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未足月胎膜早破147例临床分析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 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PPROM造成的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发病率及妊娠妇女感染率较高,直接影响到母婴安危.恰当处理PPROM是产科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现对本院147例妊娠28~36+6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
胎母输血综合征2例
胎母输血综合征(fetomatemal hemorrhage, FMH)指某种原因引起的胎儿血液由胎盘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循环,导致胎儿不同程度失血或母体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一组症候群,极为少见.大量胎母输血可致胎儿贫血和发育梗阻,严重时可致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贫血、休克、死亡.围生儿病死率达33%~50%.本院近2年来发现2例严重的胎母输血综合征,报道如下.
-
58例早发型重度子癫前期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与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癫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针对本院从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早发型重度子癫前期的患者共58例,依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使用期待治疗或者终止妊娠方法研,并研究和分析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围生儿的病死率和窒息率.结果 终止妊娠孕周大于32周围生儿的病死率明显比在32周前采取终止妊娠者低(X2=4.87,P<0.05),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小于32周新生儿的窒息率为17.39%,与大于32周新生儿窒息率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X2=2.39,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早发型重度子癫前期的孕妇实施期待治疗的方法,能够明显的改善围生儿的状况,对孕产妇是一种很安全和可行的治疗方法,在选择如何把握终止妊娠时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双胎妊娠乙胎儿横位相关伤害及乙胎儿转成头位顺产2例报告
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较单胎妊娠的临床风险大,且双胎妊娠的孕妇并发症多,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1],所以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处理,对提高双胎围生儿存活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将2例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双胎妊娠,第二个胎儿横位均成功转成头位顺产,且结局良好的病例报道如下,为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30岁,因停经34+3周,阴道流水l小时,于2013年2月9日19:00入院.患者停经2个月时,B超检查发现双胎妊娠,孕5个月始自觉胎动,孕期不定期检查,于入院当晚18时许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水,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患者孕2产1,2005年足月顺娩一男婴,体重6+斤.入院时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均正常,产科情况:宫高34 cm,腹围97 cm,胎方位LOA/ROA,胎心音140/146次/分,无宫缩.
-
肩难产合并脐带绕颈2例处理体会
近年来,肩难产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可能与剖宫产率的升高有关.因发生率低,肩难产极易被接产者忽视[1].因此病多猝然发生,处理难度较大.如处理不当使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增高,尤其是肩难产合并脐带绕颈,更增加处理的难度.
-
超声估测胎儿体重的研究进展
胎儿体重是反映胎儿生长发育、宫内异常妊娠情况的重要指标,是临床为孕妇选择正确分娩方式和制订胎儿宫内诊疗方案的参考依据。准确估测胎儿体重(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可及时发现胎儿生长受限,为进一步诊治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1]。20世纪80年代前临床主要依靠腹部触诊、测量孕妇子宫高度和腹围估测胎儿体重,由于受孕妇腹壁厚度、子宫张力、羊水量、胎位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测量方法虽然简单,但误差较大不够准确[2-3]。为提高胎儿体重估测的准确性,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初单一生理参数测量到多参数联合测量,从二维超声测量到三维超声测量,随着超声在临床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多项研究显示超声测量较临床估测胎儿体重更准确,且能直接观察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因此超声估测胎儿体重已逐渐取代临床传统的测量方法,成为产科估测胎儿体重应用广泛、简便的方法[4]。迄今国内外超声测量胎儿生理参数的公式种类繁多,估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各不相同,本文对超声测量胎儿体重的方法、准确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产科处理脐带脱垂的几个重要环节
脐带脱垂是指胎膜破裂,脐带位于先露部以下或经宫颈进入阴道,甚至经阴道脱出外阴,是较为罕见的产科并发症,围生儿病死率可达20%~30%[1].笔者通过产科工作中,所经历的脐带脱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脐带脱垂的认识,并从护理环节中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早期发现脐带脱垂,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的病死率.
-
妊高征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其防治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IH)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998年11月~2001年11月,我们就住院妊高征31例对围生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便预防和积极治疗妊高征,降低围生儿病死率,为提高围生儿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
浅析剖宫产及其指征的重要性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一种手术方式,在挽救母婴生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已得到广大产科工作者和社会的公认.近年随着剖宫产手术方式的改良、麻醉方法的改进、抗生素的更新换代、产科医师技术的娴熟及医疗设备的配套完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极少数个别医院剖宫产率高达80%以上,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围生儿病死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并未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而下降,如何正确掌握部宫产指征来降低部宫产率已被广大产科工作者所共同关注.
-
孕晚期孕妇脐带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晚期孕妇脐带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医院分娩的366例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脐带异常分为异常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及足月低体质量胎儿发生率。结果异常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常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及足月低体质量胎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脐带异常轻则终止妊娠,重则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做好产前检查及应对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
82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随着围生医学研究进展,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都有明显下降,但产后出血仍为产妇死亡之首位[1].因此如何快速而有效地止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仍然是当前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自1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发生产后出血82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
41例双胎妊娠的临床分析
双胎妊娠时,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增高,孕妇并发症增高,属高危妊娠范畴,除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种并发症外,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处理对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婴儿生存率很重要.本文就41例双胎妊娠的资料分析如下.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及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至产后2周,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合并症,流行病学显示在我国发病率约为5%~12%,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安危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1]。该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注重孕期管理,可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现分析北京航天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胎安危的影响。
-
剖宫产现状及临床分析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及麻醉、剖宫产技术的提高、抗生素的应用, 剖宫产指征明显较从前放宽.实践证明, 由于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确实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围生儿病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 剖宫产率持续升高, 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 因剖宫产并非是降低两率的唯一手段, 也有其不良作用.现做如下剖宫产现状及临床分析.
-
足月妊娠子宫破裂2例分析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现报道2例.
-
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56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容易发生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增加围生儿病死率,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不良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为了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应加强产前诊断和及时处理.本文对我院56例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35例临床及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剖宫产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但也可引起远期并发症,如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1],随着检查技术及仪器性能的提高,其检出率亦随之升高。CSP在流产过程中极易发生大出血,而峡部瘢痕处收缩力差,止血困难,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35例CSP的超声表现,以提高对CSP的认知和诊断准确率。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特点和诊治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且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产科并发症,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高,在国内多数地区占孕产妇死亡病因的第二位.
-
12年间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率的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12年间剖宫产病例720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各数据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围生儿病死率下降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剖宫产指征中1990~1993年以胎儿窘迫占首位,1998~2001年难产因素占第1位,社会因素的比例逐年上升.结论剖宫产率上升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随着剖宫产率的继续上升,围生儿病死率并未继续下降,严格又不失时机地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非常重要的.
-
胎母输血综合征1例
胎母输血综合征(FMH)是一种少见的产科疾病,是指一定量的胎儿血液通过破损的胎盘绒毛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胎儿失血,以及母亲和胎儿溶血性反应的临床症候群.因为它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在多数情况下,不易做出早期诊断,大量胎母输血可致胎儿贫血和发育受限,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新生儿贫血、休克、死亡,围生儿病死率达33%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