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真空采血管对出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了解真空采血管对Ⅱ期止血筛选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同一生产厂家的两种真空采血管与同为该厂家生产的标准真空采血管进行对比实验,另外选一种半充满的真空采血管与标准全充满真空采血管进行对比实验.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分别取血测定健康成人100例,口服抗凝剂病人30例,肝素治疗病人30例,对测定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同一厂家真空采血管的PT和FIB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APTT和T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2);半充满和全充满真空采血管PT和APTT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真空采血管对Ⅱ期止血筛选试验中APTT和TT的结果有影响,但真空采血管的充盈度并不是造成影响的首要原因,而更有可能与真空采血管管壁情况有关.
关键词: 真空采血管 出凝血试验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结果的判定标准
目的探讨仪器法测定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参考范围和异常结果的判定标准.方法用两种 APTT 试剂测定正常人、口服抗凝药病人、标准Ⅷ因子血浆及肝素钙血浆的 APTT 值.分析两种 APTT 试剂测定的结果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种 APTT 试剂测定结果若以秒的形式报告有显著差异,若以 APTT 比值的形式报告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各临床实验室应确定自己的参考值范围.检测结果以比值的形式报告,各实验室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仪器法测定 APTT 应以病人结果比正常对照延长 7 s 以上为异常的判定标准.
关键词: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结果判定 -
肝素封管后短时间内对全身凝血机制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短时间内对全身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11例(男性5例)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59.6±14.2)岁,平均透析龄(3.6±1.1)年.收集每例患者封管前后的凝血指标,一次使用3125U/mL浓度的肝素盐水封管,另一次采用1000U/mL肝素盐水封管,每次注入的肝素溶液容量均按照导管的标称容量.封管前和封管后10分钟从外周静脉采血测量活化的部分凝血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比较封管对凝血监测指标的影响,及不同浓度肝素的影响的差异.结果 高浓度肝素封管液导致APTT显著延长[(44.9±33.2)s vs.(112.3±33.8)s,t=-6.194,P=0.000],TT延长[(18.8±2.3)s vs.(24.6±11.8)s,t=-1.962,P=0.079],PTA显著下降[(93.1±29.7)%vs.(77.5±22.8)%,t=5.123,P=0.000]和INR显著升高[1.0(0.9,1.1)s vs.1.1 (0.9,1.2)s,Z=33.000,P=0.001);高浓度肝素封管液封管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程度均高于低浓度肝素封管液导致的变化,其中APTT的变化差异为45.4(10.3,95.9)s有显著意义(Z=24.500,P=0.010)、TT的变化差异为2.4(0.5,4.0)s有显著意义(Z=30.0,P=0.005).结论 以导管标称容量注入肝素封管液后即刻对全身抗凝状态发生影响,使用肝素浓度越大,对全身凝血状态影响越大.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肝素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液透析用双腔导管 抗凝 -
培门冬酶对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对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使用培门冬酶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观察培门冬酶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按照2009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4.0版),将不良反应分为0~4级.结果:共有58例淋巴瘤患者接受了196例次培门冬酶治疗,其中54例患者共152例次培门冬酶治疗前监测了凝血功能,占总用药例次的77.6%;49例患者共128例次培门冬酶治疗后监测了凝血功能,占总用药例次的65.3%.用药后监测凝血功能的49例患者中,纤维蛋白原(FIB)降低者37例(75.5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者23例(46.94%),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升高者13例(26.53%),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者4例(8.16%),凝血酶原活动度(PT%)升高者1例(2.04%),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者0例.结论:培门冬酶对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FIB降低及APTT延长.临床使用时应予以重视,监测用药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以预防血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培门冬酶 淋巴瘤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重组水蛭素体内抗凝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水蛭素的抗凝活性,为水蛭素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iv重组水蛭素前及后心脏采血,应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考察其抗凝活性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重组水蛭素能明显延长TT和APTT,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PT无明显影响;其延长TT和APTT的作用随时间而下降,作用持续时间约60 min.结论重组水蛭素具有明显抗凝作用,明显强于现有抗凝药肝素,且其作用强度与同剂量德国产基因重组水蛭素Refludan相同.
