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中晚期舌癌术后缺损

    作者:廖贵清;苏宇雄;刘海潮;李金;王勤;法赫米;区德明

    目的 报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中晚期舌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中晚期舌癌患者接受舌癌联合根治术同期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缺损.皮瓣切取面积大10 cm×12 cm,小7 cm×10 cm,修复舌及口底缺损.术后随访评价再造舌形态、活动度、吞咽功能及语音功能.结果 9例患者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股前外侧皮瓣成活.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肿瘤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再造舌外形较丰满,有一定的活动度,吞咽、语音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隐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中晚期舌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转染 cdc25A-Fas嵌合基因表达载体体外诱发 Tca8113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冯崇锦;李春阳;洪筠;杨灵澜;叶萍;程斌

    背景与目的: Fas/FasL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 cdc25A-Fas嵌合基因表达载体诱导舌鳞癌 Tca811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基因工程方法分别构建 pAdTrack-CMV-cdc25A-Fas( pCCF)和 pAdTrack-cdc25A-Fas( pCF)嵌合基因表达载体;脂质体法将 pCCF、 pCF、 pAdTrack-CMV分别转染 Tca8113细胞;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 GFP)观察转染效率; Northern blot、 RT-PCR、 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Fas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时序; DNA凝胶电泳带型分析( DNA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TUNEL)、 Annexin V、流式细胞仪( flow cytometry, FCM)检测 Tca8113细胞凋亡.结果:( 1)嵌合基因表达载体 pCCF、 pCF转 染 Tca8113细胞的转染率为 15%左右,出现在转染后第 5~ 7天.( 2)转染第 3天, pCCF、 pCF组 Fas表达显著上调;第 3、 5、 7天均表达 Fas蛋白, Fas蛋白主要在胞膜和胞浆表达;表达 Fas蛋白的 Tca8113细胞呈现部分凋亡的形态特征. (3)pCCF和 pCF转染 2.5天 (60 h), Tca8113细胞开始出现凋亡,第 3天凋亡率达到高约 25%,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pCCF和 pC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4)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细胞峰与凋亡细胞峰一致.结论:嵌合基因表达载体 pCCF和 pCF转染口腔鳞癌 Tca8113细胞可诱导细胞凋亡.

  • 腺病毒携带的人内皮抑素基因(Ad/hEnd)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生长的研究

    作者:丁学强;陈宇;李立;刘然义;黄嘉凌;赖坤;吴秀菊;柯妙拉;黄文林

    背景与目的:舌癌是口腔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常规采用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总体的 5年生存率只有 50%左右,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已 成为舌癌治疗的研究方向之一.本实验以 5型 E1缺陷型腺病毒携带的人内皮抑素基因(Ad/hEnd)感染舌癌细胞(Tca811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并对荷瘤裸鼠舌癌的抑瘤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其在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舌癌抑制作用.方法: (1)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抑素蛋白在 Tca8113细胞和 ECV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ELISA法检测上清中内皮抑素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内皮抑素基因在 Tca8113和 ECV细胞的表达特征.(2)流式细胞仪检测 Ad/hEnd感染 ECV后的细胞周期及凋亡, WST-1法检测 Ad/hEnd对 ECV细胞增殖的抑制.(3)Ad/hEnd对荷瘤裸鼠的舌癌的生长抑制分析.结果: (1)实验结果显示感染 Ad/hEnd后 Tca8113细胞和 ECV细胞胞浆内可有效合成内皮抑素蛋白,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内皮抑素蛋白表达浓度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高达到 597 ng/ml,可持续到第 7天,并且表达产物有抑制人体静脉内皮细胞 ECV生长特性,呈剂量依赖关系.(2)Ad/hEnd可延长感染后的 ECV细胞的 S期及 G2期,并出现细胞凋亡现象.(3)应用 Ad/hEnd后第 3天肿瘤体积增长受到抑制,第 6天开始肿瘤抑制明显增强,第 3周抑瘤率达 45.8%.结论:本实验制备的重组腺病毒 Ad/hEnd能在 ECV和 Tca8113细胞中有效表达内皮抑素,表达产物可影响 ECV细胞周期、抑制 ECV细胞增殖、诱导 ECV细胞凋亡及抑制荷瘤裸鼠舌癌的生长.

