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OT强阳性新兵血清抗38KDa抗体检测的意义

    作者:董梅;张翠英;朱琳;孟祥红;雷红;杨彩娥;何菊芳;佟爱华;匡铁吉

    目的:调查新兵亚临床结核感染与OT试验强阳性的相关性,探讨军队结核病预防新措施.方法:采用ELISA和免疫层析法分别检测了10 399名新兵中OT强阳性者血清抗38KD.抗体和抗LAM(脂阿拉伯甘露聚糖)抗体;对抗体阳性者作为期3个月随访和1年信访.结果:OT强阳性新兵血清抗LAM抗体均为阴性;无卡痕和有卡痕OT强阳性组血清抗38KD.抗体阳性分别有5例和1例,阳性比率分别为3.96%和0.56%,差异显著(P<0.05).抗体阳性者3个月随访发现:无卡痕OT强阳性组有3例新兵出现结核体质特征或症状,其中2例1年内诊断为胸膜炎结核,1例因身体不适调离原工作岗位.结论:血清抗38KDa抗体水平与新兵结核菌亚临床感染有关.OT强阳性且38KDa抗体阳性新兵,应给于3个月预防性抗痨治疗.

  • 细胞因子与孕期B族链球菌亚临床感染

    作者:陈奕;黄醒华

    目的探讨以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IL-8及其受体水平,作为早期诊断B族链球菌(GBS)亚临床感染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208例孕妇进行GBS培养及其他病原体检测,对其中无其他病原体感染的80例(GBS阳性20例,阴性60例)孕妇留取母血、羊水、脐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法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检测.结果208例孕妇中GBS阳性20例,占9.62%.GBS带菌孕妇母血、羊水中的IL-6、IL-8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5,P<0.01);绒毛膜羊膜炎时母血、羊水IL-6、IL-8质量浓度明显增加(P<0.05,P<0.01),GBS亚临床感染时母血、羊水中IL-6、IL-8质量浓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将母血IL-6作为预测GBS亚临床感染的有效指标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中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宣毅飞

    目的:分析并研究中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患者4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就中药治疗(观察组,20例)与双唑康栓治疗(对照组,20例)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征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能显著改善患者体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宫颈糜烂及外阴尖锐湿疣与HR-HPV亚临床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亚丽;游聚敏;陈启运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及外阴尖锐湿疣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亚临床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妇科门诊以及住院的160例女性患者,其中宫颈糜烂患者56例,外阴湿疣患者51例,53例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的宫颈正常女性.通过各种检查,判定有无HR-HPV亚临床感染.高危型HR-HPV DNA感染的检查则采用杂交捕获实验II.结果 外阴湿疣组的宫颈HR-HPV亚临床感染率为50.98%,宫颈糜烂组为26.7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08,P<0.05);宫颈糜烂组中I、Ⅱ、Ⅲ度病例的HR-HPV亚临床感染率分别为16.67%、23.53%、30.00%,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病例的HR-HPV亚临床感染率分别为16.67%、31.03%、23.81%,但三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湿疣组HR-HPV DNA的检出率为39.22%,宫颈糜烂组为26.7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正常对照组HR-HPV DNA的检出率为9.43%,与其相比,观察组HR-HPV DNA检出率显著提高(χ2=10.2416,P<0.01);HR-HPV DNA在宫颈HR-HPV亚临床感染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8.29%和8.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957,P<0.01).结论 宫颈糜烂及外阴尖锐湿疣患者是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病例中HR-HPV DNA的检出率高于非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病例,应加强宫颈糜烂及外阴尖锐湿疣患者的随访和管理.

  • 干扰素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尚春霞;李红英;尚素霜;张静;潘丽霞;赵丽;张天慧

    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人乳头瘤病毒(以下简称HP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宫颈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HPV脱氧核糖核酸(DNA)[1].HPV很可能是宫颈癌的一个协同因素[2].由于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及近年来国内外HPV感染发病率迅速增加,关于HPV感染的诊治也成了妇产科医生感兴趣的课题.

  • 白介素-6对孕期B族链球菌亚临床感染的预测

    作者:陈奕;黄醒华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近年来在国外被公认为围生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但国内母婴发病率均很低,多呈亚临床感染.本文主要对GBS带菌孕妇进行白细胞介素-6(IL-6)检查,探讨将其作为GBS亚临床感染早期诊断指标的可行性,从而早期及时诊断治疗GBS感染.