-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阴性,无冠心病典型症状,心电图阴性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A组);经冠脉造影检查至少一支冠脉病变狭窄≥50%的患者150例设为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积分再分为Gensini积分0~20分组(B组),Gensini积分20分~40分组(C组),Gensini积分>40分组(D组).其中B组44例中稳定型心绞痛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7例,急性心肌梗死者3例;C组61例中稳定型心绞痛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D组稳定型心绞痛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急性心肌梗死34例.住院期间常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结果 B组(HCY、APTT、D-dimer 、AT-Ⅲ)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Fi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组、D组HCY、Fib、D-dimer 较B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D组APTT较B组、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C组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D组AT-Ⅲ较对照组、B组明显降低(P<0.01),C组AT-Ⅲ较B组明显降低(P<0.05).冠心病组HCY与Fib呈正相关(r=0.759,P<0.01),与D-dimer呈正相关(r=0.762,P<0.01),与APTT呈负相关(r=-0.582,P<0.01).冠心病组Fib与D-dimer呈正相关(r=0.720,P<0.01);冠心病组APTT与Fib呈负相关(r=-0.527,P<0.01)、APTT与D-dimer呈负相关(r=-0.529,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HCY水平不断升高,且高HCY血症可促进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加速冠脉内血栓的形成,加重冠脉病变程度.
-
体外肝素对血浆PT、APTT影响因素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浓度肝素及不同浓度硫酸鱼精蛋白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了解该实验对PT、APTT真实结果及正确分析和判断.方法:采用0.1 U/mL~2.0 U/mL肝素,1.0 μg/mL~20 μg/ mL硫酸鱼精蛋白,测定240份随机标本分成的各组血浆标本的PT、APTT及加入上述试剂后的PT、APTT时间. 结果:肝素活性在2.0 U/mL以下时对PT无明显影响,硫酸鱼精蛋白在10 μg/mL以下时对PT、APTT亦无明显影响.肝素在0.2 U/mL时对APTT影响非常明显,两者呈相关(r=0.98,P<0.05). 讨论:临床上可采用回归方程△APTT=1.22+30.41A(A为肝素活性U/mL)回归方法验证,也可以用加硫酸鱼精蛋白中和后复测APTT的方法来纠正肝素对APTT的影响,对DIC的动态监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肝素活性 硫酸鱼精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阿斯匹林抗血栓的实验室监测与临床效应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血栓患者在服用阿斯匹林后的实验室监测指标.方法研究了44例每日服用300mg阿斯匹林的血栓患者和20例正常人,观察其血小板聚集率(PA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变化.结果阿斯匹林引起TT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T可以作为血栓病患者在服用300mg/日阿斯匹林后实验室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异常时,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测定不同放置时间下70例血凝标本PT和APTT的检测结果.根据PT和APTT的正常参考值,将空腹(0 h)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PT:11.0~14.3 s,APTT:32.0~43.0 s)和异常组(PT>14.3 s,APTT>43.0 s).将标本于室温下分别放置1、2、4、6、8、12、24 h,检测其PT和APTT,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PT与APTT标本分别于室温存放8h和4h时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异常组PT与APTT标本分别于室温存放4h和2h时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异常组较正常组检测结果更易受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PT标本放置6h、APTT标本放置4h时,检测结果即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 对于凝血异常者,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大,PT和APTT测定均应于标本采集后2h内尽快进行.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放置时间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临床实验监测
目的进一步探讨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的实验监测价值.方法对LMWH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62份血浆标本进行了APTT和抗-Ⅹa的测定,观察不同抗-Ⅹa活性水平的LMWH对APTT的影响.结果当LMWH的抗-Ⅹa活性在0.8~1.2 U/ml时,APTT中度延长,当LMWH的抗-Ⅹa活性大于1.2 U/ml时,APTT明显延长.结论当使用治疗剂量的LMWH,特别是剂量≥1 mg/kg体重时,须常规监测APTT作为安全用药的实验检测指标.
-
脑振荡患者的凝血酶原等检验指标的变化
目的研究脑振荡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凝血因子的变化以及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钾(K)的变化.方法空腹时抽取脑振荡患者全血2.7 mL,选取40例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用0.3 mL枸橼酸钠抗凝,摇匀,3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并在2 h内用COAT-GATE凝血分析仪检测40例脑振荡患者的PT,APTT,FIB及INR,并同时以40例健康体检者(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9岁.无肝脏、心血管、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作对照组.检测试剂采用欧加农试剂.同时用欧加农室内定值质控品做质控,质控在控制范围.再抽取全血3 mL,肝素抗凝,离心取血浆检测K+;取全血加EDTA抗凝,测WBC,PLT及MPV.结果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T分别为(15.5±1.6)s,(14.8±1.2)s,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INR分别为1.1±0.49,0.98±0.20,经t检验,P<0.0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FIB分别为(3.17±0.63)g/L,(2.87±0.64)g/L,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PLT分别为222±86,268±98,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WBC分别为(18.1±11.0)×109/L,(6.93±1.51)×109/L 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脑振荡组及对照组MPV分别为7.6±0.9,7.7±1.1,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APTT分别为(28.4±4.4)s,(27.4±3.5)s,(27.4±3.5)s,P>0.05,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振荡患者组及对照组K+分别为(4.45±0.44)mmol/L,(4.37±0.55)mmol/L,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振荡患者PT,INR,FIB及WBC比健康体检者有显著升高,而APTT及K+与健康体检者无显著性差异.