  • 舌鳞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作者:潘朝斌;黄洪章;李海刚;陈伟良

    目的:研究舌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ular endohelial rowthf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 P法和Weidner法分别对55例舌鳞状细胞癌(简称舌鳞癌,下同)标本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测定和肿瘤微血管数(microvessel quantitation,MVQ)计数.结果:舌鳞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49.1%.VEGF阳性病例MVQ高于阴性病例MVQ(t=3.03,P<0.05);VEGF表达与舌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χ2=5.32,P<0.05);VEGF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干(P<0.01,r=0.41),而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r=-0.31).结论:VEGF与舌鳞癌病理分级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舌鳞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 早期舌鳞癌复发原因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作者:王艳红;陈艳峰;郭朱明;张诠;刘天润;陈福进

    背景与目的:早期舌癌的治疗效果理想,但复发是影响早期舌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27例早期舌癌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舌癌复发的主要原因及影响预后的闪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2-2003年首治的227例早期舌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生存率分析并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复发不同因素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高分化鳞癌组复发率为19.3%.中高低分化鳞癌组复发率为39.2%.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综合治疗组复发率为15%,单纯手术组复发率为28%,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复发组及非复发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40.7%、87.3%及25.9%、80.3%.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行颈清扫组及未行颈清扫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76.4%、75.0%及68%、61.2%,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45岁组及<45岁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78%及59.5%、66.1%,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病理分级及是否进行综合治疗是影响早期舌癌复发的原因,患者的年龄、是否行颈清扫、是否复发是影响早期舌癌预后的因素、年龄及是否复发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cNO舌鳞癌颈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冬坤;郭朱明;张诠;陈文宽;李浩;王顺兰;张晶;张芹

    背景与目的:常规病理检查颈淋巴结阴性舌鳞状细胞癌(简称舌癌)术后出现颈部复发可能与微转移有关.本研究探讨I临床颈部阴性(cNO)舌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9例患者523枚颈淋巴结同时行常规HE染色和CK19免疫组化(IHC)染色,所有病例随访9~83(平均56)月.结果:HE染色检出5例患者7枚(1.3%)淋巴结转移;IHC染色检出19例34枚(6.5%)淋巴结转移,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27枚(5.2%)淋巴结存在微转移.HE染色将3例cNO舌癌分期上升至pN1期,2例cNO上升至pN2b期;IHC染色将3例cNO舌癌分期上升至pN1期,16例cNO上升至pN2b期.淋巴结微转移与性别、年龄、T分期、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有、无微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和86.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本实验未能证明微转移与预后的关系,该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125例cT1-2NO舌鳞癌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韩建民;伍国号;曾宗渊;陈福进;陈文宽;李浩;宋明;孙传政

    背景与目的:cT1-2N0舌鳞癌的治疗存在颇多争议,且术后复发率较高,挽救性治疗的成功率低.本研究旨在探讨cT1-2NO舌鳞癌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诸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以指导临床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2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25例cT1-2N0期舌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1 58例和T2 67例),所有患者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17例(13.6%)只行原发灶手术,53例(42.4%)行原发灶手术加选择性颈清扫,55例(44.0%)行综合治疗.x2检验和Cox模型分析性别、病程、生长方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颈部处理、治疗方案、手术方式与复发、预后的关系.结果:125例患者有41例复发,总复发率是32.8%.总的5年生存率为62.59%,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74%、74.6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9.27,P<0.001).经统计学分析显示,cT1-2NO舌癌的复发与病程(x2检验,P=0.002)、生长方式(x2检验,P<0.001)、颈部处理(x2检验,P<0.001)、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x2检验,P=0.040)显著相关.舌癌的预后与浸润深度(Cox回归,P=0.005)和复发部位(Cox回归,P<0.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病程、生长方式、颈部处理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是cT1-2NO舌癌复发的重要因素.浸润深度和复发部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舌体鳞癌前哨淋巴结的放射性胶体定位

