明;陈书达;楼林;金晓;张卫华;王天华

    目前越来越多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接受外科治疗,而癫痫外科治疗的关键是癫痫灶的准确定位.脑电图检查是癫痫外科术前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脑电图(REEG)是诊断癫痫基本、重要的检查方法,但对癫痫灶的定位(定侧)诊断方面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均较低,确定诊断率只有60%左右,对致痫灶的定位诊断文献报道为22%~45%,但是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出现.

  • 晚期外伤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作者:金一勤;叶碎林

    颅脑损伤所致的晚期外伤性癫痫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本院于1990年10月至2003年10月,手术治疗晚期外伤性癫痫32例,术前进行详细评估,术中采用皮层脑电(EcoG)监测,切除病灶和致痫灶,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颅内电极监测的额叶癫痫外科治疗

    作者:周盾;王桂松;徐纪文;周洪语;李骁雄;赵晨杰;王宝锋;金义超;江基尧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监测对额叶癫痫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总结额叶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对我科40例额叶癫痫患者,采用颅内电极监测定位致痫灶和功能区,二次手术进行致痫灶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到6年随访,对手术疗效进行改良ENGEL分级.结果 本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小为6岁,大为50岁,平均24.1岁;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颅内电极植入,其中单侧28例,双侧1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颅内电极监测到致痫灶,其中16例致痫灶涉及功能区.对40例患者均行额叶致痫灶切除,并对5例行部分颞叶处理,9例行胼胝体切开,16例致痫灶涉及功能区者行皮层电热灼.电极植入术后,1例患者发生硬膜下血肿,约50 ml,进行血肿清除后成功监测并进行致痫灶手术处理,1例致痫灶处理术后发生头皮延迟愈合,经清创术后1月愈合.对术后患者疗效行1年到6年时间随访,按照改良ENGEL分级显示Ⅰ级23例,占57.5%;Ⅱ级7例,占17.5%;Ⅲ级8例,占20%;Ⅳ级2例,占5%;Ⅰ级和Ⅱ级患者占总体75%,说明手术疗效良好者占比例高.结论 颅内电极对额叶癫痫致痫灶和功能区准确定位是额叶癫痫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 皮层脑电图辅助立体定向下手术治疗颅内钙化灶引起的难治性癫痫

    作者:郭效东;王本瀚;刘明辉;陆卫风;郝文明;吴艳芝;张长远;熊家锐;李经纶;王振华;赵鸽;杨俊国;任廷文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下开放式手术联合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治疗颅内钙化灶性癫痫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效果.方法 21例颅内单发钙化灶引起的癫痫患者(其中主要功能区钙化灶9例),在立体定向仪导向下,开放直视手术,ECoG监测钙化灶周围皮层脑电活动情况,切除钙化灶后再次ECoG监测,确定致痫灶的范围及处理方式.结果 所有钙化灶均被顺利切除.钙化灶区域ECoG监测无明显异常5例,表现为阵发性与动脉搏动相一致的单发性棘慢复合波发放9例,表现为明显癫痫样放电7例.单纯钙化灶切除术14例,钙化灶十周边增生组织十致痫皮层切除术4例,钙化灶切除十功能区致痫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3例.术后ECoG监测发现异常放电消失11例,仍残存轻中度痫样放电5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8年,Engel Ⅰ级16例,EngelⅡ级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ECoG监测是立体定向下手术治疗颅内钙化灶性癫痫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指导术中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切除钙化灶,妥善处理致痫灶,避免过多损伤脑皮层.

  • 功能区皮层下小病灶相关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本瀚;郭效东;张长远;熊家锐;李经纶;陆卫风;吴艳芝;刘明辉;郝文明;杨俊国;宋来君