  • 假体乳房重建术(隆乳术)后包膜挛缩及其与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汤琦;黄云超

    总结假体乳房重建术后包膜挛缩及其与假体(生物材料)植入后感染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乳腺外科防治生物材料感染及相关并发症提供有益帮助。在pubme数据库检索SCI收录英文文献,关键词为“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biomaterial,biofilms,subclinical infection,capsular contracture”。CNKI数据库检索中文文献,关键词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材料,生物膜,包膜挛缩”。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初审,选取有关包膜挛缩发生及防治,假体植入术后感染,生物材料植入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及亚临床感染与包膜挛缩相关性研究文献近90篇,排除重复性研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35篇进行综述。(1)包膜挛缩是假体重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2)表皮葡萄球菌是假体植入术后感染常见的致病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导致感染发生的关键因素;(3)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大量的炎细胞聚集,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合成胶原纤维,胶原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包膜组织的异常纤维化而发生挛缩。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的假体植入术后感染对包膜挛缩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假体(生物材料)的相容性,抑制或阻断生物膜的形成,对假体植入后感染相关的包膜挛缩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辉峰;段逸群;叶静;刘婷;张琼;王玮蓁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由于目前缺乏特异高效的抗HPV药物,临床上常用疗法如激光、冷冻、电灼、微波等物理疗法、局部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仅能去除肉眼所见疣体,而对处于亚临床感染及潜伏状态的.HPV无作用,如何解决HPV的亚临床感染及潜伏感染,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minolevuliniea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被用来治疗尖锐湿疣,已越来越受到关注.

  •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新生儿亚临床脑损伤早期诊断及干预

    作者:李宏颖;杨景春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或漏诊.将近10% 的被感染新生儿表现为亚临床感染,短时间内无特有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但后来可以引起脑功能障碍.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我们通过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血清NSE浓度变化和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测评(neonatal be hav ior 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探讨血清NSE在早期判断新生亚临床脑损伤的价值并且探讨黄芪的干预治疗.

  • 某部新兵甲、戊型肝炎病毒亚临床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佟玉品;王海光;公敏华;高志军;李淑格

    甲型肝炎(HAV)、戊型肝炎(HEV)在经消化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中危害大,尤以对集体生活为主的部队官兵危害更大.为此,我们对某部2005年入伍新兵进行了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戊型肝炎亚临床感染者血清中HEV抗体和粪便HEV RNA的动态变化

    作者:周勃

    目的 调查北京铁路局天津铁路辖区内铁路系统从业人员戊型肝炎(戊肝)感染情况,探讨戊肝亚临床感染者血清中戊肝病毒(HEV)抗体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粪便中HEV RNA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2011-2013年在北京铁路局天津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抗HEV-IgM阳性者共54人,并选取54名抗HEV-IgM阴性者做对照,检测其血清中ALT和抗HEV-IgG,计算其异常率和阳性率.对抗HEV-IgM阳性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血清中ALT、抗HEV-IgM、抗HEV-IgG及粪便中HEV RNA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抗HEV-kM阳性组血清中ALT水平、ALT异常率和抗HEV-IgG阳性率与抗HEV-IgM阴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EV-IgM阳性人群血清中抗HEV-IgM和IgG阳性率在初次检查后90 d内有显著性差异,此时粪便中可以检测到HEV RNA.结论 辖区内HEV感染呈亚临床感染状态存在,初次检查后90 d内抗HEV-IgM和IgG及粪便中HEV RNA阳性率变化明显.

  • 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作者: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总共约有4亿慢性感染者,全球每年死于乙肝者超过50万人.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大多出现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70%)及急性肝炎(30%),亦有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占0.1%~0.5%).感染持续6个月则为慢性感染,成人中占5%~10%,在新生儿和儿童中的比例远高于这个数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疾病谱范围从无症状的病毒携带状态,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其病程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来说,有15%~40%的慢性感染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肝病.

  • 血液系统肿瘤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护理

    作者:张翊

    恶性血液肿瘤疾病本身及强烈化疗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易导致各类病毒、真菌和原虫感染.导致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病原体-卡氏肺襄虫属于原虫类寄生虫,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原虫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可以寄生于正常人的肺泡内,故肺部是常见的感染部位.血清学验证亚临床感染普遍存在,多数人在4岁前已感染过卡氏肺囊虫.正常的机体可以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和活化的巨噬细胞的共同作用,将其清除出体内.然而在通常情况下,仍可有少量虫体寄生于肺泡内,强烈的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虫体能迅速繁殖导致PCP[1].因此,PCP多发生于HIV感染所致艾滋病、器官移植后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以及恶性血液肿瘤强烈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2,3].PCP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感染性疾病,主要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白血病、淋巴瘤化疗后.随着肿瘤化疗、器官移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高危人群的增多,PCP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病特点是发病隐匿,进展快,死亡率高.但是如能及早诊断和治疗,配合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我院于2010年共收治了4例因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导致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患者,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奥平α-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尚春霞;李红英;尚素霜;张静

    大量的研究显示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1].随着近年来HPV感染发病率的增加,有效地治疗HPV感染成为阻止发展成宫颈癌的关键[2].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分裂与抗肿瘤和调节免疫活性,主要用来治疗各种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