    作者:王顺兰;郭朱明;张诠;魏茂文;杨安奎;彭汉伟;陈福进;曾宗渊

    背景与目的:目前缺乏一种特异性的诊断手段能在术前准确地评价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linically negetive neck,cN0)舌癌患者的颈部隐匿性转移状况,所以其颈部的手术处理还存在争议.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的应用可能为cN0舌癌患者颈部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cN0舌体鳞癌前哨淋巴结放射性胶体定位的可行性,以及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1例cNO患者,其中初诊者20例,原发灶有手术史者1例.手术当天于舌肿瘤周围多点注射99mTc-SC,尽量包绕肿瘤,全部患者术前及术中用γ探测仪探测SLN,其中5例患者结合使用术前核素扫描示踪SLN,全部患者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以颈清扫标本的常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放射性胶体定位SLN的准确率.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21例患者定位到SLN(共41枚),SLN检出率为100%(21/21),其中20例患者SLN的病理检查结果与颈清扫的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准确率95%(20/21).1例患者SLN病理阴性,而颈清扫标本出现阳性淋巴结,为假阴性.多层切片加免疫组化微转移检出率为7.3%(3/41).结论:舌癌SLN放射性胶体定位是可行的,SLN活检能较好地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但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 VEGF-C和Flt-4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秋梨;陈福进;曾宗渊;杨安奎;吴秋良;张惠忠;侯景辉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可诱导实体瘤内或瘤周的淋巴管生成,与肿瘤的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VEGF-C及其受体Flt-4(fms-like tyrosine kinase-4)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88年1月至1996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舌鳞癌99例及同期收治的舌良性上皮病变17例,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舌癌组织中VEGF-C和Flt-4的表达,分析VEGF-C和Flt-4表达与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C和Flt-4在舌鳞癌中的阳性率(35.35%vs.5.88%)均显著高于舌良性上皮性病变(40.40%vs.5.88%,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75%vs.20.00%,P<0.05),Ⅰ+Ⅱ期组的VEGF-C阳性率显著低于Ⅲ+Ⅳ期组(18.52%vs.41.67%,P<0.05).VEGF-C阳性组和Flt-4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组(45.08%vs.68.25%,38.03%vs.75.46%,P<0.05).结论:VEGF-C和Flt-4在舌鳞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舌良性上皮性病变.VEGF-C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VEGF-C和Flt-4表达与舌鳞癌的预后有关.

  • 舌体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探讨

    作者:郭朱明;王顺兰;曾宗渊;陈福进;张诠;魏茂文;杨安奎;伍国号;彭汉伟

    背景与目的:对于临床颈淋巴结阴性(eNO)的舌癌颈部的处理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cN0舌体鳞癌颈部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手术前后未行放、化疗的cN0舌体鳞癌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颈部隐匿性淋巴结转移规律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颈部不同处理方式的控制情况.结果: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3.0%,其常见的位置在同侧颈Ⅱ区,83.0%的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分布在同侧颈Ⅰ、Ⅱ、Ⅲ区;病理分级是影响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为影响eNO舌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肩胛舌骨肌上清扫术的颈部复发率为6.7%.结论: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是cN0舌体鳞癌患者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措施.

  • 95例Ⅰ期舌体鳞癌的颈部处理

    作者:邓莅霏;陈福进;曾宗渊;魏茂文;杨安奎;张诠

    背景与目的:颈淋巴结的转移与复发是舌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目前对早期舌癌的颈部处理仍有争论,本研究旨在探讨选择性颈清扫术在治疗临床Ⅰ期舌体鳞癌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至1997年间手术治疗的95例临床Ⅰ期舌体鳞癌患者,分为颈部观察和选择性颈清扫两组,总结分析选择性颈清扫对颈部复发率、总体生存率等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行颈部观察组24例,颈部复发率为25.0%(6/24),由于颈部复发而导致的死亡率为20.8%(5/24);行选择性颈清扫组71例,颈部复发率和由于颈部复发而导致的死亡率分别为7.0%(5/71)和4.2%(3/71).两组的颈部复发率和由于颈部复发而导致的死亡率差异均有显著性(x2检验,P<0.05);选择性颈清扫组的总体生存率亦显著高于颈部观察组(1og-rank检验,P<0.05).结论:对临床Ⅰ期舌体鳞癌行选择性颈清扫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颈部控制率,而且能减少因颈部复发导致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 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MRI诊断

    作者:丁忠祥;梁碧玲;沈君;谢榜昆;黄穗乔;张彬

    背景与目的:明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舌癌的治疗与预后评价意义重大,单纯触诊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难以令人满意,MRI越来越多地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本研究旨在分析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MRI特点及规律,探讨MRI在诊断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对92例舌鳞癌患者共448个颈部淋巴结区进行MRI-病理对照分析.结果:448个淋巴结区中,166区(37.1%)病理为淋巴结转移,其中Ⅱ区常受累,Ⅰ、Ⅱ区MRI诊断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均较高.舌体鳞癌颈部淋巴结各区转移率与舌根鳞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6个淋巴结区有明确的淋巴结中央坏死,病理证实均为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34区,MRI上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周围脂肪带模糊、不完整,其中2例包绕颈内动脉.以淋巴结小直径≥8 mm,或中央坏死作为MRI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标准,敏感性79.5%,特异性90.4%,准确性86.4%.结论: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以Ⅱ区高,淋巴结的大小、有无中央坏死及边缘是否规则可作为MRI诊断的主要依据.MRI对于Ⅲ、Ⅳ及V区诊断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高,但对Ⅰ、Ⅱ区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有限.