    目的 评价综合应用多种定位技术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病灶相关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58例功能区皮层下小病灶引起的癫痫患者,在立体定向仪导向下,开放直视手术切除病灶,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定位致痫灶,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M)判断致痫区的功能以及二者的重叠程度,辅助以麻醉唤醒定位语言区、实时超声检查病变切除程度,根据监测结果分别采取致病灶切除术、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妥善处理致痫灶.结果 病灶全部切除52例,少量残留6例.病灶区域ECoG监测除波幅略有降低外无明显异常13例,行占位病灶切除术;ECoG明显异常,在非主要功能区8例,行占位病灶十周边致痫皮层切除术;ECoG明显异常而又在主要功能区37例,行占位病灶十功能区致病皮层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低功率电凝热灼术.ECoG监测发现痫样放电消失、基本节律大致恢复正常29例,仍残留少量棘波13例,残存较多棘波且基本节律轻到中度异常16例.随访1~5年,EngelⅠ级46例,EngelⅡ级8例,EngelⅢ级4例,总有效率100%.出现暂时性轻偏瘫17例,暂时性失语8例,无严重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综合应用立体定向引导、术中IOM、ECoG、麻醉唤醒及实时超声定位治疗功能区小病灶相关性癫痫,能够精准定位并切除病灶及处理致痫灶,避免损伤功能区,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fMRI辅助神经导航技术结合术中脑电监测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徐虎;徐纪文;赵晨杰;王桂松;周洪语;田鑫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辅助神经导航技术结合术中脑电监测对脑功能区癫痫患者术中功能区定位的意义及手术效果的评估.方法 对18例头皮脑电异常放电部位位于功能区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2例位于感觉运动区,6例位于语言区)术前进行fMRI扫描后,将导航序列的fMRI影像传输至神经导航仪.术中应用导航系统定位感觉运动区及语言区,应用术中脑电监测,对癫痫起源部位进一步精确定位,术中大限度的切除致痫灶,对波及功能区的病灶实行皮层电灼术或多处软膜下横切(MST),术后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结果 全部患者在预定的癫痫灶局部均可记录到癫痫波,术后出现感觉运动区功能障碍者2例,言语障碍者1例,除1例出现永久感觉障碍外,其余患者均在术后1周内症状缓解.按照Engel分级评价为: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4例,Ⅳ级2例;总有效者16例,有效率达88.9%.结论 fMRI结合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可实现个体化、实时、精确地定位病灶及毗邻的脑皮质功能区,达到在保护重要脑功能的前提下大限度的切除致痫灶的目的 .

  • 全麻术中唤醒状态下定位切除额叶功能区致痫灶(附8例报道)

    作者:高进喜;郑兆聪;林秀真;杨朋范;王如密;王守森;陈宏颉;魏梁峰

    目的 初步探讨全麻唤醒状态下精确定位切除额叶功能区致痫灶的方法,为外伤性迟发性癫痫的微侵袭外科手术提供经验.方法 对8例明确由额叶功能区病灶引起的外伤性迟发性癫痫病人进行气管(或喉罩)插管、全麻下神经导航解剖定位开颅,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脑电图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额叶运动区和(或)语言区定位,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切除致痫灶,然后在全麻下关颅.结果 8例病人均顺利经过气管(或喉罩)插管下全麻-术中唤醒-再全麻手术过程,唤醒后额叶功能区均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得到精确定位,额叶致痫灶得到大程度切除,无明显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外伤性癫痫得以治愈或显著改善.无手术并发症,病人术后无痛苦回忆.结论 全麻唤醒状态下进行皮质脑电图及皮质电刺激定位额叶功能区手术有助于安全准确地切除致痫灶,提高外伤性迟发性癫痫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 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细胞凋亡现象的研究

    作者:高旭;张华;井晓荣;田爽;高国栋

    目的观察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癫痫灶中细胞凋亡现象,探讨神经元凋亡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6例经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标本,在对临床资料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光镜、电镜及凋亡细胞DNA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标本中存在的细胞凋亡现象.结果致痫灶周围神经元普遍固缩、减少,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TUNEL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且绝大部分为神经元.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周围存在细胞凋亡现象,神经元凋亡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病过程.

  • 内侧额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遇涛;李勇杰;张国君;王玉平;杜薇;蔡立新

    目的 分析内侧额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的内侧额叶起源的癫痫患者129次临床发作症状,脑电图表现,致痫灶定位及手术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内侧额叶癫痫发作的常见形式包括:过度运动发作、姿势性强直发作、额叶失神发作等,多在夜间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暂.10例均应用颅内电极进行长程记录定位致痫灶.致痫灶位于辅助运动区2例,内侧额回4例,额极1例,眶额区1例,扣带回1例,扣带回及额上回1例.按照Engel术后效果进行分级,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3例,2例随访时间未满1年.结论内侧额叶癫痫发作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普通头皮脑电图定位致痫灶常较困难,需要应用颅内电极.手术切除致痫灶效果较满意.

119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