-
添加凝固指示物的APTT测定试剂
大多数尚未采用自动化仪器的中小实验室仍然采用手工法进行APTT测定.手工法APTT测定存在凝固终点判定较困难和大量标本检测时易引起视觉疲劳而导致的结果精度降低的缺陷[1 ,2].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在原APTT试剂的基础上添加凝固指示物的色彩终点法APTT 试剂,以克服上述缺陷.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固指示物 部分凝血活酶 -
不同妊娠期孕妇及妊高征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和妊高征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等反映凝血功能4项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厌PT、APTT、TT测定为凝固法,Fbg测定为发色底物法,均在CulterACL-2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及定标血浆均为IL公司产品.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bg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妊高征组与晚期妊娠组比较,PT、APTT、TT时间进一步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Fbg水平明显增高,其中65例中、晚孕妇女中39例大于4g/L,占60%;58例中、重度妊高征组中有46例Fbg>4g/L,占80%,某妊高征患者高Fbg达7.5g/L.结论妊娠各期及妊高征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出现所谓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妊娠期间检测凝血4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血栓形成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凝固时间 血浆纤维蛋白原 高凝状态 -
Sysmex CA1500血凝仪试剂放置时间对凝血象结果影响的分析
目的 对Sysmex CA1S00血凝仪试剂开封后放置不同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凝血检测中试剂因素对于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新鲜采集的20份1∶9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液标本,使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PT、APTT、FIB、TT.以试剂在试剂仓放置一段时间(2h、4h、6h、8 h)为各试验组,以新鲜试剂(0 h)为对照组,分别用放置不同时间段的试剂在CA1500血凝仪上同时检测凝血指标,计算各试验组与其对照组之间PT、APTT、FIB、TT检测值差异.结果 随着试剂放置时间的延长,APTT、TT呈延长趋势,FIB呈下降趋势.当PT、APTT、FIB、TT试剂在试剂仓内放置时间≤8h,凝血四项结果与新鲜试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冲液在试剂仓放置超过4h,FIB结果与新鲜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纤维蛋白原的主要因素是缓冲液在仪器中开盖放置时间过长.因此,凝血试剂在仪器中开盖放置时间超出稳定期应及时更换新鲜试剂,且实验室应制定试剂更换方案,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试剂放置时间 -
标本采集量对PT、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
为了解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对不同采血量、不同红细胞比容的标本进行PT、APTT检测.结果采血量、红细胞比容异常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示护士采样前应了解标本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采样质量.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标本采集量 -
APTT在口服抗凝治疗中的意义
华法令是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而产生抗凝作用的口服抗凝剂.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和国际正常化比率(INR)系统是常用于监控口服抗凝治疗的实验.华法令也会使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本文着重研究:口服抗凝治疗中,APTT的变化和PT-INR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正常化比率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两种枸椽酸钠浓度对常规凝血试验的影响
目的:探讨109mmol/L和129mmol/L枸椽酸钠浓度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全自动凝血仪对20例健康人和35例口服华法令治疗病人进行PT和APTT测定.结果:健康组含109mmol/L和129mmol/L枸椽酸钠浓度的PT和APTT结果分别为(12.5±1.8)s、(29.3±8.3)s、(12.8±2.0)s、(30.4±7.9)s,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含109mmol/L和129mmol/L枸椽酸钠浓度的PT和APTT结果分别为(16.6±3.5)s、(36.9±7.0)s、(17.9±3.7)s、(41.5±8.4)s,该组内两种浓度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29mmol/L枸橼酸钠对健康人PT和APTT结果无明显影响,使口服华法令治疗病人PT和APT结果明显延长,故应选用109m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凝血试验的抗凝剂.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枸橼酸钠 -
培门冬酶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8年2月我院共34例使用培门冬酶(PEG-ASP)的成人ALL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结果:共有34例成人ALL患者接受了116次PEG-ASP治疗,用药后监测凝血功能的32例共接受110例次PEG-ASP患者中,FIB降低者59.3%,APTT延长者40.6%,PT延长者6.3%,INR升高者3.1%.结论:PEG-ASP对部分成人ALL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FIB降低及APTT延长,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逐渐恢复,临床使用该药时应密切检测凝血功能,及时处理出血、血栓等不良反应.
关键词: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