  • 舌癌根治术后游离前臂皮瓣一期舌再造术的改进

    作者:李劲松;陈伟良;潘朝斌;黄洪章;王建广;杨朝晖

    背景与目的:舌癌根治术造成半舌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术中行一期舌再造术可保证手术创面的Ⅰ期愈合,使患者的吞咽及语言功能早日恢复,然而游离皮瓣再造舌时常发生的血管危象问题一直阻碍着这项手术的广泛开展.本文报告在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行一期舌再造术中所做的一些改进方法,旨在提高其成功率.方法:对32例舌鳞癌患者在根治术中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行一期舌再造,在皮瓣设计、制备和血管吻合等方面加以改进.结果:术后口腔和颈部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涎瘘、乳糜漏、口底颌下瘘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血管危象6例,5例抢救成功,1例失败,终放弃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6.9%.再造舌外形大部分良好,语言和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改进的游离前臂皮瓣舌再造术再造舌的成功率较高.

  • 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安奎;陈福进;李秋梨;魏茂文;宋明

    背景与目的: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影响预后.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选择性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 1990~ 1996年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 164例舌鳞癌患者的资料,分析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64例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25.71%,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同侧的Ⅱ区,其次分别为同侧的Ⅰ和Ⅲ区, 82.98%隐匿性转移的颈淋巴结位于以上 3个区域,大多数隐匿性转移的颈淋巴结在首次手术治疗后 2年内( 33/36)被发现.经统计学分析,显性颈淋巴结转移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组之间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 log- rank, P< 0.01),而显性转移组与隐匿性转移组患者的预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log- rank, P >0.05).结论:同侧的Ⅰ~Ⅲ区是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常见区域,对较易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 cN0舌鳞癌患者可行选择性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影响 cN0舌鳞癌患者的预后.

  • 舌体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治疗策略

    作者:郭朱明;张诠;曾宗渊;陈福进;魏茂文;彭汉伟;许光普;陈文宽;王章锋

    背景与目的: 目前,对临床颈淋巴结阴性( cN0)的舌癌病例是否需行颈淋巴清扫术治疗仍存争议.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舌体鳞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分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 cN0舌癌病例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1年至 1997年 214例手术治疗的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cN0 pN+(病理检查淋巴结阳性) 病例和 cN+ pN+ 病例的颈部转移淋巴结分布规律;比较不同分组的远期疗效; Cox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舌体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pN+病例 69例,颈淋巴结转移率 32.2%,其中同侧Ⅰ、Ⅱ、Ⅲ、Ⅳ、Ⅴ区各占 22.3%、 33.5%、 22.3%、 4.6%、 1.0%;对侧Ⅰ、Ⅱ、Ⅲ、Ⅳ、Ⅴ区各占 6.6%、 3.6%、 3.0%、 2.0%、 0.5%. pN+ 组和 pN0 组 5年生存率各为 47%、 83%( P< 0.001); 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舌体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 T分期、 N分期.结论:舌体鳞癌淋巴结转移常见于同侧颈部Ⅰ、Ⅱ、Ⅲ区;分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 cN0病例既可起治疗 的作用,又可用于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决定是否行全颈淋巴结清扫术.

  • cN0舌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方法研究

    作者:彭汉伟;曾宗渊;陈福进;郭朱明;张诠;许光普;魏茂文;伍国号

    背景与目的:由于没有任何临床检查方法或生化标志能准确地评价临床 N0( clinically negative neck, cN0)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状况,因而,目前对 cN0舌癌的颈部治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node, SN)活检的应用为指导 cN0舌癌患者颈部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 SN活检能否准确评价 cN0舌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寻找舌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佳方法.方法:使用术前核素扫描法和术中亚甲蓝示踪法对 24例 cN0舌癌患者进行 SN示踪,研究 SN活检在评价 cN0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中的作用,对比核素扫描法、亚甲蓝示踪法、两法结合示踪法的优缺点.结果: 3种方法全组 SN检出率均为 100%, 24例中有 4例手术标本发现有颈淋巴结转移(即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 cN0 pN+), SN活检对全组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评价的准确率为 100%,无假阴性;平均检出 SN数目:核素扫描法 3.5枚 /例,亚甲蓝示踪法 2.7枚 /例,两法结合示踪法 2.2枚 /例.结论:核素扫描法和亚甲蓝示踪法均能有效地对 cN0舌癌进行 SN定位并准确地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两法结合 SN示踪法为准确,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cN0舌鳞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赵华;曾宗渊;陈福进;许光普;伍国号;郭朱明;张诠