  • 探讨外阴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病理形态变化特点及其与HPV型别的关系

    作者:邢艳峰

    目的 探讨外阴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病理形态变化特点及其与HPV型别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月到2013年4月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未经治疗的肛周、外生殖器部位典型尖锐湿疣患者,64例醋酸白试验阳性的HPV亚临床感染患者,对其进行活组织病理及HPV-DNA检测.结果 外阴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病理形态特点与典型尖锐湿疣存在差异,高危和低危HPV-DNA型别感染在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组织病理中Ⅰ,Ⅱ型挖空细胞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低危型和高危型感染导致的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不同,高危型感染中Ⅱ型挖空细胞更为明显,应引起临床重视.

  • 5-Fu局部注射加电灼治疗尖锐湿疣

    作者:贾斌;田银萍;李玉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方法:疣体基底周围皮下注射5-氟脲嘧啶(5-Fu)并疣体电灼术配合免疫疗法.结果:本组52例治疗后随访3个月~6个月,复发3例,总复发率6%.结论:结合文献,认为尖锐湿疣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亚临床感染及隐性感染、细胞免疫力低下,治疗应针对复发原因扩大治疗范围并配合免疫疗法.

  • 尖锐湿疣发生转归与机体免疫状态研究

    作者:杨静;王丽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肛门、生殖器部位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50%的性活跃成人都感染过一至多种HPV,其中大多数为未被认识的亚临床感染;同时通过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特异的HPV亚型与生殖道及肛周肿瘤有密切关系.目前CA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我国已位居性传播疾病的第2位.

  • 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林小芹;王友多

    目的 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择宫颈HPV亚临床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阴道内放置,每晚1枚,隔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予以双唑泰栓阴道塞入,每晚1枚,隔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x2 =4.11,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期间分别出现不良反应4例和2例,均为阴道瘙痒,症状较轻微,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8,P>0.05).结论 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的疗效较肯定,具有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 宫颈HPV亚临床感染与外阴湿疣和宫颈糜烂的相关性

    作者:曹霞;高娜;黄立;姚嘉斐

    目的:探讨外阴湿疣及宫颈炎症与宫颈HPV亚临床感染(SPI)的关系以及SPI与高危型HPV DNA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69例研究对象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通过宫颈液基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或术后宫颈病理检查,判定有无SPI感染.通过杂交捕获试验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感染.结果:宫颈SPI的检出率为外阴湿疣组53.1%,宫颈糜烂组为22.7%(P<0.05);97例宫颈糜烂患者中,Ⅰ、Ⅱ、Ⅲ度患者的PSI感染率有逐渐上升趋势,但三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宫颈糜烂组SPI感染率分别为20.0%、23.4%、22.5%,颗粒型和乳头型糜烂中的SPI感染率略高于单纯型,但三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危HPVDNA的检出率为外阴湿疣组41.7%、宫颈糜烂组为28.7%、正常对照组为8.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危HPV DNA检出率明显提高(P<0.01);宫颈糜烂组与外阴湿疣组比较,高危HPV DNA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 DNA检出率在SPI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9.2%和7.8%,SPI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比较,高危型HPW DNA检出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外阴湿疣、宫颈炎症患者是宫颈SPI的高危人群,且SPI病例中高危HPV DNA的检出率高于非SPI病例,应重点随访和管理.

  • 外阴湿疣、宫颈炎症与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周薇;陈彬彬

    目的:探讨外阴湿疣、宫颈炎症与宫颈HPV亚临床感染(SP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台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28例女性患者,其中外阴湿疣患者42例,宫颈糜烂患者45例,因良性疾病行宫颈全切除的宫颈正常女性41例.运用阴道镜检查或经术后宫颈病理检查判定患者有无SPI感染,再采用杂交捕获技术检查有无HR-HPV感染.结果:外阴湿疣组患者中HPV亚临床感染检出率为57.14%,45例宫颈糜烂患者中HPV亚临床感染检出率为26.67%,宫颈正常患者中HPV亚临床感染1例,检出率2.44%,外阴湿疣组、宫颈糜烂组HPV亚临床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正常组(P<0.05);外阴湿疣组HR-HPV检出率为40.48% (17/42),宫颈糜烂组HR-HPV检出率为24.44% (11/45),正常组HR-HPV检出率7.31% (3/41),外阴湿疣组、宫颈糜烂组HR-HPV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HPV亚临床感染阴性者HR-HPV检出率51.35%,阳性者检出率为13.17%,阴性率、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外阴湿疣与宫颈炎症均高发HPV亚临床感染,而SPI人群中高发HR-HPV感染患者,因此,应加强外阴湿疣与宫颈炎症患者的随访与管理,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132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