    背景与目的:cN0舌活动部鳞癌的治疗尚存在着争议.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影响cN0舌活动部鳞癌预后的因素并划分高危人群.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月至1998年3月收治的cN0舌活动部鳞癌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应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Coxregressionmodel,Cox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并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index,PI),依据个体化的PI,可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结果: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440%和69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N0舌鳞癌患者的T分期、原发灶治疗方式、组织学分化、年龄和隐匿性颈淋巴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原发灶综合治疗组优于单纯手术和单纯放疗或者化疗组;老年组、低分化组或者伴有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组的患者预后较差.根据PI值将患者划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3组的预后两两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是8333%、6412%和2765%.结论:T分期、原发灶治疗方式、组织学分化、年龄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cN0舌鳞癌预后的主要因素;PI值可用于预测cN0舌鳞癌患者的预后.

  • 临床Ⅰ、Ⅱ期舌体鳞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华辉;曾宗渊;许光普

    背景与目的:影响临床Ⅰ、Ⅱ期舌体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临床Ⅰ、Ⅱ期舌体鳞癌的长期随访资料,生存分析采用寿命表法,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分级(中、低分化鳞癌)、颈淋巴结阳性、病理分期(Ⅲ、Ⅳ期)、饮酒史、原发灶复发、继发灶复发、原发灶和继发灶复发以及肿瘤复发均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局部区域复发(P=0000)和病理分期(P=0045)影响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颈淋巴结阳性(P=0003)和饮酒史(P=0012)与局部区域复发显著相关.结论:影响临床Ⅰ、Ⅱ期舌体鳞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局部区域复发和病理分期(Ⅲ、Ⅳ期),而颈淋巴结阳性和饮酒史是局部区域复发的危险因素.

  • 舌鳞癌p15和p1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习强;曾融生;黄洪章;廖贵清

    背景与目的:多种原发性肿瘤中都存在 p15、 p16表达异常,但它们与舌肿瘤的关系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二者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超敏 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45例舌鳞癌和 10例正常舌组织中 p15、 p16蛋白表达水平,并将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舌组织鳞状上皮中均有 p15和 p16蛋白表达;舌鳞癌 p15、 p16的缺失率分别为 46.7%(21/45)和 66.7%(30/45); p16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中, 80%(12/15)伴有 p15蛋白表达,而 p15缺失标本中有 85.7%(18/21)伴随 p16蛋白表达缺失;二者共缺失的患者绝大多数处于临床Ⅲ、Ⅳ期(16/18).临床Ⅰ、Ⅱ期病例 p15和 /或 p16蛋白表达水平比Ⅲ、Ⅳ期者的表达高(P<0.05);无颈淋巴结转移组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有转移组(P<0.01).p15单独或与 p16共缺失者与 p15和 p16蛋白均表达正常者比较,其术后 3年生存率降低 (P<0.05).结论: p15和 p16蛋白的表达与舌鳞癌的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p15蛋白单独或与 p16共缺失时,舌鳞癌的预后较差.p15和 p16蛋白可作为临床评估舌鳞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 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

    作者:李秋梨;陈福进;曾宗渊;杨安奎;吴秋良;张惠忠;伍国号;许光普;郭朱明;张诠

    背景与目的:舌鳞癌的某些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与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本研究旨在探讨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 . 方法:选择 1988~ 1996年间在我院治疗、有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患者 35例 ; 另选择同期无颈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患者 35例 , 在显微镜下测量肿瘤浸润深度、评定组织病理学参数 . 结果:70例 cN0舌鳞癌中 , 大体形态为浸润加溃疡型、浸润型、溃疡型和外生型 4组的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70.37% 、 41.67% 、 40.00% 和 27.27% ; T1、 T2和 T4 3组分别为 44.00% 、 43.48% 和 62.64% ; 肿瘤浸润深度 < 4 mm、 4~ 7.9 mm和≥ 8 mm 3组的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14.29% 、 61.54% 和 88.89% ; 癌周淋巴细胞反应 " + " 、 " + + " 和 " + + + " 3组分别为 73.68% 、 58.62% 和 18.18% ; 脉管侵犯和无脉管侵犯两组分别为 85.71% 和 46.03% ; 病理为高、中和低分化 3组分别为 52.63% 、 42.31% 和 66.67% ; 浸润方式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4组分别为 40.9% 、 50.0% 、 52.0% 和 80.0% . 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的大体形态、肿瘤浸润深度、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程度和脉管侵犯等参数与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而 T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浸润方式等参数与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肿瘤浸润深度和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程度与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舌鳞癌肿瘤大体形态、肿瘤浸润深度、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程度和脉管侵犯与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 这些指标有助于预测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情况 .

349 条记录 14/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